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炮击了一阵,便停止炮击,让步兵发起冲锋。
毕竟日本资源贫瘠,他们也经受不起如此规模的消耗。
结果还是一样,日本人冲入城内,又被折腾得晕头转向,三个小时后就被城内的同盟军赶了出去。
随后日军退下进行短暂休整,等待机群赶来后,再次发起炮击和轰炸。
大约进行了十分钟的火力准备之后,再次赶来轰炸的日军飞机又投完炸弹,摇晃几下机翼,向东北方向返航。
不过屡屡吃亏的日军,并没有贸然发起攻击,而是持续对城内进行炮击。
陈小顺看了看天色,估计也快黑了,这次日军飞机回去加油之后,无法在天黑之前再来轰炸一次,于是他做了个手势:“准备行动!”
一名狙击手看了看远处的日军炮兵阵地,发现日军炮兵中队长正张牙舞爪,挥舞着小旗,吆喝着士兵开炮轰击。在日军炮兵中队长的不远处,日军步兵中队长手里拄着指挥刀,盘腿坐在地上闭目养神。中队长无疑是这里价值最高的目标,但特战队人少,一旦开枪击毙日军中队长,马上就会引起日军反扑。
日军训练有素,即便是最高的指挥官被打死,他们下一级指挥官马上就会自动补充担任起上级指挥官的任务。300多鬼子一起扑过来,特战队就很吃力。更何况这里是日军的大后方,在附近还有不少鬼子,一有不慎就会被人包了饺子。
狙击手选择了一名在不远处巡逻的普通日军步兵。
第三十七章 袭击日炮兵()
“咣”大正四年式150毫米榴弹炮炮口吐出一团火球。
炮声响起的同时,早已套住了日军步兵的狙击手扣动扳机。
“砰”一声枪声湮灭在轰鸣的炮声中。
高速旋转的7。62毫米子弹敲开日军巡逻兵的钢盔,在钢盔上留下一个破洞,钻入颅骨中,把脑髓绞成一团浆糊。子弹带着强大的动能,从后脑勺钻出。已经失去大部分能量的子弹撞在钢盔后面,被钢板挡住,带着脑浆、血液和碎骨头掉进日本人的后衣领中。这个日本人就像木桩一样直挺挺倒在草丛中。
“咣”又一声炮声响起的同时,另一边的一名日军巡逻兵闷哼一声倒下。
藏在暗处的瓦西里也开了一枪,一名日军巡逻兵应声倒地。那个日本人的死很不值得,一人高的草丛遮盖住尸体,炮声掩盖了枪声,远处的日本人,没有人发现一名警戒巡逻兵就这样消失在草丛中。
其实这不是瓦西里的风格,若不是上级军官有交代过,他恨不得给狙击步枪装上一发穿甲燃烧弹,一枪打掉弹药车。这样只需要一颗子弹,就能引发一枚炮弹爆炸,引起整辆车大爆炸,就能毁掉日军一个炮兵中队。但李峰坚决不让特战队炸毁日军弹药车和火炮,对于他的第十师来讲,在自己经济发展起来之前,还要过一段苦日子。他需要缴获日军的火炮和弹药,用来扩充第十师的实力。
狙击手逐一给日军巡逻兵“点名”的时候,突击手开始缓缓靠近日军。
陈小顺带领的突击队,已经距离日军步兵不到150米。这时候,狙击手的任务主要是射杀日军机枪手,以掩护突击队能够靠近敌人。
说老实话,李峰的狙击手中,除了留在泾县的黄小凤和他从苏联请来的瓦西里之外,其他的狙击手最多都只学到李峰一半的本事。但有他一半的本事,已经是那个年代最有优秀的狙击手了!还有那些苏军狙击手,充其量也就李峰三分之一的本领,但他们已经是那个年代的一流狙击高手。
“砰”瓦西里开了对日军机枪手的第一枪。
攻击日军人群中的机枪手,按道理来说,需不需要炮声的掩护已经是无所谓了,反正一枪打出去,一名日军机枪手倒下,边上的日本人全部看到,就明白有袭击者。但瓦西里还是选择了日军炮响的同时扣动扳机。
“嗖”日军机枪手头颅炸开。
“有袭击者!”这下日本人全部明白过来。
第二声枪声再次响起,又一名日军机枪手一头歪在机枪上。
这两声枪声,都是被炮声掩盖住,日本人根本无法发现袭击者所在的位置。
接下来发生的情况是,日军炮兵发现袭击者,于是停止炮击。但这时,隐藏在暗处的所有狙击手都在开枪,枪声不是很密集,也就只有五声枪响,却一下就把五名日军机枪手的大发回了日本老家向天照大神报到。
凭借着枪声和死者枪伤的位置,日本人很快就找到袭击者位置。
“袭击者在那边!”一名日军小队长拔出指挥刀,向瓦西里他们藏身的方向一指。
俄国人最恨有人向自己指指点点的,瓦西里毫不犹豫一枪,结果了日军小队长。
五名狙击手又是接连几枪,把剩下的两名日军机枪手点了名,顺手敲掉了日军步兵和炮兵的中队长,还敲掉一名日军掷弹筒手。
日军的副射手补了上来,操起轻机枪,对着袭击者藏身处射出一串串子弹。
可是日本人只能是白白浪费子弹,那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狙击手,早就离开了原来的狙击阵位。随后瓦西里他们撤退到树林中,很快就找到新的狙击位置,紧接着他们又把五名日本人送回了日本。
狙击手敲掉了日军的轻机枪和掷弹筒之后,战斗组和火力组的机枪也开始发威。
五挺zb26捷克轻机枪一通轻快的点射,一下就收割了十多名日军的性命。
不过说实话,日军选择炮兵阵地的时候,还是经过精心挑选。遭到袭击的日军,迅速拉开散兵线,借助着地形的掩护,向袭击者藏身之处发起了冲锋。
就在日本人开始冲锋的时候,战斗组战士手里的步枪也开始发威,毛瑟步枪每一声枪声响起,都能撂倒一名日军士兵。
步枪手距离敌人较远,而且借助着地形的掩护,加上后面有狙击手和轻机枪的掩护,他们根本不用惧怕和日军对射。面对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中国士兵,冲锋的日军吃到大亏,倒下二十多人。
后面火力组的掷弹筒也开火了,就算是日本人趴在地上,还是猫着腰前进,都会遭到掷弹筒准确轰击。20多枚榴弹轰了过去,炸死炸伤了30多名日本人。
隐藏在草丛中,手里端着冲锋枪的陈小顺死死盯着正逼近的日军。
100米、90米、80米……
当日军距离还有50米的时候,陈小顺忽然从草丛中冒出,甩手飞出一枚手雷,紧接着手里的冲锋枪发出怒吼声。
队长的行动就是命令,所有的冲锋枪手纷纷跃出,甩出手雷之后,就端起冲锋枪,对着50米外冲过来的鬼子一阵猛烈扫射。与此同时,步枪手一边开枪,一边向日军发起反冲锋。只要冲近,他们的快慢机就能大显神威。
日本人丝毫没有预料到,袭击者居然在他们眼皮底下,还埋伏了一支冲锋枪队!他们怎么能知道,其实中国人早就盯上他们,为了这次袭击。特战队早已埋伏了一整天了!只不过是到了天快黑的时候才发起攻击。
双方距离很近,不到50米。陈小顺投出的手雷,刚好落在一名日军士兵身边爆炸,把那家伙炸成了马蜂窝。接着他跳出来,一梭子居然撂倒了十多名鬼子!
在近距离上,冲锋枪的威力等同于机枪,几十枚手雷爆炸过后,又是一通冲锋枪扫射,冲到面前的日本人,还能站得住的已经没几个。随后,手持手枪的队员们已经冲到跟前,用毛瑟快慢机一阵扫射,打得日本人血雾狂喷。
有日本人端起枪,向面前的特战队瞄准射击。
战士们也并非是直挺挺的端着冲锋枪反冲锋,而是利用地形,有的趴下射击一阵,然后再翻滚几下;有的猫腰小跑几步,冲到一块石头后面伸出枪射击。更何况,日本人是在奔跑中开枪,这时候精确度也不高。有人试图趴下或蹲下射击的,马上就会被后面的狙击手和火力组战士给点了名。
“杀嘎嘎!”一名日军军官拔出指挥刀向前一指。
残余的几十名日军,发起了最后的冲击。
毛瑟手枪轻快的点射,一个接一个日本人倒下。
特战队员们干净利落的收拾了那些试图冲上来拼刺刀的日本人,他们歼灭了这支日军中队,自身只付出轻伤两人的代价。
干掉了日军的警卫步兵,剩下的日军炮兵人数虽多,却已经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炮兵在近距离上,战斗力还不如步兵,更不要说他们碰上战斗力远胜于步兵的特战队,那简直是一边倒的屠杀。
此时特战队向日军炮兵发起冲锋。
战士们冲到敌人跟前,一通干净利落的扫射,打得兔子一样乱窜的日军炮兵接二连三倒在血泊中。
在别的几处日军炮兵阵地位置上,还有同样的几支特战小队在行动。埋伏了一整天,憋足了一口气的战士们尽情的射杀日军炮兵,打得日本人血流成河。
就在战士们杀得起劲的时候,却见到空中腾起一颗黄色信号弹。
“撤!”陈小顺果断的挥了下手。
袭击行动,虽然不能全歼日军炮兵,但骚扰了日军,使得他们无法安心炮击。这时候周围的日军步兵已经赶来,特战队必须尽快撤离,否则将会被敌人包了饺子。
特战队很快就撤入树林中。
成群结队的日本人赶过来的时候,特战队已经消失在茫茫的丛林之中。
不甘心的日军从后面追赶上来,可是冲在前面的几名日本人踩到地雷,被炸得血肉横飞。同时藏在暗处的狙击手也开枪射击,又撂倒五个日军士兵。
恼羞成怒的日本人疯狂追赶,却连一个中国人的影子都抓不住,又被地雷炸翻三人。
多伦城内,已经化为残垣断壁的清真寺。
虽然清真寺已经被炸成粉末,但地下的指挥部却安然无恙。
李峰听到外面的爆炸声声逐渐平息下来,又没有接到警戒哨兵发来的日军攻击汇报,他估计自己的特战队应该已经成功骚扰了敌人。于是李峰转头对吉鸿昌说:“看这个架势,天也快黑了,小鬼子不会再度攻击,接下来,就看我们表演了!”
吉鸿昌很奇怪的说了句:“既然鬼子不打算进城,那他们刚刚炮击了那么久,又是有什么阴谋?真让人想不通!”
李峰笑道:“问题在于,不是他们不想攻城,而是他们的炮兵肯定是遇到什么麻烦!”
“他们的炮兵遇到麻烦?”吉鸿昌瞪大眼睛。
李峰只是笑着说句:“这是秘密!吉长官以后就知道了!”
说完,李峰转头对自己带来的参谋军官下令道:“给我们第十师的师部发电,让罗勇他们做好反攻的准备!我们还是按上次的方式,夜间攻击!”
“是!”参谋军官退下。
吉鸿昌摇了摇头道:“李长官,上次你们的人也是在夜间攻击,打了一场打胜仗。这一次你还用同样的方法,日本人难道就一点都没准备吗?”
“他们肯定会有准备,但我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第三十八章 夜幕下的铁甲(1)()
日军指挥部。
一名日军参谋军官前来向建川美次汇报:“师团长阁下,袭击我们炮兵的支那人已经跑掉了!我们没有抓住一个人!”
“八嘎!”建川美次吼了声,伸手赏了参谋军官一记耳光。
“哈伊!”参谋军官立得笔直,头猛然一点。
建川美次又道:“天快黑了,上次嘉村君就吃了支那人战车和骑兵夜袭的亏!这次我们必须加强防范,把警戒哨向外围扩大。我部还准备了大量照明弹,可以防止支那人夜袭。你们都下去准备一下,在天黑之前重新部署,让满洲军和蒙军布置在外围,我们的步兵在满洲人和蒙古人后面,炮兵放在最中间。”
“哈伊!”所有的日军佐官和参谋军官全部退下。
日本人开始收拢炮兵,把所有的炮兵都集中在最中心。炮兵外面,布置上辎重兵的大车和卡车,以充当障碍物的作用,可以阻拦骑兵和坦克的冲锋。在大车和卡车周围,布置了重机枪手。大车和卡车的外围,是轻机枪和掷弹筒。再外面,布置大批普通步兵。在日军的外围,才是大批的伪满军和伪蒙军。
也就在日本人开始部署的时候,一名穿着伪满军军服,混入伪满军中的第十师侦察兵,在观察到日军部署之后,便耐心等到天黑。天黑后,这位侦察兵趁着夜幕掩护,避开伪满军的耳目,偷偷溜回多伦城。
因为伪满军被打得损失惨重,有些团级作战单位甚至是成建制的被消灭,编制全部被打乱。李峰就利用这个机会,让自己的一批战士利用趁着敌人撤出城的机会,悄悄的混入伪军人群中,跟随撤退的伪军出了城。
作为内应的人数并不多,而有些伪军全团覆灭,混入敌人中的精锐战士没被发现。
这些机警的战士,利用偷听敌人的谈话得知了日伪军今天的口令。
多伦同盟军指挥部。
“报告!”已经换好国民革命军军服的侦察兵走了进来。
李峰转过头来,示意那名侦察兵汇报。
侦察兵敬了个礼,递上自己绘制的日军布防图。
李峰接过图纸一看,只是微微一皱眉头,随即会意的轻轻点了点头,看完之后,把图纸交给吉鸿昌。
“好家伙!还真是布置得滴水不漏啊!”吉鸿昌看到地图倒抽了一口冷气。
李峰道:“吉长官,他们防备得确实是很严密!但我有办法!”
“你有什么办法?他们把炮兵放中间,就算是坦克开过去,也会被他们摧毁啊!另外,他们的境界哨分得很散,我们步兵都很难靠近他们而不被发现。如果我们的炮兵如果推进上前,恐怕遭到鬼子先发制人的炮击。”
“放心吧,吉长官,您就按照我的安排,让弟兄们做准备去!”
多伦城西面,埋伏在草地中、树林中的第十师炮兵部队、装甲部队和骑兵部队已经开始准备。即将配合装甲部队和骑兵作战的步兵,也在仔细检查自己的武器弹药,做好出击前的准备。官兵们发动了坦克,推出一门门大炮。
轰鸣的战车引擎声,震撼人心。
重炮揭开了伪装,掀下蒙布,被拉向预定阵位。
夜幕下的多伦城东面草原上,分散巡逻的日伪军警戒哨兵,在草原上来回走动。在一米多高的草丛中,还隐藏着不少日伪军的暗哨,正盯着前方漆黑的多伦城。
伪军兵营,忙碌了一整天还惨遭败绩的伪军垂头丧气,就像是斗败的公鸡一样,坐在营地中,围着篝火席地而坐。对于失败的他们而言,晚上的伙食很差,大米白面是别想了,连窝窝头都没有。篝火上的大锅中,煮的是稀得可以照亮人影的稀粥。所谓的稀粥,其实是用米糠混合了少量玉米面和高粱面,加点野菜叶熬出来的汤。
“太君”曾经承诺,如果打下多伦,“满洲国勇士”能有香喷喷的白米饭和白面馍馍,加上大块的牛羊肉。
可是现在失败了。
其实日本人的“传统”习惯,就和历史上的游牧民族出征一样,从来不会携带足够的粮食和食物,总是到了一个地方就抢那个地方的。打赢了,就有东西吃;打败了,连“太君”都没有足够的食物,又哪里轮得到这些伪军。
一名伪军士兵端起碗,“呼呼”几口就喝光了“粥”,他端着空碗,走到排长面前:“长官,再给我来一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