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又都是钱啊!户部尚书毕自严高兴地连忙出列领旨。
这些东西,如果只靠国家来推广的话,说句实话,成本很高的,而且还牵扯很多事情,比如贪腐之类。倒不如在朝廷的掌控之下,自己的监督之下,用商业化手段进行运作,才是最容易,也是成本最低的推广手段。
等毕自严退回队列之后,崇祯皇帝看着底下这些臣子又把话题拉回了最初,已经有点被他们遗忘的话题道“草原不能独立于关内,包括天山,漠北,又或者归化城等等,必须和关内建立紧密的联系,而交通就是重中之重。火车的运量非常大,就能很好的成为草原和关内的联系纽带。因此,朕决定,喀尔喀部族的那些俘虏,在天山那边筑城之后,就用来修路!不管用多久时间,几代人时间,这些路是一定要修出来的!”
“陛下圣明!”温体仁等人听了,一起回奏道。
同时,他们也在心中感慨,敢情皇上发明的一样又一样的东西,其实都是和当前或者未来的局势环环相扣!也不知道在皇上的脑子里,究竟还有多少好东西?
至此,这次的朝议,算是结束了。不过其他臣子虽然退去了,但首辅温体仁和司礼监掌印太监曹化淳却被留了下来。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两人说道“那些宗室早已赶到京师,被朕晾了好久了。如今草原大战结束,朕该可以和他们见见面了!诸卿以为如何?”
听到这话,温体仁首先苦笑着说道“陛下,您一直避而不见,老臣家门口,都快挤满了藩王的人了!您要再不召见他们,老臣都不敢回了!”
崇祯皇帝一听,不由得笑了下。这个情况,早有厂卫报到他这里了。那些藩王急啊,不但在首辅这里找关系问情况,甚至还送礼给司礼监掌印太监打听,不过曹化淳是个会做人的,转手就向自己做了禀告。
“陛下,他们确实已经等得很急了!”曹化淳也恭声奏道。
崇祯皇帝听得点点头,他自己也觉得火候已到,便吩咐下去,两日之后,召开全球分赃大会,不,是全球分封大明藩王通气会!
大明共计实封藩王六十五位,追封藩王二十二位,到崇祯朝时,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藩王绝嗣而除封,因事被废、除封,共计还有藩王三十四位;另外,藩王的儿子除了长子世袭藩王之位外,其他儿子都是要封郡王,而且也是世袭的。大明朝的郡王,一共有九百二十四位郡王。
当然了,本次宗室大会,够资格来参加的就只是藩王,否则的话,文华殿内估计是站不下了。
大明的藩王,按照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意思,是分封各地,有兵有权,和西汉开始的藩王差不多,相当于自领一国,却是国中之国了。
朱元璋在位的时候,他不怕儿子们造反,无所谓。可当他孙子建文帝一登基的时候就怕了。因为那些叔叔藩王们,大都跟着他爷爷一起打天下的。说起兵精粮足也不为过,而他自己,则只是法统上继位而已,根本压不住那些叔叔。
又有西汉七藩之乱的例子,大明朝的官员也都支持削藩,于是,就削出了个成祖出来,而建文帝自己丢了皇位,下落不明;
朱棣上位之后,就对其他藩王不客气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形成了大明王朝的宗藩制度为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也就是俗称的圈禁当猪养。荣华富贵不缺,但只能待自己王府里,连外出祭祖都难。
大明的宗藩制度,在明神宗的时候,因为宗室繁衍过巨,遂减岁禄,并限制继承。对各级爵位,比如藩王、郡王、镇国将军等有过一些限制,但总体来说,大的制度方面还是保持不变的,宗室问题,依旧是大明朝最大的问题之一!
终于,到了崇祯朝的时候,宗藩制度出现了根本的变化。
初有唐王封洞吾,唐王一脉,全都搬去了新的唐国。从此之后,就拥有军政大权,再次成为了真正的藩王。而对于大明本身来说,从此之后,朝廷不用支付唐王一系的俸禄,由唐王自负盈亏。且唐王在国内的封地等等,都拍卖后不再属于唐王,相当于把唐王在国内的权利义务,都打包丢到洞吾去了。
对于大明藩王来说,这当然是有风险的。第一,分封到国外,首先得要打下来吧?万一钱财耗尽,打不下来怎么办?
不过这个问题,崇祯皇帝起码在最初的三位藩王上,是给他们包办了的,保证能就藩,藩王的钱不够,朝廷可以补贴,藩王未来的收益可以抵押。
第二,藩王封到海外,对于藩王来说,都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至少没有大明富裕,这样的情况,对于有的藩王来说,也是不乐意的。
不过从前面三位藩王的例子上看,崇祯皇帝又允许藩王在百姓自愿的前提下,能带走多少大明百姓都可以,包括文官武将,只要愿意跟藩王去的,都会放行。不但如此,还会大力支持藩国的建设,给其规划,抵押贷款,鼓励国内商贾去藩国互通有无,甚至还派兵驻守一些比较危险的地方,比如和邻国相邻的地方,或者临海的地方,由朝廷来治理,抵御风险。
就从目前的情况看,崇祯皇帝对于藩王封建海外的事,是非常重视,非常支持,表现出了非常大的诚意。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每天无所事事,只能待在自己藩王府里的藩王们心动了。
就算有个别还是愿意混吃等死,可他这一脉的宗室就不愿意了。大明宗室,不但藩王被圈养,其他的郡王,镇国、辅国和奉国将军,以及镇国、辅国和奉国中尉,皆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即士农工商)。就这,对于郡王和将军来说,或者还能过个安逸日子,但是,对于那些中尉来说,就惨了。
宗室人口太多,就是把一年的税收全部用来支付宗室俸禄都不够,因此朝廷就干脆找各种借口拖欠,甚至不给你登记玉蝶,不承认你是宗室成员,而他们又不能参与士农工商这些,没有收入来源,那叫一个惨啊,有的过得比乞丐都不如。
特别是奉国中尉,按朝廷律法,奉国中尉之子皆封奉国中尉,就是奉国中尉的所有儿子都世袭奉国中尉,不分长子、余子,这奉国中尉就多了,也是最苦逼的了。
虽然到嘉靖时期,对他们的政策有所松动,可以在满足一定的条件下参与士农工商,可他们的基础太差,也很难和别人竞争,过得日子还是很苦。
于是,当他们听到朝廷的宗室政策有了巨大的改变,听到可以去藩国去了,自然不会再过这样的苦逼日子,至少能当个小官吧?再不济,也能从事正当职业吧?因此,他们对于朝廷最新的藩王封建海外之策是最为拥护的。
如果自己这一脉的藩王对于封建海外之事表现的不积极,甚至不想外封的,他们就会去藩王府闹了,一哭二闹三上吊,那么多人,都是藩王这一系的子孙后代,藩王府都能塞满。
对于这样的情况,大明地方官员自然是有意纵容了。你藩王不想海外封建,你的日子就不好过!
而那些对海外封建比较积极的藩王,他这一系的宗室也没闲着,自然开始积极地为海外封建一事准备了起来。人力、物力、财力什么的,都开始规划。在很多藩王府所在的地方,他们自发地去拉拢那些乡里乡亲的,诱惑他们一起去藩国什么的。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明朝第一次大规模的藩王宗室会议便在京师紫禁城文华殿内召开了。
让所有人想不到的是,唐王、福王、益王竟然也到场了。
这三位藩王,唐王已经就藩两年左右了,福王刚刚就藩几个月而已,而益王,连自己的封地吕宋都还没去;他们三个,分别代表了藩王的三种状态,有着三种心态,对于其余未分封的藩王是个很好的咨询对象。
于是,这次的藩王宗室大会,崇祯皇帝没有长篇大论,温体仁和曹化淳也只是当个看客,主角就成了唐王、福王和益王。由他们三人分别讲述自己的海外就藩心得体验,而后其他藩王,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向这三个藩王提问。
可以说,这一次的藩王宗室会议,是非常热烈的。
一开始的时候,各地藩王还有节制,可到了后来,三个藩王,都被其他藩王给围死了,你一言我一语的,一张嘴至少要对付十来张嘴,让三个藩王痛并快乐着。
要不是就藩海外,哪有这么受欢迎的时候!
当然了,崇祯皇帝事先也交代过,三个藩王自然也不会在崇祯皇帝的眼皮底下,说一些就藩不好的话,否则的话,崇祯皇帝分分钟能有许多办法让他的藩国穿小鞋。
。
1191 还有这操作?()
一直说到三位藩王口干舌燥,实在不想说了。这种情况,真是一辈子第一次遇到,这也真是太受欢迎了!
崇祯皇帝一直在听,感觉三位藩王也说得差不多了,便叫停了自由提问。而后,他看着底下那么多的各种年龄段的藩王说道“藩王分封海外,有利于大明,也有利于藩王,可谓双赢局面!因此,朕就打算在未来的二十年内,把大明的藩王全部封出去。当然,也包括朕的儿子。”
看着一双双注目自己的眼睛,他知道这些藩王最关心的是什么,便又继续说道“至于各藩王封到什么地方,暂时不好说。毕竟就各藩王府目前来说,是没有能力去打下藩国的。因此,朕决定,也就按照唐王、福王等人的模式来。对此,诸卿可有异议?”
皇帝说得在理,藩王们互相看看,都齐声回应道“臣等没有异议!”
说完之后,这些藩王又欲言又止,眼神瞄着其他藩王,似乎都想别人先提。
崇祯皇帝自然知道他们还想问什么,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说,只是点头示意下,便有两名内侍推着一个屏风到了诸位藩王面前展开,只见屏风上面挂着一张地图,是前太仆寺少卿李之藻绘制出来的《坤舆万国全图》。
众位藩王一见,就立刻盯上了这张地图。他们的眼珠子转动,瞅瞅这里,瞧瞧那里,看他们的样子,就好像眼前的是一个蛋糕,这些藩王再想着自己吃哪一块!
想着这些,崇祯皇帝忽然想到了后世教科书上的一个事情。就是满清末年,各国列强盯着中国的地图划分势力范围,后来出了个漫画,叫《时局图》,就是用来讽刺这个事情。
呀,真是一个不小心,现在变成大明在瓜分别人的地盘了,罪过,罪过!
崇祯皇帝心中想着,表情却没什么变化,很显然,他不在意。或者说,与其如同原本的历史一样,让别人来瓜分自己的地盘,不如现在强大一点,去瓜分别人的地盘!
至少,如今的大明,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是地球上最为强大的国家!而现在,地球上还有很多地方,都生活着原始落后的部族,他们,需要大明去解放!
咦,好像这个理由,貌似另外一个位面的那些列强也会用吧?
想了一会,崇祯皇帝没想出个什么,便也不再多想了。不管怎么样,自己是大明皇帝,就要为大明百姓负责,如此而已!
等那些藩王都看了一会后,他便站起来走了下去,来到屏风前面,而后看着已经退后几步的藩王说道”这个世界地图,大概是准的。如今……“
他一边说着,一边开始指给藩王看。
“这里是唐国,这里是福国,这里是益国!”说到这里,崇祯皇帝又指着老挝说道,“就目前来说,朕已经收到南掌百姓恳请大明分封藩王过去。因此,朕决定,下一处分封藩王之地,就为南掌。”
听到这话,福王明显有点失落。在这之前,他还一直在打着主意,看这块地方能不能并到福国来。这次来到京师,他就是怀着这个目的,想单独求见皇上,说说这事。可是没想到,皇帝已经当众说出来了,有关南掌的打算,那就是没得商量了。
他却不知道,分封在大明邻近的藩国,在原则上,国土疆域不能太大!
崇祯皇帝说完之后,看到不少藩王的眼睛开始冒绿光,他便又说道“不过南掌归根到底,还是朝廷出兵打下来的。这出兵的费用,还是要所封之藩王来付的。”
说完之后,他又一指南洋道“接下来,为了解决益国、福国的风险,朝廷很可能会和西夷在南洋决战。如此一来,南洋这边,应该还能分封几个藩王。至于到底几个,朕还没想好。而后是这里……”
说着这话,崇祯皇帝又一指非洲、南北美洲道“这些地方,离大明就有点远了。不过都是好地方,西夷已经在几十年前就派人去征服当地的土著部落。”
然后,他还简要介绍了下西夷,也就是欧洲的情况,还有莫卧儿王朝、波斯王朝等等的情况,几乎是把全球情况都说了一遍。而后他转身回到御座坐下后,看着底下的藩王们说道“太远的地方,暂时不用考虑,等时机合适了再说。就目前来说,主要是南洋那边,倒是可以分封。朕刚才已经说过,第一个,是南掌,和大明临近,背靠母国,可以得到朝廷的有力支持。”
这个情况,其实都不用崇祯皇帝来说,这些藩王也都是有眼睛的。对于他们来说,越早分封出去,就越早能享受真正藩王的权力。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好处。比如说早点分封出来,国内能招到的人就多一些,否则都被其他藩国挑剩了,那成本肯定会高很多。还有,早点分封出来,国内的资源也能早点利用上,比如互通有无,藩国能早日繁华起来。
最为关键的一点是,和大明临近的地方就那么一些,要是晚了,就要分封老远去了。比如像那南北美洲、还有那非洲什么的,这些藩王其实是不乐意的,感觉好像去天边了一样。
因此,这些藩王都眼巴巴地看着崇祯皇帝,就希望崇祯皇帝下一句话,就是说让自己分封到南掌去。
但是,崇祯皇帝之所以要召开这宗室大会,又岂会没有目的。就听他在上首说道“不过卿等都是大明的藩王,朕也不好厚此薄彼,直接指定谁先谁后的,有失公允,对不对?”
听到这话,不少藩王心中有点失望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在大众广庭之下,当皇上的,总不能太过偏袒!皇家,也是要脸的。
那这样一来的话,这么多藩王,肯定要有一个去就藩的啊,选谁?
难道是抓阄?这是这些藩王们心中不约而同地猜测。
然而,他们又猜错了,就听崇祯皇帝又接着说道“朕也不瞒众卿,有的事情,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南掌百姓要求大明分封藩王过去,实际上还是朝廷大军去打下来的。这一点,应该众卿心里也有数!”
什么南掌百姓要求大明分封藩王,这些其实都是一个明面上的借口而已。文华殿内的这些人,还没傻到真相信这借口。什么时候,普通百姓能做这样的主了?
因此,当崇祯皇帝说这些的时候,为了显示自己的老成,或者不是那么幼稚,藩王们都不约而同地在点头。
一直旁观着殿内情况的温体仁和曹化淳等人互相看了一眼,便知道这些藩王掉到皇上的坑里了。
果然,看到藩王都确认了,崇祯皇帝便严肃了一点道“诸卿不要觉得现在国库的钱多了,其实恰恰相反。如今打,南涝北旱,自然灾害还是很多的。而且北方又刚和蒙古人打仗,南方还在打仗,包括唐国那边,朕又派了军队去唐国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