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正嘻嘻一笑,“吓唬官家?那必须把火器营拉上阵前,对着京城放几炮,保证官家会吓的魂不附体,没准一害怕弃城而逃了呢!”
李茂无语的看着曹正,这货的嘴巴开光了吗?
按照他的预计,赵佶真有可能弃城而逃,毕竟信安军来势汹汹,骇人的很,赵佶历史上就在女直人攻来前跑掉了,这次谁敢说不会重演那样的戏码?
信安军稳扎稳打,京城之中已然沸反盈天,李茂报捷的捷报已经摆在政事堂,摆在赵佶案头。
无论君臣,脸皮不受控制的滚烫火辣,原本这是天大的喜事,骨子里也有些好大喜功的赵佶换在往日早就手舞足蹈了。
但是隔着这份捷报不到五个时辰,二次北伐兵败,丧师十万,赵楷和高俅被俘的消息也传了回来。
正如李茂所料,这样的举动触碰到了赵宋天下的底线,五代十国的时候,武将动不动就造反自立,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又与士大夫共天下,彻底把武将压制的死死的。
有宋一朝没有一个武将能逃脱这个框框,哪怕是被人称道为不世帅才的狄青也最终因为猜忌郁郁而终。
可见上到官家皇帝,下到朝廷重臣,在这件事上的态度非常一致,那就是不能给武将翻身的机会。
但李茂收复燕云十六州,一下子打破了旧有的藩篱,李茂是文官,状元出身,怎么说都被划归为士大夫的一员。
可现在李茂明显是在给武将们摇旗呐喊,报捷请功,完全站到了对立面。
赵佶不能忍,蔡京等人更无法忍受武将的不受控制,第一个提出应对之策的就是蔡京。
当面启奏请赵佶下旨令天下兵马齐聚京城勤王,想尽一切办法都要刹住这股歪风邪气。
话谁都会说,事却不见得有人能办。
这几年大宋的日子也就是驴马粪蛋表面光,骨子里问题多多,一个银钱问题就解决不了。
看着大宋将西夏国土纳入版图,开疆拓土三千里,但那都是苦寒贫瘠之地,能养活西军就不错了。
再加上这几年到处都是民乱和起义,洞庭湖那边钟相杨幺的祸乱有愈演愈烈之势。
偏偏在这个关口,燕云十六州收复,本该普天同庆的喜事,却因为李茂谋反的由头,变成了一件祸事。
当童贯,谭稹救回了赵楷和高俅,把他们所知道的具体情况一说,君臣们皆倒吸一口凉气。
李茂谋反还是没有谋反,现在已经不重要,在他们眼里李茂已经成了武将们的一个摆设,活着的印信。
尤其是童贯的配合,点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将领出身,一个个双眼都有点发直。
唃厮啰人,党项人是主力倒也罢了,还有招降的李助王庆余部,方腊余部,甚至很多亡命之徒,摇身一变成了朝廷武官,又有赵楷等人旁证。
这些个势力纠集在一起,打着李茂的名义带兵南下,要干什么?这不是明摆着吗!
王黼对李茂恨怨难平,依旧把罪责往李茂身上扣,“陛下,这一切都是李茂搞出来的,如果不是他招降唃厮啰人,党项人,不招安那些流寇贼匪,焉有今日的祸乱,合该诛李茂九族让其谢罪。”
蔡京还没老糊涂,王黼一开口,他就知道肯定会引到自己身上,咳嗽一声道:“话不能这么说,平灭淮西之乱,方腊之乱,唃厮啰人和党项人还是立下了功劳的,灭国西夏,也全赖李茂率领这些人千里奔袭,现在不是追究李茂有没有罪的时候,而是怎么平复那些武将的异动,真把兵马开拔到京城之外,诸位可担得起这个责任吗?”
蔡京把王黼没说出的话堵回去,朝赵佶一躬身,“陛下,当务之急有两件事必须尽快办理,第一是弄清楚李茂的具体处境,是否被治下武将裹挟控制,第二是加强京城防御,做最坏的打算,那些武将一旦发起疯来真攻城,后果不堪设想。”
除了蔡京之外,无人拿出具体对策,赵佶心头烦躁,把事情暂且甩给蔡京等人离开了朝堂。
没等赵佶离开呢!一个小太监慌慌张张的跑进来,看着满朝文武,最后还是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蔡京。
蔡京看完之后脸色煞白,顾不得君前失仪,颤颤巍巍追上赵佶,情急之下还拉住了赵佶的衣袖。
第七八七章 监国()
“陛下,李茂的信安军已经抵达京畿之北,距离京城不到百里。”蔡京尽量压低声音说道。
赵佶脚下踉跄,一百里不到的距离,也就是几个时辰的事儿了,赵佶从未想过京城有一天会遭遇兵祸,脑子顿时乱糟糟的没了主意。
蔡京扯了扯赵佶的袖子,这个时候官家不能失态,否则朝堂还不得乱套啊!
但是蔡京的示意赵佶明显没明白,脸膛涨红怒不可遏道:“乱臣贼子,大逆不道,真敢兵围京城吗!”
这下纸包不住火了,得知李茂麾下的武将距离京城只有一百里不到,朝堂之上的文武们惊慌失措,却没人能拿出个具体对策。
“陛下,李茂既然来了,说明情况还没到岌岌可危的地步,只要满足那些闹事武将的条件,或许能让京城免于刀兵之患。”
蔡京希望赵佶能在这个时候稳住,赵佶是天子,天子不乱,朝廷就有主心骨。
赵佶毕竟做了二十多年皇帝,治国水平不行,但关键时候支棱起架子的胆气还是有的,再加上蔡京的安慰言语,让他终于缓了缓慌乱的心神,返回坐到了龙椅上。
随着赵佶这一坐,嗡嗡响的金銮殿安静下来,赵佶看看束手无策的百官,深吸一口气问道:“乱兵即将抵达京城,城内外禁军还有多少?哪位爱卿与朕分忧?”
安静,甚至比刚才还鸦雀无声,大殿上都是四品以上的朝臣,大员们近百人,却没有一人开口回答赵佶。
因为谁也没办法,朝廷前后两次调兵,总计出动了二十五万大军,虽然是纸面上的兵力,但二十万上下靠谱,等于一下子把京畿禁军抽调一空,这时候哪还有人马抵挡犯上作乱的武将。
李邦彦上前一步,“陛下,京城民众过百万,家业皆在城内,陛下可下旨命百姓守城,百万臣民怎么也可以抵挡些时日,只要等到勤王兵马一到,作乱叛军必然退去。”
李邦彦说的是比较靠谱的建议,京城里不缺人,不缺粮,坚守一年半载绰绰有余,这个时间足够其他各路禁军向京畿集结。
余深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李大人,李茂麾下的武将皆是久经战阵的兵卒,能一月灭国西夏,能一月灭辽收复燕云,京城没有禁军人马,只凭百万民众,能守住一个月吗?”
余深说完,窃窃私语声四起,李茂手底下的武将战绩有目共睹,他们不得不考虑京城会迅速失陷的可能,到时候大军进城,他们的身家性命怎么办?
王黼眉头一挑,张邦昌被李茂收下的武将给杀了,一旦那些武人进城,别人不敢说,他肯定没活路,想到这眼珠子一转。
“余大人所言甚是,趁着乱兵距离京城还有百里,陛下不妨出城暂时躲避,陛下在,则社稷安。”
这就是逃跑了,有人对王黼的提议大为愤慨,堂堂天子岂能不守国门临阵脱逃,传出去成何体统。
但大多数人都觉得王黼的这个办法好,京城被兵肯定难以避免,保住身家性命才是正经的,至于以后怎么解决,眼前的这道坎迈步过去,还谈什么以后。
大殿中不是没有明白人,蔡京第一个不同意,“陛下在京城,还能聚拢民心以抗乱兵,一旦陛下离开京城,百万民心必将涣散,只怕用不了一个月就会被乱兵攻陷,此计不可取。”
王黼自有其小盘算,开口反驳道:“陛下出京,可以留太子监国,如此两全其美,只要各地勤王兵马一到,所有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这话一出口,太子赵桓一系的官员激灵灵打个冷颤。
王黼力挺郓王赵楷争夺储君之位已经不是秘密,王黼建议太子监国,分明是想借刀杀人。
耿南仲站出来呵斥王黼,“王黼,你是何居心,鼓动陛下出城,又让太子监国,置大宋江山社稷于何地?”
李邦彦最近和赵桓走的很近,也害怕赵桓留在京城出事,附和反对赵桓留守京城监国。
场面很快演变成一场滑稽闹剧,没人再有心思想办法解决李茂和信安军的到来,反而争论要不要让太子监国。
这一幕比之女直铁骑兵临城下略有不同,或许是压力不一样。
没人提出让赵佶做太上皇,将皇位传给赵桓,而是只让赵桓留守监国,毕竟武将作乱和异族灭国的档次不一样。
赵桓这次皇位都没捞着,却也没有历史上那样大的危险。
赵佶本人倾向于现在离开京城,因为京城没有禁军可以依仗,除了百万民众再无依托,唯有跳出险境才好应对接下来的事情。
争吵来争吵去,最后还是赵佶乾纲独断,准了王黼的建议,命太子赵桓留守监国,负责京畿防御事宜,而他则带着心腹朝臣出京躲避,以待天下禁军上京勤王。
至于谁留下辅佐赵桓防御京城,谁跟着赵佶出京避兵,又是好一顿争吵。
最终还是赵佶的宠臣近侍占了先机,如王黼,杨戬,李彦等人都会随赵佶出京。
赵佶这边张罗着出京躲避乱兵,东宫之内已然乱成一团,赵桓呆若木鸡的坐在那里。
耿南仲,王孝迪,赵野等人七嘴八舌的咒骂王黼用心险恶,同样也拿不出个主意来。
还得说耿南仲伺候了赵桓多年,一心为赵桓着想,制止了只会骂人的王孝迪和赵野。
“殿下,陛下铁了心想要出京,谁也拦不住,殿下为人子,为储君,就是想随陛下出京也不可能了,当务之急还是想出应对之法,解决这次乱兵祸事为要。”
赵桓活动了一下有点僵硬的身体,眼中倒是没有了最初的慌乱,“可有办法?”
耿南仲哪有办法,但是思路不缺,“殿下,李茂毕竟是朝廷大员,谋反之说暂且不提,关键是找些和李茂关系亲近的朝臣做说客,不管有用没用,先试试再说。”
赵桓摇摇头,“李茂久历地方,在京城中哪有亲近之人,童贯算一个,蔡京算一个,可这两人一个比一个可恨,哪会帮本宫出面说服李茂。”
第七八八章 阴险毒辣()
王孝迪眼前突然一亮,“殿下,李茂和太常卿李夔的儿子李纲有些交情,或许能有点作用,还有与李茂同年进士的几个人,也能卖些脸面,那些武人且不去管,李茂总是要脸的吧!”
赵桓也想起来了,生平第一次去青楼,就和李茂在那碰的面,当时李茂和李纲的确坐在一起交谈甚欢,李纲是个可用之人。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有王孝迪打开话头,赵桓等人逐渐理顺了思路,京城防御是没法防了,因为无兵可用,但人用好了能抵得上千军万马。
“殿下,李邦彦最近和殿下亲近的很,此人能言善辩,长袖善舞,还有给事中吴敏,白时中和唐恪,也对殿下恭敬有加,先把这些人用好,稳住京城局势再说。”耿南仲越说越顺,又给赵桓推荐了几个可以用的朝臣。
郓王府,沐浴换衣后的赵楷看着登门的王黼,脸上闪过一抹愧色,王黼给他搭好了台阶,距离东宫之位只有一步之遥,现在却彻底断送了储君的美梦。
王黼力挺赵楷,不只是嘴上说说,当真不遗余力的想把赵楷推上储君之位,为将来计。
但是现在王黼的日子也不好过,身边亲近的人只剩下一个秦桧,其他如李邦彦,白时中等人,因为赵楷二次北伐丧城失地,转眼就和他划清界线疏远了关系。
“殿下怎么还不收拾收拾?”王黼见赵楷没有动身的意思,开口催促道:“官家那边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明天一早就出城前往京兆府,若是西军救驾不及,则继续南下成都府路,这一道上可不近”
赵楷愣了愣,自从他出了这次风头,差不多和太子赵桓撕破脸,赵桓即将监国,岂会放他离开京城。
王黼看出赵楷心中所想,“殿下,趁现在人心浮动,东宫手忙脚乱,正是随陛下离开京城的好机会,明天不走,殿下这辈子都离不开这座王府了。”
赵楷深以为然,其实他跟随童贯等人回京就后了悔,简直是自寻死路,有离开京城的机会自然不能放过。
王黼来见赵楷,可不是提醒赵楷抓住机会随赵佶出京,而是想给赵桓埋钉子。
“殿下,听说在大名府,殿下见到了李茂,以殿下之见,李茂可有受到手下武将钳制的迹象?”
赵楷沉吟一声,双眼瞳孔微缩道:“李茂必反,现在不反将来也会反,不止是麾下武人将官跋扈的原因,李茂本人对官家对朝廷也没有多少尊重畏惧。”
王黼心里有数了,“这样一来,倒是要把一些人都带走,不能给东宫留下助力,我听高俅说了,这次李茂带兵南下,兵力顶多不到两万骑,若是被东宫守住了京城,太子之位更加无法撼动。”
赵楷对王黼极其信服,“王相可有什么妙计良策?”
王黼嘿嘿一笑,“殿下,太子现在只是监国,依仗的无非是东宫班底,而且陛下仍然是皇上,不是太上皇,只要把中枢朝廷带走大半人,东宫怎么守得住京城?唯一的办法就是向李茂那边妥协,妥协到什么程度,会不会让陛下着恼,可就有说法了。”
赵楷马上明白了王黼的意图,劝官家出京不说,还要把满朝文武都带走,留给赵桓的只剩下了空架子,妥妥的借李茂这把刀杀人,不管赵桓能否守住京城,随便炮制些对父皇不敬的流言都够赵桓喝一壶。
王黼的阴谋诡计不止于此,凑近赵楷的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赵楷的脸色顿时大变,说话都有些不太利索了,“王相,这使得吗?”
王黼点点头,“殿下,这个时候可不能心软,谁心软谁丢脑袋,这件事除了殿下被人去不行,而且事不宜迟。”
赵楷没想到王黼如此阴险毒辣,但王黼也是为了他好,为了他能登上储君之位,再怎么心黑手辣都不为过。
“王相放心,本王现在就去,必然让他们百口莫辩。”赵楷叫来王府内的心腹太监,急匆匆的离开了郓王府。
皇宫大内,赵佶站在艮岳,委实舍不得离开这座天下最精致的园林,身后站着杨戬和李彦急的已经变了脸色。
李彦和杨戬对视一眼,走到赵佶身后,“陛下,都准备妥当了,离天亮也没多久,该起驾了。”
赵佶叹息一声,他舍不得离开,但又惧怕京城生乱不得不走,后宫妃嫔,众多子女他一个也没带上。
在他想来这次出京躲避少则三两个月,多则半年必然返回,没必要大张旗鼓,带的人多了也是拖累。
杨戬见赵佶不言语,在一旁劝说道:“陛下,蔡太师,王太宰等人已经等候多时,还是启程吧!免得夜长梦多。”
赵佶转身离开了艮岳,走出皇城看到颤颤巍巍的蔡京,王黼,高俅等人,愣了愣,“童贯那个老货呢?”
高俅答道:“陛下,童太傅染了风寒不良于行,无法随驾离开京城。”
赵佶连妃嫔子女都没带,问这一嘴也是习惯使然,对他来说,童贯比子女妃嫔还熟悉的多,少了一个人总觉得缺点什么。
等赵佶车架离开京城的时候,在城门外遇到了郓王赵楷一行,与此同时,太子赵桓也带人赶到了此处。
赵桓的脸色极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