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理由非常充分,所以侦察部队受命前去侦查情况。只去了三天,侦察部队就回来了。他们带回的消息非常震撼,“湘军占据了涡阳一带的所有村落,捻军的人不知去了哪里。其他地区的百姓根本不知道有捻军逃来这里的消息。”
“湘军把涡阳的捻军杀光了?”政治处处长知道湘军屠过好几座城市,所以他还能大概想出这样的可能性。
“如果是杀光的话,那只怕是湘军把涡阳一带的百姓给杀光了。”侦查部队的负责人在湘军屠城的基础上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军清除了涡阳匪患,此时各个围子已经开始种地了。”彭玉麟向曾国藩汇报道。
湘军现在上下不到十万人,涡阳地区的所有土地都纳入湘军的手里之后,差不多就能让这不足十万的湘军吃饱肚子。军饷这等事情其实已经不太重要,早先跟着曾国藩的那帮湘军们自然忠于曾国藩。后来又跑来的几万人带来的“消息”中,光复军在两湖实施了大屠杀。凡是有参加湘军的家庭,都被光复军给杀光了。
既然湘军自己搞血腥的屠戮,他们就非常能接受自己家人被光复军杀光的消息。土地被夺,不得不逃命的湘军对与光复军恨之入骨。加上被这帮人煽动的几万湘军士兵,曾国藩的部队倒是形成了极为统一的局面。
杀光了涡阳地区的百姓,湘军终于能够确定,只要涡阳不丢,湘军的粮食就没了问题。此时摆在湘军面前的是下一步到底该怎么走。r1058
第95章 捻军 7()
1865年3月1日。新天京城长安城外的积雪还有些许残存。长安朝堂内的炭火盆把屋内烧的暖暖的。龙椅上坐着的洪秀全虽然脸上还是那种教主特有的神色,但是与洪秀全亲近的人都能看出来,洪天王其实是坐立不安的。两旁的文臣武将们性子深沉的是板着脸一言不,性子急躁的则是左顾右盼,手掌下意识的握紧又松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绪,却又都不说话。隐藏着的情绪让整个朝堂处于一种奇怪的气旋中。
终于,有女官快步走进朝堂,跪下禀告,“禀告天王,翼王到了!”
洪秀全脸上露出了压抑不住的喜色,而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女官身上。还有些人看了女官一眼,就忍不住向朝堂门口看去。
“快让石兄弟进来!”洪秀全命道。
女官起身走出去,很快,外面远远的传来了呼喊声:“宣翼王进殿。”
此时所有人都看向朝堂大门,在所有人的瞩目中,翼王石达开大步走了进来。石达开从1857年“开始远征”,此时已经过去了8年,石达开从江西出,进攻浙江与福建,被左宗棠挡住之后又转而经过江西进入湖南。宝庆战役之后转而进入广西,后来又进入云贵,再入四川作战。
这样的一番游走作战,在1864年的时候,洪秀全派遣的人终于联络上了翼王石达开。此时石达开攻打成都被骆秉章击败,不得不前往汉中。最终石达开终于服从了洪秀全的命令,“回师天京”。
出天京,入天京。一晃就是八年,石达开离开的天京城是南京,现在的天京变成了长安。这种变化让太平军的老将们心中都生出一种唏嘘。
不过没有人看不起石达开,大家都知道洪天王能够顺利离开南京抵达长安,完全是因为韦泽不愿意与太平军火并而已。在沿途之上,光复军给与了太平军诸多帮助。甚至允许太平军依旧换新的获取了新式的步枪。太平军用火绳枪改造的火帽枪,不管多破烂,光复军照样全部收了。换给太平军的是铸铁枪管,带刺刀的火帽枪。靠了这些武器,太平军才能在人生地不熟的西北纵横无敌。
而石达开可没有这样的条件,他完全靠自己在大西南奋战数年,以少敌多。清军硬是没能吃掉石达开的部队,还让石达开带领了上万人马抵达了长安。作为太平军最早的五王中硕果仅存的一个,作为太平天国中资历仅次于天王洪秀全的一名领袖。大家的确认识到了石达开的能力。
与完全脱离太平天国单干的韦泽不同,石达开虽然脱离天国,却从来都承认自己依旧是太平天国的一份子。所以对于石达开的归来,天国文武们都非常高兴。
石达开也变了。1857年脱离天国的时候,石达开乃是风华正茂的26岁,现在他已经34岁了。时间在这位名将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意风的青年变成了从容不迫的中年。哪怕是对石达开心有不满的文官武将也忍不住有些为这等风度折服。
“参加天王!”石达开走到洪秀全面前双膝跪地。太平天国的参拜礼节是跪地,但是不叩头,所以石达开平静的看着天王洪秀全。
洪秀全从看到石达开的那一瞬间,神色中的欣喜就消退了。他的脸色中怒气越来越重,让文武们都觉得洪天王马上就要大雷霆。当这种怒气升到顶峰的时候,洪秀全突然站起身,大步走到石达开面前。他一把拉起石达开,怒道:“石兄弟,你离开这好几年。你知道哥哥我有多担心么?!”
话说到这里,洪秀全突然紧紧抱住石达开哭起来。
这样的变故实在是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可洪秀全哭的诚心诚意,不少老兄弟心有所动,也忍不住流下泪来。即便是如同林凤祥这样并不相信洪秀全的人,看到分裂的太平天国的老兄弟能够再次集结起来,也忍不住眼含热泪,甚是唏嘘。
石达开完全没想到洪秀全竟然如此热情的欢迎自己,更没想到洪秀全居然会当众大哭。心有所动,石达开也突然眼圈一红,眼泪也忍不住流了出来。“洪大哥不责怪小弟,小弟……小弟实在是不知道该如何说才好。”
“石兄弟,以前的事情都过去了。你能回来就好……,你能回来,哥哥我就……呜呜……我就放心了!”洪秀全边说边哭。
文武中也不乏有人担心洪秀全会指着石达开大骂,甚至严惩石达开。没想到洪天王竟然能够做出尽释前嫌的明确表态,大家悬着的心都落入了肚子里头。
而洪秀全也擦干了眼泪,对女官喊道:“摆宴!迎接石兄弟回来!今天大家一起喝酒!”
酒席宴的环境比起朝堂上可就更容易拉进感情,洪天王与众将们纷纷与石达开碰杯。石达开大概讲述了他这八年“远征”的经历。虽然石达开不说自己到底多少次险死还生,但是光听了石达开几乎走遍了西南数省,大家就知道他这些年的艰苦。
当然,洪秀全也讲述了太平天国与韦泽彻底没了关系,为了能够建立天国,太平军从南京那王气不足的场所到了龙兴之地长安。对于被韦泽撵走的事情,文武们也都不愿意多提。洪天王的说法就是官方的说法。
酒宴气氛融洽,大家有哭有笑,尽诉离别之情。
第二天,包括石达开在内的十位最主要的王爷在天王府开了个内部会议。这次就不用再说那么多废话。最新的局面自然说的清楚。太平军1862年杀进陕西,不到三年时间就完全占据了陕西各地,也控制了一部分宁夏。
太平军上下都不认为此时有和韦泽打仗的必要。正如曾国藩认为满清现在需要荡平其他省份的造反者,统合起北方与四川的力量,最终与韦泽决战。太平军也认为想争天下,就得从满清哪里夺取地盘,充实实力。能灭了满清最好,如果灭不了满清,好歹也得从满清身上啃下几大块肉来。
听完了这些太平军高层对未来战略的构想,石达开问道:“不知道是否拿下了河套?”
诸王在陕西也有了两年多时间,大家当然知道“黄河百害唯富一套”。河套地区的富饶自然不用多讲。林凤祥说道:“河套那边有僧格林沁,却不是太好打。”
僧格林沁部下以蒙古骑兵为主,打得了就打,打不了就跑。太平军的部队也是机动战,但是在江南地区显得非常优秀的机动战到了西北就因为地理与气候变化有了很大不同。靠了火器与兵力优势,太平天国虽然控制了陕西,但是距离真正完全控制陕西,却还差得远。
石达开接着问道:“却不知准备派哪位兄弟前去攻打四川?”
翼王石达开总是能点到点子上,这点让大家很是佩服。培养出自己的骑兵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太平军在陕西站住脚之后,就准备进军四川。只是石达开这么问,大家觉得有些不妥。毕竟翼王离开天国好些年,现在他回来之后难道又要出兵么?
仿佛完全没看到诸王的神色,石达开说道:“我手下的兄弟们从四川过来,若是大家要出兵四川,可以让我收下的兄弟带路。”
林凤祥眼睛一亮,“翼王还是在天京主持事务的好!”
“是啊!翼王还是留在天京城吧!”诸王纷纷响应林凤祥的建议。大家之所以欢迎石达开回来,目的之一就是希望石达开能够平衡一下天王洪秀全。洪秀全毕竟是天王,大家若是各行其是倒也罢了,可没有统一的中央指挥,对于战争影响很大。都被迫从南京跑到长安,若是说没人反思这中间的原因也不可能。韦泽能够达成那样的功业,不就是因为在光复军中韦泽说一不二么!
石达开坦然说道:“天王,诸位兄弟,远征之时我就觉得当时意气用事,还是与兄弟们在一起时心里面安稳。此次回到天京城,我是不准备再走。只是我从四川过来,知道点四川的局面。现在打四川时机比较好。但是不管那位兄弟前去攻打四川,我却是不会去的。”
有石达开的表态,诸王倒也放下心来。林凤祥为了缓和气氛,笑着说道:“翼王,若是先不说四川的事情,其他地方可有机会?”
听了林凤祥的问题,石达开笑道:“清妖定然会认为我等只想夺取四川或者河套。若是此时能够派一支奇兵,出潼关猛攻北京。只怕能打清妖一个措手不及,”
这个军事计划其实与当年第一次北伐相差不多,大家听了之后也只是笑笑而已。林凤祥也跟着大家一起笑起来。笑完之后,就是有关石达开的使用,其实双方早就派下面的人联络过。太平天国折腾这么久,官制终于明朗起来。六丞相的正官拥有强大的地位。石达开出任天官正丞相,林凤祥出任地官正丞相。天京之变后的洪秀全、石达开、林凤祥三巨头构架再次出现。这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局面。
等会议结束之后,林凤祥找到了陈玉成,“你觉得翼王所说派一支奇兵进军北京,这主意如何?”
陈玉成愣了愣,“却不知道彰王准备派谁去?”
林凤祥答道:“捻军的兄弟熟悉地理,我觉得派他们不错。”
第96章 捻军 八()
热门推荐:、 、 、 、 、 、 、
广西的黎人有使用兽皮做衣服的,林凤祥见过那种粗制滥造的衣服。不过他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他竟然会穿上与之类似的羊皮袄。
披着羊皮袄站在院子里头,林凤祥能够清楚的看到自己呼出的白雾。十几年前的第一次北伐,太平军精锐尽起,一路上克服了无数的艰难。然而打到河北山东之后,北伐军就感受到了北方冬天的威力。而陕西的冬天比河北与山东更冷。
李秀成也穿了羊皮袄,站在林凤祥身边。他说道:“天国自打起兵以来,有诸多失误,第一次北伐就是大失误。若当时没有北伐,而是全力西进,只怕此时湖广早就拿下了。”
石达开离开天国之后,太平军的变化很大,最大的莫过于人事的变动。一大批年轻将领们逐渐成为了太平天国的真正中坚力量,李秀成、陈玉成等人快速成长起来。三年前,太平天国离开南京北上陕西,大家原本感觉前途渺茫。但真的走上了这条道路之后,陈玉成为先锋,攻城略地,李秀成负责后军,能够指挥着大批缺乏战斗力的人员一路跟上了大队。他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已经不亚于太平天国的老将。
此时李秀成正在向林凤祥讲述着自己对太平天国在江南时的种种反思。这也是林凤祥让李秀成做的。反思当然不是为了记起以前不高兴的事情,李秀成继续说道:“彰王,你让捻军去攻打北京,我觉得这法子不错。只要捻军能到北京城下,僧格林沁定然要回去。那时候我们就可以趁势夺取河套。”
太平军此时已经夺取了汉中,继续南下就可以夺下四川。但是林凤祥本人却未必真的很想夺取四川。不是说四川不好,而是说拿下四川之后呢?
运粮到陕西?路途艰险,能够运到的粮食其实很有限。或者顺江而下进攻湖北?现在远没有到与韦泽彻底撕破脸的局面。四川是个好地方,但是四川却不是眼下的首要目的。宝贵的兵力用在扩大西北的地盘更有效率。
“只是我担心捻军真的搅乱了河北河南之后,光复军或许会北上。”李秀成说道。
“齐王不会那么做的。”林凤祥并不支持李秀成的说法。
“为何?此时对齐王可是大好时机。”李秀成有些不解。其实现在韦泽已经不是齐王了,“送”太平天国到陕西的时候,洪秀全就正式褫夺了韦泽的齐王称号。但是太平军上层对韦泽还是习惯性的称为齐王,这无关立场问题,这些人对韦泽的力量很是敬畏,而且也没有打算仅仅因为洪秀全的态度而改变习惯的称呼。
林凤祥有点遗憾的说道:“韦兄弟做事极为谨慎,若是不能理顺他已经占据的地盘,他从来不会那么着急的去打新的地盘。这乃是常人比不了他的地方。不过韦兄弟真的要出手之时,何等的艰难险阻都挡不住他。”
二次北伐时韦泽的部队打到了天津附近。林凤祥所部中不是没有人想过与韦泽合兵一处进攻北京。韦泽则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撤军。林凤祥虽然态度坚定的支持了韦泽,但是若是说心里面没有芥蒂也是瞎话。可十几年后返回头看,快速撤军是正确的。如果当时真的攻打北京城,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拿下北京的机会。可拿下之后呢?就那三四万人马无法围死北京,咸丰可以拍屁股就走,韦泽与林凤祥等人可就没办法撤离北京。若是拿下北京之后不固守,韦泽与林凤祥等人回到天京城就等着掉脑袋吧。
固守偌大的北京城,然后指望南京的太平军倾巢而出赶到北京?现在的林凤祥想到这等战略就觉得可笑至极。但是当时真的发生了那样的情况之后,只怕有九成机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如果太平军南京方面不援助,数万军队死守北京,就是等死。如果太平军南京方面全部赶到北京,就会被追击而来的敌人包围在河北。在人生地不熟的河北,太平军再善战,只怕最终也是死路一条。
林凤祥之所以让李秀成总结太平天国之前战争战略的优劣,目的就是想从中看到胜利与失败的根本。韦泽给了太平天国第二次机会,林凤祥真的不想再失败了。
李秀成的经历比林凤祥少很多,所以感慨也少,他兴奋的说道:“彰王,若是齐王不北上,那我们就等着看捻军兄弟们能不能打出胜仗了。河北与河南可以任他们行事,只要僧格林沁一走,我们夺取河套之后就可以攻打山西。陕西、山西、宁夏、绥远全部拿下之后,再夺取了四川,这三分天下的局面就能成了。我看三国演义,诸葛亮一生操劳,所图的就是如此。三分一成,我们进可攻退可守,局面就完全不同。”
李秀成所讲的是诸王之间比较公认的一种观点,只要能够占据山西等地,就能拿下太行八陘。这八条山道直通河北,军都陉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