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吞吞吐吐的说不干净,路易只得打断了他,说道:“小波兰既然没有了可以攻打的地方,那就继续往北,去攻打波兰其他被巴尔联盟占领的要塞。”
“这里往北一百公里就是巴尔联盟控制的波兰西部重镇琴斯托霍瓦,难道殿下是想要攻打那里?”贝尔蒂埃反应迅速,但说完之后连他自己都是一脸愕然。
路易紧接着就说了一声:“是。”
这一下,惊愕的就不只是贝尔蒂埃一个人,所有的参谋都惊讶了。
路易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说:“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琴斯托霍瓦虽然在城市规模上比不上克拉科夫,可却是一座以军事堡垒为标准建成的城市。相比起克拉科夫全凭护城河和瓦维尔城堡为防守依托,琴斯托霍瓦本身就难以攻打。”
“那么殿下又为什么要攻击那座城市呢?”贝尔蒂埃问。
路易故作神秘地没有立即回答他,停顿了一番后,用着低沉的声音说:“出其不意,攻其无备,避实击虚,弃强攻弱。”
参谋们均是一脸疑惑,不解其意。
路易取出木杆,在地图上相继指了指俄罗斯、普鲁士和奥地利三国,同时说:“各位,现在俄罗斯在东面过不来,普鲁士的攻击方向是在波兰西北部东普鲁士和勃兰登堡之间的土地,至于奥地利则在克拉科夫。因此,波兰的巴尔联盟也将军力也分别放在了这三块地方和首都华沙。克拉科夫的瓦维尔城堡的守军可说是集中了巴尔联盟在南方大部分的军事力量,相较而言,作为重要城市的琴斯托霍瓦就因为地理位置有些偏僻,而防守薄弱了,根据情报,那边只有不到五千名临时拼凑起来的民兵。”
“可问题是,琴斯托霍瓦虽然靠近普鲁士的西里西亚,可距离奥地利却有些远。对我们而言,它可说是处于波兰腹地。占领了它,若是我们的补给线被袭击了,怎么办?”塞吕里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虽然在一番思考后,他觉得路易的计策可行,但打下来之后如果补给被切断的话,那么这一番进攻便会没有任何意义。
“这一点不用担心,我不会把全军团拉过去打,至少会留一支部队驻守在奥斯维辛,同时,”路易将木杆的端头从琴斯托霍瓦向下移了移,指着一处标注为索斯诺维茨的地方说,“在奥斯维辛和琴斯托霍瓦之间有一座名叫索斯诺维茨的小镇,听说这座小镇的附近,有一座建于十七世纪的古堡。可以在这座小镇上驻军,以此来保护补给线。”
“万一华沙的军队来到,怎么办?”贝尔蒂埃谨慎地问。
“哼哼哼……”路易微微一笑,先是赞赏了一句,“你的想法很好,很全面。”接着停顿了一笑,收起笑容说:“华沙距离琴斯托霍瓦有二百公里。等华沙的人知道了琴斯托霍瓦被围攻的消息,再派出军队来,恐怕这座城市早就已经在我们手上了。最重要的是,波兰如今四面楚歌,相比起俄国和普鲁士,我们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我说的出其不意,也指着华沙方面。”
“您的意思是华沙方面不会在意我们?”贝尔蒂埃问。
“不,我的意思是他们就算在意我们也无可作为。”路易严肃地回答说。回答的时候,完全透露出了他身上那王储的威严,结果周围的人不敢再说一句话。
“先生们,没有其他的意见了吗?”路易放下木杆,将双手撑在桌面上,凝视着参谋们,见他们真的不再说话后,便下令道,“今天是15日,命令部队明天准备,后天17日早晨出发。”
“是。”同时兼任传令官的塞吕里耶高声回应了一声。
随后,路易便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出去。
等到屋子中再只剩下路易一个人后,他不由地失望地叹了一口气。他本是希望寻找一个能够通达军事、政治两方面的人才,可是无论是塞吕里耶还是贝尔蒂埃,都只从军事角度上主观的进行思考,而没有在意大战略和其他的一些客观事情。
如果单从军事角度上来考虑的话,路易也会选择去攻击克拉科夫。原因无他,一方面是是能够通过合并一处增强战力,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补给线的问题。可问题是,现在已经是九月份了,十月之后恐怕天气就会转冷。克拉科夫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够攻下的,若是在入冬之前还无法打下,那么就必须撤军。
相比之下,琴斯托霍瓦守备战力少,若是能够一举攻下,反而能够得到一块过冬的场所。最为重要的是,琴斯托霍瓦其实是克拉科夫的后方,若是得到了这座城市,那对瓦维尔城堡的守军恐怕会造成难以估计的心理压力,也许能够促使城堡中的守军投降也说不定。
不战而屈人之兵,而且还是“屈”的一座防守坚固的城堡的守军,这就意味着围攻的奥地利人和法兰西人,将会大大避免伤亡。虽说战争难免流血,可路易还是不希望见到维斯瓦河被鲜血染红的景象。至少法兰西人怎么说也不应该在这种地方流血,他们的血应该流进塞纳河里去。
在决定出兵的当夜,路易便写了好几封信。第一封是给巴黎的,他要告诉王祖父军情动向;第二封是给玛丽?安托瓦内特的,问候她的情况和报一个平安;第三封是给玛丽?阿德莱德的,因为写给了那个玛丽,没有理由再写给这个玛丽;第四封是给安娜的,确认一下洛林的状况,同时要求将储存的冬装送来;第五封是通知孔弗朗军团的,毕竟他是远征军名义上的总指挥官,总是要通知一声;最后的第六封,则是以法兰西王储的身份写给奥地利人,算是回敬一下他们在巴黎的所作所为。
六封信在第二天相继交给六名信使,让他们在第二骑兵团的护送下离开波兰。
9月17日,大军正式出发。
路易在奥斯维辛留下了一个连来防守,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防守住维斯瓦河上的浮桥,这就足够了。想来巴尔联盟也不可能有闲工夫来这种地方。
担任先锋的第一骑兵团,在骑兵旅长德?拉尔上校的率领下先一步出发。
中午12时,大军还没有走出几公里,信使就已经传来回信,第一骑兵团已经占领了索斯诺维茨小镇。
索斯诺维茨小镇本来就没有军队驻守,第一骑兵团能够一举拿下也根本没有什么让路易感到意外的,反而是当信使说起骑兵团继续北进的时候,他才有些惊慌了。
依照骑兵的推进速度,从小镇到索斯托霍瓦一日一夜足够,可那个时候步兵却还在半路上。单靠骑兵是不可能攻陷一座工事坚固的城市的,有勇无谋的德?拉尔上校如此做无非是让骑兵去送死。
路易当即派出手下的传令官塞吕里耶上尉亲自与信使追赶骑兵团,去阻拦骑兵团的冒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66章 奇思妙计()
当天傍晚,主力陆续到达了索斯诺维茨小镇,但等到全部营团就位,已经是在晚上了。与此同时,路易也得到了塞吕里耶的上尉的回信,他已经追上了第一骑兵团,并且成功拦下了骑兵旅长德?拉尔上校。路易算是稍稍松了一口气,随后立即又发去信使,命令第一骑兵团原地待命,等待会合。
休整了一夜和一个上午之后,直到第二天下午,路易才命令大军出发。至于索斯诺维茨小镇,他则是留下了由莱茵军团副军团长图伦子爵率领的军团中最为精锐的第一步兵师,和由炮兵总监小亨利直接统辖的第一炮兵团。
之所以要在这座小镇留下如此众多的兵力,无怪乎是因为谨慎心理。毕竟未来的战事谁也说不准,万一要退回奥斯维辛,甚至继而退往奥地利,那么索斯诺维茨小镇也就是全军的生路。
三个步兵师共二万七千人,三个炮兵团共一百九十余门十二磅火炮,就如此浩浩荡荡地向北开去。几个小时后,主力部队和第一骑兵团会合,然后原地扎营,第二天一早,军团开拔。
五天之后,路易率领着这支部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琴斯托霍瓦。
区区一百公里却走了这么久,路易也很郁闷。军团中的大部分将领虽然都效忠于他,可是也有少部分恃才傲物,与他作对,其中尤以骑兵旅长德?拉尔上校为最。
德?拉尔上校不满路易派人强行将他拦在半路上,所以在路易率领主力到来后,故意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拒绝再率领第一骑兵团为前锋,执意要等到作为后卫的第二骑兵团到来。当时第二骑兵团刚刚护送信使回程,距离驻扎地较远,于是便一等再等,浪费了很多时间。
琴斯托霍瓦位于瓦尔塔河的上游,河水绕城而过,在城市东南绕了一个圈,呈现出河水将城市半包围的地形。
路易骑马立在瓦尔塔河的南岸,望着河对岸的琴斯托霍瓦,心中却不由地暗生退意。之前虽然已经派人查探过了这座城市的情况,可是就算是知道了守军数量和城防规模,他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地形。
琴斯托霍瓦虽然也靠着一条河,却并没有开凿护城河,仅仅是依靠天然的河道,而形成了三面护城河的布局。而且,这里是瓦尔塔河的上游,河道不宽,容易架设浮桥越过,可问题是,对岸的琴斯托霍瓦却不只一座城。
只见临着河岸的是一座坚固的堡垒式建筑,墙面完全由漆黑的大石块筑造。若是光线恰到好处,甚至还能够看清楚墙壁中那一个个类似炮孔一般的墙洞。
问题最关键的是,这座堡垒的正门正好连着这一带唯一的一座跨河石桥。架设浮桥,只能让步兵和骑兵过去,而最为关键的火炮却只可能通过石桥,然而,现在石桥和堡垒的位置,便预示着通过石桥和攻打堡垒是一件事。
而那座传说中的波兰西部大城市琴斯托霍瓦,却是在要塞之后的一千多米处。遥远望去,可见到城墙的规模比那单独矗立的堡垒长了数倍,可知那座城市确实是配得上“重镇”一词。
“殿下,我们是不是该退后一点,这里虽然在我们的控制下,可也难以防止敌人的火炮不会打到这里。”路易身旁的贝尔蒂埃出言提醒道。
路易目测了一下,他所站的位置距离河对岸的堡垒大概是七八百米的距离,确实是危险地带。
“放心吧!他们不会打的。”路易对贝尔蒂埃笑了笑,自信地说,“如果他们要攻击的话,早就开火了。”
“殿下,您太冒险了。”
“不,是他们保守着中世纪的骑士精神,不攻击贵族和军官。”路易解释说。
“原来是这样?”贝尔蒂埃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情报中不是说守军都是民兵吗?怎么可能坚守骑士准则?”
“可能指挥官是贵族。毕竟巴尔联盟是贵族组成的联盟。”他说完之后,便调转了马头,朝河道弯角处骑去。在沿着河道的弯角绕到了堡垒的另一面后,他算是将堡垒的三面全部看了一遍。
他指着堡垒对身旁的参谋们说:“你们看,虽然这条和算不上护城河,可是过了河后,能够供大军集结的土地并不多。正面的石桥必然守备严谨,难以攻破,若是要攻破这座堡垒,就必须绕到背面下手。”
“但是堡垒的背面不远处就是琴斯托霍瓦城,若是城中也有军队,到时候我们的人过去,就恐怕会腹背受敌了。”贝尔蒂埃紧接着路易的话,不假思索地说。
“营地建设的怎么样了?”
路易突然转变了话题,这令贝尔蒂埃有些突兀,但他还是马上回答了一声:“已经建好了,只是在分配中德?拉尔上校和瓦特纳将军起了纷争。”
贝尔蒂埃之前并没有和路易在一起,而是负责监督营地的建设。所有的营房、哨站都是他设计布局的。因此,路易才会问他关于营地建设的事情。
对于德?拉尔上校的事情,路易听了也没有什么惊愕的表情出现。近几日来他已经习惯听到德?拉尔上校和谁起纷争的事情了,基本上这位傲慢的骑兵上校和所有的效忠于路易的将领闹过矛盾。
“具体又发生了什么事?”
路易已经感到不耐烦了。这位骑兵上校总是惹麻烦,他真是后悔当初没有找机会将其撤换,现在反而在战场上难以驾驭了。
“将军负责分配营地。两个骑兵团按照惯例分在营区的两翼,结果德?拉尔上校就不满自己的人被分开,于是就找将军吵了起来。”贝尔蒂埃说。
“将军有什么处置吗?”想来以大亨利的性格,也不可能妥协。路易怕就怕他们越闹越大,影响士气。
“将军没有理他,躲进了第三团的营地,德?拉尔上校则被拦在了外面。”
“这下麻烦了!”路易感叹了一声,然后对贝尔蒂埃说,“你去告诉将军,把右翼的两座营地调给骑兵旅。”
“这……”贝尔蒂埃犹豫了一会儿,但还是应道,“是!”
“还有,”路易看向瓦尔塔河的上游,指着远处的平躺河道问,“你有把握利用半个晚上的时间,就在那里建立起一座浮桥吗?”
“河道有二百余米宽,水流不急,只要人手充足的话,四五个小时可以建立起一座简易的浮桥。”贝尔蒂埃打量了一番后说。
“好。你现在只管准备好人手和材料,需要多少人我都可以拨给你。不过,我只能给你小半个晚上,而且只有一次机会。”
“殿下,您要建设浮桥,难道是为了……”贝尔蒂埃欲言又止,心中却也说不明白王储想要干什么。
“不用多问,你只需要做好准备就可以了。后天……后天晚上开始施工。”说着,路易便朝他挥了挥手,说,“你可以去传达命令了。”
“是,殿下。”
贝尔蒂埃离开后,路易开始为自己设计的计策感到后怕了。
这是一条颇为冒险的策略。
先是要在漆黑的夜晚秘密建立一条浮桥,然后在天亮之前,让足够的部队能够通过。但是,这支部队攻略的方向不是坚固的堡垒,而是要在黎明之前攻下比堡垒的规模大上许多的琴斯托霍瓦城。以此,来形成对堡垒的合围态势。
这条计策的每一项都不允许失败,可是偏偏每一项都如同走钢丝一般的危险。若是浮桥被发现了,那么计策就会胎死腹中;若是部队在越过浮桥的时候被发现了,那么就可能受到堡垒中的守军的紧急出击,而被迫撤退;如果前两者的情况都没有出现,那也未必是胜利了,若是在天亮之前这支部队没有占领城市,那么一旦堡垒中的守军发现并出击,这支部队就可能连撤退的机会都没有。
更为重要的是,这条计策是一次性的,一次不成,就不可能再施展一次。
如今,路易最盼望的一个人就是塞吕里耶上尉。塞吕里耶作为使者被派往了对岸的堡垒交涉。交涉表面上的目的自然是让那座堡垒投降,但路易让他去却是为了刺探堡垒中的真实兵力。
如果琴斯托霍瓦的守军一直是五千人,那么只要查探到堡垒中守军的数量,就可以反推算出城市的守军。路易虽说想到了那一个冒险的计划,可在执行之前,他还是需要了解具体,毕竟他还想了一个平稳的第二方案——全军渡过河去,在对岸的平原邀敌决战。
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平稳,可是也有问题,那就是如何能够在短时间内将主力全部运过河去,毕竟施工的人和木材不是很充足,无法一夜之间变出数十座浮桥来。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