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南郑的一处小宅之中,马瞬罢卷而叹,像是一切苦功却又重归于徒劳。
早在天府之时,马瞬便向丞相打听过《先天八经》的消息,出乎意料的是,即便睿智博学如诸葛丞相,也向他摇了摇头,表示并没有听说过这本经书。
最后的一根救命稻草就这样化为乌有,马瞬也只得苦笑着安慰自己“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继续当一个“炼气一阶”的入门弱鸡……
真不知道若是远在长安的钟毓见识到了这位将两份拓书俱都修炼过后,却可能终身停留在最底层武道水平的十岁孩童,会做什么感想……
然而,此时此刻的马瞬,在目睹了诸葛果那近乎怪物一般的战斗力后,已经再也无法遏制自己心中想要变强的念头。
尤其是当他知道诸葛果所修炼的,就是与他失之交臂的《未名经》时,不仅更是感慨造化弄人……
当年孔明与赵云本是至交,为培养后起之秀,赵云便将《未名经》的内功心法交给丞相,但毕竟是“圣级中阶”的高等功法,对修炼者的天分和筋骨要求极为苛刻,除却赵云的两个儿子勉强粗通了一点皮毛之外,再无他人能够修炼成功。
机缘巧合之下,当时年仅五岁的诸葛果偶然接触了《未名经》,展现出惊人的武道天赋,赵云遂将此功法传之于诸葛果。
此后,诸葛果的武道便一日千里,短短四五年光景,竟已达到寻常武人一辈子的巅峰——“化气之境”。
长此以往,蜀汉本该再添一员虎将……
然而,马瞬仔细地在脑海里思索了“诸葛果”这个不见于正史和小说中名字。
最后,在记忆深处,他还是记起了这个名字,明末清初,一本名叫《三教同原录》,又名《历代神仙通鉴》的奇书曾经记载了以下一段诸葛兄弟之间的对话——
均曰:“三兄分仕三国,吾宗当兴。”孔明蹙额曰:“安不忘危,《易》之知几乎?闻恪侄刚躁,非保家子弟;诞固执寡谋,亦非令终者,我受付托之重,以身许国。此女爱未字人,常教以禳斗之法。彼即奉事不懈,后必证仙果,故名曰‘果’。”
第110章 求援备战()
建兴八年八月,魏大司马曹真分四路伐蜀:一路由司马懿将荆州之兵溯汉水而上,经西城入汉中;二路由车骑将军张郃引长安之兵取褒斜道;三路由雍州刺史郭淮将陇西之兵进祁山道,攻敌其后;最终一路则是大司马曹真亲自坐镇,引曹魏中军出子午道,四路大军总计超过二十万,这是自汉中之战后十一年来,曹魏再次发兵汉中。
消息传来,大汉国内一片震动,甚至在天府街头都流传起了丞相无故北伐,引火烧身的流言蜚语。
当然,这样别有用心的传言很快被坐镇天府的董允、张翼等人压下,但全国百姓都知道,如果此役战败,汉中有失,那么大汉政权将岌岌可危。
就在这时,扬武将军邓芝携带着诸葛丞相的亲笔信笺来到了江州,白帝城,面见前将军李严。
“客套话芝就不说了,如今曹贼起二十万大军伐我,汉中危在旦夕,丞相请李将军尽快派出援军。”
李严高坐在台上,接过邓芝千里迢迢带来的书信,稍一过目,便压在了一旁,答道:“情况我都知道了……不过,对于东吴那边的防御还是不应该松懈才是。”
邓芝心中一沉,开口道:“丞相已经承认孙权的帝位,现在东吴也将国都由武昌迁往建业,东线这边压力应该已经小很多。在下对东吴的了解恐怕不在将军您之下,请将军不要用这种藉口推托。”
见得邓芝如此执着,李严脸上不由闪过一丝不快,故作踌躇道:“我与丞相共受先帝遗诏辅政,他如今仅凭这么一纸命令就叫我出兵……”
邓芝会意,从袖间取出另一份密信道:“前将军息怒,丞相还有一封秘笺要给您过目。”
“哦?”李严笑了一声,接过那封秘笺,阅罢,笑道:“任命我为骠骑将军,丰儿为江州都督?看来丞相他并没有忘记我们共受遗诏的事实。我这就率领两万援军前往汉中,永安督叔至也随同前往。”
身在一旁缄默不言的陈到答道:“是。”
李严答应发兵的当晚,就设宴款待邓芝,酒足饭饱之后,众人各自归家,邓芝回到驿馆,推开房门,却见陈到已经独立在阴影之中。
“叔至等了多久?”
“早来一刻罢了。”
邓芝靠着桌子坐下,答道:“你还是老模样,滴酒不沾。”
陈到冷峻的面容没有半分异色,平静道:“伯苗观李严如何?”
邓芝摇了摇头:“可惜了……他还是没有通过丞相的考验……”
四目相对,两人都曾经担任过赵云的副将,互相读懂了彼此眼中的含义,一切尽在不言中……
——
话分两头,汉中治所南郑,收到了曹真发兵消息的孔明也在积极备战。
“诸位,根据前方探子回报,曹贼大军开始从子午谷等地出发准备四路夹击汉中,现在汉中局势非常危急。亮目前已经调动全部可以用的军队在汉中各地布防,但仍然感到有些不足。所以日前已经派伯苗前往江州求援军。”
汉中都督魏延道:“丞相,过去我防守汉中之时,特别注重将敌人挡在外面,这就是符合周易所谓‘重门’之义。”
讨寇将军王平亦出言附议道:“丞相,末将也认为文长之言非常有道理,我们以新修筑汉、乐两城为据点,向前在城固构筑防线,定不能让敌人跨入汉中一步,力求歼敌于外。”
孔明点头道:“文长、子均之言,亮非常赞同。此前亮已命子远将本部兵马前往武都,抵挡陇西的郭淮。至于斜谷防线方面,就拜托文长你了。”
魏延拍了拍胸脯道:“丞相放心,我定不会漏进半个敌人!
“亮还有一封锦囊,待文长与张郃军交战前,便可拆开,依计行事。”
魏延满脸疑窦之色,将信将疑地接过了丞相的锦囊,塞入怀中,道了声诺便退下了。
一旁的杨仪冷笑了一声,却不言语,阴鸷地望着魏延。
“明日,亮将自提主力前往洋县构筑防线!”
分拨已定,整个汉中的气氛逐渐开始变得紧张起来。
是夜,马瞬再次来到丞相府,这次难得见到丞相没有在批阅公文,而是与诸葛果讲习策论。
见到马瞬来,原本和父亲其乐融融的诸葛果立刻恢复了平日里一贯的冷漠神色,别过头去。
倒是孔明笑颜依旧,拾起放在一旁的羽扇,轻摇道:“《兵法二十四篇》可看完了?”
马瞬点头道:“受益匪浅,但尚需时日才能融会贯通。”
“兵法谋策,不在于一朝一夕的精读细思,更要亲临战场,才能做到因时致用。”
“这么说,对小子的安排已经下来了?”
“说实话,那封锦囊的计策你与亮所见略同,本该让你与文长一道才是……”孔明拖长了尾音道。
“那……”马瞬吞了口唾沫,双眼直勾勾地盯着孔明。
“不过考虑到此计太过凶险,你虽得子龙亲授,但如今还是武艺尚粗,亮只好把你带在身边,一同前往洋县了。”
马瞬的脸上登时焕发出光芒来,不住地感谢道。
一旁的诸葛果啐道:“父亲,这家伙就是个拖油瓶,半点本事没有,您还当个宝贝般护着。”
感受到了言语之中的一丝酸意,马瞬不由苦笑着望向诸葛果。
“果儿此言,甚合为父之心,这样,你二人既然投缘,正好结伴同行,但仅限在军中,不得擅往前线。”
此言一出,马瞬和诸葛果目瞪口呆。
“丞……丞相……”
要是和这小妮子结伴,不知得被她吐槽多少回!这样的话说不出口,马瞬只是用愕然来面对这个颇有些古怪的决定。
“我不要。”
诸葛果的回绝则更加的干脆利落,她丝毫没有顾及到马瞬年幼的自尊心,一口回绝道。
马瞬望着那冰雪般的侧颜,心中默道:“修仙党还是好好地待在朝真观里修仙吧,我等凡人向来都是敬鬼神而远之的……”
第111章 风雨谷路()
“阴雨连绵,莫非真是天不佑我大魏?”
魏少府杨阜,也是伐蜀监军,在帐外望着阴郁的天色,任由雨水滴打在脸上,仰天长叹道。
今日的雨势比起向日来说,已经略微减小了一些,但要是因此断定不日就会放晴,却只是一厢情愿罢了。
这一个月来,杨阜不知是第几日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好不容易燃起的希望,却又被接下来重新恢复的瓢泼大雨浇灭。
“少府大人,莫要着凉。”
一旁随侍官员看着这位年过半百,须发已经渐渐发白的老人,很难将他再与二十年前那个英勇抵抗马超的西凉英雄联系到一起,仿佛那曾经的荣耀,也随着岁月的流逝而逐渐变得轻微。
自杨阜之后,雍凉人士能够在朝中担任要职的人越发得凤毛麟角,他也知道,大魏自从版图稳定下来以后,就逐渐开始漠视这些边地出身的官员,武帝殁后,颍川一带的世家大族重新恢复了活力,一批批三朝老臣无不在为自家的子嗣谋划一个美好的前程。
念及此处,杨阜不禁哂笑一声,他的亲族和子嗣早就在当年和马超的斗争中死伤殆尽,这二十年来,却没有任何续弦之意,孑然一身,无牵无挂,倒也少去了不少烦恼,得以一心一意报答武皇帝的恩情。
“去通传,我要见大司马。”
杨阜回身,雨水顺着他刀削般的面颊淌下,是他仿佛从水里捞上来的一具浮尸,随侍官员被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慌忙答应跑向大帐。
半个时辰后,杨阜步入大帐之中,大司马曹真身着便服坐在上首,以手支头,正在小憩。
但杨阜却不以为意,他重重地咳了一声,道:“大司马,连日阴雨,我军已经走了快一个月才勉强看谷口,士兵的士气非常低落。”
曹真闻言转醒,却也不惊,缓缓地放下手臂,答道:“少府见谅,适才真也在为此事发愁,连续三十天的阴雨,着实大大拖延我军的脚步。对了,仲达、儁乂还有伯济那边行进到哪了?”
杨阜摇了摇头道:“我军四散深入敌境,山隔水重,已经完全失去了联系,恐怕只能独立作战了。大司马,这场战争到这里也该知道有问题了。如果再不停手,只怕我军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反击。”
曹真踌躇再三,还是说道:“好不容易行军到这里,就这样放弃也实在是愧对圣上对我的期待。何况大魏承平日久,我必须要用这样的战役来培育出下一代的武将才行,哪怕是必须付出点代价。日前我已传令谷口先锋官张虎乐綝,要他们进行试探性地攻击。”
“下一代?”杨阜眉头紧锁,望着曹真,只见这个向日神采奕奕、英姿勃发的武官,此刻却显得十分疲惫和苍老,不禁出言问道:“大司马,莫非您的身体……”
曹真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这件事少府心里知道就好,要是说出来,恐怕会动摇军心。”
杨阜叹了口气,不再追问:“既然大司马已经下令,那我也无话可说。只是张虎乐綝之辈,未经战阵,如此贸然出击,岂不是凶多吉少?”
曹真摆摆手道:“少府请放心,一位‘军师’主动请缨,上前线指挥进攻了。”
“军师?”杨阜疑惑道,他并没有听说过军中有哪位被称作军师之人。
“是啊。”曹真的脸上露出宽慰之色,答道:“我们曹家,最厉害的‘军师’。”
——
“公主,已经爬得够高了,我的马都快吃不消了!”
两人两骑悄无声息地在山岭之上跋涉,隐约看得山下方一处处灯火和营寨。
“噤声,我在估计蜀人数量。”
东乡公主曹忆此时一声戎装,身披轻甲,凛凛然有一丝武将气质,策马在前,向下望道:“还不够高,得再往上走点才行。”
说罢,曹忆一抖缰绳,坐骑狠狠地打了个响鼻,往岭上走去。
说起这匹坐骑,却是大有来头,正是曹真坐驾,唤做“惊帆”,跋山涉水,如履平地。正是因为曹忆执意要往前线进行指挥,曹真才将这匹宝马借给她,以保证东乡公主的万金之躯。
但如若此刻的曹真知道公主殿下居然骑着他给的名驹只身犯险,不知道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公主,等等我!”
许仪身形硕大,胯下的马只是一般战马,驮他上山已是精疲力竭。无奈,许仪只好弃了马,徒步跟在曹忆身后,一并往岭上走去。
早前刚下过雨,但这天仍旧阴郁得可怕,曹忆来到岭上高石,终于得以将整个蜀营尽收眼底。
纤弱的身形在风中伫立了良久,这位年轻的公主方才发出一声喟叹:“诸葛孔明,真是天下奇才……”
许仪在一旁挠了挠头,道:“公主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不就是几个帐篷么,和俺们大营也没啥不同啊。”
曹忆笑着摇了摇头:“你不懂,这营垒四正四奇,暗合八阵之道,若是我军强攻,恐怕攻下一营,就会被其他七营包围其中,凶殆异常。”
“这么玄乎?”许仪瞪大了眼睛瞧着山下的营盘,努力想要看出曹忆所说的“八阵之道”。
“这么看来,攻坚是不成了,只能期望进行野战……”曹忆自言自语道。
就在这时,岭下不远处忽然传来人声。
一个略显稚嫩的声音先传来:“姜大哥,此岭高耸,正好能看到曹军先锋营寨。”
接着一个年轻男子答话道:“还是马贤弟机警,曹军来此不久,人生地不熟,定未探到此地,咱们正好抢先一步。”
这时,一个冷清的女子之声却又响起:“姜大哥休夸,谁知道这地方有没有敌人,万一……”
然后,话题戛然而止。
因为岭上的二人,已经见到了岭下的三人。
一个长得颇为清秀的年轻将领,一个十岁孩童,和一个差不多的女童,三人三骑,正在岭下错愕地看着他俩……
第112章 神亭岭上()
“曹贼(蜀人)!”
通过彼此衣甲巾绦,双方很快互相确认了身份。
“公主快走,这里有俺顶着!”许仪爆喝一声,圆瞪怪眼,手提大斧就拦在三人身前。
曹忆二话不说,调转马头,直往岭下奔去。
这样的分工不可谓不够默契,许仪早就弃了坐驾,如今纵使有心逃跑也无能为力,再加上对曹家的忠诚,令他当机立断拖住来人。
反观曹忆,面对这样一个为自己慨然赴死的手下,却丝毫没有半点犹豫,直接拔马回走,任由其留下断后。
这个女人的狠辣果决也不由得令人心生战栗。
下方的三人正是前来探查地形和曹军部署的姜维、诸葛果、马瞬,说来这个冒险的想法还是马瞬主动提出的,曹军在一连三十日的惨风凄雨之中穿过整条子午谷道,早就已是强弩之末,这场战斗无疑已经输了大半,马瞬所想的,不过是如何进一步扩大战果而已。
比如若能借此机会斩杀曹真、司马懿,再不济生擒张郃、郭淮,都能大大地挫伤曹魏的国力,毕竟像现在这样敌人自己送上门来挨宰的天赐良机可不多见。
因此,侦查才是重中之重,姜维之前用过马瞬的“锦囊妙计”两人一见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