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赵云-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邓兄、张兄、李兄!”庞启隆站了起来,冲南阳郡那边的人打招呼:“我等是否下楼迎接?”

    这些人不是赵云写信邀请的,而是南郡众人合计后去信让过来的。

    南郡多是文人,汝南郡的消息传来以后,大家都晓得了原来赵云武艺不俗。

    家中老人们自然放手让年轻一辈处理,都血气方刚,哪怕不能胜过天下闻名的赵家麒麟儿,也不能让人看清了不是?

    说实话,南郡这边的武艺,根本就不值一提。就像马秉所认为的那样,就是其间号称文武双全的蔡家,也不过是比普通人强一点。

    “全凭庞兄做主!”被点名的三个人对望了下,张家之人站了起来。

    此人名叫张机字仲景,现为南郡治下的一个县尉,被拉来凑数的。可惜他虽然是县尉,武艺却也和蔡瑁不相上下。

    “劳诸位久候,云这厢有礼了!”

    清晰的话语传进来,赵云带着徐庶陈到,昂然而入。

第三十章 其实我是来谈生意的() 
“颍川钟家末学后进徐庶徐元直见过诸位!”徐庶也落落大方行礼。

    什么?赵云不由吓一跳,这丫从来没告诉自己,他咋和钟家扯上关系了?

    不行,下来得好好说道说道,太特么不讲究,连主公也隐瞒。

    这倒是赵云错怪徐庶,一个家族有直系支系旁系之分。

    直系就是这家族的创始人直系后人,而支系的是此人哥哥或者兄弟的后代。

    每一个家族都有女婴的出生,长大后出嫁,如果男方家境不如女方,则依附在女方生活。

    甚至还有家族男性的连襟,这些人,构成了一个家族的旁系。

    有的旁系甚至为此改姓,有的则用本姓,改不改姓没有硬性规定,你改姓了也不一定受到重用,毕竟家族以直系嫡系为主。

    恰好,徐庶的奶奶就是钟繇的远房姑奶奶,还没有多远,是不出五服的那种。

    相对起来,陈到就比较简单:“汝南陈到见过诸位!”

    他一副武人的架势,做了个罗圈揖。

    三人介绍完,荆襄众人早已站了起来。

    “吾乃庞正轨,此为黄承彦。”庞启隆在南郡众人里年龄最大,他挨个介绍。

    “蒯家蒯良蒯子柔,其弟蒯越蒯异度。”

    “蔡家蔡瑁蔡德珪,蔡······”他指着一个少年顿住了。

    “我是他弟弟蔡妲!”她声音清脆,听起来就像没变声的少年郎,赵云等人还以为是蔡达呢,也没怎么注意。

    她就是蔡讽的小女儿蔡妲,看到赵云嘀咕了一声“也不怎么好看嘛”,见到徐庶,却眼睛一亮,多看了几眼。

    从小在大家族长大,尽管在叛逆的年龄,却也不失礼数。

    庞启隆干笑了一声,接着为三人介绍。每介绍到一个人,那人就拱手施礼。

    一直到最后,看着马秉,庞启隆又卡壳了。

    “在下马秉马伯雄,受公子之邀,前来赴会。”马秉知道在大家族眼里,自己再有钱也是白搭,干脆自我介绍。

    赵云眼睛一亮,荆州的粮食大王和制造业大王,含笑点点头。

    “仲景兄,”庞启隆举手行礼:“正轨对南阳的各位俊彦不是很熟悉,要不?”

    “行,机代为介绍。”张机脸色平和。

    燕赵风味是封闭式的建筑,在这个时代也是一大创新。

    每一层的房屋两两相对,中间有个过道。

    而最边上的两个包间波涛阁与山川阁,则把两边的房屋连在一起,还没有过道,自然宽大。别说目前五张桌子就是十张桌子也不嫌拥挤。

    听到医圣的名字,赵云已经走到了那桌边上。

    “原来是长沙太守当面!”他脸上满是恭敬:“赵云拜会。”

    “额,这个还没任命下来,快了。”张机心里赫然,如此机密的事情他怎么晓得?

    要知道,目前他的身份是当阳县尉。家族在洛阳传回的消息,正是这个职位。

    当阳是大县,县尉四百石,相当于小县的县令。

    赵云才明白自己摆了个大乌龙,只好再次抱拳:“那就恭贺仲景兄高升!”

    “多谢!”张机也不是小气的人,既然暴露了就暴露了,反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他之所以来参加聚会,就是因为要回老家一趟,然后就去长沙郡赴任。

    “李家李穆李正平!”张机从左边开始介绍。

    “请问正平兄是否有个族人叫李严的?”赵云对那位孤傲之臣印象颇深。

    “那是愚弟,年方十岁。”李穆甚是惊讶:“难道子龙兄经过南阳?”

    “不曾!”赵云摇摇头:“天下大才,我都曾托人打听。与诸位俊彦在一起,云才能促使自己不断学习,知道自己的不足。”

    南郡诸人本来因为他好似对南阳的人都颇为熟悉,一听之下,心怀大慰,看来我等其早已熟悉,故不曾发问。

    只有蔡妲,看着文质彬彬的徐庶,眼睛后来都没移动过几次。

    “邓勇邓长守,”下一个人自我介绍,有些自嘲:“家里人希望吾来守护家族。”

    “可是元侯后人?”赵云心里大喜。

    南阳邓家自邓禹以后,逐渐没落,但在历史上,邓家的邓芝与后辈邓艾,可是天下少有的大才。

    “正是!”邓勇满脸肃容:“子龙先生真是博学。”

    “哪里哪里!”赵云摆摆手:“光武爷的云台二十八将之首,云自然知道。可有一位邓芝邓伯苗?”

    “那是族弟!”邓勇惊讶万分:“伯苗年方十岁,与正平兄幼弟同龄。”

    “岳父慈明先生今到真定办学,对少年俊彦孜孜以求。”赵云发出邀请,眼睛在大厅里一扫:“凡远途求学者,免一切费用。”

    他又加了个诱饵:“往返费用,也由我赵家全额提供。”

    不管是什么家族出身的人,对赵家的豪气都十分惊叹,同时又非常钦佩。

    传说中孔子教学,有教无类,那些都是历史传说,谁都没见过。

    然而,孔圣人据说家境并不富裕,自然不可能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赵云所说的一切,要是真的执行下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以让更多的寒门学子能被发掘出来。

    张机后来介绍的时候,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

    他本身就是一个胸怀博大的人,要不然历史里也不会辞去太守,四处收集治病良方。

    和这一时期的另一个医家高手华佗比起来,他并不是专业人士。

    看到荆州疫病横行,才到处搜罗各种单方的,胸怀伟大。

    赵家的行为,与张机可谓是志同道合,不激动才怪。

    角落里有一对父子,男的不到三十岁比张机好稍微小一点。

    但他的脸色憔悴,看上去说是五十岁的人也有人相信。

    他的旁边是一个儿童,看上去还不到十岁。

    这对父子是中途进来的,比马秉还要晚。女侍带进来以后,就自动走到南阳郡诸人的桌子边坐下。

    在位子上,汉子对谁都不理不睬,眼光一直停在孩子身上。

    “吾乃南阳黄汉升!”他此刻才站起来,气势徒然一变:“恕我冒昧前来,打算看看有没人能有办法救治我的孩子。”

    “是叫黄叙吗?叙说之叙?”赵云见到了黄忠,更是莫名兴奋。

    “对对!以前是。”汉子大喜:“患病后改为黄旭黄朝阳!莫非先生有办法治犬子?”

    “待会儿下来我好好看看,”赵云脸色凝重:“家传导引术也许有效。”

    武和医不分家,学武之人,一般都懂得一些简单的医理。

    见全都介绍完了,南郡众人开始坐不住,蔡瑁不由说道:“久闻子龙兄大才,何不赋诗一首?”

    “啊?”赵云苦笑道:“其实云此番游历,是来谈生意的。”

    见他郑重其事的样子,所有人愕然,只有马秉暗自欢喜。

第三十一章 黄旭病因() 
赵云走到南郡那桌,拍了拍手,一个清纯的女侍应声而入。

    他低低对其吩咐了一声,她急急忙忙出去。

    “我的族兄赵满赵顺卿,是汝南太守彦信公的幼子。”赵云想做下文抄公,总得有个由头,创作也不能全凭想象对吧。

    事实上,重生以来,每次的诗作词作,都是应景之物,不显得突兀。

    远的不说,近的如《陋室铭》,抄袭得恰到好处,还能获得偌大名声,何乐而不为?

    蜀郡赵家,光一个名字就能把所有荆襄大族压下去,目前也就张温刚刚登上三公之位。

    云台二十八将离得太远,谁家祖上都有历史不是?再说那些光武爷的爱将,与南郡众人的关系并不大。

    尽管都是在荆襄数得着的家族子弟,听说赵满要来,大家也不顾礼仪,议论纷纷。

    “阿爹,我困了!”赵云的耳朵一耸,在嘈杂的声音中听到了小黄旭孱弱的哀求。

    “黄兄,要不把孩子交给我?”他赶紧疾步回去。

    在家经常和弟弟妹妹一起,还是很懂孩子的:“小弟弟,大哥哥让姐姐带你去歇息好不好?”

    “大哥哥,你长得真好看!恩,好!”童言无忌,黄旭咯咯笑着。

    黄忠一脸震惊,除了自己和孩子他娘,从没看小旭能和别人刚见面就这么亲近。

    不过这称呼是不是太乱了?称呼我兄长,叫我儿子小弟弟!

    正好,赵满走了进来,女侍带到门边就准备离开,赵云招招手低声吩咐她。

    可怜黄汉升偌大一条汉子,在独子身上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虽然很是不舍,在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处处跟着孩子吧?

    只好眼睛盯着黄旭,却看着那小子顺从的呗漂亮女侍抱着,已轻声交谈起来头也不回地出门。

    还别说,赵满生就一副好皮囊,刚才说累了不想上来,在房间休息。

    此刻看上去容光焕发,好一个翩翩佳公子,唇红齿白,文士衫更显风度。加上修炼了几天的导引术,多了一些阳刚之气。

    只有一个人,那就是蔡妲,多看了几眼,转瞬间又盯着徐庶。

    赵满很是熟稔,频频和众人一桌桌打招呼。

    一时间,场面乱哄哄的,到中小家族的时候,一个个恨不得把时间全留给自己。

    赵云的名气够大,已经不是他们能够接触的。再说真定离大家太远了一些,蜀郡就在旁边,说不定能攀攀关系,还能做做生意。

    南阳郡的这一桌,稍显平静,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张机身上。

    “要说黄旭,机也曾看过。”张仲景满脸苦涩:“或许是机本人懂得不多,感觉小侄此次比上次见到更虚弱。”

    “仲景兄没办法吗?”赵云沉吟片刻,扭头问黄忠:“汉升兄能否讲讲孩子最初发病是什么时候,什么症状?”

    “五年前就有端倪,那时旭儿才五岁。”他眼睛里都是血丝:“看忠练武,觉得好玩就开始修炼,然后就有了怪病。”

    “眼看着旭儿一天天虚弱,现在走路片刻都喊累。小时候他可是个要强的孩子。”

    “汉升兄可否说说你修炼的导引术?”赵云说出去才发现这是别人的忌讳。

    “云的意思是修炼你的导引术,有没有条件限制?譬如年龄、性别?”

    “忠也烦闷不已,”黄忠摇摇脑袋:“修炼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我也修炼这么多年,就算在孩子身上费神耗力,依然健壮。”

    “要说禁忌,好像通篇都没有。忠幼时顺利筑基,不曾有过此等症状。说是需要大补之物做引子,我家境一般,从未接触过。”

    所谓筑基,就是能引气入体,这是最基本的条件。否则,这人就不适合修炼。

    “不对!”张机一拍脑袋:“汉升兄你家伯父是村里的族老,每次家中打猎之物,是否尽数与你?且从无断绝?”

    看到黄忠愕然,他思路越发清晰:“虽没刻意,从小你就在食用。故你根本就不需要引子,直接修炼就成。”

    “后来你家侄子出生,你和嫂嫂生活在城里,县尉,郡尉,看着挺威风。除了给上面缴纳你的捐官费,所剩无几。不知机所说是否中肯?”

    黄忠张口结舌,太对了。他从来没想过是孩子导引术的问题,偶尔有那么点怀疑也果断放弃,现在抽丝剥茧,真相大白。

    然并卵,都没头绪接下来该怎么办。说白了,就是练功的时候伤了本源。

    “云起先说过,”赵云理理头绪:“家传导引术也许有办法,因偏向长生,或许可以让旭儿跟着我,一步步教导,看看效果。”

    长生?一个个眼睛都冒出了绿光,但并没有人不识趣,凭什么让别人交给你。

    “没那么神秘!”赵云轻笑道:“我家部曲几乎每人都有修炼,然则每人修炼的方向不一样,包括元直、顺卿,都在学的。”

    噢?南阳众人除了张仲景和黄忠,都兴趣大增。

    一个是文修,另一个接近大成,武力值爆棚,不需要更换。

    其他家族不一样啊,云台二十八将流传下来有,到如今要么分家分了,残破不全,要么囊中羞涩,修炼不起。

    “其实,我和他们都兄弟般相处。”赵云继续引诱道:“哪怕没有结拜,那不过是个名分而已,不是兄弟胜似兄弟。”

    有些话点到为止,像李严邓芝邓艾这些人,确实不想放过。

    “子龙!”赵满慌忙走过来,他警惕地看了眼徐庶:“不许看我笑话。”

    陈到习以为常两个人的嘴仗,其他南阳郡众人互相对望一眼。

    刚才两人叫了主公,而现在赵云的族兄与徐庶这样子的做派,就能确定他并没说谎。

    士为知己者死,跟着这样的主公,或许真是个不错的前景呢。

    “怎么啦?”赵云调笑道:“看到你混得风生水起的,我都在嫉妒。”

    “他们起哄,让我现场作一篇。”赵满苦笑着:“我曾经过这里,做过一两篇。老爷子可是狠狠骂了我。”

    “伯父那是望子成龙!”赵云翻了个白眼。

    要是自己有个这么有名望的父亲,还需要四处求学吗?赵孟也就初通文墨,在这个讲究书香门第的年代显然不够看。

    当然,也不会让赵满下不来台,毕竟专门叫他上来就是为想好的诗词做铺垫。

    见自家主公站起,徐庶赶紧跟随。

    开什么玩笑,上次在荀家的陋室铭那是自己不够资格,现在可再也不能错过。

    毕竟如今的徐庶,还是个文青,成了赵云的粉丝。

    赵满喜笑颜开,忙不迭也跟了上去。

第三十二章 徐庶的春天() 
“诸位都想看我族兄的文采?”赵云呵呵笑着走到南郡主桌。

    “那是!”黄承彦最文青,他抚须而笑:“志伯公仲经公虽已故去,却一直是我等楷模。”

    “彦信公子柔公也是天下大才,”庞启隆感叹道:“顺卿兄弟家学渊源,定然文采不菲。其实少年人都应该勇猛精进。”

    尼玛,赵云心里暗骂,一辈子都没看你咋出头啊。光要别人出名趁早,自己的侄子那不知出生与否的庞统,硬被吹成凤雏。

    世家对后辈的扶持,有些时候很不要脸,一颗芝麻就能说成一个西瓜。

    什么荀氏八龙,去世的没见到,不知道什么情况,自己只承认慈明无双。

    “可能诸位都忽略了一个问题,”赵云双手往下面压了压:“顺卿哥他们家最擅长的可不是诗词歌赋,而是民生治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