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节外生技。现在有徐盛和吕蒙两位朱治的亲信转投自己,再去掌控吴郡的军权,并容易多了。
这时,许贡身边一个幕僚突然神神秘秘的凑到许贡耳边,密语了几句。许贡听罢,双眉紧蹙,似乎非常难以抉择。朱治虽然已经被埋伏的军士捆绑起来,但是却明白的感觉到幕僚与许贡所谈,肯定是涉及到自己,并且十有八九不是什么好事。
“使君,某就算此时殒命,也无关紧要。但是吴郡数十万军民,却还处于刀锋之下。所以末将临死前,恳请使君千万不能分兵给祖郎等盗贼,否则就算能够击退全熙,这吴郡此后也将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朱治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临死前还惦念着吴郡的安危。
“君理,非是某不能容你,实在是形势所迫。你的提议,我会记在心里。徐将军,吕将军,既然你们投我,总要拿出一些令我信服的表现。这处罝朱君理之事,我希望你们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许贡这是要徐盛和吕蒙纳投名状了。
“使君,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吕蒙上前一步,抱拳道。
“讲来!”
“前方敌军来势汹涌,而朱将军这些年在军中威望颇盛,此时如果在没有明确证据的情况下处罝朱将军,末将担心军中有变。末将提议,不如先将朱将军关入郡中死牢,待破了全子曜,再做定夺不迟。”吕蒙为了保命,转投许贡可以理解,但是让他即刻就要处置朱治,却是要担负起极重的恶名。
“主上,万万不可。朱治掌吴郡之兵由来已久,一旦让他走出这郡府,恐怕便如猛虎出笼,再见面或许就不是主上决定他的性命,而是由他来决定主上的性命了!”许贡的幕僚见吕蒙似乎说动了许贡,急的跳起来不顾身份的大声叫嚷道。
“这……”许贡一时间也举棋不定。
第289章 徐盛和吕蒙的打算()
289
许贡虽然不如先秦孟尝君养士三千,但是他府中的食客,没有五百也有三百。其中不乏侠士,谋士,有才干者。
而其中最得许贡信任的,便是此刻与他一起在堂前会见朱治等人的幕僚。此幕僚乃是会稽人士,姓周名奇。周奇虽然年过四旬,但是才思敏捷,善于把控布局。
周奇知道朱治在吴郡的声望和地位,甚至要超过郡守许贡。而徐盛和吕蒙,更是逃难至吴郡,被朱治慧眼识珠,才有今日的地位,可算是前途无限。
要知道这个时代,无论是文士还是武士,最注重的便是气节。像徐盛,吕蒙这样的少年侠士,舍生取义乃是一时风气。所以周奇对于徐盛和吕蒙突然倒戈一击,心中存有极大的疑虑。所以他一开始便悄悄提醒许贡,要小心徐盛和吕蒙是否真心实意投靠过来。
果然,稍一试探,吕蒙便不愿意当场处置朱治,甚至还找了个看似十分合情合理的理由。
但是吕蒙所说,又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朱治在吴郡军中的威信,可以说是只手遮天,如果许贡直接处决了朱治,真不知道军中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所以不管徐盛和吕蒙到底是否真心投向许贡,许贡都只能暂时相信他们,再通过他们逐步蚕食吴郡各部军队的掌控。
“使君是否信不过末将?不过这也可以理解,小心谨慎一点,总归是没有错的。不过朱将军此刻确实不能妄动,否则军中哗变,后果不堪设想。如若使君心中还有犹疑,可先将各处的兵符掌握在手。”吕蒙自己也知道,想要许贡立马信任自己,很不现实,便又提出折中之法。
“吕将军言过其实了,郡县之兵,乃是朝廷之武装,岂是他朱治的私人之兵?我家主上乃是天子册封的吴郡太守,本就是吴郡之主。各部军士食汉禄,忠君主,怎么会因为一己私利而谋反主上呢?主上,此事不宜拖延,否则必生祸害!”周奇越想越觉得吕蒙和徐盛可疑。
“报——,报告使君,乌程有紧急军情送达。”
正当双方争执不下之时,郡府外突然一阵嘈杂,随即一名信使慌乱的冲进了议事堂。
徐盛抢先一步,将信使送来的军报接到手中,随即飞速的瞄了几眼,然后恭敬的递到了许贡手中。
许贡打开竹简一看,顿时大惊失色,整个人颓然跌坐在椅子上。
“好一个全子曜,行动竟然如此迅速。我等好不容易谋划得来的乌程县,这便被他给摘了果实。”许贡有气无力的喃喃自语道。
周奇也接过竹简,快速一看,同样感觉一阵晕眩。
“罢了,先生无须多言了。吕将军,徐将军,希望你们不要辜负某的信任。这便先将朱治等人打入大牢,等候发落。某还有紧急军务需要你二人去办。”许贡一抬手阻止了周奇想要再次反对的声音,做最终决定道。
“请使君放心,末将二人誓死追随使君左右。”徐盛和吕蒙都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杀朱治,他们都能接受。
……
徐盛和吕蒙将朱治三人押入郡府的大牢,也不敢与朱治等人过多的解释,面对朱桓和朱然的满目杀气,两人只当没看见。
两人又关照看守牢狱的狱卒,一定要小心照看好朱治三人,绝不可怠慢。这才匆匆离去,许贡还在前堂等着他们呢。
“将军,没想到此二獠竟然是如此忘恩负义之徒,早知当初就不该收留他们。”朱桓依旧气愤难消,他跟随朱治多年,最清楚朱治是如何善待徐盛和吕蒙的。
徐盛和吕蒙都是少年犯事,要不是朱治收留他们,他们不是成为盗贼,便是早就客死他乡。
“义封,你觉得子明和文向真是那贪生怕死,卖主求荣之辈?”朱治微微一笑,转头问朱然道。
“起初,我也与兄长一般,恨不得亲手杀了他二人。”朱桓虽然与朱然并无亲缘,但是毕竟同姓,所以朱然称他为兄长,“可是之后我慢慢细想,这其中似乎并没有这么简单。”
“义封的意思是,那二人另有目的?”朱桓毕竟也不傻,经朱然提醒,忽然也开始思索起来。
“子明和文向的为人,我们是最清楚的。虽然他们都是半途投靠我父亲,可是这几年来,他二人与我等,也算是亲密无间。说实话,论才能,义气,谋略,我都自认强不过他们。怎么会在许贡面前,他二人突然就软弱了呢?”
“听义封之言,再回想之前种种,倒确实是我鲁莽了。如此看来,子明他们是故意倒向许贡,再做后续之图?真是如此的话,倒是我错怪他们了。”朱桓生性高傲,最是看不上没有气节之人,所以对于吕蒙和徐盛的背叛,他非常愤怒。但是在想明白了其中缘由后,又极为内疚。
“休穆切勿自责,这暂时是我的猜测,一切未有定论。即使真的错怪他们了,你刚才的表现也反而益处多多,至少使得子明和文向在许贡眼里变得更加真实。”朱治老而弥坚,更能沉得住气。
“为今之计,我们不要有过多的负担,静心在此等候,我想事态的发展远没有到穷途末路。”
……
再说徐盛和吕蒙返回许贡堂中,一路上两人快速的交谈着。
“文向,可知那军报上写的是何事?”吕蒙问道。
“我只是粗略看了一眼,好似是乌程县被全子曜夺走了。”徐盛摇摇头,不是太确定。
“乌程是使君谋划已久之地,没想到全子曜果然势不可挡,竟然转瞬间便据为己有。不知使君将派给我们什么任务。”吕蒙大为惊奇。
“不管什么任务,保住将军是我们的最大职责,哪怕背负忘恩负义的骂名,我也要救出将军。”
“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将许贡那厮宰了,然后救出将军独掌吴郡。”吕蒙少年便以胆气著称。
“不可鲁莽,城中尽是许贡亲卫,其府中食客也达数百人。一旦有任何疏忽,不仅救不了将军,还会搭上性命。”徐盛急忙劝阻。
“左右不行,那便要如何是好?”吕蒙有些气恼。
“走,先去听听许贡到底分派你我何等任务。”
……
第290章 古城吴郡()
太湖流域虽然是平原滩涂地形,但是也不缺乏山岭高地。全熙带领斩尸营经过两个昼夜的急行军,终于抵达离吴郡郡城只有十里地左右的山林中。
这处地方离太湖岸并不远,是一处四面山岭包围的低地,只有一条密林覆盖的小径出入。不过山岭包围之中,却有一片还算宽阔的草地,适合于安营扎寨。因为草地四周同样树木茂盛,所以不易被外界发现。加上周边水源充足,又有小溪流淌,是一处上佳的隐蔽处。
全熙还命令军士搭帐篷时,在帐篷外面铺上一层树枝作为隐蔽色,这样更能确保万无一失。
吴郡的郡城就是后世的苏州城,到全熙生活的后世时,据传已经有2500年的历史。更为神奇的是,后世的苏州城,几乎与古代时期的古城完全没有偏离地址。考古表明,现在苏州城外的护城河,便是两千年前挖掘的原址。因此,苏州城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变更过地理位置的历史名城。
传说中古代的苏州城有八座城门,当然,这些古城门早已经不复存在,后世所保留的几处,也是历代重修的。而其中最为出名,保存也最完善的,要数盘门和胥门。
胥门,顾名思义,跟伍子胥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这处看似破损的城门洞,保留着元代修建后的模样。胥门附近还建有伍子胥的纪念馆。
另一座盘门,跟三国更是有着莫大的关系。盘门内有一座古塔,名为瑞光寺塔。这瑞光寺,相传是孙权所建,乃是为庆贺其母吴国太生辰而建造。
有些感情一直深深的埋藏在全熙的内心深处,从小对历史比较偏好的他,也曾幻想过,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在几千年前,到底是何种模样。而现在,他竟然真的有幸能亲身参观下姑苏城两千年前的样子。
……
全熙将袁康留在驻地统辖斩尸营,自己则带着付小五和严如意,轻装出行,一路往吴郡方向奔去。
“兄长,可曾来过这吴郡郡城?”付小五知道全熙的吴郡人,而且离太湖很近,所以有此一问。
“来是来过,不过时间太久了,或许早就改变了模样。”全熙有些小小的感慨道。
“我在江都时便听说许贡此人,还是有些才能的,吴郡在他的治理下,至少并没有变得特别糟糕。”付小五说道。
“只可惜此人冥顽不化,说是效忠朝廷,但实际上却是谋一己私利,不愿放弃手中的权势罢了。”哪怕许贡真的是一名良吏,但是大势所趋,全熙不得不将他消灭。
“这天下都乱成这个样子了,他许贡还要效忠皇帝?公子,许贡是害死我二兄,使得我大兄生死不明的罪魁祸首,你一定要替我报仇,我要手刃贼人。”严如意则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她只知道自己兄长变成一死一失踪,都是许贡害的。
“一切等进了城再见机行事吧!”怎么处置许贡,不是简单的一刀杀了的事情,全熙自然不能随口答应严如意。
……
全熙三人一路急行,躲过了数处吴郡守军的查巡,又翻过几座山岭后,便远远看见了吴郡城墙。
三人将马匹藏匿起来,然后换上粗布麻衣。好在三人都是从军行伍之人,皮肤都十分黝黑,装扮成辛勤劳作的村夫并无不妥。就连严如意,也要比一般的女子看着风霜一些,毕竟她也是盗贼窝里的女子。
付小五和严如意扮做砍柴的樵夫,背着一摞柴禾,而全熙猎户装扮,手提几只野鸡野兔,三人就这么往吴郡城中行进。
郡城外还算热闹,甚至有简单的集市,百姓神态也很平和,倒是没有大敌压境的感觉。
全熙走近城门一看,城门上刻着“胥门”二字。一瞬间,全熙便感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笼罩着他整个人。
城门口有执勤的郡兵,不过检查并不严苛,只是盘问几句,没有特别扎眼的人,都放入进城。
严如意跟随严白虎一直在吴郡境内盘踞,一口熟练的乡音,看不出任何破绽。至于全熙和付小五,也都是吴郡人士,全熙的口音早就跟付家庄兄弟待久后,也变得跟这个时代毫无两样。
三个人便这么顺利的进入了吴郡城内。
……
青石板的小街,两旁是古色古香的铺子,贩卖各种物品。而一侧的铺子后面,则是清澈见底的小河,缓缓地流淌着,似乎几千年来,从没有改变过什么。
沿街小贩的叫卖声,把全熙再次带回到了两千年之后。恍惚间,全熙觉得自己并不是行走了东汉末年的陌生古城中,而像是回到了跟爸爸妈妈逛十里山塘街的记忆中。
“公子,我饿了!”严如意毕竟是女孩子,而逛街是女人天生的爱好。所以在看到街两侧各种美味香醇的糕点后,严如意已经走不动道了。
“想吃东西啊,行啊,把手里的柴禾和野味先卖了吧。卖了就有钱了,才能买好吃的。”全熙像是哄三岁小孩一般,笑着对严如意说道。
“啊?这柴禾还能卖钱啊!”严如意一脸错愕,她原本以为在山中砍柴,只是为了装扮样子的。也难怪,作为严白虎的亲妹,她平日里根本不用为吃饱肚子发愁,更没有经历过赚钱的艰辛。
“如意小姐,我们是进城卖柴赚钱的,如果做戏不做到位,万一被有心人发觉,岂不是坏了。”付小五倒是有些严肃的说道。
“好像是这么回事!”严如意一想,确实如此。不过她很快忘记了自己肚子饿的问题,觉得沿街叫卖,似乎也非常的有趣。
三人自然不是真的要卖多少钱,所以将手中的东西相对便宜的卖了出去,很快便赚了几十钱。
其实,全熙也早就馋的肚子“咕咕”叫了。
他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吃过家乡的美食了,有时候对于美食的怀念,也是格外痛彻心扉的。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远处传来的一阵苏式汤面的香味,让他食指大动,瞬间便被吸引了过去。
这里的面馆很是特别,全熙在其他城市从没见过。就算是建业,寿春那般的重镇,都没有吴郡这样的面馆。
与其说是面馆,这里更像是一个汇聚四方的大杂烩。
全熙三人找好位置,点了三碗面,便擦着口水焦急的等待大快朵颐。
忽然面馆中掌声雷动,全熙循着众人目光看去,堂中一侧的一处类似戏台的地方,一位中年文士装扮的人,手持着一柄古琴,正朝四处的人笑容可掬。
“诸位乡亲,今日某便为大家说一出江东小霸王大战恶僵尸的桥段……”
第291章 江东小霸王另有其人()
江东小霸王?全熙心中大奇,难道这江湖上,还依旧有着孙策的传说?
“话说那江东小霸王,姓全名熙,字子曜,乃是我吴郡钱塘人士。只说那一日,天空中忽然狂风骤起,黑云遮天,电闪雷鸣。轰隆隆的雷声,将整个大地都震得颤抖不已。那秣陵城就像是汪洋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可能。不过这些都不算可怕的,真正可怕的,乃是将秣陵城围的水泄不通的十万僵尸大军……”
全熙听了不禁莞尔,这抚琴的文士,倒是跟后世的说书人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在这个时代,他们的身份是什么。而他口中那江东小霸王,竟然是自己啊。连一旁的严如意和付小五,都忍不住掩嘴偷笑起来。
说起来也倒是合情合理,孙策小霸王的名号,是在统一江东时打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