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也看出了这东西的缺点,就是薄了些,抵御的效果相对较差,吕世曾经专门寻找到八队队长讨论藤甲等的得失,以便日后改进。李力便指出了这藤甲的好处和缺点,李立言道:“这藤甲的缺点其实也很好解决,只要把现在的单层换成双层的就可以了。”
吕世一听豁然顿悟,办法就是如此简单,藤条这东西即使是双层的也不会增加多少斤两,也不会影响到士兵的作战体力。如果拿桐油浸泡过后就更好了,那就会刀枪不入了。
不过桐油浸泡之法却不可取,一来是山寨没有那么多金贵的桐油,二来一但拿桐油浸泡了这东西就怕火了,诸葛亮火烧藤甲军的故事那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吕世可不想自己的兄弟们都在战场上变成烤乳猪,所以就只有加厚到双层,最好在战斗前还能在藤甲上浇上水来防火,即使这样也不会增加多少斤两。
吕世和王小到了编制藤甲的地方已经是下午,整个场地有几百老人在成堆的藤条里忙活,见军师来了,忙丢下手里的活计爬起来给军师磕头,吕世忙又上前挨个搀扶。
可是扶起了这位,却跪下了那位,把个吕世忙的是手忙脚乱,见老人依旧在礼节上纠缠,吕世忙放下这个问题,直接转移话题,就把自己关于增加藤甲藤盔的想法说出来,征求大家的意见,那几十个老人代表连连道:“这个没问题的,会这个手艺的老人山寨里多的是,也不是个什么难度高的手艺,只要让干的动的女人孩子砍来足够的油条(藤条),不出几天保证让每个上阵的孩子穿戴上密实坚硬的藤甲藤盔。这也算是我们大家为山寨尽点力气。”
说完了藤甲的问题,吕世就说到吃饭的问题,吕世随口问道:“几位大爷大伯,午饭可吃好了?”
几十个老人忙不迭的点头,其中的一个年纪最长的老人还红着脸道“吃好了,吃好了,从来没像今天这样饱喔。我还照他们多喝了一碗粥的呢,都快赶上小伙子了。”
吕世眉头一皱道:“咱们有了粮食了,怎么还喝粥?难道负责分发的头领没给你们家送去吗?”
“送到了送到了。”几十个老人怕军师误会了分发粮食的头人,也知道现在山寨军规严苛,忙不迭的替他们分辨道:“分发的人都是按人头分发的,没有缺我们一粒粮食的。只是我们几个老不死的也没什么用处了,少吃一口多给家里那些长身体的留点罢了。这还是托了军师的福啊,搁在往常了,早就应该让家里人背到山里丢掉了。”言罢想起先前的苦楚就用衣袖不断的抹着眼泪。
最近几年在这山陕之地,在天灾人祸里,为了留口吃的给下一代活下去,一些老人就悄悄的自己走到山里去自生自灭,让这样的人伦惨剧不断上演。
吕世听说此等人伦惨剧,红着眼睛揪心的一拳砸在地上。“这该死的贼老天,这该死的世道。”
大家见军师如此,都感动非常,纷纷上前劝解。
吕世给各位老人深施一礼郑重道:“熟语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恳请各位大爷伯伯保重身体,山寨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人。”
第184章 剽窃炼钢()
从藤甲编制营走出,吕世马不停蹄的带着王小赶奔山后的铁匠铺子。吕世来到工匠营营地的时候,工匠营区现在是烟火缭绕,热火朝天通宵达旦的运作。
山后的工匠营是原先的老式手工作坊,几把铁锤,一个洪炉,几十个铁匠老把式,看不到一点先进的工具工艺,唯一改变的就是按照春兰的意思,增加了不少四十几岁以上还健壮的汉子,汗流浃背的轮着大锤叮叮当当的奋力敲打。
找到赵铁匠的时候,这个大队长如一个烟熏的金刚般只剩了白牙,见军师来到工棚不由得一愣,慌忙丢下手里的活计跑上来给军师见礼,恭敬之心发自肺腑。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文人士大夫轻视匠户以为百业之末,根本不耻与之相见,更不会亲自到匠户的工棚里来,没想到军师这个文人代表却放下身段前来这个烟火纷飞的下贱地方,心情大是激动,见礼时候依着原先的规矩双膝跪倒,但吕世马上抢步上前扶起,轻笑嗔怪道;“赵兄弟好不晓事,咱们已经说过你我兄弟,本就平等,你等技艺更是我等依靠,若是这样大礼是不是我还要见你时候,先给你跪拜?我们兄弟拱手就好。”
赵铁匠一听就红了脸,憨厚的呐呐不知道说什么好。
军师尊重关爱是自己等的骄傲和动力,自己也曾经被军师叮嘱要在其他兄弟面前成为表率,自己却忘了。忙站起来叉手道;“不知道军师来可有什么指点。”
说这话不过是客气,在这个时代里,文人自诩胸有丘壑谈笑间指点江山,但其实是百无一用,尤其是关于手艺技巧更是对之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认为百工不过是奇技淫巧不堪入目,但军师已经于其他不同,并不小看自己这些人并给与了自己极大的尊重,还与自己等兄弟相称,这就是天大的看顾哪里还指望其他?这个说辞不过是尊重之中的说辞罢了。
吕世笑着道;“我不打扰赵队长的工作,只是看看打造扎枪的进度,现在军事训练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怕耽误了扎枪的装备和训练。不知道现在赵队长工作进度如何?可还有什么需要?”
赵铁匠老脸一红道;“好叫军师知道,属下无能,现在进度非常之慢。但我等正不分黑天白夜赶工,万望军师原谅则个。”说罢又羞愧的深施一礼,以为赔罪。
看着赵铁匠深陷的眼窝和熏黑的面庞吕世深是怜惜,忙用手扶起赵铁匠微笑道;“赵队长不要过分自责,事情要循序渐进,不可一撅而就的道理我还是知道的,带我去看看大家工作的如何可好?”
赵铁匠马上道;“正该军师指导,军师请许我带路前行。”
吕世就与赵铁匠步入火星四溅的工棚。但只见一个个敞开式烘炉炭火四射,一个个铁匠师傅正在指点那些帮手,在大冬天里赤膊挥锤奋力锻打,一锤子下去就是一捧火星,照耀得工棚里一片耀眼明亮,在期间赵铁匠不断的为军师讲解各个工序流程,但吕世走了一圈之后却又有个疑问于心间久久不散,等参观完之后到工棚外喝水休息的时候,吕世就向赵铁匠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赵队长,我观察了一下整个过程,但我有一事不明请赵队长为我解惑。”吕世虚心的道。
赵铁匠欠身道;“知无不言,请军师垂询。”
“我发现现在我们用的都是炭火,为什么我们不用焦炭呢?”
赵铁匠以为军师会问什么样的难题,见是如此简单的问题不由闵尔。
文士就是文士,不通百工,这基本的问题却也郑重其事的问来,但也不敢怠慢赶紧为军师解释道;“我不知道军师口中的焦炭为何物,请军师示下。”
“哦。是这样,那赵队长可知道煤炭?这山陕之地应该颇多才是吧。”
赵铁匠一听是煤炭,就恍然大悟道:“这却知道,军师说的可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泥炭?”等军师给与肯定答复后,接着皱眉道;“军师有所不知,我等也知道泥炭的火头要比木炭硬并且持久,但有一件事情却是泥炭不能与木炭相比的,那就是泥炭烧锻过的铁料和木炭烧锻过的铁料来比要脆,而且多蜂窝,打造的兵器自然容易断裂,这就是兄弟我们祖祖辈辈选择了木炭的原因,这也是没办法提高产量的原因。”
这时候吕世才知道现在炼铁的艰难,其实明代末期已经有了领先世界很高的炼钢技术,但不能大量普及,瓶颈就在生铁熟铁的冶炼上。
炼钢在宋代以前这方面的记载很少,宋以后至少有三种不同的工艺类型见诸书中笔端。
第一种,生铁陷入法。沈括梦溪笔谈卷三云:“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封泥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亦谓之灌钢。”
第二种,生铁覆盖法。此操作比生铁陷入法又有了一些进步:生铁置于“熟铁”上,熔化后向下渗淋,就增加了生、“熟”铁接触反应的机会,减少了生铁流失的机率。不需封泥,而是上盖破草履,下涂泥,简化了操作。“熟铁”为薄片状,增加了反应面,提高了生产率。
第三种,生铁浇淋法。约始创于明代中期,清时在安徽芜湖,湖南湘潭等地都较兴盛,因传为江苏工匠始创,又名之为“苏钢”。此法倒是工艺简单的多了。
而现今不用煤而用炭火的原因却是中国煤里含硫高,在煅烧的时候硫入铁里使铁变脆,不能成钢,中国最大的失败例子就是晚晴时候的汉阳钢铁厂,投资巨大但没有合格钢。最后是不得不倒闭大吉。
现在米脂一战缴获的虽然号称精铁,但还是熟铁的范畴,却不是钢,打造扎枪都要千锤百炼,更别说马刀这个要求更高的兵器了。
吕世想了下自己粗浅的物理知识还有看过的酒徒大大穿越文中的记载道。“我倒是有一法或可增加产量并减少劳力,不知道赵师傅看可行不?”
那赵铁匠大吃一惊,不想着位军师竟然能对自己的炼铁技术也有涉猎,真是人不可貌相,但就不知道军师的技术如何,可别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吕世见赵铁匠犹豫怀疑的表情,也不以为怪,这世界所有的文人都是只会吟诗作赋夸夸其谈,那里有什么真本事?但吕世却不在其列。
于是吕世详细的为赵师傅讲解了焦炭和木炭以及煤炭的区别,实际就是把煤炭炼焦炭是个脱硫过程,焦炭里无硫在炼制铁料的时候,这样就使铁不再变脆,然后改进熔炉结构使炉温增加,现在吕世看的熔炉还是老式敞开熔炉,温度达到1300度就不会再上升。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老式熔炉的进风口吹进的是冷风,不但不能使炉温增加反倒是限制了炉温的增加。所以第一步就要改进这里。这样吕世就没日没夜的蹲在工匠营里指导工匠大炼钢铁。
这铁炉原炉没有时间改变就利用原先的竖炉,有三米高下,五围之粗,用耐火砖砌成。
吕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人加高烟囱。然后在旁边加一小炉,是躺着的,这个和竖炉不同,是铁匠们从来没见过的结构,中间用耐火砖砌了砖格,吕世叫它蓄热室。利用炼钢炉的余温和泥炭加热,给鼓风机吹出的冷空气加热,平炉的铸槽边还设了水塔,要木匠打造机关,用机关控制水的快慢,用来冷却铁水,这段时间吕世教给赵铁匠烧泥炭为焦炭的办法,让他们带人去做,其实泥炭炼焦也很简单,不过是做一个闷窑,把泥炭堆积在内,然后点火封死,再把窑口密封,一时间烟尘滚滚,把个天都染黑了,这就是大明第一个污染大户吧,吕世也知道其实这滚滚浓烟也是宝贝,但限于自己的知识和现在的工艺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白白废弃。
终于等到高炉完工,那焦炭也已经练成,吕世命人一层层的废铁和焦碳放了下去,吕世一声点火,登时红光满眼。滚滚浓烟从烟囱直冲蓝天。赵铁匠等人都知道一份烟囱一份火的道理,看军师这个竖炉烟囱,里面估计即使是大罗金仙也能炼化。等火稳了,大家就知道军师这个法子是成了。
第二天随着赵铁匠一声出炉,伙计们开动机关,铁水滚滚而出,登时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匠们纵是打了半辈子铁,也没见过此等壮观景象。这一炉,竟出了1000多斤杂铁,然后把杂铁推入小炉,再不断的往里加炭,这样就一次练出了熟铁。这就是变相的渗炭法,虽然这还不算好钢,但已经算是钢了,用这打造扎枪马刀已经是满够用的了,更何况用熟铁打造成好钢也不需那些次锻打,大大的节约了功效,当时把个赵铁匠等佩服的五体投地。当下就要拜吕世为师傅,吕世忙拒绝,并说现在时间紧迫所以修造高炉不易,等完成了扎枪的锻造有了空闲一定给大家造个日出好钢几千斤的炉子来。
几千斤的好钢,这是什么概念?这次之后没人怀疑是军师瞎说,都对这个期盼不已。
第185章 扎枪大阵()
又是新的一天开始,吕世早早洗漱完毕,听到山寨上第一通聚将鼓声响起,就带着王家兄弟健步赶到校场,校场上已经是整整齐齐的站好了黑虎军方队,各个山寨头领和各队大队长等都已经到齐,见军师走来,一众人等纷纷过来见礼,吕世连忙微笑着还礼不迭。
大家站在大厅里开始谈论这些日子里的事情,也不断的向军师提出各样的问题,大部分还是对训练里出现的问题的求教,吕世也一一给予尽量完美的解答,毕竟这训练的办法是自己根据后世军训和电影记录片里的场景弄出来的,自己还是比大家多懂一些,问及这几天训练情况,众人都对自己的努力和士兵的表现表示满意和自豪。
这期间过天星很是显摆的讲述了自己练兵的趣闻。
这些士气高昂的汉子虽然投入了百倍的热情进行队列练习,却真的有点难为他们,一个个左右都分不清的他们让他们左右看齐,百人横列走的整齐划一那就是赶旱鸭子上架。倒是耿奎灵机一动,在老营里寻来腰鼓。把每个伍配备了一个,还别说,陕北汉子天生对鼓声有感觉,鼓声一响,立刻步调一致,枪阵三段循环刺杀也出了效果,战兵已经开始把这些简单反复的动作融汇在脑海里,铭记在心坎上,融化在血液中了,慢慢的成为一种习惯,这就是吕世想要的。
话说某一天,一个小队的士兵正在一排茅房中蹲踞大解,经过的一个鼓手随意的敲响腰鼓,十个兄弟闻听鼓声,立刻条件反射的豁然站起,裤子也不提,前腿踏出,后腿猛瞪,双手成握枪状,整齐划一的大喊一声:“杀——”奋勇刺出,面前的茅草墙在这大喊中轰然倒塌,于是,山寨里有了一道晃眼的走光风景,当时惊得远近的婆姨大惊失色,老人一再摇头,“有失体统啊有失体统。”
就这样谈谈说说,第三通鼓过,大家联袂走出大厅来到台阶上,按照规矩,大队长跑到队前整理了自己的队伍之后,开始向过天星和吕世汇报,得到过天星和军师的回答后跑回队伍,等待大统领和军师下一步的安排。
过天星大步上前,大声道:“弟兄们,咱们军师这几天没在,但不是去偷懒去睡觉,而是带领工匠营的兄弟们没日没夜地给我们打造兵器,给老营解决大事去了,”校场上传来一片善意的哄笑。
“军师这样拼命是为啥?”看看台下一干兵士队长没有回答,过天星就自顾自的道:“是为了我们,为了我们有趁手家伙,好让我们在这个吃人的乱世里上阵杀敌,让我们保护着我们的老小扬眉吐气,不受贪官酷吏土豪恶霸的欺压挣扎着活下去。”
吕世看到校场里的士兵队长的眼睛里充满了感激,回望过天星,过天星不遗余力的替自己在兵士的心里竖立形象的做法让吕世感到温暖,为过天星坦荡磊落的胸怀温暖。
“今天军师来了,兄弟们,让我们操练起来给军师看看,他不在的时候我们也没白吃干饭,我们依旧刻苦训练,是不是?”
校场里又响起一阵哄笑声,笑声里带着自信,和跃跃欲试的精神。
“好,那么我们就把我们最近训练的结果拿出来。让军师看看,让满山寨的父老看看。”
吕世编排的枪阵,一列一百,一队三列,三阵连环出枪,达到循环往复的滚滚向前的目的,同时有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