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其中一千多万到两千万是去美国讨生活的移民,他们的确在美国生活与工作,不过这帮人并没有真的要为美国抛弃生命的打算。除去这票人后,真正的美国本土民众大概有四千万之多。
这么一个数字对于欧洲国家算是中等靠上。俄国、德国、法国都有超过四千万的人口。大英帝国的人口接近四千万。至于奥匈帝国的人口虽然多,但是那么一个民族大监狱是不用指望有什么动员效力。
中国靠一己之力解决了美国,正如塞西尔罗得斯的看法,与其考虑怎么靠武力来对抗中国,还不如抓住中国友好的手,趁着这个机会来强化自己的力量。劳合乔治议员就赶去议会参加会议。
此时保守党内阁下台,自由党再次上台。作为自由党新星,劳合乔治议员也趁着一次增补进入了上议院。此时的上议院正在就最新得到的接纳美国东北六州的事情进行咨询。对于美国六州,还是曾经主导美国独立的州投奔英国,劳合乔治议员非常有兴趣的听着介绍情况的人员侃侃而谈。
东北六州早就开始与英国私下联络,让他们最后做出决定的是纽约城的变化。这座城市中的军队和居民曾经以顽强的意志挡住了志得意满的光复军,但是这座城市却挡不住粮食匮乏。为几十万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群供应食物是非常沉重的负担。一个人一天就算只吃一斤粮,七十万人一个月就需要两千一百万斤粮。坚持五个月,就需要超过一亿斤的粮食。
这对于当下的美国是沉重的负担,因为联邦制的美国等于是好些小国家的共同体,执行力完全看联邦政府的能力。今天已经没什么州还真的把联邦政府的命令当回事,各州在覆灭的恐慌下连自己都不当回事了。
没饭吃,曾经聚集在纽约的那些人开始四散。美国东北部大雪纷飞的冬季可不好过,有些没来得及跑掉的就饿死在纽约。三月份,中国战列舰大舰队在美国东海岸肆虐,算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北美六州很清楚,只要中国人能够在这里确保一个港口,中国舰队就可以肆意炮击东海岸的任何城市。美国的覆灭无可避免。
在这样的绝望中,再次投入英国的怀抱就成了他们唯一选择。中国人近在咫尺,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北美六州就申请加入加拿大。最新的消息中,中国方面竟然不反对,只是要求英国方面保证新加拿大不会出兵攻打中国。
世界的变化之快令劳合乔治议员觉得如同万花筒的变化,回想起殖民部部长的建议,劳合乔治议员突然觉得有了些不安以及莫名的勇气。
。。。
第473章 兄弟登山(四)()
从1891年6月15日开始,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船队驶出迈阿密的同时,有悬挂着英国国旗的船队驶入迈阿密。整个佛罗里达半岛已经落入光复军手中,那些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人们主要是妇孺。英国船队把这些人运往现在美国南方最重要的古巴。
女人在哭,孩子在哭,也有些人苦苦哀求,希望能够留下来。日本仆从军们板着脸,以机器般的态度把这些人推搡拖动,送上船只。
不管是怎么样的人数众多,不管是怎么样的不肯离去。只要驱逐过程不停进行,总是能把那些人都送走。当最后一批美国佬被送上英国船的时候,袁慰亭站在满是便溺的码头上深深呼吸了一口,接着仰天大笑。
不少人不能理解这位仆从军的头头发什么神经,少数人完全理解袁慰亭的心情。例如在袁慰亭身边的王士珍,他的脸色有些发白。以王士珍做事的谨慎性格,他在这次撤退中消耗了极大心力和精神。听着袁世凯有些向歇斯底里靠拢的笑声,王士珍喃喃的说道“终于结束了!”
王士珍的话传入袁慰亭的耳朵里,袁慰亭猛然收住了笑声。下一瞬,这位等同少将的官员突然潸然泪下,袁慰亭哽咽着说道“我想回家!”
这句话立刻打动了周围一众中国人乃至日本人的心弦,他们在北美已经待了三年多。最早的那些兴奋激动早就被漫长的战争彻底磨光。这些日本人和中**队一样有休假,不过光复军可以退役,日本仆从军却不可能退役。再说,高额的报酬让这些穷怕了的日本仆从军愿意多挣些钱。于是就这么一年一年一年的下来,转眼就是三年。眼瞅着美国佬被驱逐出北美,这些人心中都生出强烈的回家冲动。
“没想到我们真做到了。”王士珍的声音依旧不大,声音里面有种强烈的怀疑情绪。
发泄完情绪之后,袁慰亭用手一抹眼泪,很快就平静下来。对王士珍所说的话,袁慰亭豪迈的应道“若是做不到,圣上怎么会让我们开战。”
“以后我们大概就不会打仗了吧。”王士珍声音里面很是疲惫。
“唉”袁慰亭只是情绪复杂的叹口气,王士珍对世界的看法与袁慰亭对世界的看法其实很不相同。但是袁慰亭的野心也扛不住三年的战争消磨,他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光彩,“管他呢!仗打完,让我们先回家再说。”
认为战争快要结束的不仅有中国手下的仆从军,对面的美国人也有同样的感受。当印刷了哀的美敦书的纸片纷纷扬扬的纸片从天而降,落入因为逃难人群而又开始显得有那么点生气的城市中时,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感到绝望。
美国城市居民不少人都知道飞艇的存在,所以从天尔降的纸片只是让那些缺乏知识的美国人感到恐惧。让那些还算有些见识的家伙绝望的是,中国人从陆地上包围美国人,中国人从海上包围美国人,现在中国人甚至占领了天空。美国人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至于最后通牒的内容很简单,中国允许美国人离开美国前往他们想去的中国之外的国家,但是这是有时间的。如果到了7月15日前美国人没有撤离,他们就自动进入交战状态。更让美国人绝望的是,中国宣布了东北六州选择并入加拿大联邦的事情,并且告诉美国人,如果他们真觉得去外国太远,不妨选择更近的东北六州去。只要进入东北六州,变成英国人,战争对这些人也就结束了。
这些玩意能投放给美国佬,光复军北美战区的指战员也自然知道。祁睿对此的反应很平淡,其他高级指挥员对此的反应仅限于担心美国人会不会经过短暂的休养后对民朝军队发动反扑。当然,这种担心也仅仅是担心而已。那帮美国佬一旦变成英国人,自然有英国佬出力来收拾他们。如果那帮美国佬不肯变成英国人,他们就只有在去古巴和去死之间做一个二选一的抉择。
因为战争眼瞅着就要结束,整个上层里面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怠惰的情绪。身为政委,祁睿当然要站出来和这种情绪作斗争。“战场上的丝毫怠惰都将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祁睿政委做着如此宣传。
有这样的宣传,大家的情绪就得到了缓解。这帮高级指挥员们还是在最短的时间里面恢复平日的装填。那些基层指战员到了一定时候就可以退役,中层指挥员们可以跟着部队休整。高级指挥员们就只有很少的休息。当然,这不是对这帮人要格外的严苛,既然他们决定要以军人为自己的职业,自然要能够承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压力和辛劳。若是他们对战争的承受能力还不如士兵,那就在当士兵的时候早早滚蛋为好。
光复军打起了精神,对面的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国会两院完全只剩了一些名头。加菲尔德总统以及小林肯战争部长都是支持林肯总统统一美国的政策。那时候东北各州全力支持战争。现在这些州则是玩起了大难来时各自飞的政策。特别是马塞诸塞州有其有喜感。当年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倾茶事件以及莱克星顿一声枪响,正式宣布美国叛贼们对英国的反抗。现在到了最危急的关头,这帮叛匪后裔们想到的居然是请求前母国的庇佑。
这两位已经没什么随从,不仅是他们,曾经所有的美国联邦高官或者地方官员都已经陷入失业状态。当原本就不够强大的权力失去根基的时候,联邦制的国家覆灭时候惨状几乎能用如尘如土来形容。所以到加菲尔德总统家做客的小林肯拿了一些土豆。这是他从华sn顿城外好不容易买到的食物。美国东北地区土地原本就比较贫瘠,中西部开发带来了大量廉价粮食,东北地区发达的工业制造的工业品运去西部换到粮食,现在这个经济循环体系已经完全被摧毁。饥饿已经随着劳动力的枯竭在整个美国东北部扩散。
土豆泥撒上盐,在饥饿的人那边很有吸引力。更不用说白宫其实有存酒,加菲尔德总统拿出酒来招待小林肯。还有些从少数坚持打鱼的渔夫那里弄来的鱼肉,这餐饭也不能算是很糟糕。
“我已经人带着所有的东西南下去古巴。他们可以在那边选出新的美国总统,至少不会出现法理上的问题。”一面把鱼肉送进嘴里,加菲尔德总统的嘴也没闲着。
“大概元老院只会剩下两名元老吧。”小林肯在此时情绪看着很是轻松。
“呵呵。”加菲尔德总统干笑两声。美国的元老院是每个州两名元老,加上副总统的投票权,最后凑成单数,以保证不会出现投票对等的问题。现在美国只剩下古巴一个地方,按照规定,可不是只剩下两名元老了。
然而这么一笑,加菲尔德总统立刻悲从中来,他放任眼泪流淌,还倔强的继续坚持吃饭。如此的悲壮看在小林肯眼中,格外的不是滋味。加菲尔德总统毕竟是南北战争中的英雄,到了此时却也没有过多的悲伤,他很快就治住流泪。用有些脏兮兮的餐巾擦了擦脸,总统用平淡的声音说道“我决定在中国进攻华sn顿的时候参加最后的战斗。”
听到这话,小林肯露出了诚心诚意的笑容,他连忙说道“阁下,请务必带上我一起战斗。”
加菲尔德总统叹道“我已经把家里人送去了古巴,你干脆搬到我这里来吧。这里有片菜园,我们正好可以一起照顾那些作物。”
既然没人再把总统当回事,自然也没人来打扰白宫。加菲尔德总统和小林肯部长两人就悠哉悠哉的住在白宫,白天照料菜园,晚上饮酒聊天。两人都是学校毕业科班出身,所以聊起天来也挺有共同语言。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虽然城里的治安已经差不多要崩溃,但是好在人少。两人都枪法纯熟,那些寻常的小贼闯进来就被打死。两人管杀管埋,也算是处理的不错。只是左等右等中**队都没来,让两位已经决定赴死的人着实心焦。
转眼就到了七月中旬,两人商量着一起割草。菜园的土地每日伺候自然不用担心这个,可白宫人员已经跑光,而纸钞的美元根本没人要。所以白宫的草坪上杂草疯涨,看着很是难受。平整的草坪可是脸面,在这最后的时候,起码的脸面还是要讲滴。
天一亮,两人却又有些犯懒了。天气比较热,两人愿意多睡会。就在回笼觉睡的迷迷糊糊的时候,外面竟然响起了军乐声。轻快的横笛与踏步前行的步伐让两人先后醒来,这样的动静让两人都想起了美**队出动的动静。可这时候了还出现了美**队?实在是让两位百思不得其解。
翻身起床,两位到了白宫大门口。从窗户里面看出去,就见外面的街道上行进着红上衣白裤子的一众军队。军乐队在前面引领,步兵在后行动。他们沿着街道从北向南,看样子像是想横穿市区。
在街道上有残存的市民出现,其中一些人还举手向这帮英国佬招手示意。好像完全没有意识到英国人出现在华sn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加菲尔德总统与小林肯可不会被英国佬的欧洲面孔所迷惑,他们扭头互相对视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中的恐惧。
就在此时,也许是看到窗户内的两人,一队英国龙虾兵在队长带领下径直走到了白宫门口。为首的队长红上衣白裤子,他操着一口流利的美国英语对门里面喊道“我是英国陆军中尉保罗史密斯。里面的人请打开大门,只要你们肯听话,我们是不会伤害你们的。”
从外面的这位英国中尉的口音中判断,他大概是美国中部地区的人。至于遣词造句则是有过上学经验的上等人。加菲尔德总统与小林肯部长再次对视了一眼。既然外面这位看着如此礼貌,那就意味着这位绝不可能放过加菲尔德总统与小林肯部长。即便不会当场杀害两人,带走关押是必然的结果。白宫内的两人的都认为自己会死在中国人手里,没想到先抵达白宫前面的竟然是曾经火烧白宫的英**队。
事情到了如此地步,加菲尔德总统与小林肯部长都立正站好,他们左手按在胸前,右手握着手枪。虽然看不到白宫正门上方的旗杆,可他们每天都有照顾查看。那里的美国国旗还悬挂在那里。
不用打拍子发口号,只是一个眼神,两人异口同声的唱道
啊!在晨曦初现时,你可看见是什么让我们如此骄傲?
在黎明的最后一道曙光中欢呼,是谁的旗帜在激战中始终高扬!
烈火熊熊,炮声隆隆,我们看到要塞上那面英勇的旗帜在黑暗过后依然耸立!
啊!你说那星条旗是否会静止,在自由的土地上飘舞,在勇者的家园上飞扬?
外面的前美国人保罗史密斯中尉听到自己曾经的国歌时并没有感动,而是立刻生出紧张来。能够在这样的时候依旧唱起国歌的,必然是那些冥顽不灵食古不化的家伙。保罗史密斯中尉曾经是圣保罗铁路公司的老板,在光复军合围前的千钧一发之时带着家人和钱财逃离了圣保罗。在美国局面完全呈现覆灭前,他跑去加拿大与英国人联络。经过种种的机缘终于成为了英国陆军中的中尉。
如此艰辛努力得到的报偿是保罗史密斯中尉绝不肯放弃的。白宫里面那两个并不准备放弃的家伙在保罗史密斯看来异常危险。他立刻对部下命道“开枪射击!”
然而就在英国士兵们开火前,加菲尔德总统与小林肯部长隔着窗户就开火了。为了这一天,两人准备了好久。先是接连打光了考尔特左轮里面的子弹,两人立刻从隐蔽的地方抄出了长枪,对外面乱成一团的英国佬开火。边开枪,加菲尔德总统还继续哼唱道都到哪里去了,信誓旦旦的人?他们向往的是能在战争中幸存。家乡和祖国,不要抛弃他们,他们自己用血,洗清肮脏的脚印。这些奴才、佣兵,没有地方藏身,逃脱不了失败和死亡的命运。但是星条旗却将要永远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美国的子弹还是黑药子弹,这么一通开火之后白宫的门厅里面立刻充满了烟雾。加菲尔德总统想看的更清楚些,就向前走了两步。一排子弹从被打破的窗户中呼啸而入,击中了总统的胸口。
“阁下!”小林肯一声惊呼,连忙弯下腰扑了过去。看到仰面躺倒在地的加菲尔德总统胸口上好几个弹孔,他本能的就想尝试施救。加菲尔德总统张开嘴,还没说出什么,就咳嗽起来。鲜血从他的嘴里喷出来。看着很是恐怖。然而这张被鲜血染红的脸颊上竟然露出了笑意。又是几声咳嗽,一股鲜血呛在喉咙,加菲尔德总统一阵抽搐后就不再动弹。
“射击!射击!”白宫外面响起的声音已经大多数是英国口音。那种舌头前半部发声的英国腔和舌头后半发声的美国口音是完全不同。
小林肯部长站起身来,端着长枪继续向外面开火。加菲尔德总统的死让他突然感到一种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