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年当然说不出让父母被杀的话,他哽咽着抓住松平容保的手臂,“殿下,你不走,我们也不走。”
松平容保拍了拍少年的肩头,他尽力挤出一个笑容来,“如果你们不走,谁又能延续我们会津藩的旗帜。”说了这些,松平容保再次拍了拍白虎队少年的肩头,“为了我们会津藩,为了我,为了你们的父母,请一定要好好活下去!”
白虎队的少年再也说不出什么,他只能跪下来痛哭着给松平容保叩了个头,然后摇摇晃晃的站起身,退回到了他的席位上。
突围果然如同松平容保所说的那样顺利,包括大鸟指挥的旧幕脱走军500裕仁,会津藩若年寄田中源之进指挥的会津藩兵500余人,二本松藩家老丹羽丹波指挥的二本松藩败残兵百余人,大鸟属下的土方岁三,山口二郎(斋藤一)指挥的旧新选组残党50余人。另外还有仙台等东军各藩兵100人左右,以及白虎队少年兵80裕仁,总计1300余人左右的混合部队向着北边的仙台开始进发。
终于逃离了明治政府军的追击范围,白虎队的少年兵们先停了下来。大家以为是这些少年气力不足,因为疲惫支撑不住。却也没有太在乎。
然而少年们集结在一起说着些什么,然后在白虎队总队长的带领下,少年们突然齐齐面向会津藩居城若松城跪下。在总队长的带领下,少年们拔刀割下了自己的发髻。
左手高举着代表着自己头颅的发髻,白虎队的少年们在总队长的带领下高声喊道:
“我等今生绝不屈服长州藩与萨摩藩!”
“自今日起,见长州藩与萨摩藩之兵,拔刀就斩!”
“若遇战斗,决不退缩,死而后已!”
发下了誓言之后,少年们把刀插回刀鞘,把代表着自己头颅的发髻抛向若松城的方向。接着扭头跟着队伍一起行动起来。少年神色严肃,眼中闪动着异样的光芒,仿佛一瞬间就成长起来。那锐利的眼神以及严肃的表情让成年人看到后都感觉到相当的压力。
第264章 东北望(四)()
仙台此时已经是幕府志士前往北海道的基地,反对明治政府军的旧幕府军,奥羽列藩同盟的残部,其他地区不愿意臣服明治政府的人都集结在这里。大家都是败兵,他们固然因为对明治政府的敌视集结在一起,但是败兵特有的那种意气消沉却挥之不去。
到了仙台港口,这些人却都精神一振。码头上停泊着十艘中等规模的蒸汽船,这些蒸汽船正在往来不断的将港口上的人运往远处的大船。四五艘小型军舰在港口附近游弋警戒,远处则是至少七八艘大型蒸汽船的身影。在目力能及的范围之内就有二十几艘军舰的身影,这个数目大大超出了败兵们的想象之外。
仙台港口并不大,成千山万的聚集起来,更让港口显得狭小。可这看似无穷尽的人却被源源不断的送上大船,那些身影朦胧的大船仿佛装多少人都装不满的模样。对于码头上的人来说,这简直是违背常识的存在。
等亲自上了那些船之后,这帮败兵更明白了到底乘坐的船只到底有多么巨大。这是光复军调集的货轮,货轮里面空间宽大,从仙台到函馆单程顶多一天的路程,所以无须设置休息用的床榻。败兵也不会多讲究,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之外,船上所有人的一生中还是第一次乘坐吨位超过7000吨的大船。津轻海峡风浪很高,而7000多吨的运煤船在风浪中非常稳定,并没有颠簸的感觉。
货舱以及甲板上都挤满了人,头天中午上船,第二天下午就抵达函馆附近水域。在那里,有中小型蒸汽船将人员从大船上接下来,送上海岸。
北海道是个未开发的地区,目力所及之处,绝大部分都是荒地。下船的人等先被送进了一片圈起来的地方开始甄别。旧幕府军,奥羽列藩同盟的残部还好说些,他们之间都互相认识,有可靠的人做了担保。他们被划分了各自归属。
这些有归属的部队不管是不是带了行李,没人先给发一套军绿色的铺盖,接着再发给工具,开始前去各个部队划好的地区开始修建自己的营地住处。那些零散的人员就比较麻烦,在这个敌我不明的时候,他们必须接受调查才行。
这些营地设在函馆的西洋式武装城堡“五棱廓”周围,在“五棱廓”中,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们正在开会。长条桌的一边是五位中国派遣军的指挥官,对面是五位虾夷共和国的首脑,在虾夷共和国首脑背后,一拉溜坐着虾夷共和国的干部。这些干部中不仅有日本人,还有一些法国人。法国一直支持幕府政权,即便是到了现在这种穷途末路的时期,一部分法**人也没有抛弃幕府残余。
“贵国的意思是要求我们在虾夷开始耕种?”槺疚溲镅纫斓奈实馈�
中国派遣军政委周新华答道:“不是我们要求贵国要做什么,而是贵国自称要建立虾夷共和国。既然是你们提出的目标,我们才认为贵国有必要现在就在虾夷实施一个国家应有的制度。”
虾夷共和国的首脑都是坚定之辈,其中也不乏聪明之人。但是听完了周新华的话之后他们也暂时感到了相当的疑惑。新选组的局长近藤勇早就与周新华相识,在第一次伏见鸟羽之战中与周新华并肩作战,大败倒幕军。基于这种认同感,他也最先理解了周新华的意思。近藤勇问道:“周桑,你认为你们的海军能够挡住逆贼的水军么?”
周新华点点头,“是的,我认为我们的海军当然能够挡住倒幕军的水军。但是现在供给虾夷共和国的物资都是我们运来的,我想大家都很清楚,我国是不可能去推翻现在掌握了天皇的明治政府。所以逼迫明治政府承认虾夷共和国的存在是我们的首要目的。虾夷共和国想这样继续维持下去,完成自给自足的国家体制也是当务之急吧。”
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与干部们对周新华的话讨论了一阵,大首领槺疚溲镂实溃骸叭绻嬖糇钪粘腥狭讼阂墓埠凸业纫材茏愿宰悖敲垂蠊突嶂卸细颐堑脑矗俊�
“我们或许会中断援助,但是我们却有与希望与贵国合作的内容。”周新华说道。
“怎么合作?”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们都有些屏息凝神。这次光复军前来的时候真不是空着手来的,他们运来了援助的几万套夏装、被褥,斧头、铁犁、镰刀等工具。最重要的是他们运来了步枪火炮以及足够两万人吃一年的大米。当然,这是“日本饭量”的大米。
有了这些物资,虾夷共和国上下都大大的放了心。即便日本人能够靠着一天一个饭团活下去。但是这么多人挤在函馆附近,粮食供应可是个大问题。这些供应都是中国提供的,中国来的时候能够带来这么多援助,一旦中国甩手走人,虾夷共和国今后怎么办?
听到未来虾夷共和国有机会与中国合作,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以及干部们都支棱起耳朵,等着听到底怎么合作。
“虾夷这地方挺适合养马,我们希望在这里建立军马场。我国会出资,出技术,而贵国则要出洋马的土地,以及出洋马的人力。而且虾夷这地方有煤矿,有铁矿。我们也会希望在这里投资开设煤矿铁矿,帮助贵国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以后贵国可以自己造枪炮武器,造各种民船与铁甲舰。到时候我国的投资有了收益,而贵国还能够靠自己保护自己。这对大家都好。诸位觉得呢?”周新华问道。
虾夷共和国只是一群坚定的不肯向明治政府屈服的旧时代武士集合起来的组织,他们脑子里面能想到的全部内容就是要打仗,不要失败。可周新华向他们描述的却是一个全新的未来。这个未来不仅仅是虾夷共和国能够完全独立,还能自造步枪火炮与铁甲舰,更能饲养军马。真的有了这样强大的力量,假以时日,虾夷共和国反攻本州,推翻明治政府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从穷途末路突然变成复国有望,虾夷共和国的首脑与干部们都觉得这太不真实了。他们很想去相信有这样光辉的未来,可他们却完全不敢相信这种未来真的会降临到他们的身上。
看着虾夷共和国首脑干部们兴奋的同时带着困惑的表情,周新华神色淡定,心里面却不平静。周新华是一名优秀的军人,部队思想政治工作也能勉强胜任。可他并不是一位民政家。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北京出发之前见到韦泽之后,由韦泽讲给周新华的。
要靠自己的实力建国,周新华也能理解这个问题。但是所谓的虾夷共和国国土不过那么一点,人口更是少,大概几十万人吧。凭什么这样小的国土与这么点人口能够长期与四五千万人口之多的日本明治政府对抗下去呢?即便是韦泽所说的虾夷有煤有铁的事情是真的,但是怎么看,中国都是很单纯的支持虾夷共和国。虾夷共和国是中国的一个大包袱。
韦泽的看法完全不同,“虾夷共和国人口少,就说明他们市场小。那么一个鬼地方是没办法种植棉花的。如果他们和我们做生意,我们就可以用纺织品去换煤与铁。我们甚至可以在虾夷共和国设置军事基地,设立补给站。你也应该很清楚,一个能够自产煤矿的补给站对海军的意义所在。”
周新华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还不太理解自产煤矿的补给站意义何在,等参与到此次军事行动之后他立刻就从实践中明白了。中国的舰队共22艘军舰,其中6艘吨位在7000吨以上的都是运输舰,运输舰上运载的最大后勤物资就是煤。这些煤卸到了港口之后,运煤船就返回天津港继续装煤。这万里迢迢的转运若是能直接省去,那可就节省了太多的资源与时间。
原本的时候虾夷共和国最强的是他们的舰队,这支舰队的核心是铁甲舰“开阳”号,以及其他几艘军舰。不久前因为遇到风浪,这些船都受损了。铁甲舰“开阳”号的损伤在虾夷共和国的港口根本无法维修,这艘能够压制敌人的强大铁甲舰损失之后,海上优势荡然无存。如果虾夷共和国有一定程度的工业能力,不仅他们自己的军舰可以在虾夷建造维修,中国也有一个新的维修点,这对于舰队航行可是非常重要的。
跑到日本为幕府残部打仗,周新华愿意服从命令,可心里面总是觉得不爽。与韦泽谈完之后,周新华豁然开朗。很多事情从长远综合考虑的话,幕府是没办法支持的,所以中**队撤出了。幕府残部反倒是有可能支持的,所以中**队就回来了。这种认知让周新华感到自己的事业突然变大了很多。强与弱、胜与负、吃亏与占便宜,这些看似对立的东西却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甚至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都不足以解释这其中的变化。
身处绝对优势的中国方面可以有自己的长远安排,但是虾夷共和国这边却没办法沉浸于对未来的美好幻想中。槺疚溲铩把笞吧⒎ⅰ保⒆胖苄禄险娴乃档溃骸肮蠊晕颐侨绱酥С郑谙麓硐阂墓埠凸闹罹硎靖行弧V皇且院蟮氖虑橐院罂梢蕴致郏衷诘墓丶且却虺聊嬖舻募滋牛币刈∥謇饫H床恢拦蠊谡庑┦虑樯夏芨颐鞘裁窗镏俊�
周新华自信的说道:“我们可以提供给你们防御五棱廓的重炮,射程比倒幕军的要远。至于甲铁号么,只要他出现后被我们发现,我们就会击沉它。”
第265章 东北望(五)()
津轻海峡日本本州岛与北海道岛之间、沟通日本海与太平洋的水道。东西长100多千米,宽20…50千米。一般水深200米,最深449米。峡底地形复杂,多海盆和海谷。复杂地形造成了汹涌波涛,严重影响日本两个最大岛屿间的交通运输。
1869年5月9日上午,一艘悬挂着明治政府海军旗的铁甲舰带领着一众蒸汽军舰甚至是风帆军舰出现在津轻海峡。从密布的如同蛛网般的索具,以及吃了风之后几乎完全鼓起的风帆,还有那冒着烟雾的烟囱,都可以确定这艘船是蒸汽风帆混和动力。比较醒目的是舰艏3。5米长的冲角,以及船艏炮廓安装的一门巨炮。
除了舰艏之外,这艘船并没有什么醒目的地方,1358吨的排水量让这艘军舰看上去颇为单薄,在汹涌的波涛中起伏不定。光复军设在海上的侦查网看到这艘军舰的时候其实有点失望,因为这艘军舰就是此时明治政府海军的杀手锏“甲铁”号铁甲舰。
日本舰队远处正在水深流急的津轻海峡巡视的蒸汽船上挂着日本的日章旗,这种旗也被称为日之丸旗。在中国的女性用品爆发之后,中7国也被称为月经期。公元8世纪时,日本天皇开始使用这面旗帜,1854年7月,江户幕府发布通告,在民船、商船上使用日之丸旗,19世纪中叶开始,所有日本船只都悬挂日之丸旗,日之丸旗逐渐成为代表日本的旗帜。
乱挂各种旗帜用以迷惑敌人是海军的传统,就如同中国根本不相信挂着西班牙旗攻击中**舰的舰队是西班牙舰队一样。在这个时候挂着这面旗帜,只是表明“虾夷共和国”的船只还在控制着这片海域。
日本舰队并没有立刻退走,也没有进行追击。反倒是几艘中**舰按照预定的方向快速撤退。看到那几艘“日本船”的动向,在旗舰甲铁号上,舰队司令增田虎之助眉头紧皱。对面的虾夷共和国舰艇撤退之后大概会产生良种可能。一个是他们跑回去告知明知政府军来了,其他舰艇躲起来以逼过风头。二则是他们跑回去告知明知政府军来了,其他舰艇就倾巢而出,与这支日本舰队拼命。
增田虎之助接到的命令就是在津轻海峡巡视一番,为不久之后进行的登陆战探探虚实。命令如此,增田虎之助决定先看看对面的虚实,如果敌人的海军军舰数量多,那就暂避锋芒,如果敌人的实力很弱,不妨就与敌人来一次大战。明治政府军的海军不仅没有退后,反倒编成了队列,继续向津轻海峡靠近虾夷岛的那边开了过去。
过了三个小时,下午两点左右,日本明治政府舰队的瞭望哨突然发出了信号,远处好像有敌人的军舰开过来了。也就在此时,青岛号上的了望哨发出信号,已经发现了日本明治政府舰队,确定旗舰为甲铁号。
甲铁号的木制船体外部覆盖厚度4。5英寸的铁制装甲、最高速度6~8节。舰艏有一门阿姆斯特朗300磅炮,另有2门阿姆斯特朗70磅炮、2门6磅炮和2门4磅山炮。这艘军舰是美国南方政府向法国定制的两艘铁甲舰中的第二艘,第一艘通过瑞典交货的方式提供给了南方,第二艘出厂比较晚,刚到了哈瓦那,南北战争就结束了。结果被美国新政府给扣压下来。中间经过好一番辗转之后,最终落入了明治政府手中。明治政府将这艘军舰命名为甲铁。
当然,列强一致的原则在这里就体现出微妙性了。美国人把船卖给了明治政府,但是把这艘船的参数以及外貌照片交给了中国zheng府。
青岛号的巡航速度是10节,确定了自己的最大目标就在前面,船长一声令下,八个锅炉都开始运作起来。两台三涨式蒸汽机加快了输出功率,没过多久就达到了16节的航速。青岛号某种意义上也是试验舰,实际上除了美国在二战时候的自由轮这种船只之外,世界各国制造的军舰都是不一样的。每一艘军舰或者说每一艘大船都有自己的缺陷,所以建造一艘,总结一艘,下一艘大船都会采取修正过的方案。
青岛号在设计的时候在六锅炉与八锅炉之间进行过讨论,未来的65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