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啧啧!石世龙果然不简单,竟然置之死地而后生!”
卫朔眼中精光闪现,显然对石勒的表现大感钦佩,怪不得历史上能击败王浚、刘琨、刘曜、段匹磾等光是这份拿得起放得下的心胸,就不是一般人可比。
石勒向晋室重新请降看似丢了脸面,却因此而换取了主动权,将辽东精心编制的网捅了个大窟窿。
石勒刚从青州撤兵,又递出降表,青州刺史曹嶷瞬间就反应了过来,也不与周边势力协商,迅对襄国表达了支持与肯定。
曹嶷只想固守青州的一亩三分地,才不管石勒之前做过什么。他只知道石勒重归晋室旗下,将和青州同殿为臣,以后只要石勒不再叛晋就再也没法谋夺青州。
而且随着石勒逐渐从青州撤兵,曹嶷与盟友之间突然变得紧张起来。原来借着石勒入侵青州,辽东军已悄悄将长广、城阳两郡纳入治下。本来青州、辽东本是亲密无间的盟友,如今随着青州外敌退去,二者关系变得复杂起来。
石勒也不简单,在接到曹嶷的响应之后,他迅派出使者修好曹嶷,如此虽然还没有完全破开辽东编制的网,但已在网上戳开了一个洞口。
“呵呵,没想到石勒竟来这一招!不但成功拉拢走曹嶷,又让李矩、祖约两位起了犹豫。可以说整个联盟中,除了邵续老大人以及祖刺史外,以后其余三人都不再可能与我青州同进退!”
闻言裴嶷、莫含、高瞻、温峤、鲁昌等辽东文武亦是面色阴沉,显然石勒有些出乎预料的厉害。在石勒反正这一件事上,就属辽东受到的坏影响最大。连索綝都因得到石勒名义上的支持,而在朝堂上重新占据上风。
“主公,石勒这一手完全打在我辽东软肋上,成功瓦解了之前的抗胡联盟,不但将曹嶷推到了辽东对立面,还让李矩、祖约等保持中立。眼下辽东只剩下邵刺史、祖刺史两个仅存盟友。”
“主公,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应付眼前局势?”
“要不要公开表示不接受石勒投诚?”
卫朔摆摆手制止了手下们的争论,他想了一会儿才无奈道:“诸位,石勒的表现固然出乎了我等预料,一时又让辽东陷入被动,可整体来说我辽东依旧占据优势地位。石勒退却使得战事暂时停止,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这不过是石勒的缓兵之计。”
“未来只要机会来临,我相信石勒一定还会再次背叛朝廷!到时就是我辽东出兵灭胡之际!至于眼下嘛……公开与朝廷直接唱反调是不行的,可又不能像曹嶷那样做,故而某以为辽东只能暂时沉默以对了。”
“毕竟天子已颁布了诏书承认了石勒,若是辽东不识好歹执意表达不同意见,虽可向外界表露辽东抗胡之心坚决,但也因此会给外界留下跋扈印象。到时离心离德的恐怕就不是曹嶷一人啦,弄不好连李矩、祖逖、邵续三人也会心有芥蒂。”
“嗯,主公言之有理,连人家司马家自己都不计较了当初石勒的冒犯,我辽东为何急着强出头?请诸位拭目以待,只要辽东保持缄默,司马家内部肯定会为了此事打得头破血流。”
说完莫含嘴角露出一丝嘲讽之色,显然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
闻言卫朔心中一动,忙问道:“世容可是想到了什么?快讲来!”
“回禀主公,石勒犯的罪愆比刘曜、刘聪轻吗?一点儿都不轻!当年进攻洛阳、邺城,挖掘皇室陵墓他都有参与。司马邺、司马保、司马睿当今三位宗室,绝不不可能就此轻易揭过羯族人的罪孽,不然日后该如何面对列祖列宗?”
“朝廷之所以那么快下旨招抚石勒,我想多半是索綝的主意。之前索綝被辽东上下压得喘不过气来,不得已与司马保联盟。可司马保狼子野心,索綝对其并不完全放心,想来他又将石勒当成制约秦州、辽东的筹码,故才会撺掇天子下旨赦免石勒。”
“眼下辽东的确没资格对长安指手画脚,可是诸位别忘了,在秦州还有一个不着调的南阳王司马保,臣敢断定,其一定不会放过眼前这个入主长安的机会。只要辽东态度暧昧,让秦州以为辽东对长安有所不满,司马保一定会按捺不住野心向长安下手!”
“呵呵,司马保固然窝囊,可索綝也不是什么大才,再加上长安兵力虚弱,必定不是秦州兵对手。一旦司马保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哼!只要辽东按兵不动,长安必然保不住。到时万一天子有个好歹,那辽东的机会就来了哦!”
辽东山下包括卫朔在内,无不瞠目结舌看着正侃侃而谈的莫含,谁也没想到一向深藏不露的莫世容施展起计谋来,竟是如此歹毒,连天子司马邺都成了可牺牲的棋子。
温峤、裴嶷等对晋室不乏好感的世家子弟纷纷对莫含怒目而视,倒不是他们有什么其他想法,而是不满莫含不拿天子当回事。
“世容怎可如此放肆?天子毕竟是一国之尊,不可如此随意对待!”
卫朔表面上假意斥责了莫含几句,其实心中早就乐开了花。他早有意拿下整个关中,却一直都找不到机会下手。当初被迫离开长安,就想让司马保、索綝起内讧,可没想到二人竟维持着脆弱的联盟而相安无事。
直到今日听了莫含的谋划,他才意识到统一关中的机会来了。可是毕竟莫含刚刚有些话对天子不敬,为了安抚裴嶷、温峤等人,卫朔只能做做样子训斥几句。
在座诸人没有一个傻子,任谁都能看出卫朔不过是在做戏罢了,很显然莫含的话说到了镇北将军的心坎儿上,只是一时不好公开表示支持罢了。
裴嶷、温峤等人虽说对晋室怀有好感,但也不会因私废公,他们在心中仔细回味了一下莫含的计策,猛然现竟是眼下对辽东最为有利的对策。司马保、司马睿都不是什么厚道人,早就眼馋司马邺屁股底下的皇位。
之前司马邺背后站着辽东,他们二人就算再眼馋皇位也不敢轻举妄动。
当初竺恢、索綝提议招抚朔方胡虏,结果一个被镇北将军当堂斩杀,一个则被其整治得丢尽了脸面。而今随着长安下旨褒奖石勒,全天下都在看着一向主张对胡虏强硬的辽东会有何反应。
一旦辽东态度暧昧,司马保、司马睿未必不会抓住机会大肆攻击长安朝廷,甚至有可能像莫含预料的那样,整个大晋会再次因皇位而爆宗室内乱。
高瞻暗自琢磨了一会儿,提议道:“主公,既如此不妨再逼一逼石勒如何?也好借此机会向外界表达我辽东态度!”
“哦?景前有何建议,不妨直言!”
“当初辽东军征讨上党,那贼酋刘聪的儿子刘骥不是越过太行山逃到了冀州,既然石勒有心向晋室投诚,那就先将刘骥等人交出来以示诚意吧!如此不但可向外界表达辽东抗胡之决心,又隐晦得向长安表达了不满。”
“嗯,景前此计甚妙!好,我这就向石勒索要刘骥,倒要看看石勒如何应对?”
如今全天下目光都聚焦在辽东身上,等着看辽东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是就此公开与长安决裂,还是听从长安旨意停下攻伐襄国的脚步。
辽东很快就对石勒反正一事做出了反应。左长史裴嶷代表辽东向外界表示,对于长安接受石勒投诚辽东虽不赞同,可也不会质疑天子决定。不过,为了表示辽东与胡虏势不两立之决心,辽东将向襄国索要匈奴余孽刘骥。(。)
第367章 授剑仪式()
得知辽东索要刘骥,石勒颇感为难,他有心拒绝却又担心惹恼辽东,引来大军征讨。可若就此交出刘骥对襄国士气将是一种沉重打击,连前来投靠自己的人都保不住,日后还有谁敢轻易来投奔?
“孟孙,你认为该不该交出刘骥?”
“主公,不交的话那镇北将军如何肯罢休?虽说交出刘骥影响不好,可却能向外界表露主公投诚之心。不管辽东如何想,起码李矩、曹嶷之流不会再视襄国为夷狄仇寇,如此辽东精心编织的网,将露出一大大破绽。”
“也罢,为日后计某暂时就向辽东低头!”
石勒满脸冷酷,瞬间就决定了刘骥的命运。不久之后,一大队襄国骑兵押解着刘骥一行前往蓟城。而原本高高在上的汉赵太子彻底沦为阶下囚,同时还得到蓟城接受辽东惩罚。
……
建兴四年,是辽东自己所培育的人才喜获丰收的一年,不止有届州学士子毕业,同样武备学堂也有一批学员毕业。
原本卫朔早想为学员授予佩剑,以此来培养辽东军将士的荣誉感。可自九月份以来,他一直忙于科考、水师扩张等,抽不出时间前往武备学堂,后来只好将授剑仪式放在腊月举行。
腊月某日,辽东大礼堂内挂满了五彩旌旗,芬芳的花卉点缀在四周。尽管与奢侈的琼林宴完全无法相比,但是对于军方来说,已经足够隆重。
以阳鹜、高开为的学员们穿戴着亮丽的鱼鳞甲,显得勃勃英气,正襟危坐在台下,满脸兴奋地看着台上的卫朔、温峤、高瞻、鲁昌、张统、丸等军方高层将领。
自传出镇北将军要亲手给武备学堂中优秀毕业的学员授予佩剑,无数学员早对这一光荣时刻翘以盼,希望自己能得到卫朔亲手授予的佩剑。
作为辽东主人卫朔正坐在台上,笑眯眯望着台下一群年轻稚嫩的军官,他们都是辽东的基石所在,日后辽东军能取得多大成就,就得看日后学员的表现。
“主公,时间到了,你看授剑仪式何时开始?”新任秘书监文吏皇甫真上前请示道。
“诸位,今日我等欢聚一堂,主要是见证武备学堂学员毕业!这意味着辽东将有一批新的将星冉冉升起。”
随着卫朔开口,大厅中原本的喧哗声很快便消失了,他朝着大多数人点点头,道:“欢迎今天的主角——武备学堂应届毕业学员,请诸位上前来!”
只见台下前排原本坐着的阳裕、高开等二十名优秀学员同时起立,在现场诸人期待的视线当中,二十名学员迈着矫健的步伐,依次走上前台。四周观礼的各级将领、学员、官员纷纷报以热烈掌声。
前排距离授剑之地不过数十步而已,故而年轻的阳鹜、高开等人能够很清楚的看见,在另一端,大名鼎鼎的镇北将军正对着他们微笑。年轻的学员们在卫朔所站的台阶前停住脚步,微微弯腰,右臂横于胸前,以示敬意。
坐在台下观礼的谢艾、贾坚、薛涛等今年新入学的学员们,纷纷两眼冒光得看着台上的风光无限的阳鹜等人学长不禁心生向往。在这一刻,谢艾突然觉得转入军职未必就比做个文官要差多少。
这时,只见侍卫统领陈安领着一群卫士,手中捧着一件托盘,托盘上各放着一把光彩夺目的短剑。剑身长约一尺半左右,剑柄上雕刻着精美铭文,阳光照在剑刃上熠熠生辉,在宝剑旁边还放着一条细细腰带。
陈安上前一步来到卫朔身前,低声说道:“主公,一切准备妥当了。”
卫朔点了点头,来到战在位的阳鹜面前,弯下腰亲手为其系上腰带,随后仔细的将佩剑挂在挂钩上,这一整套动作做起来显得娴熟无比。当做完这一系列动作之后,他又退后几步,微笑着上下打量了阳鹜一番,接着又开始为下一位学员授剑。
学员全身铠甲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大幅的镂空勾勒出式样复杂的花纹,头盔上是一只振翅欲飞的巨龙,显得极富艺术感。
当所有学员都接过卫朔亲手授予的佩剑之后,纷纷拔出刚刚系在腰间佩剑,随后转身面向台下观众高高举起。
“愿为主公效死!”
“愿为辽东付出一切!”
“愿用手中的剑为辽东的犁夺取更多的土地!”
大厅之中爆出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祝贺每一位新毕业的学员。学员起点要比普通士兵高,刚一出校门就被授予都尉军衔,同时根据特长不同授予不同军职。
“接受佩剑,意味着从今天起你们就将成为辽东军中正式一员,辽东军是一个光荣而又神圣的称呼,她代表着牺牲、责任、荣耀、奉献!”
“外界形势风云变幻,各地局势日益紧张,不可回避的战争时刻威胁着辽东的安宁。任何一个期盼和平的民族都渴望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来提起卫国土的安宁,也就是意味着一支强大的军队关系着整个民族的兴衰。”
“辽东军是一支与以往旧军队截然不同的全新军队,一路走来有着自己的光辉历程。随着局势动荡不安,辽东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前所未有的挑战。”
“诸位是武备学堂届毕业学员,是日后维护辽东安宁,推进辽东军继续强大展的强大后盾。你们的加入标志着辽东军史册从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将辽东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万胜!万胜!”阳鹜、高开等学员们纷纷高举着宝剑,兴奋地呼喊起来。
在卫朔为最优秀的二十名学员授予佩剑之后,接下来便是丰盛的宴会。不少将领纷纷一边狼吞虎咽享用着大块大块的肉食和一杯杯酒水,另一边向外人得意的吹嘘着自己的武力,有的要好者勾肩搭背的来到了角落里窃窃私语。
“主公,襄国那边传来消息,石勒已派出使者押解刘骥一行往蓟城而来。”
皇甫真疾步来到正与四周将领寒暄的卫朔身边,将获得的最新军情告之。旁边正与同僚闲话的高瞻、温峤等闻言亦探身过来,其余级别较低的人见状纷纷向旁边散去。
“主公,生了什么事?”
幕僚都围了过来,纷纷打探询问,卫朔只好示意皇甫真再述说一遍。
“你们都谈谈,石勒如此做到底有什么阴谋?”卫朔请教道。
“怪不得主公一直都很重视石勒,他虽是胡虏出身,可手段心机皆非凡人!他能如此干净利落抛弃刘骥,其中利弊他已看得分明。短时间内看似襄国吃了亏,实际上是辽东暗中吃了一亏。”
“石勒通过舍弃刘骥向全天下人表明了向晋之心,若辽东再揪着不放,怕是要引起众怒啊!以属下之见,不若就此罢手,暂时静观其变。只要秦州稍有异变,辽东还是有机会的。”
“嗯,石勒有此反应倒也不出我预料!其人雄才大略,比之刘聪、刘曜之流强多了,在辽东那么多对手中,只有慕容廆能与之相提并论。可惜他们与辽东生在同一时代,是他们命不好,因为未来主宰天下的只能是辽东!”
整个宴席一直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结束,以阳鹜为的学员纷纷被调往各地任职,有的进入府兵、厢军担任基层军官,也有的进入各司担任参军,而阳鹜更是幸运得被调至参军司跟随在鲁昌大人身边实习。(。)
第368章 南洋风云()
建兴四年,腊月底,在辽东正是冰天雪地之际,封奕已顺利抵达了炎热无比的南洋。
正如之前预料的那样,扶南作为中南半岛上霸主国家,其对辽东插手东西贸易权一事充满了警惕和提防。其已联合了顿逊、真腊、骠国等数十个南洋国家、部落,准备抵抗来自辽东的威胁。
形势对使团十分不利,可封奕依旧充满信心,他相信在联盟中肯定有不少不满扶南霸权的国家,而这就是辽东机会。
再说南洋诸国的反应还算正常,说实话在辽东崛起之前,大晋在南洋的影响力未必就有东吴大。人家东吴时代,还曾几次派出使团与南洋各国交流,而到了晋朝,由于朝廷邦交重心一直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