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前番将宋人算计的好惨,自然不敢承认耶律大石的计谋出自自己之手。若此事为赵良嗣所识破,宋人必定不会给自己好果子吃。
如今自己扯出个天机老人,虽能免得几分危险,却到底不是治本之法。
唯一的治本之法,便是让赵良嗣对自己产生轻视之意,从潜意识里对自己产生轻视之意。
深通弗洛伊德同荣格学说的人都十分清楚,人类的心灵同肉体一样,都有自我保护机制。
为了避免心灵受伤,潜意识之中自然而然得便会产生一些情绪出来,嫉妒、怨恨这些负面情绪大多由此产生。
马扩当初可是同赵良嗣叔侄相称,自然对其性情清楚的很。
自前日同马扩一番会面,王叶早早便将赵良嗣的性情打听清楚。
自己捏造一个很牛逼的人物,再装出小人得志的模样,引得童贯重视之余,便能使得赵良嗣吃味。文人相轻嘛,何况这赵良嗣心胸不深宽广。
一旦赵良嗣吃味,其心灵保护机制便会自发启动。以如今的情形,其潜意识中自然会以为王叶无能,不过是沾其师父之光而已,借以缓解内心的酸楚。
到得此时,赵良嗣自会疑心尽去,尽信天机老人存在,尽信王叶以前不懂谋略。
见得童贯如此大礼,王叶赶紧起身避礼。面子是人给的,所谓花花轿子人人抬,无非是你给我面子,我给你面子罢了。
二人一番行礼,复又坐下。
王叶便开口道:“此事却也甚易,关键便在天祚帝一人。宣帅可知天祚帝何在?”
前面王叶便已经透露过天祚帝已出,萧干奉天祚帝之命弑杀得天赐帝之事。故此童贯便开口道:“自是不知!”
旁边赵良嗣心中正酸,只于一旁坐听,却不肯开口。
王叶便开口道:“好叫宣帅得知,天祚帝前度躲于夹阴山中,前几日已出得山来,正四处召集人马,眼下其麾下已有万人之众。”
童贯点了点头,便开口道:“只不知此事又同天祚帝何干?”
王叶便笑道:“宣帅可知完颜阿骨打同天祚帝仇怨甚深?”
童贯稍一沉吟,便开口道:“此事本官也略有耳闻。据传但凡天祚帝所在,金主必领兵亲往攻之,誓言擒此仇敌。”
王叶继续开口道:“若是完颜阿骨打得知天祚帝如今正于夹阴山附近,又当如何?”
童贯想也不想,便开口道:“自是领兵速速来攻。”
到得此时,旁边赵良嗣啊呀一声跳了起来,便开口道:“果然绝妙!”
二人闻言转头看去。
赵良嗣便开口道:“果然好一条借刀杀人、以邻为壑的连环计。”
童贯正要开口发问,赵良嗣已经对王叶开口道:“只此计乃天机老人所定,抑或王承旨亦有出力?”
王叶闻言已知其意,便昂首回道:“自是家师所定,只下官亦有参赞之功!”
死要面子!这王承旨不过是欲盖弥彰而已,果然全然不懂半点计谋。
赵良嗣闻得此言,心中略略舒坦,便不再理会王叶,转头朝童贯开口道:“宣帅,且容下官将此事补叙完整。”
童贯此时又哪里敢得罪王叶,闻言便转头朝王叶看来。
王叶去过桌上茶盅,故意轻蔑一笑,装做诚心看赵良嗣的样子,开口道:“既是如此,便请赵修撰代劳。”
童贯见状便转头朝赵良嗣看来。
赵良嗣见得王叶如此轻浮模样,心中又轻视王叶几分,便学着王叶的样子朝童贯开口道:“敢问宣帅,夹阴山距离析津府几何?”
童贯也不以为忤,便开口答道:“不过二百里。由夹阴山经奉圣州,再经居庸关,便可至得析津府!”
赵良嗣便开口道:“金主南下,敢问天祚帝能御之否?”
童贯开口道:“必不能!只恐金主大军一至,天祚帝必然溃逃。”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天祚帝逃亡析津府,又当如何?”
童贯此时也反应了过来,乃抚掌大笑,便开口道:“果然绝妙!萧干大军南下,我军独力难支,谁料得援兵却在此处!若天祚帝逃亡析津府,金主必然引兵蹑其后,到得此时,金人大军已至,萧干自顾尚且无暇,又岂敢南下攻打我军?果然妙计!”
赵良嗣便笑着开口道:“如今我等当速速知会金人天祚帝所在,引得金主领兵南下,此便是借刀杀人。到时候天祚帝逃入析津府,金人相跟前来,便是以领为壑之计。有得此连环二计,自能保得二州不失。”
童贯稍一沉吟,又开口道:“只朝廷曾与金人定下海上之盟,金人取辽国四京之地,独留南京道由我军取之。若是任由金人出入析津府,只恐已违盟约。只怕金主亦碍于盟约,不肯领兵追如析津府。”
赵良嗣便笑道:“此小事耳!宣帅可做一文书,请得金主为助便可,如此双方皆不算违背盟约。”
童贯点了点头,复开口道:“只天机老人曾言,此策可助本官复燕成功,此话又是何解?”
尚且不待王叶开口,赵良嗣便抢先道:“金主既破得萧干,此地便无辽兵。到得此时,大帅只凭麾下三千人,便足以复燕。”
童贯稍一沉吟,又开口问道:“若是金主占据得析津府,便不肯复去,如此又当如何?”
赵良嗣为了抢功,便又抢先开口道:“此亦无妨,金人所贪者,不过财货而已。宣帅传书请得金人东来之时,便可与之立下盟约,事谐之后,当以几何银钱相赠,换取析津府。若果金主不肯,便以海上之盟拒之,勿使其东来。彼一则正要报仇,二则又贪财货,如此又岂有不肯之理?”
听得此语,王叶心下大喜。此策虽为自己所定,到底有几分不忍心。如今赵良嗣既然肯代劳,倒也免得自己受良心折磨。
听得此语,童贯也自大喜。若果如此,自是能守护得二州不失,尚且能剿灭萧干,尚且能复燕事成。
自己所损失的,不过些许财货而已。至于财货?宋国豪奢,不在乎!
23
第276章 只又当如何擒拿得天祚帝?()
当下童贯便又开口问道:“如此自是甚好!只又当如何擒拿得天祚帝?金主痛恨天祚帝入骨,一旦天祚帝为金人所俘虏,又如何肯交与我等?只恐此事非以钱银能动之!”
当初赵良嗣为了抢功,便抢过了王叶的话头。
要说这赵良嗣果然厉害,王叶才开了个头,这货便已经能脑补出来七八分。
唯有这货不知耶律大石情形,便脑补不出如何擒拿天祚帝之事。
童贯此问既出,赵良嗣低头沉吟良久,一无所得,不由得脸色通红,无言以对。
又一次在宣帅面前丢脸,赵良嗣自是满面通红,心中酸楚万分,连带着对王叶的怨恨也深了几分。
童贯见状也不点破,便朝王叶看来,开口道:“先生可有增益之处?”
王叶正要消除赵良嗣疑心,便又装出轻浮的模样,开口道:“赵修撰既然尽知此事,宣帅又何须再问下官。”
赵良嗣闻言怒甚,唯有技不如人,却也无话可说,只心中更是认定此人不学无术,不过依仗有个好师父,竟敢如此卖弄。
童贯闻听此言,便笑道:“王承旨此言何出,同是为国效力,又何须相争短长?”
王叶稍一沉吟,便开口道:“金人一旦南下,则天祚帝必然溃败无疑。耶律大石此次西去者,正要接应得天祚帝败兵之余,且将其送归宋国。”
此策并无出奇之处,当下赵良嗣便开口道:“若天祚帝未曾逃入析津府,金人又如何肯来?若天祚帝果然逃入析津府,则耶律大石又擒拿得何人?”
童贯闻言也看了过来。
王叶看了一眼二人,便继续开口道:“二位休急,且听下官说完。只耶律大石此去,天祚帝即便兵败,亦未必便肯轻信耶律大石,又如何肯随其南下?故此便需要宣帅亲笔书信一封。”
童贯便开口道:“若能得天祚帝亲至,亲笔书信本官自当许之。只不知需何等书信?”
王叶便开口道:“自然是宋国肯庇护天祚帝之书信!”
童贯便点头道:“宋辽两国乃兄弟之邦,虽则本官此次领兵复燕,然官家颇重旧情,曾言若天祚帝来投,必不肯加害,当效钱王故事。及是如此,本官越俎作此书信也自无妨。”(宋徽宗招揽天祚帝之意,实为史实);
王叶点了点头,继续开口道:“一旦耶律大石接应的天祚帝败兵在手,其仪仗玉玺之类自然落入耶律大石手中。到得此时,便请宣帅复派两队士卒一明一暗北上。一队士卒暗中护送天祚帝归归宋,另外一队士卒则打着天祚帝仪仗,径入得析津府。如此一来,金人又岂知天祚帝已为我等偷龙转凤送至宋国,必以为其入得析津府,自会领大军攻入。“
童贯便开口道:“依王承旨之意,可是暗中护送天祚帝归宋,明着却伪装成天祚帝入析津府?“
王叶点头道:“正是如此!“
童贯稍一沉吟,便开口道:“若是金人攻入析津府,搜寻天祚帝未得,只恐必不罢休!“
王叶便笑道:“金人不肯罢休又如何?萧干既从天祚帝号令,金人只以为天祚帝已投萧干!即便不肯罢休,也只萧干遭殃而已。”
童贯闻言点头。
赵良嗣却开口道:“既是如此,待到天祚帝败逃,耶律大石径自擒拿天祚帝即可,又何须宣帅亲笔书信?“
王叶便开口道:“耶律大石身为辽臣,天祚帝乃是辽主,又岂可轻言擒拿?但接应而已!”
这话童贯同赵良嗣秒懂。无非是耶律大石顾惜自己名声,不肯背上欺君之名。虽名为接应,其实与擒拿无异,不过是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说法而已。
当下王叶又开口道:“耶律大石曾忠于天赐帝,天赐帝又为天祚帝所杀。待到耶律大石前往接应天祚帝,只恐其未肯轻信,但半途而逃,又当如何?天祚帝既为辽主,耶律大石麾下又多为辽人,又岂肯动手阻拦?
且耶律大石麾下甚杂,其中岂无一二忠于天祚帝之徒?天祚帝疑心既起,又招揽得此等人马为助,便借机逃去,如此又当如何?求宣帅亲笔书信,不过是欲安天祚帝之心,使其安心留于军中,不肯逃去而已。”
二人闻言沉吟。
王叶便接着开口道:“故此于外人而言,耶律大石必然为辽国忠臣,此次前去接应得天祚帝。于天祚帝而言,便是耶律大石奉宣帅之命接应其归宋,见得耶律大石已经降宋,且奉宣帅之命前来,天祚帝自知其并无加害之心,方敢放心留于军中避祸,即便要逃,也得等金人撤去。”
说穿了,就是这耶律大石又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而已!这个童贯同赵良嗣都可以理会。
于是,赵良嗣便又开口道:“及是如此,待到耶律大石接应得天祚帝之余,自可暗中护送其南下,复遣兵佯为天祚帝逃入析津府便可。又何须我等派兵前去接应?”
为何要童贯领兵北上接应,自然是为了他日好嫁祸给宋人,引起宋金开战啊!
王叶当日不会明说,便朝童贯开口道:“敢问宣帅,当日宋金海上之盟,可定下宋国不得收纳天祚帝之语?”
童贯同赵良嗣皆是闻言大惊!
童贯便开口道:“宋金密约使为绝密,承旨何以知之?”
王叶便开口道:“下官又如何能得知?只家师曾言,完颜阿骨打同天祚帝之仇不共戴天,不得天祚帝必不肯死心,宋金既有密约,其中必有此等条款。”
白胡子老爷爷就是好!有解释不了的事情都可以往他身上推!
童贯闻言大叹:“果神人也!”便对王叶开口道:“不瞒王承旨,确有此事!”
王叶便开口道:“耶律大石不肯遣人为之,正为此事。宣帅可知贼人盗物得手之后,从不将讲赃物于手中久留,自当尽快转交于接应人手中,以免为事主查获!若果耶律大石遣人护送天祚帝南下,只恐天祚帝必然强求耶律大石同行,如此极容易露出痕迹。若果耶律大石遣人伪装天祚帝逃入析津府,只耶律大石麾下多为辽人,于辽地皆有踪迹可循。金人便寻析津府不得天祚帝,复察觉得此蛛丝马迹,说不得便会查到耶律大石头上。”
23
第278章 艰难的决定()
引得金人攻入析津府,王叶却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可谓一个艰难的决定。
金国当初以辽东一个小部落起家,数年间便占领的辽国如此广阔的土地,唯有其兵精而少,便只能重兵占据得四京之地同一些大的州府,各地尚且有不少州县仍然奉从辽国号令,即便民间抗金的义军也有不少。
便好比蛇虫吞象,虽落得肚去,一时半会间却犹自未曾消化完毕,正为虚弱之时,便只能找一偏僻之地慢慢消化,且避敌害。
于金国而言,此时正是最为虚弱之时,一旦大军受挫,顿时便是遍地狼烟,于此而言,金国自当是对外暂停刀兵,以先扑灭内乱,消化辽国势力为上。
一旦将扑灭得内乱,将辽国消化完毕后,其势力自然是十倍百倍的增长,正如蛇化为龙。到的此时,金国自然有能力窥伺天下。
历史上也正是这么回事,金人于宣和四年攻破得析津府之后,三年内未曾对外大动刀兵,只集中力量剿灭内乱,安心消化辽国。
到得宣和七年底,金人消化辽国已毕,国势大振,便大举发兵南下,只一战便取宋都汴梁。
历史上更有反面例子,当年大明朝同金人的后代建奴开战,其中一项最重大的失误便在此处。每次都是主攻派上台,然后一波仓促进攻,送上人头加装备。眼看着战败,主攻派下台,又换上主守派,但埋头自守,使得建奴得以有时间将战利品慢慢消化。
主守派执政得一阵,明国势力稍稍聚集,便又有主攻派上台,继续千里送人头,献装备。
一波一波的攻守轮换中,建奴势力一次比一次强大,最终结果便是大明朝亡了。
若单以攻守而论,明朝一直进攻,撑也能将建奴撑死。明朝一直守,建奴到死都在拿着石头打猎。
前事之鉴,后事之师。
王叶正要趁人病,要人命,又岂肯让金人有时间喘息,有时间消化辽国?自当尽早将其卷入三国纷争,使其无暇内顾,方能遏制金人兴起。
于辽国而言,金人正一意灭辽,虽耶律大石西迁云中,金人肯定不肯罢休,必然派兵绞杀。此时金国虽然正为虚弱之时,经不起长久战争,然则一两场仗还是能打的。
耶律大石大军新附,又新占据得云中,一旦金人大举南下,耶律大石又如何有能力单抗金国?
故此王叶为了奠定三国之势,只能尽力将水搅浑,如此方能使得耶律大石有一线生机。
于宋国而言,金国正如同一颗大毒瘤,虽然如今尚且未曾危及宋国,看起对宋国完全无害。然则此毒瘤一旦发作,则宋国断无生理。
既然是毒瘤,晚捅破不如早捅破,晚捅破必死无疑,早捅破还有一线生机。
且以宋国君臣那种猪性格,屠刀未曾到得颈上从不肯着急。虽明知金人虚弱,虽明知金人正在积攒势力,必然不肯也没胆量前来袭扰金国,只会坐观金人壮大。
只如今的情形与数百年后的二战何其相似?
当年罗斯福为了让美国早日卷入二战,为了不给日本消化地盘的时间,尚且不惜以珍珠港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