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有房屋都大门紧闭,黑洞洞的窗口一个接一个,祁睿少尉只感觉到这些窗口露出了难以形容的恶意。部队并没有靠步兵去硬填,跟在探路部队后面的是机枪和40炮。祁睿少尉的部队跟在40炮后面,每占领一处十字街口,最初的探路部队就开始占领制高点,防备敌人通过小巷的侧袭。所以探路部队并非是一直顶在最前面,每一队都只负责一段的街道。向前进发了十分钟,就轮到祁睿少尉所在的排了。
大大咽了口唾沫,祁睿少尉对一班挥了挥手,一班分成两队古班长的带领了六个人,副班长带领了三个人,两队分别占领了街道的一边,贴着墙壁,弯下腰开始小步快跑。在一班的后方,两个班则并排成了放排枪的阵势。排枪战术并没有完全退出战争,在不少情况下,这种战术还挺有用。
两队都没有直接突到街口,古班长和副班长都躲在墙角,互相看着对方那个方向的街口
确定一定视角内没有敌人,两人都掏出小镜子,按照训练内容,把镜子别到步枪枪口上。然后慢慢把镜子从下面探出街角。
古班长看了片刻,突然把步枪给收回来。他做了两个手势,后面的步兵迅速把相应的手势给传了回来。祁睿少尉对部下说道:“墙面街角有敌人,准备进发!”
部队都紧握步枪,此时古班长和一班副班长一声令下,他们都街角扔出了几发手雷。几声巨响之后,街口立刻传出了枪声和喊叫。光复军可没有去傻乎乎的冲出去与敌人对射。每一名士兵都带了五颗手雷,就是要用在这种地方的。又是一轮手雷扔到了敌人所在的街上,手雷在爆炸前在地上弹跳着,向着更深远的方向蹦去。
这一轮手雷明显打乱了敌人的计划,在爆炸声中还出现了惨叫声。祁睿少尉此时已经带领剩下两个排分两队沿着街道边缘靠上去,古班长他们则突然启动,猫着腰冲过了敌人所在的街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过街口,突到街道对面。
紧跟在祁睿少尉身后的则是机枪兵,1881重机枪(马克沁)装在小炮车,被推的飞快。这种靠火药气实施连发的机枪在部队里面非常受欢迎。加特林机枪还需要手摇提弹,1881重机枪只要扣动扳机后掌管射击方向。
两个步兵班很快到了街口,投掷手雷的数量和密度比一个班大了一倍还多。用手雷洗了一遍地,祁睿少尉探出头去看了一下。不到一秒钟的一瞥,敌人控制的街口已经看得清楚。这帮英国佬搞了一个街垒,手雷应该杀伤了一些人,却没能摧毁这个街垒。部队一面继续不急不缓的用手雷骚扰,有人很快顺着长梯爬上了房顶,居高临下的向英国佬的街垒里面扔手雷。英国佬抵抗不住,丢下了六十多名被打死打伤的殖民地军队,带着死伤的英国士兵后撤了。
战斗进行了将近半个小时,祁睿少尉却只觉的进行了几分钟。英国人的街垒很快就成了中国人的街垒,祁睿少尉的部队在这里防守,后续部队则继续推进。看着满地的尸体和伤兵,听着殖民地军队用完全听不懂的声音叫唤。祁睿少尉只觉得脑子里面十分混乱,根本没意识到他人生中第一次真正的战斗就在这不到半小时里面结束了。
攻克加勒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就传回了军委,韦泽想到的不是胜利,而是自己儿子的情况。就自己儿子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情况,韦泽不认为自己儿子真的能出问题。如此低烈度的战争,伤亡比例其实很低。敌人还是以泰米尔军为主的殖民地部队,欺负一下锡兰当地人还行,和武装到牙齿的光复军作战,这些人可差远了。
自打得知儿子要上前线,祁红意就提过一次,希望能让儿子韦睿走上层路线。韦泽听得出,还算聪明的祁红意说这话的时候也心虚的很。不光是老娘心疼儿子,韦泽也心疼。所以接着这个机会,韦泽狠狠发作了一次,“你煽动韦睿去当兵,现在你知道打仗要死人了?跟着我打天下的这帮人还都在,我想你可能也问过他们打仗的事情。老子我能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上,不是因为我懂怎么在后头指挥大家打仗,而是我能冲在最前头领着大家冲锋陷阵。我先给你讲,咱们都不是什么好人,所以咱俩都应该很清楚,如果咱儿子的身份让那些中下层的王八蛋知道之后,天知道会弄出什么幺蛾子出来!你要是想说清,那就让儿子回来。我一个批示就能解除他军籍,我不怕丢这个面子。当然了,你要是觉得咱儿子也是要脸面的人,那就什么也别说,走哪一步算哪一步!”
这番争执,或者说韦泽单方面发作了一次之后,祁红意和韦泽好几个月都没怎么说过话。这件事也给韦泽好好上了一课。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觉得,夫妻么,只要互相体谅,互相包容,总是能亲亲密密过一辈子。现在韦泽很清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韦泽心里面不可能只有祁红意,祁红意也是如此。有些事情不是用道理或者善意就能解决的,韦泽也不可能随心所欲的控制一切,更不可能去创造世界的基本规律。
给军委的报告里面是不可能有伤亡名单的,韦泽看到战死五十多人,伤一百多人的正常数字,只是微微叹口气。这次歼灭了三千多守军,控制了加勒港。中国在锡兰就有了站脚之处。以加勒为后方,科伦坡被攻克只是早几天晚几天的事情。
军委讨论的是一个中国还没接触过的行动,炮击孟买等印度沿海城市。
阮希浩这种悍将对此也有点挠头,“炮击了这些印度沿海城市,英国人会不会和咱们不死不休?”
军委比较担心就是这个,如果英国佬敢炮击中国沿海城市,中国是要和英国佬不死不休的。将心比心,大家认为英国也不太可能捏着鼻子认了。
韦泽心里面也并非完全反对这种看法,不过历史证明海军强国都是这么干的。只有充分展示了海军力量,才能让对方明白反抗海军强国的下场。所以即便心里面没底,韦泽还是说道:“我们中国一直是西太平洋霸主,在这方面我们必须向英国人学习,英国人当过整个世界的霸主。既然英国人能用这样的行动得到巨大的收益,我们就没有理由适得其反。同志们,我们接下来不仅要满足于西太平洋地区霸主的地位,我们还要成为世界霸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现在若是退了,那苏丹怎么办?加拿大怎么办?难道还有人要在那些地区退让么?”
一提到苏丹与加拿大,军委里面也没人愿意继续反对。前总理毕庆山已经当上了苏丹总督,在两三百万平方公里的非洲土地上等同于无冕之王。
最近有一个谣传,据说韦泽都督大概会认同在非洲的扩张。但是非洲的地位是殖民地,中国不可能让黑人成为中国公民,所以中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或许会采取总督制,也就是变相的分封。对这个谣传,不少人动心了。
“炮击印度沿海城市,打击英国人在印度的统治,大家觉得有没有这个必要?”韦泽问道。
没人反对这个想法,现在和英国都打成现在这个模样,就算是炮击一番也只是在水库里面加一瓢水的程度。
“既然没人反对,那就让我们学习一下英国人统治世界的手段吧。”韦泽一锤定音。
第361章 清算前的结算(六)()
>;,!
孟买起初是由七个小岛组成的一组群岛,史称‘孟买七岛’。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建立时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o年。古希腊人称之为海薄达埃希亚。
葡萄牙人在16世纪从古吉拉特苏丹巴哈杜尔?沙手中得到这几个岛屿。然后他们又在17世纪把它作为嫁妆送给了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查理二世的老爹查理一世在内战中丢掉了脑袋,继任的查理二世国王陛下失去了大量权力。这位国王也别出心裁的以每年1o英镑的低廉租金将自家老婆的嫁妆租赁给实力日渐强大的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的群殖主义者们财大气粗,在得到岛屿后迅的在东岸建造了深水港,作为他们前来南亚次大6的第一个停靠港口。城市人口也迅的从1661年的1o;ooo人,增长到1675年的6o;ooo人。
孟买日渐繁荣,东印度公司干脆将其总部从苏拉特迁到孟买,成为其向亚洲开拓殖民业务的前进基地。随着世界殖民形势的大好,业主东印度公司的业务也是蒸蒸日上。可惜,孟买狭窄拥挤的地域让其逐渐跟不上高展的形势。为此,英国人颇为不满。几番权衡之下,开始填海造6。
在皮鞭刺刀的激励下,印度当地人绽放出勤劳肯干加班加点的优秀表现,风雨和日晒既然挡不住英国殖民者工头,就挡不住印度劳工的步伐。饥饿疾病乃至死亡都无法阻止人类改造大自然的雄心壮志。印度当地劳工活着是工地的人,死了也埋在工地地下,为填海造6作为最后的贡献。
合并成一大块的孟买,城市面积猛增数倍,达到438平方千米。而随着印度第一条客运铁路线,连接孟买和塔那的铁路在1853年通车,以及美国的内战。孟买一度成为世界要的棉花交易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等到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时,繁荣的远洋贸易,卓越的地理条件成为其腾飞的翅膀。孟买的城市地位也由此变得更加重要,已然成为阿拉伯海上最大的海港之一。随后又经过三十年的展。使其成长为一个主要中心城市。而繁荣的贸易经济也刺激了该市基础设施的改进和许多建筑物的兴修。人口更是膨胀到8o万,名列印度第二位,仅次于加尔各答。
1881年的孟买就是当之无愧的印度洋第一港。亚洲的产品,无论是中国的瓷器茶叶,还是日本的生丝,抑或是印度本地的棉花,全都得在此中转。然后再穿越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以及地中海最终抵达遥远的欧洲。如果不是英国与中国开战,商路断绝,欧洲的产品也得通过这条航线源源不断的运抵亚洲,并分销,藉此为那些西方殖民者带来巨额的利润。
丁汝昌中将带领着中国海军的所有精锐军舰在加勒港加足了燃煤,随即起航北上。中国商船曾经到过孟买,当时的水手中不少都是海军的人。现在他们重回海军服役,参与了导航工作。
一路之上,中**舰维持了12节的航。汽轮机的表现令海军非常满意,三涨式蒸汽机的结构比汽轮机复杂太多,汽轮机的轮叶只需要承受蒸汽吹动就行,物力上的变化只有受热膨胀,对于现在的冶金技术来说连小问题都算不上。能称为问题的就是那些把动力传导出去的大型船用变箱。变箱难不住天才的韦泽都督,所以光复军对于韦泽的忠诚无与伦比。不敬祖师爷在中国传统里面属于可杀范围,更不用说尚且在世的祖师爷还是皇帝。
丁汝昌中将接到了炮击孟买的命令,对于民用设施进行攻击还是光复军历史上的头一遭。此时的无线电之后中国一家有,电离层只用反射很有限的一点的电波信号,所以海军司令部还有充足的余暇,把韦泽都督“学习英国好榜样”的那段话也传给了丁汝昌。
印度洋舰队司令部领会了一下韦泽都督的精神之后,提出了自己的领会结果。海军的想法比较单纯,中国如果彻底摧毁了英国本土的港口,英国人还会投降。现在把印度的港口炮击一番,对英国本土毫无影响,这难道就逼着英国投降了么?最大可能就是让英国人怒气攻心,更快的跑来和中国决战。能与英国尽早决战倒是一件好事。
在五天的航行中,舰队遵守了命令,高高挂着法国旗航行。直到孟买港之外才降下法国旗,升起了中国旗。
率先扑上去的是巡洋舰,舰艇不在乎高航行大量消耗燃煤,以最快度向着尚未有任何反应的孟买港杀了过去。当其冲的是三艘木壳帆船,也不知道里面运的是什么。能确定的是桅杆上挂着英国旗帜。冲进港口的巡洋舰已经放慢了度,就在1ooo米的距离上,采用直瞄射击的方式轰击商船。
爆裂弹呼啸而出,两秒内就和商船来了亲密接触。剧烈的爆炸把半边的木壳整个给炸飞了。海水从奔腾的冲入敞开的豁口里面一拥而入,不到三分钟,船就沉了。根本不看自己的战果,巡洋舰继续向前杀进海港,一面开,一面对挡路的船只猛烈开火。战列舰与重型巡洋舰跟在后面,向港口内前进。
孟买港最醒目的建筑物不是港口内的海关大楼,而是那一个接一个的仓库。3oo炮和26o炮毫不留情的向着那些仓库猛烈开火。以中国海军现在的炮击水平,仓库一个接一个的被命中,高温瞬间就引燃了棉花,仓库地区转瞬之间就变成了火海。
巡洋舰们对这停泊的船只猛烈开火,木屑乱舞,铁片横飞,即便没有被立刻击沉,这些船只也都遭到了重创,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也完全失去了航行的能力。英国人已经知道在印度洋舰队在科伦坡遭到覆灭的消息,但是科伦坡还在继续战斗。通过海底电缆,电报不断到英属印度当局这里,按照正常的作战模式,中国海军应该配合6军攻克科伦坡港,而不是突然出现在孟买。
当然,英国有很丰富的海军经验。科伦坡传来的消息中也有中国海军舰队消失的消息。英国也考虑到中国海军打击印度南部港口的可能性。但是按照1o节航的计算,中国海军不可能出现在孟买。然而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生了,中国海军不仅来了,还对孟买实施了炮击。
港口外的英**舰终于开动起来,迎头遇上的就是中国巡洋舰编队。这八艘巡洋舰都是24艘里面挑选出来的优质军舰,此时都已经经过改装。钢与熟铁的附和装甲换成了价比黄金的镍镉渗碳装甲,装甲厚度虽然只有15o毫米,防御能力与之前的3oo毫米符合钢甲完全一样。仗着这样的装甲,巡洋舰无视了英国海军的2oo毫米火炮,直接靠上去开始猛攻。英国的军舰上层在15o射炮面前转瞬就被打成了一片火海,指挥官参加过几年前的海战,知道中国15o炮的厉害,其他尚未受伤的英**舰不得不避开了中国海军的锋芒。
庞大的远洋贸易使得孟买几乎全年都处于繁忙的状态。南来北往的大小商船更是让附近的海域显得有些拥挤。蒸汽轮船散的黑烟遮天蔽日,使得整个港口都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尘当中。虽然已是十月,地处赤道边缘的孟买一点都感觉不到寒冷。那些透过煤烟凝聚的雾尘的强烈阳光甚至能带给人以灼热。再配上海港城市所特有的潮湿,整个孟买恍如一个巨大的蒸笼。
经过炮击洗礼的的孟买更是炙热起来,熊熊燃烧的港口仓库浓烟滚滚,火焰升腾,巨大的燃烧甚至暂时改变了风向,让6地向港口吹来了一股炙热的熏风。光复军海军甚至都能感觉到这股风的炙热。
“撤退!”丁汝昌并没有因为胜利而兴奋,熊熊燃烧的城市让丁汝昌中将脸色非常难看,即便是从窗户中传来的热意都没能让他脸上的寒意有丝毫融化的迹象。熊熊燃烧的孟买港口已经被摧毁了,战斗目标已经达成。可丁汝昌中将联想到的并非是胜利的光荣以及光荣带来的奖赏与晋升。并非是他不希望得到这些,而是战争的惨烈结果让中将内心感到了恐惧。
现在战败的是英国,所以英国在印度乃至印度洋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孟买遭到了如此惨烈的损失。如果战败的一方是中国的话,那么中国富饶美丽的沿海城市又会遭到什么样的璀璨与破坏呢?
海军的战争可不是双方的军舰,操纵军舰的战士们来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