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祁睿上尉并不知道上层发生了什么,他还是按照自己定下的计划看书,学习,做有关铁路和卡车运输的论文。+◆打破他的这个平静状态的是胡行至,胡行至主动找到了图书馆里面来,他一屁股坐在祁睿身边,用有点泛酸的语气说道:“祁睿,你行啊!这次少校公示名单里面可是有你的名字。解职之后还当上了少校,不知道多少人觉得羡慕。”
“哦?”祁睿没想到事情居然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虽然早就做好了耽误此次升级的心理准备,可真的得知自己的工作得到了认同,祁睿还是很高兴的。
但是祁睿说的是另外的话,“看来部队里面只怕是认同了军法处的意见。我见过军法处处长……”他把军法处处长吕定生和他谈过的事情告诉了胡行至。
听完了这些,胡行至眼睛都瞪大了,他惊讶的说道:“你在开什么玩笑呢!你不知道吕处长已经调走了么?”
祁睿这些天根本就是两点一线,哪里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他能确定自己不会有问题,可他没想到吕定生居然调走了。胡行至这么一讲,祁睿也愣住了。
胡行至继续说道:“吕处长调走了,你们连的指导员调走了,你们连的那个副连长也调走了。我本以为你找了人,现在看这里头可是有大事。”
“你怎么知道副连长调走了?”祁睿对此大为不解。
“我马上就要去你们那个营当副营长了,我当然得先了解一下情况。这一了解,还把我给吓住了。你行啊!自己没事,其他人都出事了。”胡行至用一种很疑惑的表情打量着祁睿。
祁睿连忙说道:“你可不敢胡说,我什么人都没找,我也不认识什么人。你要是出去乱说,这可是害我呢!”
胡行至当然知道不能乱说话,不过他还是对发生的事情深感意外。不过胡行至家里面也不是什么没见识的人,如果只是副连长被调动,那还能说祁睿找了人。可军法处处长也发生了调动,那定然不是祁睿家里面动的手脚。这种最基本的道理胡行至还是能理解的。不过大家都是年轻人,既然祁睿能够摆脱极为不利的局面,胡行至建议道:“咱们出去吃顿饭吧。”
祁睿连忙摇头,“别,我最近还是老实些好。就算是当上了少校,我和你可不同。你这是少校副营长。我一个光杆少校,还等着组织安排。让人看到我大吃大喝的庆祝起来,人事部会怎么看我。我还是老老实实夹着尾巴做人吧。”
胡行至也能接受这个说法,他很遗憾的自己出去吃饭了。
然而胡行至很快就发现,在饭店里面猛搓一顿是很正确的。就在他猛搓了一顿之后的第二天,部队里面就发出了命令,以后所有人都不许在外面吃饭。一律吃食堂。对于这个命令,监察队在发布命令之后的第二天倾巢出动,先堵住了部队的大门,然后就开始在街上搜捕。
当天就抓到了一百多号不长眼的家伙,这帮家伙们立刻被上了警告处分。曾经洋溢着城市生活气息的新乡市仿佛寒冬经过,街上各种生活设施中的人顷刻就没了踪影。而且监察不是只抓了一次,而是连抓了一礼拜。那帮认为这不过是一阵风,吹完了就过去的家伙们可是倒了霉。在之后的行动里面这等家伙更是惨不忍睹,抓到之后已经不是警告处分,而是给送回亚洲去了。
部队这一年多来一直不是那么紧张,突然纪律收紧,不适应的有,感到惊恐的有。可这次只是开始而不是结束。
所有官兵都在冬季里面开始了严格训练,从体能到各种技战术,包括笔试。经过这样几个月的整顿之后,等到开春之时,部队才对部队进行了新的人事安排。
胡行至和祁睿都已经晋升了少校,而且在这一整套的考评里面,祁睿的总分居然排到了第一名。胡行至现在已经闹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如果只看结果的话,祁睿被免职这件事或许背后就有人在动了手脚。
此次考试非常全面,各种内容一样不少。胡行至也是拼了老命才没有任何一门低于70分。因为每个人都有偏科的问题,很多考试还是笔试,大家从军校毕业之后一直工作挺忙,哪里有时间再把军校课程给复习一遍呢。当然,科目挂科不等于就完蛋。这次是摸底而不是考核,那些必须过的课程能得到通过就行,其他考试只是个加分的问题。
祁睿被撤职之后窝在图书馆里面玩命看书,所以普遍成绩很低的课程他都考的不多,居然创造了平均分93。5的神奇成绩。大咧咧位于第一位。这真的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啊!
既然成绩第一名,又晋升了少校。祁睿少校就顺理成章的迈过了营长的门槛,直接被师部选去当了参谋。光复军就是如此,第一道门槛就是少校。少校之后成为营级指挥官,更优秀的则被选成参谋。当然营级指挥官也会成为参谋。
而成为参谋之后干一段时间,会有机会再次成为营级指挥官。接下来就是看能否进军校进修。这次进修还是学员。如果是重点培养对象的话,等到了团级干部之后还有一次进修,那就是教官学员。在进修的同时还要承担起授课工作。
这不仅是要学习理论,讨论战术,还要把之前已经学习并且实践的理论拿出来教课。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更多的积累知识与经验。
虽然那怎么都是几年后的事情了,可胡行至真的是很羡慕祁睿又超前了半步。别看是这半步,半步很可能就是三年时间才能赶上。
祁睿上尉也觉得挺意外,他只是按照他老爹韦泽所说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来应对,那就是一句很普通的话“时刻准备着”!虽然还有句很流行的话,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不过准备可不容易。
第63章 乱站队(一)()
祁睿少校在参谋部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管文件,一个营级少校在部队里面的确算是混进了中层,但是在中层里面属于地垫级别。︽更别说只当过连长的少校,就老老实实的在师部从打杂干起吧。
“祁参谋,把春季作战训练的文件拿来……”
“祁参谋,把部队后勤计算报表拿来……”
“祁参谋,把这份训练内容归档……”
“祁参谋,把这份俄国进攻奥斯曼的文件发给文印室……”
祁睿并没有觉得这工作屈了自己的才,他老爹韦泽很少讲部队里面的具体工作,讲述过的内容之一就是有关打杂工作的要领。“打杂工作你要是有观察能力,很快就能发现部队的节奏。如果你能掌握了这个节奏,能跟上这个节奏,你和部队就是在一起的。如果有一天你真的能干到这个位置,好好体会一下。”
祁睿经过这些事情,对他老爹是越来越信服。在大段的空闲时间做基础训练是练武的不二法门,工作也是如此。祁睿最初也是出于想把时间用掉的目的才开始全面系统复习功课,就如他老爹韦泽每次考试前要祁睿做的那样。事实也是如此,任何闲暇都意味着未来的紧张,所有基本功课是怎么做都不会嫌多滴。
北美的部队此时已经进入重建野战军战备的节奏,训练、人事、研讨,所有的一切看着纷乱,仔细研究的话,其实都在围绕着这一个目的在进行。吴师长和屠政委个人或许有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也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特色。但是他们决定了一件事之后就会围绕这个核心开始全力推动,这点的确让祁睿感悟很深。
当然,年轻人对于更大的战略总会比较有兴趣,有关俄国再次向奥斯曼帝国宣战,第十一次俄土战争爆发的消息令祁睿很有兴趣。第十次俄土战争中,祁睿的“舅舅”李维仁帕夏帮着奥斯曼军建立起“普列文要塞”。三万奥斯曼军依托这座要塞对抗三十万俄军的围困与猛攻,硬是坚守了两年。创造了令人咋舌的战绩。
普列文要塞的指挥官奥斯曼??努里帕夏在战后得到了奥斯曼帝国“圣战英雄”的称号,晋升元帅,并且当上了奥斯曼帝国的陆军大臣。因为普列文要塞防御战的战绩,奥斯曼??努里帕夏在欧洲军界得到了“铁壁努里”的称号。整个欧洲军界都想方设法到普列文要塞去访问参观。凡是参观过普列文要塞的欧洲军人,都对这座与传统要塞防御采取了迥乎不同体系的现代化要塞极为惊叹。
对于普列文要塞的实际建造者李维仁帕夏,奥斯曼帝国极力拉拢。除了封给李维仁正式的奥斯曼帕夏称号之外,奥斯曼帝国告知李维仁帕夏,只要李维仁公开宣称信了伊斯兰教,奥斯曼帝国就任命李维仁帕夏为方面军司令,或者任命他为奥斯曼帝国陆军副大臣。娶奥斯曼公主,得高官厚禄,三妻四妾更不在话下。
奥斯曼帝国在使用外国优秀军人的方面还挺开放呢,他们在招揽李维仁方面并不藏着掖着。帝国首相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正式向中国大皇帝韦泽陛下提出,希望能够与中国结亲,结亲对象自然是中国“亲王”李维仁帕夏,将奥斯曼帝国的一位长公主嫁给李维仁帕夏。
牵扯到了非洲的事情,还牵扯科威特,所以韦泽最终同意了这门婚事。李维仁是韦泽老婆李仪芳的四五杆子能打到的远房堂弟,所以祁睿见过他的这位“舅妈”,真的是让人吓一跳的大美女。即便容貌上有着强烈的异国风情,眼睛也呈现深蓝色,但是绝非北欧那种让中国难以接受的容貌。奥斯曼帝国皇室几百年与地中海和欧洲混血,创造出了中国绝对能接受的风格。当祁睿在南海服役的时候,见到了几千米深的海水在碧空下的颜色,他脑海中首先浮现出的就是他“舅妈”眼睛的颜色。那样的深沉宁静,又那样的澄清透明。
看到第十一次俄土战争爆发的消息,祁睿第一感觉就是俄国人邪火攻心了么。别人或许不清楚,祁睿可是很清楚。那种钢筋水泥制成的堑壕、暗堡、机枪、连发步枪、外延阵地,还有铁丝网组成的防御体系是现在步兵进攻的克星。这是他爹韦泽最先提出的防御体系,由李维仁进行了全面实践。
这种要塞早就超越了火力点概念,成了一种进可攻退可守的作战体系。要塞内部囤积了大量物资,在普列文要塞那种非完成形态下都能在十倍敌人围攻下坚守两年,在充分准备之下,五万军队面对三十万敌人的围攻,就轻松坚守两三年之久。
有了这样的防御体系,奥斯们军队的作战就可以更加灵活。以前的俄国人只要攻破防线上某个缺陷,就能长驱直入。现在奥斯曼帝国只用坚守一系列的要塞体系,甚至可以放开大路让俄国人一路深入。可俄国人敢这么干么?俄国人敢直奔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伊斯坦布尔,那就不是长驱直入,而是自寻死路。
但是这些只能作为祁睿私人的小兴趣,在工作完成之后,在大家都休息的值班时间里面,他才能每一点有关俄土战争的情报。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不仅吸引了祁睿的注意力,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力。全世界主要工业国都曾经认为中国夺取了远东之后并不会停下进攻的脚步,而是会与俄国争夺整个西伯利亚的所有权。可各国没想到中国竟然与俄国媾和了,还在中亚问题上充分合作,两国迅猛瓜分了中亚。从此,再也没听说中俄之间有什么冲突。
但是明眼人却看得出,中国与俄国的媾和是建立在俄国东进的道路被彻底堵死,战略上再没有东进可能的基础之上。甚至瓜分了中亚之后,俄国南下的道路也被积压的相当厉害。如果不是中国给了黄金,而且中国的大铁路已经修到了中亚,俄国人未必就真的肯承认和平。
失去了东进的可能之后,三皇同盟条约又让俄国无法西进,剩下的唯一途径就是南下攻击奥斯曼帝国,打通黑海出海口。甚至啃下伊朗西部,获取进入印度洋的通道。
比较正经的欧洲战略家们都很佩服中国皇帝韦泽的战略眼光,中国的出发点和停止点都非常有分寸,在求得和平的代价方面也毫不吝啬。震动世界的同时并没有让旧有的力量对比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有什么变化的话,那只有中国再也不是其他国家的首选战争目标这一项而已。
俄国急着发动新一轮战争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俄国过去近十年中工业发展的很快,废除农奴制之后,本国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大量开发利用。来自中国的一百吨黄金让俄国在欧洲经济危机里面有财力发行货币,大量购买设备,开办工厂。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新型的采矿设备改变了矿山大量使用人力的问题。破开矿层,击碎矿石的工作由开矿机械来完成,矿工的工作成了把矿石运上输送带,输送带把矿石运上地面。
俄国正好赶上了这一波新技术的应用,正因为有俄国本国资金的投入垫底,法国为主的大量投资进入俄国,带动了俄国购买新式设备的狂潮。俄国薄弱的工业能力,匮乏的产业工人问题靠新式设备得到了缓解。俄国的工业产能如同气吹般的暴涨。
法国因为普法战争战败,失去了铁矿产地,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劲疲软。只能靠对外投资维持高利润。在1885年的时候,俄国虽然在重工业技术方面全靠进口,可钢铁产量竟然超过了法国,位居欧洲第三,世界第五。过去近十年中,俄国建设了两万多公里的铁路,包括步枪在内的陆军军事装备也勉强能够自给自足,几个俄国主要造船厂也能够自造巡洋舰。此时不打,又待何时呢?
奥斯曼帝国首相阿赫迈特??米德哈特帕夏对于此次战争的爆发并不是特别意外,让他有些意外的是俄国这次并没有先打出“拯救东正教斯拉夫”兄弟的旗号,更没有进行漫长的外交活动。俄国的宣战通告很简单,奥斯曼帝国干涉了俄国在阿塞拜疆的正当利益,所以俄国正式对奥斯曼帝国宣战。
奥斯曼帝国当然通过自己的外交部向整个欧洲宣称俄国的理由完全站不住脚,实际上奥斯曼帝国很清楚,俄国人这次并没说瞎话。在八年前的那次俄土战争中,俄国在阿塞拜疆地区有不小的收获。不过阿塞拜疆人或许反对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却也不想接受东正教异教徒的统治。在被俄国控制了四五年之后,当地人又觉得东正教还不如伊斯兰,所以试图摆脱俄国人的控制,希望能够独立建国。
在这个过程中,奥斯曼帝国可是对自己的穆斯林兄弟温情脉脉。不管以前发生过什么,当阿塞拜疆人对俄国人扣动扳机的时候,奥斯曼帝国在武器弹药上毫不迟疑的给与了大力帮助。俄国人就是利用宗教矛盾插手别国的积年老手,对于奥斯曼帝国的做法立刻予以回应。
第十一次俄土战争就这么爆发了。
第64章 乱站队(二)()
“知道消息之后,想回奥斯曼帝国打仗喽?”韦泽见到李维仁带着老婆孩子一起到他家来串门的时候,笑着对李维仁说道。⊥
李维仁当然希望能够回到奥斯曼帝国去,他现在在南京陆军学院当教师,这个曾经被认为没什么前途的军人现在已经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防御战专家。李维仁也没有否认,而是率直的说道:“都督,我的确想回奥斯曼打仗。不过我首先是服从中央的安排。”
和其他的军人不太一样,李维仁某种意义上算是韦泽的亲传弟子,这种待遇基本上只属于现在那帮位高权重的老将军。李维仁很清楚,若是没有见过韦泽那次,并且得到了韦泽的亲自点拨,靠他自己是没办法想出现代要塞防御体系来的。正因为这点,李维仁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