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黑龙江将军德英却很是清楚,他的一切说辞都是建立在光复军不会进攻齐齐哈尔的基础之上。只要光复军挥军北上,齐齐哈尔城里面满打满算两三万人,绝对坚守不住。德英之所以不去投降,只是知道投降之后必死无疑。反正都是个死,与其送死不如等死。
“将军,罗刹人又来了。”亲兵向德英禀告。
“让他们进来。”德英命道。最近德英好像有了新的出路,北边的罗刹国人一直派遣使者劝说德英向罗刹国投降。并且许下诺言,假如德英投降,就封德英为罗刹贵族,黑龙江总督。罗刹人早就图谋黑龙江的土地,满清清楚的很。
俄国使者进来之后笑嘻嘻的对德英说道:“将军阁下,却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和我们签约了呢?”
看着俄国使者的笑容,德英冷笑道:“我怎么知道你们罗刹国会信守承诺。”
听德英如此讨价还价,俄国代表得意的笑道:“将军阁下,我们反复和你讲,我们一定会信守承诺。如果你认同我们,等南边的中**队打过来之后您又会被如何对待?我们支持您,而中国人却要杀您。我们在南京的大使可是告诉我们,南方的中**队把俘虏满清的满清王爷和将军大臣都送到南京,统统吊死了。您如何能够相信他们会对您网开一面呢?”
“什么?”德英是第一次得到这个消息,他完全愣住了。
俄国使者拿出一份《人民日报》递给德英,“将军阁下,这是南边的中国zheng府的报纸,可不是我们编的,您自己一看就知道。”
接过报纸,德英很快就瞪大了眼睛。报纸上清楚的写到公开处决的满清王公贵族高官的名单,用了整整三版的版面才列完这几千人的名字。开头一拉溜都是德英极为熟悉的名字。而且报纸上还印了照片,虽然照片模糊不清,不过被反绑双手,脖子上挂着牌子的人,依稀可以辨认出的确是那些大人。
看着德英震惊与恐惧的表情,俄国使者好整以暇的笑道:“将军,到底是与我们合作,成为俄国的贵族,还是等南边的中国zheng府军打过来,最终被杀死,请您自己做出英明的选择。”
7月12日,俄国特使赶到了北京求见韦泽。见到韦泽之后,俄国特使拿出了一份文件,是黑龙江将军德英签署的有关度让黑龙江将军控制的土地的文件。文件由中文与俄文写成,读起来也不麻烦。
韦泽看完之后把文件扔还给俄国特使,他嘴角挂着冷笑,慢悠悠的说道:“现在我要对你讲,从现在开始,我说,你听。没有你发言的权力了。”
俄国使者素来蛮横,听到韦泽蛮横的要求,他内心反对,却也知道不是说话的时候。韦泽继续慢悠悠的说道:“从现在开始,只要俄国没有退出尼布楚条约中规定的中国领土,那么我们不与俄国进行任何谈判。这就是我们的唯一底线。任何想讨论中国国土归属的谈判,我们都不会与你们谈。用放弃黑龙江来换取我们承认北方领土归你们的想法,就别给我做这种美梦了。”
俄国方面倒是真的有这种打算,他们自己也知道中国无论如何都不会承认黑龙江将军欠下的文件。如果一个俄国贵族签署了把俄国领土割让给中国的文件,俄国定然不会答应。之所以这么做,目的就是要用黑龙江一带为条件,逼着中国zheng府做出在北方领土上的让步。韦泽上来就揭穿了俄国的意图,倒让俄国使者大吃一惊。
见俄国使者正准备说话,韦泽板起脸喝道:“我方才说了,现在你已经没有发言的权力。所以你就夹着你niang的蛋给我滚出去。”
俄国翻译一愣,他大概能懂这话,可韦泽这通中国特色的怒骂他却没办法立刻找出合适的翻译。不过韦泽的警卫员们可很清楚这话的意思。他们围上来要求俄国使者赶紧滚蛋。这下俄国使者忍不住想吆喝两句,刚喊出一句俄文,警卫员们立刻上来架住俄国特使把他往外拖。随行人员当然是好汉不吃眼前亏,乖乖的带着愤怒的表情主动离开了。
韦泽不懂俄文,他也不在乎俄国使者叫唤了些什么。倒是陪同的阮希浩被韦泽这种暴怒的举动给惊呆了,韦泽都督从来没有这么干过呢。
没等阮希浩提出问题,韦泽看向阮希浩。阮希浩一愣,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韦泽脸上露出了如此深刻的仇恨。尽管声音中充满了令人感到深入骨髓般的寒意,韦泽的声音却铿锵有力,“接下来对对俄国的战争不仅仅是军队与军队之间的战争,而是我们要消灭侵略者的战争。所以对俄国只有一个字,杀。男女老幼,绝不放过!”
第272章 东北望(十二)()
南京这座城市越来越繁华。新城市建设中,规模庞大的城墙体系的框架还被留下,那些具有经典造型的城墙体系被完整的保留下来。毫无特色并且对交通有阻碍的城墙被拆除,城门都被保留下来。整座城市空间变得大了许多。
包括南京科举考试的考场在内的名胜古迹都被保留,但是少数著名的街道之外,普通建筑都被清一色的五层六层的楼房给取代,这座历史名城的历史与新时代很好的融合在了一起,让这整座城市有着一种别具一格的美感。
中央在南京,中央的办公机构也不可能长期使用旧王府。大家都知道韦泽非常讨厌旧时代穷摆谱的恶习,把中央各个办公地设在城市中央的话,即便不搞那种出门之后封街、行人驻足的破事,对于中央安全保卫,公务方便,居民方便都起不到什么正面作用。新的中央办公地没设在城内,而是在城外新开辟的区域。
国资委就是这片区域中独占了一栋大楼。在三楼会议室里面,国资委主任委员庞聪聪把一份报告放在了会议桌上。报告封皮上写着《1869年下半年最新国家投资追加申请》,这份报告不是光庞聪聪有,包括其他与会人员也都有一份。庞聪聪笑道:“我要求同志们面对那些声称国家不重视工业投资的家伙,什么都不要去解释,也不要辩驳,省的落人口实。”
国资委的每个人都知道庞聪聪这话的意思,仅仅到了六月,财政预算基本就已经用光。最近追加的投资不是地方上的申请,而是中央政府的申请,申请中近九成都是铁路修建与港口投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中国广袤的国土上有大量的基础建设项目正在展开。
“庞主任,我觉得铁路和港口很赚钱啊。”一名副主任委员提出了他不太理解的问题。
“是很赚钱。我在广东的时候,铁路和港口都很赚钱,还是赚大钱。”庞聪聪答道,不等那位委员的神色轻松,庞聪聪板起脸来继续说道,“可这个投资的钱,五到十年才能赚回来。所以你就别说什么铁路当年投资,第二年完成,第三年赚钱的话了。根本不是那回事,也根本不存在那回事。”
“可我听说广东不是有第二年就赚钱的港口和铁路么?”那位委员并没有轻易退缩,这帮委员来自五湖四海,一位女性长官压在头上,大家也未必就立刻俯首帖耳。
庞聪聪坦然的应对着下属的挑战,她条理清楚的讲道:“广东能赚钱,广西也赚钱,那是因为当地其实早就有足够的产品要外销。可当时的封建制度阻止了这些产品顺利销售。前一段广东打黑你可以看成以前问题的再现。每个地方都有封建码头,路上到了一个地盘上就要去拜山头。拜山头空着手行么?广东广西这帮人已经被杀过一轮了。把那帮人清除干净,这才有简单的产地、运输、销售。不光是产地的产品外销方便,国家和劳动者们都赚到钱。想这些地区销售产业也没有阻力,生产、运输、销售。三个环节都做到了最小的浪费。所以码头、铁路立刻赚钱,可不是因为修起了码头和铁路,这些钱是原本大家都能赚到的钱,被层层盘剥掉了。”
说完了之后,庞聪聪看着没人出来反驳,等了片刻她才继续说道:“不仅是广东广西,长江流域也是如此。这里本来就有大量的生产能力,铁路、码头、航运起的作用仅仅是让这些地区的生产能力变成了销售实际。你可以看看马克思的书,资本论里面讲的清楚。这是商品的惊险一跳。中国市场太大,只要取消了盘剥,降低了运输成本,大家购买力立刻就提升很多。可现在咱们追加的投资可就不是这回事了。你看最新的东北铁路,根据报告,那鬼地方人烟稀少,想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就得移民。可靠传统的方式移民效率太低,所以只能靠建成铁路来提高移民与开发的效率。这种铁路投资下去,还指望第二年赚钱,这种想法真的不符合实际啊。”
能进到国资委的人都不是菜鸟,很多干部对这个问题并非不清楚,而是非常清楚。他们不主动来说话,一是抢了庞聪聪的风头不合适,二来也是想看看庞聪聪的能耐。其实现在新政府的财经界里面逐渐出现了一类观点,那就是集中资源建设主要城市。这种观点与韦泽提出的经济带理论结合,就变成了着力建设珠江经济圈、长江经济圈、京津经济圈,资源全部向这三个地区倾斜,如果投资有利于这三个经济圈的,就优先,如果投资对促进这三个经济圈的贡献不大,就靠后考虑。至于和三个经济圈毫无关系的投资,那就能省则省。
国资委副主任周郜明忍不住说道:“我看东北的开发计划里面很多都是与铁路没有关系的部分,其他好几个项目也是如此。现在很多项目的目的都是打仗,那先建设主要项目,也能省下不少钱。这些钱投资在更需要的地区岂不是更好。”
忠于韦泽不等于是要对韦泽俯首帖耳唯命是从,更合理更有效的推动中国发展是韦泽的目标,也是光复党和新政府的目标。这话不是下面的同志提出的,而是韦泽提出的。下层怎么看不好讲,可上层都知道阿谀奉承对他们的晋升有害无利。官僚系统就是这样,只要制度让他们干好事干正事,并且提供了这样的环境,他们就一定会干好事干正事。反之亦然。
庞聪聪在国资委上任之后,很快就发现了国资委内部的特色。大家近期都希望能够尽快取得拿得出手的成绩,在这样的一个部门,没成绩就没地位。所以这些人无疑都是道德经里面所说的“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把核心经济圈建设的更强,这是最容易出成绩的工作。也不能说持这种态度的同志的观点就不对,庞聪聪当广东省长的时候绝对能拿出更多的理由强化珠三角的投资,强化珠三角的主导性地位。
庞聪聪当广东省长的时候可以只考虑广东的利益,现在庞聪聪当了国资委主任委员,她就必须从全国的角度看问题。道德经后面那句话在此时就显得更有意义,“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面对一群聪明人,在大家思路相同的时候很容易,每个人都知道那么做的基本规律,合作起来可谓行云流水般顺畅。在大家思路不同的时候,工作就非常困难。越是聪明人,就越坚持自己的理念,那真是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庞聪聪让工作人员把一份图贴在了会议室的大黑板上,她起身指着图上的线开始讲述,“大家看这些线,我们的财政收入最快的时候实在扩大地盘的两年后,当然前提是这个时间并没有继续扩大解放区。这里面最快的阶段就是打到淮河以南后的两年。这两年的财政收入增加最快。为什么,因为棕榈油、橡胶、椰子周边产品开始大量进入市场。当然了,同志们也看到打下北京的当年收入飞速提高,那个与其他波动不同,那是我们在北京缴获了太多的东西。”
听到这里,不少同志忍不住笑了几声。从国家角度来看,直接大规模的获取战利品的确是最好的财政盈余手段。所以国资委的同志对与一鸦的态度只能用恨之入骨来形容。
“我前面说过,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分三块,第一块是我们把新解放区的生产能力充分释放出来,国家主导的外销让我们的税收增加。第二块是土改之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加,也有了财力购买老解放区工业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国家在这部分销售上的税收自然增加了。第三块则是海外国土的扩张与投资回报。这块的因素很多,包括移民降低了我们南方各省的人口压力,包括很快开发出的当地资源迅速融入国内的经济体系造成的整个经济体系膨胀。”庞聪聪看着一众干部们神色轻松听的认真,她抛出了相当震撼性的发言,“我现在要讲的是,根据数据汇总,三方面的红利都到了瓶颈,短期内不可能出现大规模增加。有些部分的红利只怕能维持现状就不错了。”
这种震撼性发言的确起到了作用,不少同志脸色或愕然,或疑惑,或不爽。既然知道了大家会有这样的表现,庞聪聪也并不在意。她继续讲道:“工业社会的特点就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要有社会交易,每个人都要生产出更多东西出来卖,而整个社会上的成员还得有那么大的购买力把生产出来的东西买走。现在的局面是生产能力到了一个顶峰,而购买能力也到了一个顶峰。大家当然很多购买意愿,可没有那么大的购买力,这种意愿只能想想而已。”
这话听着惊悚,甚至有种不祥的味道,庞聪聪却也毫不在乎。在国资委这样的部门采取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工作方法是根本没用的,庞聪聪如果不能直接指出最真实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思路与解决办法,她的地位就根本没办法稳固。
<;b>;
第273章 南边的麻烦(一)()
“想要经济能够进一步活跃起来,除了生产能力要活跃起来,个人购买力也得提高。当然,更多的人成为工业社会的一部分,这个也很重要。所以我现在非常支持都督的政策,深化土改本身就能促进农村人口的解放,大量基础投资又让整个社会的运转成本变低。”国资委主任委员庞聪聪选择的是支持韦泽的一五计划。
现阶段和庞聪聪互别苗头的国资委副主任周郜明当然也提出了他的观点,“我当然支持都督,不过从现在看,整个国家的成本在变高,而不是降低。原来喝水只要去挑水就行了,现在喝水喝自来水,为了建设南京的自来水供应体系花了多少钱。说起水来,南京这边建设了好几个水库,这也是很大的投资。但是南京周边农田的农业产量增加的有限。也就是说多出来的那部分产量完全是靠大量投资才催生出来的。”
庞聪聪对这个问题也早就有关注研究,她立刻反驳道:“以前南京人喝的什么水?井水已经算是不错的,其实不少百姓只能喝江水。那能和自来水比么?喝自来水至少生病的情况少得多。至于农田水利建设,你不能光看增加的那点收益,你还要看各种旱涝灾害下的产量。有了水库之后,就算不能完全保证旱涝保收,至少产量稳定的多。这种信心带来的作用也不能完全视而不见。水库建成之后可不是只用一年两年,增加的那点产量积少成多,总量可是很吓人的。”
副主任周郜明也不甘示弱,他答道:“我们是国资委,主管国有资产,包括水库也是其中一部分。水库建成之后还需要管理维护,库区的绿化,护林难道就不需要花钱了么?”
“长江以南对灌溉需求不是那么强烈,可长江以北的地区就不一样了。那边的好地和烂地区别太大。一五计划里面深化土改,加强农业建设,这就让几百万几千万亩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