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两个事情是没有关联的。”他隆王连忙解释道。
看到沙贾汗还在皱着眉头,他又赶紧补充道“不瞒大汗,洞吾离明国近一些,因此知道的消息也多一些。明国早已没有以前的强大。在明国的东北,有一女真族崛起,打得明国损兵折将,最后把他们的整个辽东都丢了。那辽东,比起洞吾还要大哥几倍,女真族的兵力直接威胁明国的都城。明国,是不行了!”
听到这话,沙贾汗的眼睛不由得一亮,他相信,这种事情,他隆王是不敢说假话的。不过他也不是那么好糊弄地人,当即立刻追问道“如果大明如同你所说地这么不堪,那为何大明还有余力打下你的洞吾?还分给了一个藩王,建立了藩国?”
他的臣子,也都在盯着他隆王,看他要怎么解释?
他隆王当然有想过这个问题,就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就回答道“尊贵的大汗,这就是明国的狡猾了。他们觉得是国内的藩王拖累的他们帝国的实力,就想着把他们的藩王都封出国外。”
说到这里,他停了停,转而解释道“尊贵的大汗,您想想,明国的藩王都是世袭,将近三百年了,他们的国内会有多少藩王?明国的宗室,都多到数不清,他们连这些宗室的俸禄都付不起了。因此,他们认为,只要把藩王都封出去,不再拖累明国,那么明国就会恢复过来,能打败北方的女真!”
有一点,沙贾汗也是清楚的。他们这边,各王室会互相征战,但明国那边,除了一个人能当皇帝之外,其他都是藩王,并不会互相攻打。这么算起来的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确实会有非常多的藩王了。
他隆王趁热打铁,继续游说道“明国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就盯上了我的洞吾。因此我才说,明国打我洞吾,和洞吾以前攻入云南并没有多大关系。这一次,是关系到明国能不能恢复国力的,因此,他们就用全部的人力财力,还用了阴谋诡计,才把洞吾给夺了去……”
他在说着,同时也在观察着沙贾汗和他的臣子,他感觉到,自己已经说清楚了明国已经不再强大,可这些莫卧儿帝国的君臣,似乎还是有所顾忌。他心中大概猜出来,恐怕这些说词,还是难以说服这些突厥化的蒙古人。
因此,他隆王没有等到沙贾汗开口表态,就又继续说道“尊贵的大汗,明国在洞吾已经尝到了甜头,所以对他们的藩王外封之策,更是尽心尽力了。听说,他们接下来的一步,就是要继续封藩王出来,其藩国,是在孟加拉!”
“什么?”沙贾汗一听这话,顿时神情一震,稍微前倾身子,厉声喝道,“你说什么?”
“尊贵的大汗,明国已经把洞吾改为唐国,再往南就是大海,所以就只有往东往西两条路可走。”他隆王一本正经地分析道,“明国那么多藩王,就算一直往东去分封,也没法封几个藩王,因此,明国就唯有向西继续分封了。洞吾的隔壁,就是孟加拉,情况就这么简单!”
他隆王能在原本的历史上留下名声,自然是有他的能耐。只是从洞吾这事上,就能大概分析出大明的战略,不得不说,眼光不错!
与此同时,他又知道怎么说动沙贾汗,被他这么一分析,就如眼前所见,沙贾汗坐不住了。站了起来,就在宝座前方,来回地走着,皱着眉头低头思索着。
而他的臣子,也都在各自想着这事,一时之间,谁也没有说话。
或者是受不了这个气氛,一员武将转身向着沙贾汗,大声吆喝道“大汗,与其等明军先动手,不如我们先下手为强!”
另外一边的一名文官听了,连忙开口奏道“大汗,万万不可,这只是他隆王的一面之词,万一明国没有这个意思,而我们先对明国动手的话,岂不是要两面打仗,这不妥啊!”
“对啊,大汗,明国万一依旧强大呢?我们主动去招惹的话,就算明国原本没想着往西边来,也会往西边打过来了!”另外一名文官也是一脸担忧地奏道。
沙贾汗的武将则也坚持自己的意见,反驳道”就算明国强大又如何?离我们这么远,能派来多少军队?葡萄牙人厉害吧,在孟加拉那边,还不是被我们打败了!“
这时候的葡萄牙势力,其实已经是日暮西山。
在原本的历史上,葡萄牙人是早在十五世纪就开始殖民全球的,而后西班牙紧随其后,和葡萄牙人争夺殖民地,并多处得逞。比如南洋的不少殖民地,就是被西班牙人抢了去的。
在这个时间点,荷兰人又强势崛起,和不列颠联合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后,就开始了全球抢夺殖民地的道路。这也是为什么在大明大员的红夷,会一直视佛郎机人为敌的原因。
崇祯皇帝穿越而来的蝴蝶效应,目前只是影响了大明周边的一部分地区,全球殖民的态势,大体还是没有变化的。这个时候,荷兰殖民势力最强。
葡萄牙人是真不行了,之前在洞吾,也曾被洞吾王驱逐,其总督被洞吾王下令钉死在木架上。而在孟加拉,葡萄牙人也被莫卧儿帝国驱逐。也是因为各处都极为不利,才有了葡萄牙想在安南那边赌一把的行动。
但有一点,不管葡萄牙人也好,西班牙人也罢,又或者是如日中天的荷兰人,还有此时开始露出锋芒的不列颠人,在东方人的眼里,都是西夷。莫卧儿帝国的人,把他们都当作强大的实力,能驱逐走西夷,就是他们实力的体现。
沙贾汗听着他们在争论,便站住身子,转头看向他的臣子,一时没有说话,显然他自己也在思考着。
他隆王一见,连忙又说道“大汗可以派人去问问,明军其实一点都不厉害,打下洞吾,靠得还是土司军队,四川的石柱土司军队,人称白杆军,就是一支土司的精锐,明军就没有比白杆军强的。但这支军队,也在去年的时候被调回云南了,听说云南那边又有土司叛乱,明国对于叛乱无能为力,只能倚重于这支土司军队。”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声音,似乎是真心实意地提醒道“尊贵的大汗,如今明国内乱不止,如今正是机会,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要是被明国平定了内乱,重新集结军队打过来的话,那才难打了!”
他用剩下的那只手一拍胸脯道“只要大汗出兵打洞吾,我的人愿意为内应,就用明国抢我洞吾的手段,把洞吾献给尊贵的大汗。而后,我愿意替大汗镇守洞吾,如果明国再来打,除非我战死,否则休想骚扰到莫卧儿帝国。”
听到这些话,沙贾汗还是有点犹豫不决。他的臣子也分成了战与不战的两派,一顿吵闹之后,沙贾汗终于决定,让他隆王暂居德里,而他派人去东边打听他隆王所说,到底是不是真的!
与此同时,微服南下的崇祯皇帝,自然不可能知道远在印度的莫卧儿帝国的事情。此时的他,坐在船上,听着身边的田贵妃在给一脸好奇地侍女们介绍着沿途的风景和一些人文典故。
他听了一会,就觉得有点无聊了。去年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微服南下,看到的风景自然是差不多的。那个时候新鲜过一阵,如今再看,兴致就少了些了。
于是,崇祯皇帝便进入聊天群去看消息,有一条私聊引起了他的关注。
消息是包头巡抚杨嗣昌那边发过来的,说道路才好一点,他这边就接到了西部蒙古鄂齐尔图汗的使者,说要再采购大明的燧发枪,而且量也有点大。这一次,给出的代价不再只是牛羊这些,还有不少金银和毛皮。经过杨嗣昌询问,说是鄂齐尔图汗打了好几个胜仗,甚至打败了沙俄一支西归的军队,截获了不少战利品。
别人可能不知道,但崇祯皇帝是明白,这支沙俄西归的军队,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掠夺了大量的物资之后,往回走的时候,刚好遇到了鄂齐尔图汗的军队。呵呵,能这么巧,也算是沙俄够倒霉的了!
想起西伯利亚,他就又想起了出发已经有一年的李自成。如今大明的这支军队,已经基本上控制了西伯利亚东部地区,把沙俄的势力驱逐到西边去了。大明如果想继续控制西伯利亚,也必须如同沙俄一般建立据点,宣示主权。最好的办法,就是选好地址建立一座城池,而后尽快研发出火车,哪怕一个月开一趟火车,来往交通,那也是好的。
至于蒸汽火车,虽然兵仗局已经在研发了。火车头,基本没有多大问题。关键是火车必须的钢轨,或者铁轨,反正不管是哪个轨,都需要大量的钢铁。至于其他材料的轨道,虽然前期成本会低一些,可维护成本太高,非常不现实。
。
1130 大仑山惨案()
至于钢铁,要是换成以前的话,就大明北方的钢铁产量,用来打仗都不够,要是有人提出把钢铁用来铺在地上,哪怕是皇帝,估计都会被喷死。不过如今却是好了,北方基本已经平定,钢铁的军用需求,就没有以前那么迫切了。
再加上,蒸汽设备用于矿井,不但能不间断地提取矿井中的积水,还能提高矿石从矿井中的运出速度,另外,矿石地研磨,也有了新设备的帮助而轻松不少。钢铁产量,眼下都还没有真正发力,但产量已经有明显的提升了。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又回想起了后世的一份有关钢铁的资料。华夏的铁矿石分布,依次为辽宁、四川、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安微和湖北等地。其中最有名的,是八大铁矿。
储量排名第一的是鞍山铁矿,如今已经在大明的控制之下;第二是本溪大台沟铁矿,也已经在大明的控制之下;第三,也是北方目前最重要的铁矿石产地,就是迁安铁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迁安、滦县一带是我国四个特大铁矿带之一,储量丰富。后世探明的,储量有50亿吨左右,且埋藏浅,易于露天开采。第四处则是白云鄂博铁矿,包头北面不远,如今是包头巡抚杨嗣昌管辖地。其他几处大的铁矿石就不在北方了。
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础,看来大明接下来的重点,也是要进行大炼钢。有关炼钢的技术整理、研发工作都要系统地做起来。
想着这些事情,崇祯皇帝便进入文华殿议事群,把这份旨意发了下去,让内阁和司礼监开始着手这事,具体章程议出来了报给他。
而对于东北的矿产,崇祯皇帝也通过私聊魏木兰,把情况告知辽东总督卢象升,让他派熟练工匠进行踩点,辽东的发展,可以农业和采矿炼钢并重。至于胜利油田的事情,崇祯皇帝觉得现在还没告诉的必要,就没有提。
做完了这些事情之后,崇祯皇帝看了眼聊天群左下角的成就值,显示还有一万多点。从上千万成就值一下用地只有一万多点,其实也就一个月不到的时间。这次南下,要多赚点成就值才好了。
想起自己的行程,在应天府那里,应该能收割一大波成就值!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点了加人按钮,旅途闲着无聊,加人玩玩。
随手加了十个人,男女老少都有。加完之后,崇祯皇帝便看着主聊天区,看着新入群成员的自我介绍。
基本上,这新加进来的人都没有什么特色,中规中矩的人名,一看就知道是汉人。自我介绍中,只有一个人的说话,引起了崇祯皇帝的兴趣。
这人的聊天群id叫理发匠张,只见他在群里自我介绍道“大家好,小人姓张,张五,排行老五,今年已经四十有六了,小人祖传手艺,在南洋……”
他的话就说到这里,然而就断了。崇祯皇帝一看,头像暗了,看这样子,应该是突然退出聊天群,估计是有人打扰到他了吧。在南洋的华人?
得到这个结论,崇祯皇帝忽然有点兴趣,该不会是系统知道自己要经略南洋,就开始加进南洋那边的聊天群成员了吧?
他没猜错,此时,远在南洋的一处理发铺子,竹帘子呼啦被人撩开,几个西夷一边砸着门,一边嚷嚷地进了店铺,顿时把张五从聊天群中惊了出去。
张五正站在柜台后面,自己的两个徒弟慌忙先迎过去,没想到,却被那两个西夷一脚一个,直接踹倒在地,口中叽里咕噜地,似乎还很不满意。
张五看得心中一紧,赶紧出了柜台,脸上堆着笑容,弯着腰,开口就是“欧拉”。
但那两名西夷并不卖帐,一把拽住张五的领子,揪着他走着,随后自己坐在理发的位置上后才松开手,并再次指着张五说着鸟语。
那两名年轻的学徒见这两个西夷如此对待师父,一个个都很愤怒,就想冲上去把师父拦在背后。另外一个西夷一见,立刻用手指着,恶狠狠地说着话。
张五一见,连忙转身喝斥自己的两个徒弟,而后又转过身,向两名西夷点头哈腰,并连忙拿起理发工具。
见到他亲自开始理发,那两名西夷才没有继续发作。而两名学徒一脸的愤怒和不甘,却又没有办法,只好听着师傅的吩咐,又去后院端来茶水糕点奉上,伺候另外一个在等着理发的西夷。
忙碌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张五总算是给两个西夷理完了发,看到这两个西夷满意,便又恭恭敬敬地送到门口。
“师父,他们还没付钱!”一名矮点的学徒,带着一丝愤怒提醒道。
张五犹如没有听到一般,等那两名西夷走远了,他才转回身子,看着两名学徒,忽然长长地叹了口气。
看到他这样子,矮个学徒有点误会了,连忙说道“师傅不用怕,我去找几个人拦着他们,就不信他们不给钱!真是没有王法了!”
听到这话,张五连忙伸手一拦道“你疯了,在这里还讲王法?他们就是王法,你懂不懂?”
问出这话后,他感觉自己这两位徒弟估计想不通,便又叹了口气,而后吩咐道“算了,你们先把铺子关了!”
说完之后,他似乎很是有点疲惫地转回后院去了。
两名年轻的徒弟互相看看,有点不解。不过还是依了师父的吩咐,给店铺上了门板,而后也转回后院去。
等他们两人到了后院时,就看到张五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弯着腰在喝功夫茶。高个徒弟一见,连忙快走几步,从张五手中接过茶具泡沏茶。另外那个矮个徒弟,也赶紧上前帮忙。
张五见了,放手让他们去搞,自己则躺在了太师椅上,闭着眼睛好像在休息,又好像是在回忆什么不好的记忆,脸上的表情并不好看。
高矮两个徒弟泡好功夫茶后,看到张五这样子,不由得又互相看了一眼,心中都有点纳闷。
“师父,喝茶吧?”矮个徒弟最终放低了嗓门提醒道。
张五听了,张开眼睛,很是疲惫的样子,挥挥手,让两个徒弟坐了,而后才声音低沉地说道“我想了一会,决定了,你们两个,还是走吧!”
刚坐下的两个徒弟一听他这话,顿时一下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一脸地震惊,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其中矮个徒弟当即高声问道“师父,为什么,就因为刚才那两个西夷?”
“是啊,师父,为什么?”高个徒弟也很不解地问道,“那么蛮狠无礼,还不给钱,有这样的么?再说……再说我们最终不也没怎么样么,为什么要赶我们走?”
看到两个徒弟这么激动,张五伸手摇了摇,依旧躺在那里道“这是为你们好,早点离开,或许能避祸!”
“什么避祸?”矮个徒弟当即嚷了起来道,“这么蛮狠无礼还不给钱,难道他们事后还想着要来报复我们?这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