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852铁血中华-第2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起自己枪上还装了刺刀呢!”

    被周金才这么当头断喝,团参谋长脑海中方才发生的战斗迅速闪过,他登时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正如周金才所说,部队太注重射击了,完全没有想起趁着敌人刚冲出来队形没有展开的时候主动用刺刀攻击。

    “团长,那我们把部队先稳住,重新组织部队进攻。”团参谋长建议道。

    周金才眼中仿佛烧起两团火,他大声说道:“湘军能打成这样,那些敢死战的此时只怕伤亡了一大半。我们只要再加把劲,就能一举击破湘军的抵抗。此时把部队撤下来,那是给湘军重新整顿的机会。到了这个时候就得军官带头上阵啦!不用再说,我亲自领着部队进攻!”

    团参谋长不再劝阻了,不仅不再劝阻周金才,他对周金才甚至有刮目相看的感觉。敢公开反对韦泽都督的人,在光复军干部的眼里基本就可以贴上“不是好人”的标签。而周金才能在这样的情况下依旧得到晋升,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此时周金才看着怒火中烧,却能完全看透敌我之间的问题,并且做出了亲自带队进攻的决定。这份能耐,这份军人的英雄气概,不能不让团参谋长有点肃然起敬了。

    命令团参谋长在后面负责调动部队,周金才带领了警卫排直扑前线。此时负责进攻的一营部队已经攻到了知府衙门附近,这里街道窄小,湘军在这里筑起了结实的营垒,进攻遭到了极大困难。

    周金才只是看了看局面,立刻命令部队留下两个排在这里与湘军对射。其他部队则占领附近的民房,爬上房顶从高处对街垒背后的敌人进行攻击。

    而周金才则带领了警卫排在最前面,二营跟在后面,部队从侧面绕过去试图找到敌人的空隙。此时四面城墙都被光复军占领,湘军撤向城内的工事。如果光复军此时不计成本的用炮轰,清军覆灭不过是转眼的事情。但是这明显不现实,13军的任务不仅仅是打下宝庆,更要荡平周边,确保四川清军不会在此时出兵凑热闹。所以此时的炮弹甚为重要。以现在的运输能力,千里迢迢的从广东把炮弹运送到前线,是非常费力的工作。后勤部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所以部队只能靠步兵战来解决问题。

    宝庆的清军不愧是能抵挡石达开十万大军围攻的部队,防御体系做的很完备。连走了几个街口,湘军都用非常结实的工事挡住了街口。留下部队牵制敌人,周金才继续寻找可能存在的机会。

    又绕过两个街口,突然间旁边的院门一开,就有湘军冲了出来。周金才抬起步枪对十几步外领头的湘军扣动了扳机,湘军头领被一枪击中胸部,人向着后面就倒了下去。根本没有换子弹,周金才挺起刺刀就向着后面的湘军猛扑上去。

    那湘军拿了一根长枪,见周金才扑来,挺枪就刺了过来。周金才的步枪一摊,压住了湘军的长枪。刺刀挡住了湘军的枪头,让他无法抽枪出来。湘军连忙用力向上挑起长枪,想把周金才的步枪挑飞。

    周金才迅猛的抽回步枪,从下向上猛的一挑。湘军哪里想到周金才竟然如此“狡诈”,他手上只感觉传来一股极大的力量,虎口感到剧痛的同时,湘军自己上挑的力气加上周金才的力量,他的双臂也不由自主的向上抬起。那湘军看到自己手掌虎口处竟然冒出血来,方才接了一挑,虎口竟然被震裂了。

    虎口震裂,湘军再也拿不紧长枪,周金才一个箭步逼近,刺刀轻盈的插入了湘军的左胸一寸多深,然后又轻盈的讲刺刀拔了出来。这灵巧的动作与之前挑起湘军长枪的那种蛮劲完全不同。

    有人带头,警卫排的战士们有样学样。地方狭小,互相之间的距离很近。大伙怕开枪误伤战友,纷纷挺起步枪开始肉搏。不管是枪战或者是肉搏战,湘军都不是光复军的对手。之前能有点战果,完全是因为光复军自己的失误。

    单纯的肉搏战只过去了一分钟,湘军就被戳倒了七八个。这伙湘军有十几个人,剩下的湘军吓得扭头便跑。拉开距离之后,战士们当即就准备射击。此时从背后动手,那几个人绝技跑不掉。

    “别开火!跟着他们!”周金才命道。

第42章 杀戮的理由(二十一)() 
“金才,干得好!”师长在师部里带着满意的笑容拍了拍周金才的肩头。在之前周金才晋升团长的事情上,党委态度暧昧,参谋部的人事科摇摆不定,师长极力称赞周金才作战能力出色,这才让他获得了晋升资格。既然说了这个话,师长就要承担起责任来。

    周金才亲自上一线指挥部队进攻,已经证明他的勇敢。而且找到了敌人的破绽,击破了敌人的防御体系,这更是大功一件。以后周金才会不会犯错误,那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周金才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师长对周金才的判断是正确的。

    对于师长的赞扬,周金才只是勉强笑了笑,“我尽力了。”

    他此时的情绪并不高昂,战斗的确胜利了。周金才遇到敌人的袭击时以迅猛的刺刀战击溃了敌人的小队,在之后他并没有斩尽杀绝,而是跟着逃窜的湘军追了下去。能够被派出来执行这等几乎是有死无生的任务,要么是真的视死如归,要么就是还有后路。周金才一点都不认为湘军真的有视死如归的人,而事实上他的判断也是正确的。湘军设置的有很隐蔽的通道可以进出他们的核心防御体系,逃窜的湘军为了活命哪里还管得了后面有大股的追兵。正因为后面有如狼似虎的追兵,他们才要更快逃回安全的所在。

    看似坚固的堡垒终于露出了破绽,周金才指挥着部队动了猛攻。湘军以为守住只能容一人通过的狭小通道是很容易的事情,当通道里头扔过来十几颗手雷之后,湘军才明白战争已经出了他们的想象。看似坚固的防御阵地顷刻就被打出缺口。生龙活虎的光复军战士从缺口中杀进去,吸收了之前的经验,部队没有与湘军进行枪战,而是直接开始了肉搏战。在猛烈的攻击下,湘军防御体系崩溃了。

    但在战斗的最后,就在周金才面前,湘军两位指挥官经过奋战之后看到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他们竟然举枪自尽。这个举动给了周金才不小的震动。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敌人中间竟然也有敢以自尽来实践自己尊严之人。

    几个月前在光复军中大力宣传的一级战斗英雄郑玉凤就是最后关头勇敢自尽,这就是在精神上压倒了敌人的军人典范。接受了这样宣传,并且真心佩服的周金才被敌人同样的刚烈给震动了。

    清军按察使赵焕联与总兵周宽世的自尽对师长到没有什么冲击力,对师长来说,战斗打到如此激烈的程度,没能抓住清军指挥官已经不算是什么大事。部队在如此激烈的战斗中没有因为打到杀性大起而屠戮俘虏,这就能够向政委交差了。

    光复军早就没了刚造反的那种心态了。那时候大家的潜意识里头还认为自己是满清体系中的一份子,对于官员有着敬畏之心。现在的光复军根本不认为自己是满清的人,普通士兵是和光复军很接近的普通人,而满清的文官武将都是人渣,是远比普通士兵更低贱的存在。他们的死活毫不重要。有没有能抓到活的敌人指挥官,仅仅意味着歼灭战进行的是否够彻底,仅此而已。

    衡阳与宝庆清军同时覆灭,不仅让光复军在湘西稳稳站住了脚跟,湘江通道就此全面敞开。满清在湖南的统制进入了倒计时。这个消息不仅让湖南的官府与湘军赶到了末日来临,更极大的震动了清廷。在曾国藩的战略计划中,清军占据了上游之后就能全力顺江而下,进攻太平天国。最初的时候,清廷比较主流的意见都认为光复军会从江西出兵。

    1861年12月15日,咸丰皇帝终于接到了来自湖南的奏折。懿贵妃脸上有着按捺不住紧张的表情,把几份奏折递给咸丰的时候,她的手都在微微颤抖。

    咸丰已经与懿贵妃一起处理朝政有段时间了,懿贵妃从最初的激动逐渐变得从容起来,这样的失态对近期的懿贵妃来说是很少见的事情。即便是有了心理准备,咸丰拿过奏折刚看了片刻,整个人也都僵了。

    光复军先是迅夺取了衡阳与宝庆,继续挥军东进逼近了长沙。湖南巡抚毛鸿宾都哀求朝廷赶紧派遣救兵,如果救兵短期内不能赶到湖南,整个湖南就不保了。

    除了湖南巡抚毛鸿宾的奏折之外,在湖北武昌的湖广总督官文也来了奏折。在奏折中,官文写到光复军一支奇怪的船队顺江而下,直逼到武昌城外。这支船队的所有船都没有风帆,更没有划桨的水手。虽然也有喷涂着烟雾的烟囱,却没有外国船上的两个大轮子。这样的船就这样在江面上纵横上下,船上装了数门火炮,火力凶猛。湘军水师突然遭到这样的船只攻击,被打得溃不成军。官文哀求朝廷能够调动湘军水师返回作战。不然的话武汉不保。

    长江流域的地图看过成千山万次,咸丰根本不用再看地图就能明白局面生了何等的巨变。如果光复军夺取两湖,太平军肆虐江浙。整个长江以南就完全陷入了糜烂的局面。几年前,清廷就努力避免这最糟糕的局面生。可万万没想到,因为夺回了淮南而大大好转的清军战略局面顷刻间就变成了最糟糕的局面。

    被英国人撵出了北京,好不容易签下了北京条约之后才得以返回京城。咸丰皇帝原本就比较糟糕的身体此时就变得更糟糕了。这一年多,他是强撑身体处理朝政。太平军虽然凶悍,不过还是一支能够理解的军队。一支有着极凶悍之名的光复军却笼罩在一层难以捉摸的迷雾之下。现在当这支军队再次走上了前台的时候,咸丰从奏折上看到的是比洋人更凶狠的一支部队。

    英军进攻北京之前是先和光复军打了一仗的,光复军大肆宣传自己是如何的痛击英国与法国。咸丰很希望这是光复军编造的瞎话,以英法凶悍的性子,听到这大言不惭的谎言,是一定会出手狠狠教训光复军的。到现在过去了一年多,英法就任由光复军宣传他们的战功。想来这不会是瞎话了。

    与光复军相比,大清失败之后被迫逃出了京城,最后不得不英国签署了屈辱的条约。还有俄国趁火打劫,法国、美国要求与英国同样的通商权力。两方面的战斗力差距此时已经非常明显,如果让光复军就这么肆虐下去,大清难道真的要灭亡了么?

    在内心的强烈煎熬之下,这位年轻的皇帝忍不住腾的站起身,然后他只觉得胸口一股热力上涌,嗓子眼一甜,然后一口血就喷了出来。鲜血喷在了桌子上摊开的奏折上,溅出了朵朵红色的梅花。而咸丰皇帝就直挺挺的向后倒去。

    在距离北京数千里之远的武昌城头上,代理湖南巡抚胡林翼脸色惨白的看着江面上的战斗。几天前,他原本在安庆负责湘军后勤工作,突然接到了湖广总督官文的求救信,说光复军水师在武昌肆虐,请湘军水师迅回援。

    胡林翼很清楚光复军6军的凶悍。他的妻弟几年前就在赣南与光复军作战,失败之后被剥皮楦草,挂在赣州城头当了人皮灯笼,作为光复军拥有对赣州实际控制权的证明来“威慑宵小”。

    可光复军在湖南南部,哪里有能力迅建立起能够打到武昌城下的水军。靠抢掠船只,临时造些小船是可以的。但是那样的船队绝无能够威胁武昌的能力。按照官文所描述的,到武昌的光复军水师船只能与湘军的大船相比。这就更不现实了。且不说光复军能否造出这样的大船,这等大船可不是短期内能够建成的。

    只是官文乃湖广总督,现在代理湖南巡抚的胡林翼乃是官文的下属。而且官文是旗人,当了湖广总督明显是咸丰皇帝用来平衡湘军势力的人事安排。而且就几年来的接触,官文也不是个爱大惊小怪的人。现在他如丧考妣的来信,只怕里头也的确有些问题。

    抱着这样的疑惑,加上也需要从湖北运输粮草、军械、弹药,胡林翼还是带领了一支湘军水师船队返回了武昌。

    见到武昌之后,胡林翼被最新情报给弄迷糊了。不仅官文依旧维持他的说法,武昌的文武们也都是同样的说法,一支光复军的船队数次打到了武昌城下。那些不用风帆,不用划桨的军舰在江上纵横往来,留守在武昌城的湘军水师被打得落花流水。

    当然,这支船队也不是一直堵在武昌门口。每隔七八天他们就来一次,在武汉三镇骚扰一番之后,他们就扬长而去。武昌还好些,长江以北的汉口湘军被光复军歼灭。这支光复军也不扰民,也不占领汉口,而是在汉口“强买强卖”。

    江北的官军打不过光复军,长江又被光复军给截断,过不得江去,只能望江兴叹。

    这番介绍让胡林翼摸不着头脑,太平军不洗劫各地,胡林翼其实知道。不过占领汉口之后和当地商人做起了买卖,这就未免太过于奇怪。

    不过按照光复军前几次的规律,再过两天他们就会出现在武昌城外,如果光复军没有调整习惯,胡林翼很快就能见到光复军的船队了。

第43章 杀戮的理由(二十二)() 
12月14日一整天,胡林翼都在湖广总督的行辕里面商讨军政。【頂【点【小【说,武昌的文武们向他介绍了太多的情况,湖南衡阳被攻克,长沙被围。衡阳乃是湖南重镇,光复军一年前就抵达永州,进攻衡阳并不是什么出人意料的事情。但是长沙只是被围的时候曾经派出了求救人马,之后再没有任何消息。

    9年前,也就是1852年,太平军也曾经围攻过长沙。那一次围攻中衡阳有大量官军,从广西追击太平军的官军很快就前来增援。而这次长沙之围中,光复军已经夺取了广西与衡阳,据说宝庆也落入了光复军手中。

    安庆的时候,胡林翼还不知道光复军已经攻克岳州,掌握了洞庭湖的出口。上次太平军的部队进攻长沙的时候,是身陷满清官军们的围攻之中。而这次完全反过来了,长沙陷入了光复军的全面包围之中。

    广西、四川,都不可能再有什么援军赶来。长沙正在以一城之力抵挡着光复军的猛攻。光复军只要攻克长沙,就基本上控制了湖南最富裕的地区。胡林翼当然知道韦泽的不少旧事,这位悍将带领着部下做为太平军先头部队直扑江宁城。拿下长沙之后,韦泽只用把他曾经走过的道路再走一遍就行了。

    局面到了如此地步,胡林翼发觉自己竟然刚知道。他本想指责官文遇到这么大的事情却不告诉大家消息。可转念一想,官文可不是没有告诉湘军最近的情况。与实际情况相比,官文所说的事情甚至比实际情况还少很多。即便如此,胡林翼却按照官场上的规矩,认为官文在夸大事实。他万万想不到,遇到光复军之后,清廷的官员在求援的时候居然还能说出比事实更温和的内容!

    到了晚上,胡林翼实在是睡不着,他起身带着亲兵上了武昌城头。冬日的夜色非常晴朗,繁星点点,只用望着天空,胡林翼心情就舒缓了不少。即便到了现在,即便有那么多完全可以相信的人说着同样的话,胡林翼却忍不住希望自己相信是整个武昌的文武都在欺骗他。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果真的相信了他们所说的事实。那就意味着光复军拥有一个月内夺取湖南的能力,而且这支军队居然还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造一支强大水军的实力。承认光复军有这样的实力,那就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