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宇信清楚再不抓住机会,机会又要溜走了,连忙起身相告道:“蔡师恕罪,信数年前曾有幸入山随枪神童渊学习枪法,去年刚学成下山。后又四处游览结交才智之士,就是想有朝一日能为朝廷做些事,只可惜……”
蔡邕听说宇信竟然师从过枪王童渊,不由心中大奇,感慨万千道:“如此说来贤侄武艺定是不凡。不瞒贤侄,老夫早年曾在并州与令师见过一面。当时还多亏令师出手相救,否则我全家老小恐怕早为贼人所害。令师救命之恩,邕一直没有机会报答,不曾想今日却遇到他的高徒,看来这是上天的安排啊!”
宇信听了也是一怔,不会这么巧吧?不想眼前的蔡邕竟然还受过师傅他老人家的大恩,这难道真只是一个巧合?
可不管怎么说,如此一来也让宇信安心不少。至少蔡邕会看在师傅的面上多少给自己一些帮助,这样一来自己要获得一个官职也就容易多了。
其实凭宇信的本事,想要谋个一官半职也不困难。也不需要蔡邕帮他走什么后门,只要蔡邕肯帮忙推荐就成。
蔡邕可不知宇信心中所想,只是一脸惊讶地看着宇信,半晌才自言自语道:“想不到贤侄竟然是文武双全,真乃当世之俊杰,老夫眼拙了啦!不知令师如今是否安好?自并州一别,如今已有十年不曾相见了。”
谈及师傅童渊,宇信谦虚地施了一礼:“多谢蔡师关心,师傅他老人家现隐居在常山。每日钻研武学,舞枪自娱,身体还算比较硬朗。只是常年呆在山上,身边缺少个人说说话,难免会有些孤独。”
蔡邕点了点头,见宇信进退有度,颇识礼法,心中感到十分满意,当即承诺道:“贤侄不如今日就住在我府上。明日正好有早朝,你随我一起去觐见万岁。凭你一身本事,必能谋个官职为国效力。”
宇信闻言大喜,急忙离席拜谢:“多谢蔡师赏识,信必不负蔡师期望。”
蔡邕听后更是满意,唤来下人准备宴席,要好好招待宇信田丰二人。
第二十三章 殿前显神通(一)()
第二日一大早,宇信便起床沐浴装扮。今天要见皇帝,必须得慎重对待。虽说宇信仪表不俗,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佛靠金装人靠衣装。穿得帅气点,说不定更能博得圣上欢心。
宇信今日是一身白衣武装,头扎玉簪,腰缠素带,脚踏登云靴,好不英武。这头一次见皇帝就得庄重点,不能失了礼法。
此刻,宇信心潮澎湃,静静立于前院中等候蔡邕,好一同入宫觐见。先给蔡邕留个好印象,也好让他多在圣上面前美言几句。
蔡邕见到宇信时,果然也被宇信一身的豪气给惊呆了,心中暗暗称奇:“好一个英俊的少年郎!”
宇信见蔡邕从房中出来,赶忙上前躬身问安:“蔡师早!”
蔡邕满意地点了点头:“贤侄不必多礼,咱们这就出发去见陛下。”
待出府门,蔡邕坐上了一辆双轮马车,也邀请宇信与之同乘,但宇信深知蔡邕声望之高,不敢造次,于是独骑一马护卫于车旁,随蔡邕一同进宫。
蔡邕暗暗观察,见宇信如此谦卑知礼,不由得满意地点了点头,对宇信又高看了一眼。
这一路上,宇信的心跳得极快。他紧张的是自己马上就要进皇城了,这可是正宗的大汉皇宫。平常人穷极一生可能都进不了皇宫一次,这是一种荣誉!
汉室宫廷历来分北宫和南宫。北宫为后宫,是皇帝妃嫔居住之所,南宫则为皇帝办公和休息的场所。重要的朝廷集会就是在南宫的嘉德殿举行。
经过南宫宫门守卫严密搜查后,宇信等人才得以进入。因宫内禁止跑马,宇信只得下马步行,将马匹留在宫外。宇信一路跟在蔡邕身后,大步往大殿走去。
在穿过诸多宫门后,宇信抬眼才看到了皇帝专门召见大臣们早朝的大殿。宇信方向感本就有点差,如今跟着蔡邕左转右拐,脑袋早就昏得不知东南西北了。
蔡邕吩咐宇信在阶前等候传唤后,才和众位朝臣相拥登上石阶往大殿走去。皇宫各处都有禁军把守,是以蔡邕才叮嘱宇信不要乱走,以免惹出麻烦。
宇信恭敬地站在阶下,双目却在打量着四周皇宫的景致。只见各处楼阁错落有致,周遭守卫甚是繁多。个个全身武装,腰悬宝刀,手执长戟。宇信心里暗道皇帝果真怕死,不曾想宫内守备竟然如此森严。
宇信正瞧得起劲,突然一声嘶哑中带着尖锐的声音把宇信惊醒。宇信闻听这声叫唤,顿感心里发毛作呕,不料那太监并不就此噤声,依旧在台阶之上高声传唤宇信进殿参拜。
宇信恶心之下,只得无奈地摇了摇头。仔细整理一番着装后,才急步踏上石阶,随那公公进了大殿。
谁知那位毫无羞耻之心的公公走到殿门处时,又一次扯着嗓门尖叫起来:“回禀万岁,宇信带到。”
皇帝和文武百官就在殿内,宇信此时也顾不得这位太监那拥有巨大杀伤力的嗓音,急忙驱步上前跪于道中,随后以头触地,三呼万岁:“草民宇信,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三呼万岁的礼节倒是让群臣不禁眼睛一亮,心中暗道这个叫法好,应当推广。
汉灵帝虽久居帝位,备受天下臣民瞻仰,不幸却从未听过此等歌颂之语,当即便沉醉其中。暗想被臣下三呼万岁的感觉就是好,谁不想活得久一点呢?
灵帝心中大喜,朝殿下的宇信招了招手:“快快平身。”
宇信这才恭恭敬敬地站了起来,低着头立于道中。不是宇信不想动,而是这殿内的气氛太压抑。万一自己举止失度惹恼了皇帝或者在场的某位大人,那可就危险了,正如那句话“行走官场,如履薄冰”!
灵帝见宇信不敢抬头看自己,心中更是得意。这叫什么?权威,至高无上的权威!灵帝对宇信的表现非常满意:“宇信,把头抬起来,让朕好好看看。蔡师可不常夸人,今日他可是在这殿上夸赞你一表人才,说你是世之俊杰,很难得啊!快,抬头让朕好好瞧瞧。”
原来蔡邕做过汉灵帝的老师,怪不得他能如此出名。试问天下能有几人当过皇帝的老师,有资格做皇帝老师的人本身就是学问渊博的高士。
灵帝有命,宇信不敢不从,缓缓抬起头来,让灵帝和各位大臣好看清自己的面容,而宇信双眼依旧不敢直视灵帝。
片刻后,灵帝也不禁赞叹道:“好!果然俊雅无比,当得蔡师夸赞。”
宇信急忙躬身谢恩,谨慎地回答道:“谢陛下夸赞!草民实不敢当。”
皇帝一句话定了基调,左右臣子自然得跟着附和。再说宇信本来就长得俊美,也不愧少年俊杰一称。
汉灵帝见宇信站于大殿之内,还能如此答辩自如,丝毫不露骄卑之色,心中十分满意,于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进而问道:“宇信,朕听蔡师说你文武双全,不知是否?”
宇信微微一笑,大声回答道:“回陛下的话,草民小的时候确实读过一些古诗,勉强能作文章;武艺不敢说精通,乃是年少时入山巧遇了童师,这才略有所学。草民实不敢当文武双全四字。”
汉灵帝见宇信如此谦逊,心中对宇信的好感又多了一些,这才有意起用宇信,于是当场考校道:“宇信啊,你也不用太过谦虚。所谓真金不怕火炼,你就在这大殿上一展才华好了,让朕和诸位大臣看看你的本事究竟如何。”
宇信一听顿时大感为难,这显露文采可不是宇信擅长的。老是剽窃后世作品,宇信自个儿也不好意思。
蔡邕心中明白灵帝想法,加上有心提携宇信,于是出列说道:“陛下,老臣身上正好带着宇信所作的诗词,不如让老臣当众诵读出来,也好让陛下和诸位同僚共赏?”
灵帝闻言称善,让蔡邕把诗当堂诵读一遍。蔡邕果然在殿上朗声诵读了一遍《满江红》,听得灵帝和各位文臣都惊叹不已。
另一侧的武将们虽然听不懂,但也觉得诗中一些句子说得好,让人不禁热血沸腾,因此也跟着一起陶醉。待蔡邕诵读完毕,灵帝和群臣还处在鉴赏的梦境中,一时都没反应过来。
蔡邕见状,心中得意,暗道我蔡某人举荐的学生还能有差?宇信此时则是在默默忏悔,羞愧地低着头静候皇帝陛下的评判。
灵帝身旁的公公倒是镇静,见灵帝长久还没醒过神来,于是上前轻轻唤道:“陛下,陛下。。。。。。”这才把灵帝给喊过神来。
灵帝醒来,立马鼓掌称赞:“爱卿之文采当真不凡,朕已知晓,看来蔡师所言非虚。既如此,爱卿可再展示一下你的武艺,让朕好好一观,想来爱卿的武艺也是不俗。”
文臣当中心眼灵活的已经察觉出了异样,重新看向宇信的眼光变得不同了。灵帝当众如此夸赞一个平民,实在是不寻常!
闻得灵帝这话,武将这边一下就来了精神。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的就是武将们都争着当第一,没人愿意主动低头服输的。如今皇帝下令让宇信当殿演武,这对武将们来说也是一种荣誉,说明皇帝还是看重武人的。
自光武帝复兴汉室以来,罢兵事,解散地方乡勇。以致历代君王纷纷效仿,武将地位一降再降,朝堂之上有发言权的基本上都是文官。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外戚以兵涉政能够大获成功,就是因为武人们渴望受到重视。
第二十四章 殿前显神通(二)()
宇信一听灵帝要瞧他的武艺,心里顿时就乐了。这演示武艺才是他的真本事,既拿得出手也不会感到愧疚。
可是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如今宇信身在大殿之上,总不能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舞枪弄棒吧?这万一要是惊扰了圣驾或是伤到了哪个大臣,那后果可够宇信喝一壶的。
再退一步说,让宇信大感无奈的是,这要表演武艺,总得有一件称心的兵器是吧?可事到临头,宇信才想到自己好像到现在还没有一把合适的兵器,如今上哪找去?
宇信在殿下伤脑筋,灵帝也在宝座上纳闷儿,这家伙怎么还不开始呢,莫非蔡邕夸大了?
过了半晌,见宇信始终没反应,灵帝身边的太监等得有些不耐烦了,开口责问道:“大胆,陛下命你展示武艺,难不成你要抗旨?”
宇信顿时吓了个机灵,慌忙跪下请罪道:“回陛下,草民所习的乃是枪术。因草民力气过大,至今尚没找到一件合适的兵器,故而不敢妄动。”
灵帝听后也起了兴致,笑呵呵地问道:“不知爱卿的力气有多大,朕倒有些好奇了?”
这时,位于武将列首位的一个将军出列讥讽道:“哼哼,孺子莫不是自夸,某观你瘦如文士,能有多大力气?”
宇信自然知道此将话中有讥笑之意,但见此人敢随意在殿前插嘴,心知其官阶定然不低,又见其长相粗犷,顿时明了,此人可能就是那祸乱天下的罪魁祸首何进何大将军。
宇信猜得一点也不错,此人正是当今皇后的哥哥何进,任朝廷大将军一职。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大了好几十级。宇信眼下不过一白身,只好心安理得地接受嘲讽,嘴上不得不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和大人的话,草民自幼双臂就有千斤之力,左右手均能开四石强弓,举鼎亦不在话下。”
灵帝闻言心中暗叹,我的乖乖,能举鼎可不简单。纵观我朝数百年来,力能举鼎者寥寥可数。
何进也是一怔,能开四石强弓?那还真不是一般的强人能做到的。眼前这长得还算健壮的文士竟然还夸口说能举鼎,这是在开玩笑么?
何进想到这里,立马出言为难道:“既然如此,那你可举得起这殿门外的金狮子?若能举得起来则可证明你所言不虚,若不能,哼,定要治你欺君之罪。”
宇信闻听何进的话,心想这家伙也太霸道了吧?皇帝坐在上面都还没开口呢,他就先叫上了,一口一个欺君之罪,到底谁才是皇帝?这何大屠夫,真是不知死活!
可转念一想,谁叫人家是当朝大将军,皇帝的亲戚呢?他敢蔑视皇威,算他能耐,皇帝都没意见,宇信自然不好开口反驳了:“看来我宇信走哪儿都逃不了干这力气活儿了。唉,命苦啊!这金狮子,最后还得举!”
或许是出于对皇帝的敬意,宇信抬头望向灵帝,那意思仿佛是在询问灵帝是否同意自己举狮子。
灵帝虽然治国昏庸,可他也不傻,他自然明白宇信眼神中的意思。虽然心中对何进越权很是生气,但也不愿当众驳了何进的面子,于是点头说道:“爱卿可竭力一试!朕看好你!”
宇信见灵帝准许,方才大步走向殿门旁边的金狮子。众朝臣的目光也不约而同地随着宇信身影移动,真要举啊?
蔡邕心里此时也是七上八下,暗道贤侄你是否吹嘘过头了?纵然你力气再大,也不可能举起那金狮子啊,你知道那对金狮子有多重吗?据说殿前那两只金狮子重量均在一千五百斤上下。
蔡邕越想越心慌,趁着宇信还没有当众出丑,赶忙出列为宇信解围:“陛下,那殿门外的金狮子重达一千五百斤。纵观我朝三百多年来的诸多将才,除了当年冠军侯霍去病及马援老将军曾举起过以外,再没人能举得起了呀。还望陛下明察,不要让宇信试了!”
蔡邕这话的意思很明白,那是担心宇信举不起来,到时大家脸上都无光,反倒便宜了何进等人看笑话。
宇信一听蔡邕出面制止,心中大呼不好,这不是在破坏我的大计吗?宇信此时也激动了,不等灵帝开口,连忙托手禀报道:“陛下,蔡师不必担忧,草民自信能举起这金狮子,还请陛下和诸位大臣能给草民这个机会。”
开玩笑,我能不能开口找皇帝要官,就看这一举了。蔡师你即使再担心我,也不能挡着我升官发财的梦想路啊!
灵帝见蔡邕求情,心想也有了台阶下,可又不愿错过观赏一场好戏,于是开口道:“卿可试之,即使举不起,也恕你无罪!”
宇信闻话心中多少松了一口气,现在更有信心来举这金狮子了。左右无罪,何不全力一试?
蔡邕仍不放心,急切地喊道:“贤侄,不可逞强!”
宇信拱手施礼:“蔡师放心,学生省得。”说完便大步走到金狮子跟前。
何进一副看你举不起来咋办的表情,吊儿郎当地站在道中看着宇信动手,心中暗骂一句:“真是不自量力的家伙。你以为你是项羽么?有人给你求情你还不领着,哼,不见棺材不掉泪,等会儿有你的好看,小心别被当场压死。”
宇信可不知道何进在诅咒他,来到金狮子的侧面便伸出双手。一手抓住狮子下颌,一手托住狮腹空隙处,然后双臂用力上举,轻轻掂量了一下金狮子的重量。果然感觉比上次在涿县举的碾盘重多了。
宇信心中也是一紧,能不能拿到官职就看能不能举起你了。要命的死狮子,你可得帮我一把啊,待会儿千万要起来哦。
宇信兀自祈祷着,缓缓挪脚,扎下马步,运起气来。一会儿过后只见他双臂青筋暴起,宇信心知火候到了,急忙双臂使劲,就觉得力量从身体中源源不断地涌出来,随即往脚上和手臂上传送。
片刻过后,只见庞大的金狮子身躯开始摇晃,随即整个大殿也开始轻晃。此时,群臣的眼睛瞪得一个比一个大,何进也不由得叉开了步子想站得更稳些,生怕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