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开始,石先生接连向阳平关和各个大城发出多道调兵令,以部分阳平关的益州军,和原来各个城的驻防军队进行调换。
虽然此举在外人看来,似乎只是平常的调防而已,完全是出于稳定地方稳定的需要,也就没人会往心里去。等到做完这些之后,石广元随即征调阳平关大将魏延镇守南郑,以邓艾暂时出镇阳平关。
一切的布置已经完毕,刘禅感觉高举屠刀的时机已经到了。石广元就以刘备进位汉中王的时间已经临近为借口,将汉中的各级官员征调进南郑,等待刘备下达的封赏。
见到石广元的这道命令,汉中官员高兴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想得到,这只是刘禅和石广元向他们举起屠刀的借口呢!
等到那些官员进入南郑之后,诸葛乔就派出密探,监视那些可能有所异动的官员,免得他们有人听到什么风吹草动而发生骚乱。然后刘禅独自召见杨松。
杨松听说公子刘禅要见他,心里不由得暗喜。自从知道刘禅在南郑的消息,他便一直想要找个机会好好巴结一下这个新主子,可惜是不得其门而入,想不到对方居然主动召见自己,可见自己在汉中还是有一定地位的。杨松便兴冲冲地来见刘禅。
刘禅见杨松长得矮矮瘦瘦的,眼睛很小,嘴边还留着两搓小八字胡,一副贼眉鼠眼的模样,心里顿时就有些想笑,就让杨松在下首坐下。
杨松也是第一次见到刘禅。他想不到刘禅小小年纪,居然就跋山涉水前来汉中帮助石广元处理事务,心里感觉极为惊奇。然后他有些受宠若惊的稍微推辞一番之后,才兴高采烈地在刘禅下首坐下,果然是够虚伪的。
刘禅笑道:“此次我益州军能够拿下汉中,先生可谓有大功劳。”
听到刘禅这样说,杨松心里虽然颇为得意,但是嘴上却连称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一副完全不居功自傲的姿态。刘禅点点头,道:“我父亲刘使君不日就将进位汉中王,到时候对一众官员皆有封赏。杨先生你有何想法?”
杨松嘴角微微扬起,刘禅现在这样问自己,分明是将自己看作是益州军能够拿下汉中的首功之臣。一想到刘备赏赐给自己那些金灿灿的金子,杨松差点连口水都要流出来了:“回公子,虽说有功必赏才是正理,但是这些也是身为臣下的本份。”
刘禅不禁暗叹这个杨松果然是好口才,怪不得能够兵不血刃就将巴中给劝降了。他之前要是不是已经清楚了解此人秉性的话,今日一定会被他给欺骗了。
刘禅笑了笑道:“杨先生说得好。本公子今日请你来,乃是奉大总管石先生之命,让你见一个人的。”然后,就见赵风压着一个双手被反绑的人走进客厅。
杨松看到此人,小眼睛不由得就眯了起来,然后感觉极为奇怪,自己并不认识此人,为什么要让自己见此人呢?便问道:“公子,此乃何人?”
刘禅冷笑一声,反问道:“杨先生当真不认识此人?”
杨松甚为笃定地摇摇头。刘禅说道:“曹操的那副金丝软猬甲,杨先生可觉得好用?”
“哎呀!”杨松发出一声惊叫,一下子从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他这才看到,那个被绑之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充满仇恨!
第141章 血流成河(二)()
“杨松恶贼,你这个不守信义的小人!你得了宝甲,居然不办事。我家大人和曹丞相一定不会放过你的!”那人还忍不住啐了杨松一口。
杨松见状,不由得急道:“公子,诸葛乔公子先前不是已经跟下官达成协议了吗?您可以请他出来作证。”
刘禅却一掌拍在桌子上,怒道:“诸葛乔名义上是侍读,其实只是一介布衣而已,他有何职权跟你达成协议?即使本公子不追究你背弃前主、私通外寇之罪,你且看这个!”
说着,刘禅拿起桌上的本子丢在杨松面前。杨松颤颤巍巍地拿起来大开一看,登时吓得面无人色。里面记载的全是他贪赃枉法的罪证。扑通一下,杨松跪地求道:“公子,求你绕过小人这次,我以后再也不敢了!”
似乎所有做错事的人,都会随口说出以上的这个桥段啊!刘禅冷笑道:“本公子绝对不会让你再有以后了!因为不日之后,你就会跟你自己,以及其它73名原汉中官员的全家老小,一起走上菜市口的断头台!”
杨松听到刘禅要将他满门抄斩,登时吓得口吐白沫,直接昏倒在地。
其实现在整个南郑都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了。
原来,魏延在杨松来到刘禅这里的时候,已经紧闭南郑各处城门,然后开始带人捉拿刘禅给的名单上的120名作恶多端的贪腐人员。
等到所有人员抓住之后,魏延又秘密派兵和刘禅从成都带来的那些账目科学员,前去各地捉拿这些人的家属以及查封他们的财产。
后来,刘禅从账目上得知,单单杨松家里就存有6000金,各处田产数十处,共有1000倾之多,财富丝毫不下于一般地方豪强了!而其它涉案官员虽然财产没有杨松多,但是却也是各个豪富。
当刘禅看到这120人被查抄的总财产之后,顿时被吓了一跳:金40000,田产一万倾!
这些庞大的数字,刘禅看得都有些晕了,怪不得当年曹操在北方要大肆压制地方豪强呢!
他当即写信请示成都,将这些财富中的10000金,用来安抚此次阳平关之战的所有阵亡士兵家属,以及救济伤残的益州兵和汉中兵,余下3万金和土地收归国有。
刘禅这样的举措,自董卓作乱以来数十年间,无论是最有钱的军阀袁绍,还是最治国有方的曹操,都从未实行过。刘禅因此很担心刘备不会答应他建议。不过,孔明却认为公子此举乃是在为主公实行仁政,所以在他的劝说之下,刘备最后还是同意了刘禅的作法。
于是,恶狠狠的刘禅根据账目上面的记录,又在原先74家灭门的基础上,增加12户!然后将他们的罪状全数公布。
于是,刘禅的屠刀简直是杀红眼。整整半个月之内,南郑城菜市口每天至少被处决50到100人以上。
后来,那些刽子手们因为过度劳累,身体都已经支持不住,纷纷累倒而无法再行刑。刘禅当然不可能就此罢手,他亲自来到军营选派了一队最为强壮的的督战队,让他们亲自上菜市口执刑!
滚滚人血汇成一条小溪,汩汩流入城外的沔水,染红了大片江面,后来更使得岸边的沙滩变成一片紫黑色的。使得整整半年时间,整条沔水中无人敢下去捕鱼,整个汉中也无人敢再吃鱼类。
而那些没有被灭门的人,大多也是家主被砍头,家中女子成员和所有孩童,全贬为奴仆,男子则全都编入军队中的敢死队严密看管起来,每战必须要冲锋在前!
其实,这是刘禅根据这几年来对门客的认识,以及孙策当年被许贡家三门客刺杀的故事,得到的教训。
经过这番惨烈的屠杀之后,汉中官员几乎都被吓破胆,百余有贪腐历史的人,甚至当即递上辞职书,想要致事归乡。
对这些人,石广元和刘禅当然没有半点挽留的意思。他们不追究这些人的罪状,或者命人查抄他们的家产就已经够开恩的了。刘禅不禁暗叹这些人倒是见机得早!
但是,那些被杀官员的一些亲族、旧部和地方豪强,跟着开始反弹,各地相继出现一些叛乱。
由于石广元早就已经做好妥善安排,调走了这些人的大部分手下,而且又有刘禅对军队阵亡和伤残人员的家属进行补助,对收买了很多人心,加之人民天生对贪腐就是痛恨之极,所以造反者的规模大多非常小,根本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于是,石广元命令邓艾严守阳平关,魏延亲自带兵出南郑,以铁血手段将各处叛乱剿灭,绝对不准手软。
刘禅甚至还密令魏延,当以对付贪腐人员的处理方法,对付那些造反的地方豪强家族。因为刘禅从刘备治理益州吸取了经验教训:从益州来看,最难处理的无非就是益州豪强大族与官府之间的利益冲突。
但是刘禅注意到一点,益州豪强众多,不仅有门阀大姓,而且还有土著豪强,他们个个势力强大,但是汉中不同,这里的地方豪强势力较小。所以要治理他们,根本就不必如同刘备一样,需要不断对他们进行安抚,用雷霆手段的话,也许会更加有效!
于是,在魏延的军威面前,那些叛乱者怎么可能会他的对手呢?真是见一个灭一个,然后查抄他们的家产。
后来魏延见这样下去的话,速度未免太慢,便将军队分派成三路,各自划定区域,限期剿灭其间所有叛乱。这个效果还真是很不错。虽然偶尔有战败一阵的消息传来,但是总体还是百战百胜的。
于是,一个月之内,各地被魏延灭门的豪强达到22户,而且不少还是全族被杀尽的。其中最大一族金氏全族人数,虽然达到800人之众,但是在杀人不眨眼的魏延手下,几乎是被杀得一个不剩!将来想要找人报仇都不可能了!
所以此战被杀之人,远远超过那些被杀的贪官,却也一举杀得汉中的地方豪强都不敢再强出头。
而查抄所得的财富,又被分成多份使用:一部分田地被用来安抚那些没有参与叛乱的豪强,一部分土地和金钱用来安定那些没有被灭族的族人,一部分金钱用来救济贫民,最终剩下的还有一大部分,全都归入国库。
由于石广元和刘禅是刚柔并济,汉中经此一事之后,人心一下子就变得安稳下来。而此时正前来汉中路上的刘备,却已经高兴地睡不着觉,因为刘禅经过这次大屠杀之后,使得他的国库一下子充盈不少!
第142章 阎圃出山()
当刘禅和石广元收拾完毕那些贪官污吏,以及地方豪强的反叛之后,感觉火候已经差不多。因为刘备的进位大典的时间已经到了,他就让魏延收兵回南郑。
等到刘备进位完毕,刘禅受封为汉中王世子之后,刘禅感觉汉中既然已经安稳下来,民心也归附了,也是该让张鲁以前的那些旧官员收收惊的时候了。于是他便找来诸葛乔,询问那些官员的情况。
诸葛乔一听,顿时又被吓了一跳,大叫道:“公子,你难道又要杀人了吗?上次你已经杀得够多的了,你难道都没有看到沔水都被人血染红了吗”
刘禅摇头苦笑。诸葛乔这些日子以来,因为南郑杀人太多,弄得他都不愿意出门去。而且他一直认为为政者就应当讲求仁政,怎么可以如此嗜杀呢?
刘禅何尝不知道这样杀人有不妥之处,但是乱世不用重典,只会让那些恶人有机可乘而已。但是现在无论自己怎么说,诸葛乔恐怕一时间都无法理解的,当即说道:“阿乔,通过这件事你对出动军队剿平叛乱有何看法?”
“魏延将军确实是个有勇有谋的将军,他的军队战斗力十分强大。”
刘禅摇摇头道:“你没有看到另外一点。魏延的军队无论是在对付曹军,还是对付豪强的叛乱,下手的时候从来不会手软。”
诸葛乔点点头道:“这倒是。不过”
“不过什么?要是石先生下令魏延去镇压那些因为豪强压迫而起来反抗的农民的话,魏延和他手下的那些士兵,也一定不会手下留情的。为什么?因为他们是军人,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可见军队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暴力,虽然现在可以用来保护人民的利益,但是同时可以被用来摧毁人民的利益。这就是为什么君主一定要将兵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才放心的原因。”
诸葛乔听得点点头。
“所以对这样的一种暴力的工具,从来都是不能信任的,更不能赋予其太多的权力,否则必定会对国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近的例子就是董卓和各州掌握了军队的州牧们,当他们掌握行政权力的时候,整个国家就因为他们之间权力的角逐而完全崩溃,并将我们带入了这个混乱的战争时代。你看看现在全天下的人口,还剩下有昔日的十分之一吗?”
诸葛乔听到这里,心里不由得一惊,刘禅这些东西他又是从哪里听来的?他们可是几乎是天天在一起啊!问道:“那应该怎么对待军队?”
刘禅道:“我们只能给军队以争战的权力。那么其它大部分的权力自然要给文官,这就叫做‘文官治国’。所以,现在魏延杀了那么多人之后,接下来就是让那些文官们回来为我们治理地方的时候了。”
诸葛乔这才明白过来,敢情刘禅问他官员们的状况,并非是又要杀人,看来自己也快要变成惊弓之鸟了。
刘禅这时候忽然想起阎圃这个人来。阎圃身为张鲁的功曹,又不与杨松那样的人同流合污,深得那些刚直之士和人民的青睐,在汉中的影响力一定不小。
他就问诸葛乔道:“阿乔,那位阎圃阎功曹现在怎么样了?好像在封赏的名单之中,并没有他吧?”
诸葛乔点点头,苦笑道:“这位阎先生还真是忠贞之士。张鲁归降之后,他便辞去官职,已经闭门不出好些日子。”
刘禅不禁有些失望,要是阎圃在职的话,由他出面安抚那些被已经被吓得噤若寒蝉的官员的心,一定是最合适不过的。
刘禅稍微想了一下之后,当即让诸葛乔前面带路,自己则带上赵风等一干侍卫,向着阎圃家而去,他要亲自去请阎圃出山。
刘禅下车之后,就看到眼前是一座低矮的三合院一类的建筑。房子低矮、屋顶的瓦片的颜色已经开始发黑,破旧得跟一般平民百姓毫无二致。
门实在窄小,上面的黑漆已经斑驳,如同得了皮肤病一般。
房子虽然有围墙,但是上面的转口已经风化得很厉害,上面还长出一些野草,正在风中摇摇晃晃的。
这里跟杨松家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差距未免太大!刘禅有些不可思议地问诸葛乔道:“这就是阎功曹的家?”
诸葛乔点点头,然后上前敲开阎家的门。
开门的是一个穿着青布衣的妇女。她见到门口忽然来了这么许多人,不禁有些惊恐,在问明诸葛乔等人来意之后,这才放心下来。她就请刘禅和诸葛乔在门口稍待,她家老爷现在正在书房看书,需要先通禀一声。
乘那妇人进去的当口,刘禅透过门缝望进屋内,看到里面有个小院子,居然已经被开垦成一个菜圃,里面种着几畦青菜,长得都还不高,在阳光下泛着油亮亮的青光。菜圃的地上还是湿透的,显然刚刚浇过水不久。
刘禅不禁有些好笑道:“这个阎圃原来真的喜欢菜圃”
诸葛乔却正色道:“据说阎功曹家在凉州的时候,是个大家族,但是为官一直都是两袖清风,那个菜园子恐怕是为了贴补家计而开垦出来的。公子你不该这样取笑阎功曹。”
刘禅心知自己失礼,连忙敛起笑容,并向诸葛乔道歉,然后便见那个妇人出来。她将两人领进屋内,来到客厅的时候,就见阎圃已经在客厅等候。
那是一个身着青布衣笔直站立,神态很严肃的中年人,卧蚕眉、深眼窝、高颧骨,看起来自有一股威严之态。
阎圃是见过诸葛乔的,也挺喜欢诸葛乔的知书达理,但是却并未见过刘禅本人。所以双方见礼之后,诸葛乔就将刘禅介绍给阎圃。
阎圃有些吃惊,他想不到刘禅的年纪居然如此之小。阎圃这样的表现,倒是跟他的对手杨松首次见到刘禅的时候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