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回三国-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许褚闻言傻呼呼地大笑,最后经不住张飞耍赖,答应请张飞喝酒才总算平了他心中的不满。

    宇信也不去管他二人,任二人互相调侃打闹,只在心中担忧袁术被免之事:“唉!这袁氏兄弟二人皆小肚鸡肠之辈,不曾想因我之故,短短半年时间就让二人都丢了官职,扫了袁家的颜面,这梁子算是结下啰。”

    又过了一段时间,就在宇信快把剑圣王越给搞忘了,就有府内下人前来禀报,说有位青年剑客要求见将军,正在府门外等候。

    宇信闻言,这才想起王越这个人来。乖乖,自己差点把这个牛人给忘到了脑后,做人简直太失败了。

    醒悟过来的宇信急忙命下人大开府门,并叫来田丰作陪,二人亲自出府迎接王越。嘿嘿,人家是剑圣的嘛,必须得先给足面子,让这个剑术高超同时又是官迷的王大剑客的虚荣心好好满足一把,到时再鼓动三寸不烂之舌拉他入伙想来就容易多了。

    宇信这一招待客之法果真屡试不爽。王越见堂堂朝廷的右将军,竟然如此看得起自己。不仅大开府门,还亲自出门相迎,这心里那是感到极大地有面子,看来这回的门路没找错。

    王越本为江湖中人,生性豪爽直率。何况他此来是有求于人,自然得当先给宇信见礼:“草民王越见过右将军。”

    王越的态度要多恭敬有多恭敬,这让宇信更加确信王越上门就是来讨差事的。确定这一点后,宇信心里更加欢喜,暗道来的太好了。

    宇信也不托大,江湖人最重情义,当下也拱手还礼:“原来是剑侠王越师傅,信久闻王师大名,今日一见果然风采照人,快请进府一叙。请!”

    嘿,一顶大侠的帽子扣上来,看你王越怎么逃出我的五指山,哈哈哈!王越的出现,让宇信又开始遐想了。

    宇信说着就上前携着王越的手往府里走,田丰急忙在后面跟上,心中笑道主公求贤之心丝毫未变,可喜可贺啊!

    三人进到前厅分主客就座后,宇信热情地询问道:“王越师傅,不知今日前来有何贵干?”

    王越不愧是个习武的人,虽然求官总是被拒之门外,但仍然不失豪爽,当下快言快语地说道:“唉,草民不才,年近三十却仍无一官半职。空有这一身剑术相随,却不能为国效力,每逢想来心中实在愧对祖先。今日登门特来向右将军求一差事,也好光宗耀祖。”

    俗,太俗了,光宗耀祖的借口都抬出来了。但没关系,宇信不介意。不仅不介意,反而非常庆幸王越有这种想法。不怕你要官,就怕你不开口。

    宇信闻言心中窃喜,果然如本初所言,这王越是想当官想疯了,竟然找到自己府上来求职了。要官都要得这么理直气壮,难得!难得啊!

    “呵呵,真是想啥来啥啊。”宇信也不急着回答,只是用眼睛瞟向下方的田丰。

    田丰自投奔宇信以来,没少干这种“拉皮条”的大事,当下自然会意:“在下田丰,久闻王师傅剑术非凡,为人好行侠仗义,颇有仁者之风。然而当今朝堂之上宦官与外戚争权,弄得天下民不聊生,不知王师傅为何还想着入朝为官呢?”

    王越闻言脸面微微一红,惭愧地低下了头:“先生所言不假。越岂不知当今贪官横行,百姓生活潦倒?可越只是一介武夫,实不能改变什么,只求能有个好前程光耀门庭。”

    田丰见王越一脸羞愧,知其心地朴实,当下也不准备再为难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我家将军素有大志,志在拯救社稷,造福天下百姓。王师傅身怀绝技,何不投靠我家将军?这一来可以让王师傅得偿所愿,求得官名显耀祖上;二来也可以为百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此何乐而不为呢?”

    王越闻言一怔,诧异地问道:“若我肯投靠右将军,真能得到重用么?”

    宇信见时机也差不多了,是时候抛出馅饼引诱王越主动归顺了,便笑着开口说道:“王师剑术了得,天下皆知。若王师有意留在信处,可先屈身为府上亲卫队长。待他日信外调到州郡任职,再给王师一个合适的官职,如何?”

    王越没想到传闻中文武双全的宇信竟然如此爽快地答应了自己的请求,这太让人难以置信了。要知道他此前数次花了重金求官都落了个血本无归,这回却这般顺风顺水,是不是有诈?

    出于小心,王越还是试探性地确认了一次:“右将军所言当真?”

    宇信微微一笑,点头道:“信生平最重信义。言既出,行必果,王师尽可放心。”

    王越见宇信如此慷慨激昂,心下便有了决定,于是立即离席下拜:“王越愿投将军麾下,诚拜将军为主,从今往后甘为将军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宇信仍然微笑着上前去扶王越,轻轻拍着他的肩膀,好言宽慰道:“信得王师相助,又添一臂膀也。”话毕三人同时开怀大笑。

    宇信收王越为亲卫队长后,便将王越留在了府上。当天宇信就把府上的亲兵全都交给王越训练,又把王越彻底感动了一番。

    王越果然不负宇信所托,将宇信的亲兵卫队个个都训练成了剑术高手,足可以一当十。在日后宇信争雄天下的时候,这支部队在保卫宇信安全和清除敌方危险人物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宇信虽然辞去骁骑都尉一职,但因右将军职责主要是负责皇宫宿卫,也有管理禁卫军的职权,所以宇信仍坚持定期去禁卫军驻地视察。只是军中大小事务都转交给朱俊正式处理,这也让宇信图了个省心,每天过得好不自在。

    许褚升任偏将军后,经过宇信的推荐被灵帝正式委任为禁卫军骑兵统领。如此一来,也让骁骑都尉朱俊大感尴尬。因为禁卫军骑兵名义上归他管理,可许褚却是灵帝亲命的偏将军,官衔却比他高出一截,二人长期又同处一个军营,彼此见面时都不知道谁该主动给谁敬礼。

    好在许褚并不计较这些虚名,加上他打心底里尊重老将朱俊,因而在军中碰面时总是抢先给朱俊见礼,倒也没闹出什么风波。

    张飞经过数月的学习,兵法韬略进步神速,也得到了田丰的肯定,这让宇信着实感到欣慰。可让宇信没有料到的是,促使张飞如此用功的动力竟然是宇信当初给他的一句承诺。

    如今张飞学有所成,便来找宇信兑现诺言。宇信经不住张飞死缠烂打,无奈之下只好把他也派到禁军中去暂代步兵统领。

    宇信这种“自私”行为让朱俊不禁私下抱怨,说再这样下去他刚端上的饭碗还没有捂热乎恐怕就得被人抢走。

    不过朱俊也从许褚那儿了解到了张飞的厉害,这个张黑子可是能和许褚打上三百回合不分胜负的猛人,他是决计惹不起的。

第五十一章 内忧外患() 
光和五年春,荆扬二州突然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事后查明缘由乃是因管理河道的官员私自贪污朝廷下拨的修堤公款,以致洪水到时所建堤坝承受不住水流的冲击,使部分堤坝产生坍塌。

    奔腾而下的江水毁坏两岸良田无数,冲倒成千上万所居民住宅。南方一带一时饿殍遍地,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报急文书像雪花一样飞入了帝都。

    当深居宫中的灵帝看到各地送来的奏章都是上报灾情和要钱赈灾的时,不由心痛不已。当然灵帝是不会为灾民心痛的,他心痛的是要花钱,花很多钱。

    这些年来,国库常常是入不敷出,根本拿不出多余的钱来救济灾民。如果真要拨款赈灾的话,肯定得从灵帝的内库提钱。为此,灵帝多日以来是食不甘味,寝难入眠。

    向来无智的灵帝也试过让大臣们出主意,可是结果依然让他失望。十之七八的大臣都要求朝廷立即拨款救灾,并要求邻近郡县向灾民开仓放粮,这些建议没一条不是相当于要割灵帝的命根子。

    灵帝气愤之下也因此罢了好几次朝会,躲在后宫里独自逍遥去了,让一帮大臣急得焦头烂额。可大臣们也没办法啊,灵帝不点头,谁敢动他库房里的钱,除非那人想试试经常出现在菜市口刑场上的红衣大叔手上的大环刀。

    也许灵帝心里是抱着拖一拖就好了的念头,但事态往往不是朝着让人如意的一面发展。很快南方各郡县的受损结果陆续被统计出来,损失情况直接让灵帝心里滴了好几两血。

    据保守估计,今年南方的税收不仅得少去一半,因灾情发生后地方官府救济不力,百姓伤亡更高达三十多万,难民数目直飙百万之巨,这无疑将直接影响到明年的耕作。

    让天下为之震惊的是,大多数灾民的死亡都是因为救济不及时而病死饿死的。南方民间一时怨声载道,纷纷咒骂汉廷无德,把个灵帝气得要死。

    其实这件事真要追根刨底的话,灵帝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可灵帝是何许人也?那可是一国之君。皇帝是没有过错的,错的是下面的臣子。于是乎,灵帝是高举屠刀,将水灾严重的几个郡县的官员给杀了,暂时平息了民愤。

    俗话说祸不单行。南方水灾问题还未得到妥善解决,北方边关又来急报。草原的霸主,鲜卑人大举入侵并幽二州。

    灵帝闻报日日愁眉苦脸,不思茶饭。对灵帝忠心无二的张让见皇帝如此心烦,想到自己平时和宇信相处甚好,又从他那里得到不少好处,加之去年宇信曾率军平定乌桓,便向灵帝进言:“陛下何必忧虑。虽然鲜卑人来势汹汹,但我大汉自有奇才能抵御它。嗯,陛下,依老奴愚见,陛下何不重用右将军?只要右将军出马,鲜卑蛮夷定会望风而逃。”

    灵帝听到宇信之名,刹那间愁绪顿消:“对啊,朕有宇爱卿,何惧鲜卑蛮子,哈哈哈哈!阿父又为朕立了一功,该赏!”于是,灵帝准备第二日就上朝召群臣确定出兵人选。

    当日下午,灵帝又恰好接到幽州刺史刘焉的奏章。所奏内容主要是建议灵帝改北方诸州刺史为州牧。地方州牧职权为总督一州军政大事,以便随时应对北方外族的侵略。

    鉴于去年宇信率军大破乌桓,所以刘焉建议朝廷任命宇信为第一任幽州牧,即日率军北上抗击鲜卑大军。

    灵帝见此提议,兴奋得手舞足蹈,这刘皇叔果然深明朕心。将奏折顺手递给张让看后,灵帝是拍着手掌夸耀起刘焉来:“让父啊,皇叔刘焉真乃智谋之士,朕之心腹。此议甚妙,有朕的宇爱卿镇守北疆,朕再无虑也!”

    张让在一旁听得清楚,自然也不甘落后,当场添油加醋地为宇信美言了一番,心中却在盘算着这回又能从宇信那儿捞取多少好处。

    次日早朝上,灵帝那叫一个神清气爽啊。走起路来是四平八稳,坐在宝座之上是安若泰山,满面的春风更是让殿下所有大臣都不禁怀疑灵帝今天是不是吃错药了。

    要知道自从南方灾患爆发以来,灵帝已经罢朝一个多月了。昨日却突然派人传旨让雒阳城内四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参加明日早朝,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满朝文武个个是瞪大了眼睛,盯着殿上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的灵帝,内心都很忐忑:“皇帝这是要闹哪样儿?”。

    宇信如今官居三品,此时也站在殿堂内,心中也不甚明白灵帝这是在唱哪一出戏,毕竟灵帝的奇葩思维宇信这种常人已经看不穿了。

    终于,灵帝自个儿开口为大家解惑了:“众位爱卿,朕今日召诸位前来是想商议下出兵抵御鲜卑的人选,不知各位爱卿可有理想之人推举?”说完灵帝又一脸笑嘻嘻的巡视着众人。

    众臣一见灵帝这似笑非笑的表情,大多人心里顿时明亮。这哪是要我等来推举啊,皇帝心中恐怕早有合适人选了吧?

    宇信听灵帝说起鲜卑一事,立马就知道没什么好事儿,为什么呢?因为宇信在幽州扎根的目标已经完成。

    现在若是派宇信去抵抗鲜卑,也不是说不乐意,只是对他的计划没什么太大的帮助,弄不好还得得罪一些朝中老人,这是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

    满殿文武没有一个主动出来举荐的。这一来是因为灵帝心中已有确定人选,没必要和皇帝去对着干;二来则是因为鲜卑势大,此次南犯又带甲十万,可不同于乌桓那种小角色,没必要站出来趟这浑水。

    当然也有一两个愚昧不化的老臣,站出来扫灵帝的兴:“陛下,如今南方灾情严重,难民情绪极不稳定,地方急需朝廷拨钱救济,这时候再兴刀兵恐国库难以支撑,望陛下三思!”

    “三思个屁!那些个刁民一天只知道没事找事,搅老子的兴。”灵帝坐在宝座上,歪着脑袋腹诽着,“蔡师的年纪也不小了,是不是应该让他回乡养老了?”

    殿下的蔡邕见灵帝一脸严肃,知其决心已下,只好退回队列中保持沉默:“看来皇帝是嫌我年迈,也罢!”

    位于文官首席的袁隗,平日就看不惯蔡邕。今见灵帝打定出兵北击鲜卑的主意,想到自己的两个侄儿现在都是闲人,于是出列举荐二侄:“陛下圣明,南方灾情事小,鲜卑南犯事大,为臣者当明辨其中厉害!陛下欲起兵御敌,臣不自量力,保举臣侄袁绍为陛下效力,以报袁家所受陛下之厚恩。”

    袁隗一番话说得真是冠冕堂皇,可又偏偏让人不能反驳。袁家四世三公的地位摆在那儿,天下皆知。袁隗以报朝廷厚恩为名,举荐其侄为国出征,那是大义,容不得旁人质疑。

    不过群臣不敢出言反对,不代表所有人都赞同,至少灵帝就对袁隗方才那一番豪言壮语不感兴趣:“袁太傅有心了,令侄袁绍也算是青年才俊。这样吧,封袁绍为司隶校尉,留下来拱卫京师重地吧。”

    这袁隗的声望还真不是一般的高,而且家世也好。灵帝即便不喜欢袁隗的提议,也不能平白驳了他的面子,故而赏了袁绍一个官职。

    袁隗是何等精明之人,哪能看不出灵帝的心思,左右也封了自己侄儿一个司隶校尉的要职,还是见好就收吧!

    于是乎,大殿之内又陷入一片沉寂。今次灵帝见群臣都不开腔并无丝毫不满,相反却有些暗自得意。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都是明白人!

    只见灵帝稳坐于龙椅之上,大手一挥,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右将军宇信何在?”

    宇信闻声一惊,立即出列跪拜:“臣在!”

    “朕加封你为平北将军,率军北上阻击鲜卑入侵,即日起北方战事由卿全权督办。”

    “臣宇信遵旨。”

    灵帝见这么一件大事顷刻间便被自己给办成了,心中也是十分欣喜,赶忙接着抛出下一个议题:“哦,对了,诸位爱卿,还有一件事,朕也想听听你们的意见。幽州刺史刘焉前些日子上了道奏折,建议朝廷改刺史为州牧,并推举宇信担任第一任幽州牧。这改制之事,朕意先在幽州试行,若成效卓著再行推广,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宇信听到灵帝说起改刺史为州牧时也是一愣,心道这刘焉可真是会挑时机伸手。但闻灵帝所言那刘焉要举荐自己出任幽州牧时,宇信一时竟有些反应不过来,暗想天下会有这等好事?宇信在那儿兀自胡思乱想着,像极了一个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小人。

    殿内百官都不是一天两天站在这殿堂之上了,能混到四品以上官员的或多或少都有点眼光。他们哪能瞧不出灵帝那点小心思,这会儿宇信可是灵帝眼中的红人。加上宇信近期的杰出表现,忠于汉室之心人尽皆知,这幽州牧一职多半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