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唐-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无人发话。

    李密起身问道:“他们是李渊的人啊,现在怎么提起他们了?恐怕城破的时候,遇难了吧?要不现在派人找找去?”李密之所以又说了最后一句话,是因为他讲到他们遇难时,秦琼的脸色顿时变得十分难看。

    秦琼十分为难。颜家姐妹几乎是被自己掳回来的,妹妹身上还有癔症病,不能长时间拖下去。可是,在打破长安城,徐世绩和、贾雄都出了不少的汗马功劳,岂能就这样把在暗地里出力的朋友舍弃?李栋还特别交待,魏征此人一定想办法保全。

    “这样吧,我手头上还有一些重要的事,必需赶回洛阳才能挽回损失。长安城也十分重要,也不能缺少人镇守。大家商量一下,谁愿意留下来?或说,谁镇守长安会安全一些。”

    众人七嘴八舌议了一番,最后决定,李密和程咬金留下来,他们一文一武,足以应付任何胆敢来犯的贼人。秦琼仔细想一想,也只有李密和程咬金才比较贴心。其他人留在这里,都不太安全,便答应下来。

    秦琼想了一会,对李密说道:“长安城东门的城墙要及时拆除,徐世绩和贾雄以及魏征都要留心寻找,一有消息,立刻报到洛阳圣上案前。我过了午时,就准备回洛阳,大家还有什么事要说,现在趁我还在,都提出来吧。”

    李靖想了一会儿,问道:“长安城内的皇城怎么办?里面的宫人怎么办?”

    秦琼说:“从圣上攻进洛阳的情况看,宫人全被放出宫了,长安也这么办。至于皇城,这我还拿不定主意,等回到洛阳以后,请圣上定夺。”

    众人诺诺,事情就这样安排下来。

    李渊父子三人还在秦琼手里,再加上颜如玉姐妹二人,秦琼回洛阳的这一路,走得相当的辛苦。既要照顾两个姐妹花不受折磨和旅途之劳顿,还要小心提防李渊父子被人劫走,还要照顾他们不能吃苦死掉。这一路可谓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让秦琼身心俱碎,人都瘦了一圈。

    秦琼对李栋可谓是一片赤胆忠心,鞠躬尽瘁。李靖一路看在眼里,心里暗暗替秦琼担忧,担心他到不了洛阳就会垮下来,一直有心替他分提忧劳,秦琼总是客气的婉拒。

    可事情往往与愿望相围背,秦琼等一行人晓风夜雨,坎坷泥行,赶到洛阳时,李栋却勃然大怒,命人立刻将秦琼圈禁起来,没有他本人的命令,任何人都不允许探望。李靖作为攻长安的副帅,多少也受到了一些波及,但他和李栋的关系没有秦琼那般贴心,自然受到的处罚也轻一些,只不过罚了五年的俸禄而已。

    这让刚从长安回来的战将们莫明其妙。哪里做错了,惹圣上震怒?攻下长安的功劳,难道不足以抵罪?众人都心有不安,一直惴惴,这种情况直到张须陀从长安赶回来,才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众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便都络绎不绝的赶往丞相府,求张须陀指点迷津。张须陀十分无奈,并不敢把真相告诉大家,无论谁来问,谁来打听,总是一句“过段时间就好了敷衍。”

    第二天上朝时,众臣群集乾阳殿,心里忐忑不安,不知道李栋还会发出什么样的怒火,还要惩罚哪个攻打长安的人。

    李栋脸色不善的坐在高高在上的龙椅上,巡视一周殿下的群臣,冷冷问道:“这几天,我知道一些人心里非常不安,你们一定以为我精神错乱了,竟然把攻打长安城的统帅,也是我的结拜兄弟秦琼给圈禁起来,可是我要告诉你们,这都是他昝由自取,这怪不得我!”未完待续 

第324节:虚位右丞相() 
秦琼作统帅攻下长安,灭了西唐王朝,对东唐王朝来说,无疑一件大大的功劳。回到洛阳以后,李栋不仅没有奖赏,反而圈禁了他。满朝文武十分不解,攻打长安的所有将士心里都惴惴不安,生怕予有生杀大权的圣上李栋将厄运降到自己头上。

    这天早朝,李栋面对一班文武大臣说道:“秦琼获罪,非孤要降罪于他,实是他自己昝由自取!孤下过命令,攻打长安可以建一座新城,可以使用不洁之物袭取长安守城将士,可是孤后来又下一道旨意,撤回这道命令。那秦琼一意孤行,在长安东门建一道城墙,违背孤的爱惜百姓保护一方平安的苦心,使孤减寿十年,这算不算是罪有应得?”

    “孤下令要他城破以后,务必找到徐世绩、魏征、贾雄这三个人,他却空手而回,把这个任务交给镇守长安的李密和程咬金,这失职之责该不该由他承担?”

    “李渊、李建成、李世民乃西唐皇族,在前朝也是功臣之家,虽然与东唐分属不同的阵营,但其镇守西北边塞,阻止吐谷浑、突厥以及南方小族入侵我中原沃土,对关内百姓和东唐来说,功大于过。即便城破,也不应该把其功劳忽视,那秦琼在审问他们时,口出违逆之言,说在长安城下,他有生杀之大权,想要李渊父子三更死,留不到五更!试想哪一位君主可以容忍这样飞扬跋扈的属下存在?”

    “大唐建立之初,就设立了两位丞相,一位是孤的恩师,对本朝有大功劳的张须陀担任左丞相,右丞相之职一直虚位以缺,这是孤有意空下来。准备给立下大功劳的李渊设立的。在孤的心目中,他李渊配得上这右丞相之职,孤对他十分看重。秦琼却把他们从长安一路绑到洛阳。有这样对待你值得尊重的对手的么?秦琼因此获罪,是否是他一意孤行。应该承担的责任?”

    “他……秦叔宝,是孤的结拜兄弟,情同手足,不是处处替孤着想,以天下苍生为念,却大树个人权力威望,不惜损害本朝声誉和孤的生命!若非攻下长安城的大功劳,孤挥泪斩马谡的心都有!现在仅仅是圈禁了他。孤难道处理得还不够宽大,还不够圣恩隆天?”

    在李栋的心目中,秦琼其实还有一桩罪行,但他没有当朝宣布。那就是对待颜家姐妹强硬的态度,还动了手。毕竟这是李栋的家事,不宜于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李栋才按下不表。

    秦琼在攻打长安的时候,为了尽快取得成绩,不得不采取了一些非常的手段。战后却成了李栋治他罪的理由。

    张须陀看透秦琼妄自尊大这一点,却没看透李栋的真实内心。原来他对秦琼如此不讲情面,罗列的数条罪状句句属实,虽然张须陀有心替秦琼求情。在李栋盛怒之下也只得暂时韬光养晦,以等来日再提。

    李栋又道:“至于随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其他将领,都是在执行秦琼的命令,罪不在己身,孤就不予追究。但人人都应当心存报国之忠念,不能使个人之权力大于大唐之利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希望你们不要再惶恐不安,拿起精气神。为新朝欣欣向荣做出应该有的责任。”

    过了一会儿,李栋吩咐张须陀。把李渊父子从关押的大牢里请出来,寻一大宅给予妥善的安排。李栋之所以没有直接把他们叫上殿来议事。是因为李栋还拿不定注意,他们会不会像对待秦琼一般冷漠。这也需要时间来洗刷他们心中尚存的战败屈辱感,因此上右丞相之职还在空缺。

    李栋发了一通火以后,心情慢慢缓和下来,张须陀试探着往前站了站,建议李栋道:“如今东唐西唐分裂对峙的状态已经结束,天下基本平靖,战乱时废除的事物和法规,需要及早清除,及时把新朝法令颁布天下,以维持长治久安。不然将来一定会再生事端。”

    李栋扫视了殿前的众臣说道:“这些都是丞相的份内事,你们先在朝下议一议,拿出方案来,稍后上书禀报。孤浏览以后,不尽如意的条款可以再议,一直议到确定下来。孤不能事事亲为,如果事事亲为,孤就是隋文帝了,累得吐血也处理不完。所以新朝百废待兴,孤只能依靠殿前诸位了,众人抬柴火焰高,众位齐心协力,努力做事,大施身手的机会到了!”

    殿前众人还能说什么?随着秦琼一道攻打长安的罪行,都由秦琼一人承担,圣上李栋不仅不处罚他们,还让他们继续位列朝班,并寄以厚望,人人心存感激,下定决心,要为新朝的兴荣立一份彪柄史册的功劳。

    临下朝前,李栋吩咐张须陀,下朝以后,亲自过问李渊父子之事,有何困难都可以禀报上来,不拘任何时间,只要有新情况,都可以直接进宫城。

    张须陀诺诺,心里十分紧张,心说这可是一块荡手山芋,秦琼因为处理李渊父子的事,闹了个灰头土脸。如今他被圈禁,重担就落在了自己的身上。不能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弄不好同秦琼一样落个出力不讨好的下场。

    散朝以后,张须陀亲自把李渊父子三人,从大牢里放出来,分别用三辆马车拉到皇城东侧的驿站内,为他们父子接风洗尘。

    虽然面前摆下了丰盛的菜肴,酒也是极品,席站助举的伎者歌甜舞美,李渊父子作为亡国之君,也无心欣赏靡靡之音,吃着饭菜也味同嚼蜡,心如黄莲。

    张须陀却一直笑脸相迎,满面春风,左劝右劝,要李渊父子看开一些。如今两个大唐合为一体,事实已成,木已成舟,再也无法更改。要看清眼前事实,摒弃昨日的恩怨,目光向前看,为新朝做下汗马功劳,自然少不了他们父子的恩遇。

    李渊对张须陀的名声,一直以来十分推崇。

    想当初,隋末大乱,人人与大隋离心离德,以求自保平安。也只有张须陀一个人,力撑大隋半边天下。中原以西之地,因为有张须陀的存在,一直没有闹起大的波澜。直到遇到瓦岗,在大海寺北一战,一败途地,他看清世事变幻风云际会,才心灰意冷,遁走穷乡僻壤,隐居了一段时日。

    那个时候,李渊也在一直打听着张须陀的下落,有人说他已经自杀谢罪,有人说他还活在世间。徐世绩虽然做为东唐的间细隐身西唐阵营,也磨棱两可的对李渊说,“兴许”还活在世间。

    没料今天,前朝国公李渊和前朝第一猛将张须陀,却在新朝体制下,以左右丞相的身份再次相聚。物是人非,沧海桑田。

    李栋问张须陀,把他们父子从牢里放出来是何用意,要杀就爽快一些,他们父子不是贪生怕死之辈。要留也得给个理由,至少能打动他们的心,否则还请张须陀不要张口再提。

    张须陀呵呵一笑,道:“如今满朝文武之中,能和你平起平坐的人,也只有老夫张须陀了。今天张某请你小聚,并不是谈什么新朝新政,只是和一直敬养有加,却无缘际会的老朋友促膝长谈,叙叙老交情。你就不要过分紧张,疑虑过重,神鬼皆怕了!”

    “呵呵……”李渊苦笑一下,道:“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自然称不上老交情。虽然张须陀的大名如雷贯耳,李某十分敬重你。可是现在差距已经有着天壤之别。你是新朝的丞相,我们父子却沦为阶下囚。你高高在下,谈笑风生,我们却口似悬胆,心如黄连,这话没法谈。”

    “实不相瞒,新朝初立之时,右丞相之职一直就虚位以待,专门请你来担任的。如今我是左丞相,而你并不是阶下囚,你是右丞相。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为新朝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张须陀道。

    “右丞相?”李渊心里十分苦楚,东唐建立的时候,就算定了老夫会输?李栋难道有这等超前的本事?他嘴上却说:“如今我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休要提什么右丞相。我只求有一碗饭吃,得以延续风烛残年既可。”

    张须陀本意是不提新朝的事,结果一张嘴就刹不住车了。有鉴于秦琼因为李渊父子的事获罪,张须陀不得不小心谨慎处理,见李渊不感兴趣,也就不再谈论。

    四个人只是坐厅内欣赏着无滋无味的歌舞,心里各自想着各自的心酸。坐了一会儿,张须陀告辞,李渊也没有表示出来送一送的热情。

    从驿站出来以后,张须陀命令一支府兵对驿站严加看管。等他向圣上李栋禀报以后,再做定夺。外面的风很柔和,张须陀自然而然想起了还在圈禁中的事。

    李栋和秦琼都曾经在他手下做事,如今一个高高在上,一个却成了待罪之身,张须陀心想,也只有自己能把秦琼拯救出来了。何不借李渊父子的事,趁机在圣上面前,替秦琼说上几句好话?未完待续 

第325节:点醒梦中人() 
张须陀来到宫城,让宫人禀报后,见到李栋。李栋正半依在龙榻上沉思,他在想,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见颜家姐妹。她们二人从长安被带回来,据秦琼私下里禀报,妹妹颜青玉精神恍惚,身不由己,似乎受到了严重的刺激。李栋已经派人医官到颜如玉姐妹下榻宫内,也就是济民当内,为她诊治去了。

    据徐世绩当初报来的消息知道,颜家姐妹离开洛阳以后,一路向南,在现在南诏一带定居下来。那天晚上遇到马贼洗劫村子,她们和村子里的村民一道被掳到山里去。许多人都受到了污辱,她们姐妹虽然险遭不幸,但临到生死关头,提起了李栋的名声。

    那山寨首领天天打家劫舍,自然听过李栋的名号。李栋在中原一带名声赫赫,不仅收服了江南最大的势力杜伏威和河北清河郡的窦建德,连中原一盟主瓦岗寨都挫败在他手中,如今又逼迫隋帝杨广逊位于他,在中原建立大唐王朝。

    这些事情十分重大,以致于偏远南方一隅的南诏国也获悉。那山寨首领是南诏国四分五裂的几十个分散势力中的一个,手下喽罗兵卒不过万人,如今竟然把李栋心爱的女人掳到山里。他得到消息,不用派大军,只需要派一支小股兵伍,就能把他荡平,尸骨无存。

    他一时六神无主,与众人商议以后,决定先以保护颜家姐妹的名义,留她们呆在山寨里。这样可以阻止她们向李栋报信儿。然后向西唐李渊投靠,以他的巨大势力庇护,求得暂时的安慰。至于李渊能否战败李栋,他们心里也没底。

    哪知李栋安排在长安有内线,他们刚一踏进长安城。徐世绩就得到了消息。这南诏之国虽然实力并不是很强,但是如果李渊帮助他们统一境内,那实力也是不容小看的。

    所以徐世绩就留了一个心眼。暗处打听南诏人的活动消息。事情巧的是,李渊还偏偏信任徐世绩。让他帮忙特色一处宅院,让颜家姐妹住到里面去。徐世绩听说她们姐妹二人是李栋的未婚妻,因为闹别扭离开洛阳,到南诏隐居,才被掳到长安来。

    徐世绩知道李渊的色心很炽,便怂恿李渊要以攻心为上,李渊才没对颜如玉二人下黑手。徐世绩又出一个主意,寻了一处极为偏僻的地方。明义上说是替李渊保密,其实是为了让颜家姐妹更隐秘。这要是传到街坊间,李栋的未婚妻都给李渊掳到长安来,岂不是让身为皇帝的李栋脸上抹黑?

    正因为徐世绩处理得十分得当,李栋才对秦琼大肆张扬的派府兵去请颜家姐妹,抹黑了自己的颜面才大动干戈。秦琼在战时的手段和徐世绩在和平时期的处理方法自然不能完全一样。可是李栋不管这些!

    如今颜家姐妹回到洛阳,她们和李栋隔离这段时间,李栋的心情慢慢平静下来,再次与她们相见,已经没有了当初的狂热之情。她们离开自己。从名义上解除了双方的婚约,如今她们经历波折后重新回到原点,将以何面目见面。李栋还没有想好。前夫?旧情复燃?还是重新来过?

    李栋正在冥思苦想的时候,张须陀让人禀报说有要事求见。见到张须陀,李栋问他刚刚离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