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已拆除了浮桥,烧去了船只。我等过淮的交通几呼断绝!”
“凤阳知府徐安实在可恶!将来必须拿他碎尸万段……”燕王大声地向诸将说道,接着又叹息道,“唉!凤阳缺少了楼橹,淮安粮草丰足,此二地都不易快速拿下,我等不如乘胜直趋扬州,占领仪征。这样一来,淮安、凤阳自然震动。待我挥兵大江之上,京师孤危,必然发生内变。此乃事半功倍、速战速胜之策……”
众将欣然叫绝。
“然而——目下如何渡过淮河?”邱福略有顾虑地说。
“这……”道衍军师摸着前额,踌躇了一会后,突然叫道,“贫僧倒有一计,可能破敌!”
说罢,道衍上来与燕王耳语了一阵后,燕王笑着示意,众将遂纷纷上前听令。
“令朱能率轻骑二千,沿淮河北岸西行二十里觅船,快速渡河,绕到南军营垒的南边杀进!”燕王令道。
“邱福也率轻骑二千,沿淮河北岸东行二十里觅船,快速渡河,绕到南军营垒的南边杀进!”燕王又令道。
二将得令,各引军去了。
“其余兵将随本藩留守本营,轮流击鼓高呼以疑敌军。同时,准备过河的一切器具……”燕王接着说道。
众将分头去后,燕王遂号令其余将士,扑向淮岸,舣船扬筏,张旗鸣鼓,作出即将强渡的架势。南军在对岸见此情景,十分紧张,严加设防,全军力量,都用在岸上,专等燕军渡河,以便在中流拼杀。却见燕军鼓噪半日,仍未有过河的行动。于是,防备之心渐渐松懈,并回营歇息去了。
过了不久,忽然,南军大营后方叫声骤起,无数燕军杀出,人叫马嘶,吓得南军魂不附体。主帅盛庸一直将大军列向河北,怎么也未能料到,燕军竟敢绕道南来,疑是由天而降,慌忙出帐上马迎敌,不意群马惊跃,又把他掀下,幸而有随从救起,赶紧掖登小船,仓皇逃去。这边南军群龙无首,自然大乱。后方朱能、邱福等先来的燕军又汹涌杀来,南军阵脚已乱。这时,前方抵御燕王渡淮的大军也立即溃散开来,接着,燕王趁机大举扬帆渡河,不一会,燕军大队人马,势如排山倒海,向淮南压来。
于是,燕王扫清南军,缴获了大批军需器械和船只,拿下了盱眙,攻陷了扬州,杀死都指挥崇刚和巡按御史王彬,占领高邮、通泰、仪征等城,最后进军高资港。此时,燕军兵将已逾四十万,战舰已过六千艘,旌旗蔽日,鼓乐震天。
燕军大队人马已临大江北岸,南朝举国震动、惊恐,建文帝在与群臣紧急计议。
“今燕军已临江畔,京师不保,我朝危急!”建文帝泣道,并向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说,“朕令三位临危受命,分道到各州府征兵,以防京城遭燕军袭击。”
“臣等前往……”御史大夫练子宁、侍郎黄观、修撰王叔英等应声去了。
“目下,各镇守将见朝廷临危,都观望不前,甚至还有在暗中以钱贿赂,有意归燕之叛徒!”方孝儒叹道。
“陛下,请看!”黄子澄说着,拿出一叠奏章向建文帝说,“朝中六卿大臣,纷纷上奏,力图向外逃避!”
“此时弃城逃避……如此,国中更为空虚了!”齐泰惊道。
“朕当速颁‘罪己诏书’,以安定人心!”建文帝向齐泰、黄子澄等人说道。
“国运已到最后关头。陛下,我等群臣当立即商议后事……”齐泰、黄子澄、方孝儒等人齐声叹道。
“正是!事已至此,朕与群臣当立即商议后事!”建文帝哭泣道,遂和众人计议。
“今天为缓兵之计,陛下应遣使向燕王割地求和!”方孝儒道,“等四方援兵来后,再作决战。”
“事到如今,还有何人能往?燕王也未必会答应议和?”建文帝泪流满面道。
“庆城郡主乃燕王之姐,陛下可请吕太后出面,命庆城郡主前去江北的燕营走一遭!”方孝儒道。
“此言极是!”建文帝哭泣道,点头称是。
芦苇飞飞,夜色茫茫,凄惨的风声从耳边刮过。
庆城郡主受着建文帝重托,以吕太后的名义、怀揣着吕太后的密函,星夜匆匆上船离京,乘风破浪向江北而来,官艨直抵六圩船坞旁边。
此时,渔歌随风从六圩港飘来:
“……王浚楼船下益州,
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
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的诗句竟到六圩江渚之中!”庆城郡主闻罢,悚然回头向随从低言了一句。众人默然无语。
庆城郡主沉默了一会后,遂命船工加快行船,星夜赶到江北燕营。
“阿皇姐驾到……”燕王听说庆城郡主已到营外,慌忙出迎,且大哭,“想不到你我姐弟竟如此见面?”
“皇弟莫悲伤!为姐今来,正是想了结你叔侄此番恩怨。望尔辈能静而思之,掩旗息鼓,化干戈为玉帛。尔辈何必同室操戈,致使先皇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宁?”庆城郡主也满面泪水地说道。
“皇姐差矣!”燕王惊向庆城郡主道,“如今之势悉因少主被朝中奸臣挑拨离间所致,为弟只是为自身立命而战而已,别无他意……”
“既然如此,皇弟且听为姐一言,双方收兵如何?”庆城郡主停止哭泣,说道。
“皇姐莫非是来专为少主作说客的?”燕王收泪问庆城郡主道,“今朝廷负我,屡次加兵讨伐,大兵在前,我岂能罢兵就缚?今周、齐二王何在?”
“周王已召还京师,齐王仍在狱中。倘皇弟愿就此罢兵,为姐即可奏请皇帝恕免各王!”庆城郡主道,并接着试探道,“若弟仍怕万岁加害,可否让天子割地给你,你与天子以长江为界,分而治国,如何?”
“父皇封地,尚不能自守,岂能指望天子割地?我率兵而来,无非是要谒孝陵,朝天子,劝皇上恢复旧制,赦免诸王,严惩朝中奸佞而已,一切办妥,我即回军北去,仍守北藩!”
“一切当慢慢处理,皇弟何不暂且先行收回兵马?”庆城郡主说。
“不然!”燕王说,“我若不能先行办毕诸事,将来夜长梦多!皇姐之意,实为朝中缓兵之计。今日议和,明日又战,岂不是让我姐弟徒劳。弟若如此,恐无葬身之地了。弟决不能中奸臣歹计!”
“当年为姐与吕太后力谏建文帝不杀燕王,少主仁义,欣然允诺,否则燕王如今安在?然而,为姐今日替少主过江来与燕王媾和,燕王却丝毫不让,此乃强人之为也!”庆城君主瞪眼问燕王。
“阿姐之言差矣!如今朝中奸臣当道,本藩与少帝已成水火,本王倘若不恃强以自保,恐怕性命早已休矣!阿姐,恕本藩不能怀妇人之仁,以误大事!”燕王大声说道。
第308章 燕军兵陷铁铉坑【1】()
“国中家中,又一场劫难难逃……”庆城郡主听罢,自忖说服不了燕王,十分痛惜地叹道,“若果如此,我姐弟难见了……”
庆城郡主只好起身告退,燕王走出帐外说道:“回京后,为我谢过皇上,说我与他骨肉至亲,叫他从此悔悟,除去奸臣。我命大福大,虽经陷害,至今不死,不久就要进京了……”
庆城郡主听了燕王的一番声色俱厉的话,浑身颤抖,忙失望地率众慢慢向江边官船走去。燕王一直送她到江边。
“倘若皇弟进城,会大开杀戮否?”庆城郡主过了一会,又回头问身后的燕王,“……譬如,皇后马氏已有孕在身,皇弟可否网开一面,放其母子两条性命?”
“除恶务尽!皇姐不能要求我自掘坟墓。姐知先皇当年收容陈友谅妃子之故事吗?”燕王面露凶相地问庆城郡主道。
“此事……略知一二!”庆城郡主嗫嚅道。
“当年先皇留下了陈妃阍氏,竟然是养虎为患,待陈妃阍氏遗腹子朱梓成人后,先皇封之为潭王。在朱梓将去其封地长沙时,向母辞行说‘将去封国’。母问:‘你国在何处?受谁人所封?’,梓说‘父皇封我在长沙’,母又说‘你父陈友谅早被元璋所杀,怎能封你?我所以委曲求全至今,乃为报仇呵——’于是,梓母子痛哭一场,并定下谋反之计。直到事败后,全家自焚时,犹对我先皇说,‘宁见阎王,也不见贼王’。先皇险遭陈妃阍氏母子的毒手,弟岂能再步先皇后尘,重蹈先皇复辙?”
“同宗至亲骨肉,不可与陈氏相提并论!”庆城郡主道。
“人虽不同,理则相当。皇姐乃妇人之见,怎度帝王将相之腹?”燕王斩钉截铁地说道,“曹操说过:‘宁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斩草除根,乃我燕王之本性……”
“我大明国民,将大难临头了……”庆城郡主听罢,大哭而去。
送走了庆城郡主,燕王返身回帐,和衣侧躺在床上,百感交集。过了一会,燕王又起身披衣,走到窗户前,并一手推开窗门向南而望,但见那江南远处京城,亮光隐约。
“是灯?是火?是星斗?”燕王自言自语道。
“大王还要外出?”侍从轻步走来问燕王。
“不不不,尔等且退……”燕王向来人摆摆手后,又自言自语地说,“世事难料,少主遣人要与本藩讲和了!啊,本王起兵靖难凡四年,不意如今,兵达天子脚下,龙庭指日可待!”
“朱棣不可得意忘形!尔上负先皇圣旨,下负国中亿万臣民,杀人如麻,大明岂能容尔?”突然,窗口上空一个声音响起,燕王大吃一惊,忙探头仰望,夜空深沉,却空无一人,而此声犹如发自天籁。
“何方妖孽,敢如此骂我?”燕王瞪眼叫道,“世间事,多在人为。我与少主同为太祖嫡后,先帝本欲让我继承大统,原非少主一人可为?天下者乃英雄之天下,先帝‘削剌’故事是恨懿文太子懦弱也。本藩以强力靖难,天下有不从者——杀杀杀!本王以杀戮镇天下,有何不可?”
燕王说罢,帐外夜风骤然呼嗖嗖地兴起。他急忙披着长袍,迎风大踏步地走到大江亭边,凭栏南眺,只见这时西风扫去了中天江月,舢艨无影,江南灯光也渐渐暗淡下来了。
当夜,庆城郡主回到京城,将实情奏告于建文帝,帝急与方孝儒、齐泰等商议。
“今燕王夺位之心,已昭然若揭,先生尚有何计策?”建文帝问孝儒道。
“陛下不必过于畏惧,长江天险也能当百万大军!”孝儒道。
“启奏陛下!苏州知府姚尚、宁波知府王进、徽州知府陈彦方、永清典史周缙,各率数千兵丁勤王来了!”正在此时,锦衣卫进来奏报。
建文帝始觉宽慰了一些,脸上略露笑容。
“速命兵部侍郎陈植去江边督军,臣即往上游召集船舶,以应敌军!”齐泰奏道。
“爱卿说得是!”建文帝道,“卿再调盛庸、徐辉祖夹击燕军于江左!”
“臣等领旨……”众臣各领命去了。
建文四年夏六月初,天气炎热。
大江南岸,从京城城北神策门、金川门、钟阜门,穿过龙江驿,绕过狮子山,再到城西仪凤门,蜿蜒二十多里,人喊马嘶,兵来将往,战舰穿行,战车轰鸣。昔日的江山风景,都笼罩在一片战火欲来、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紧张的气氛之中。
兵部侍郎陈植正策马飞奔在江岸和江渚之间。
“下游镇江和对岸江北瓜州同时吃紧!”突然,部将快马来报。
“我京城江南江北防务周密,燕军一时难以由此过江。燕军的计划是:全军聚集,出扬州,取瓜州,并将从瓜州渡江占领丹阳、镇江,再挥军西向,犯我京城……”兵部侍郎陈植向来将说,“你等飞渡江北,与盛庸合兵拒敌。不许燕军占得瓜州!我当快马加鞭,乘风破浪,直达六圩水军港口。到时你等在六圩与我会合。”
来将听后,忙策马飞奔江边船坞去了。
不到两个时晨,兵部侍郎陈植就已赶到六圩,见叛臣中官狗儿及都指挥华聚,率燕军向江边守镇南军的军营杀来,陈植忙率众乘船扬帆前去营救,南军大将盛庸、徐辉祖也趁机由北面夹击燕军。于是,中官狗儿及都指挥华聚节节败退。
“京都尚有如此强敌,镇江也恐一时难下,我等只好权且议和,引兵北去?”燕王向邱福说道,“你本与朝廷水军都督佥事陈宣有些交情,今日听说陈植将水师交给了陈宣,而陈宣已有异志,你何不派人以重金劝陈宣投降?”
邱福听罢,立即召来部下刘相。
“刘相,你从速秘密前往金陵,与我的好友左都督徐增寿联络,增寿向来有归顺燕王之意,我这里写好一封书信,请你过江去京城教坊,找徐增寿,让他偕你一同去江北六圩陈宣大营说降。”邱福一边说,一边交给刘相一信。
刘相应声上马飞奔江边渡口而去了。这里燕王、邱福、朱能等仍在紧张计议。
“如不能快来援军,长此以往,朝廷的北方军兵南下聚集后,恐于我不利!”朱能也说。
“燕王且看……”燕王正在发愁时,突闻邱福遥指扬州方向说道。
燕王顺其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队人马正浩浩荡荡而来。顷刻,援军到达眼前,为首的将军正是二王子高煦。燕王不禁大喜。
“我儿虎将,屡立战功。汝当为燕军的栋梁……”燕王兴奋地向高煦挥手笑道,“望我儿挥军直入盛庸阵中!”
高煦听了,急起直追,冲向南军大阵与盛庸相对,战得十分惨烈。
在六圩镇的一座茶馆中,人来人往,声音噪杂。燕将邱福的参将刘相在朝廷左都督徐增寿的参谋下,正与南军水师都督佥事陈宣密谋。
“佥事近日可好?”左都督徐增寿笑问陈宣道,并手指身边的刘相说,“今日有这位朋友来访!”
“老兄是?”陈宣未答左都督徐增寿,首先直问刘相,“客官怎么认识我的?”
“我从北方而来……”参将刘相说,“有个朋友托我给大人带来书信。”
“哦!书信今在何处?”陈宣问道。
“大人先回答我,你近日可好?”参将刘相说,“不必慌忙问及信在何处!”
“燕军已大兵压境,朝中人心惶惶,还有何好可言的?”陈宣说。
“大人就不为自己想一条退路?”参将刘相问。
“我恨不得反了……”陈宣暴跳如雷起来。
“嘘……”左都督徐增寿赶紧上来用手捂住陈宣的咀,说道,“隔壁有耳,将军小心为上!今日刘相将军到来就是为你指出一条路呀,佥事何必性急?”
“左都督与我已是至交,我不怕你把我招供出去!”陈宣说,说罢又问刘相,“你果然是燕王的?”
“你的朋友托我以百两黄金买你和金都督的水师!”参将刘相笑着,一面说,一面把一个包裹递给陈宣,“我乃你的朋友邱福大人的部将呢!”
“啊……”陈宣大吃一惊说,“你是来说降的?”
“不瞒将军说,在下是受你朋友邱福大人之托,来与你做买卖的,也是来救你的。否则怎会劳左都督徐增寿大人的大驾?眼下形势莫非大人还不知道?在下很高兴,你是位识时务者,刚才大人不是已说了吗?”参将刘相道。
“是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这买卖?”陈宣说。
“百两黄金,外加一个水军总督的乌纱帽。如何?”参将刘相说。
“啊!小人领命……”陈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