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邵安双手死死抓住前面的栅栏,目视前方,冰冷的说道:“传令,全军出击!”
133恰盛年只身客京华,数余生孑影话孤坟()
诺沙军师身死,孙敕自尽,赵六被杀。西瓯王终于退兵,并且答应永不再犯。这本是令人兴奋愉悦的事情,可是在这场战争中,死去太多人了,而且战事发生在富裕繁华京城前。这让城中百姓真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庆幸之余,未免有着几分悲凉。
而枢密使李洪义,为保国家,舍身取义,更在人们心头,增添了浓郁的伤感。
七日后,李洪义出殡,葬于城郊北坡。追谥忠武,封永宁王。
皇帝亲自扶灵,文武百官相送。甚至在长街上,无数老百姓自发前来,为大将军送行。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唯独缺了邵安一人。
自那日战事毕,邵安心痛旧疾又犯了。他疼的昏睡了几日,一直在相府养伤。期间邵府闭门谢客,唯有刘汝卿在床前日夜照顾。
张三、李洪辉、徐磊、高巍等人,都密切的关注着相府,关注着邵安的动向。他们想劝却被拒之门外,而刘汝卿想劝,却不知如何开口。
李洪义下葬后第九天,张三终于忍不住,仗着自己右腿伤势快好了,便翻墙进入了邵安的府邸。
而邵安并没有听见张三的脚步声,他斜靠在床上,安静的看向窗外,云卷云舒。
“邵安!我……你……”张三一见到邵安,发现自己准备好的所有说辞,全都说不出口。世间没有任何言辞,能够安慰得了床上愈发消瘦的邵安,能弥补得了他心头的伤口。
邵安回头望向来人,他知道张三想说什么,虚弱的笑道:“张哥放心,我看得开。战场凶险,我心里清楚。其实从他第一次出征,我便有着准备。可是保家卫国是他从小的理想,我怎能阻止他上战场?”
“他说他要当大将军,保家卫国。可他一个孤儿,小小年纪,哪知道什么是家,什么是国?我觉得他就是听书听多了,才想去当什么将军。”张三想起他们年少时,整日玩乐,无法无天,只想着混吃等死。只有李洪义有着青云之志,却被隐卫们嘲笑,觉得那是空想。
然而谁也没想到,李洪义终究还是实现了年少时的理想,也算是此生无憾了。
“这是李洪辉托我给你的,你哥哥的……玉佩。”张三小心翼翼的捧着玉佩,“李洪辉说,他去的时候很开心,没有痛苦。把玉佩交给你,是他最后的遗愿……”
邵安双手接过玉佩,抚摸着上面的花纹。李洪义死在和弟弟相认的期盼中,死在阴谋没有揭开的前一刻……
他再也不会知道,他敬爱的皇帝有着怎样的心机,也不会知道,邵安这些年,又是怎样的煎熬。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是无忧无虑,潇洒快活。
“还有一事,想请张哥帮忙。”邵安说道。
“你说。”
“侍卫司权力过大,毒害甚远。张哥可愿放弃都指挥使一职,请圣上撤立侍卫司?”
张三自从知道了丁一真正的死因,早就不想再效忠于圣上了。他点头道:“我自然愿意,只是皇上会同意吗?”
这点邵安早有准备,他取过枕边一个小木盒,交给张三,“进京多日未曾面圣,这是兵符,张哥帮我代还了吧。”
“我知道了。”张三接过,这是要以兵符威胁皇上,撤暗卫。
“里面还有相印,也一并交给圣上吧。”
张三闻言一惊,“你又要走?”
“不走,只是辞官。”邵安继续望向窗外,望着李洪义墓地的方向,“若我走了,恐坟茔新草,无人祭扫。惟愿有生之年,折柳携酒,执杯相祭。”
※※※※※
没过多久,张三提出撤销侍卫司,文武大臣虽然惊奇,但都纷纷附议。皇帝思量片刻,最终同意。至此,安王府的所有隐卫,全都陆续离京。
离开那天,张三、李洪辉、陈五、徐七四人在京城城门口道别。
“老五、老七,你们以后去哪儿?”张三笑问道。
徐七*道:“先去江南转转,再去大漠看看。反正天高海阔,想去何处就去何处吧。”
“挺好。”张三看徐七丝毫不介意丢了官位,反而因为脱离了隐卫身份,更加自在洒脱了。
徐七问陈五,“五哥,你呢?”
“我江湖上有朋友,估计以后和他们一样,闯荡江湖了。”
“五哥武艺出众,一定会成为大侠的。”徐七抱了抱拳,“各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了。”
陈五也对众人道了声:“告辞!”
目送着那两人远去,李洪辉问张三:“以后你靠什么营生?”
“你忘了我的本行了?不干隐卫,我还可以开酒楼啊。或许不久你就会听到,天下第一酒楼老板张三的名号了。”
“你还用张三这个名字?怎么不用你的本名?”
“我的本名……”张三尴尬的摸摸鼻子,“我觉得还是张三比较亲切。”
李洪辉淡淡的笑了笑,这得是多奇葩的名字,才会比张三更难听啊!
“喂,别乱想。我的本名,很正常,非常正常,必须正常。”张三强调着,却是越说越可疑了。
于是他急忙转话题,“老二,你想要恢复本姓,叫王辉了?那你以后做什么?”
“装了李洪辉许久,也该做一回王辉了。”李洪辉含笑说道,“以后我可能会著书立说吧。当年邵安赋闲时,曾写过一本《奇门遁甲集注》,他给我看过,我觉得想法很好。我也想写下对于阵法的研究,就叫《阵法新编》如何?”
“甚妙甚妙,那我可等着拜读王辉军师的大作呢。”张三笑了笑,最后恋恋不舍的看了看京城,对他说,“我们走吧。”
两人轻骑快马,并辔而去,微风吹拂着他们的披风上下飞舞,依稀还是旧时长安中张扬模样。
然而他们知道,自己再也回不去了。所有离开的隐卫们,心中都十分清楚,恐怕他们这一去,此生再难回到京城了。他们得罪过太多的人,也冤枉过太多的人,京城上至文武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不会欢迎侍卫司的人再度回来。
134恰盛年只身客京华,数余生孑影话孤坟()
三个月后。
朝廷中,丞相、枢密使和参知政事都不在,高巍和宋綦老将军又以年老为由,上书辞官。此时政府、枢府无人主事,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皇帝当机立断,授宋羿为枢密使,掌管枢密院。而丞相的位置,却非邵安不可了。
皇帝几次三番想请邵安出山,然而邵安以身体抱恙为借口,再三推辞。
※※※※※
皇太孙再次见到邵安时,是在一个闲适的午后。三月不见,苏祥祚看邵安又消瘦了许多,此时正倚床而坐,毫不惊讶的对他笑道:“殿下,你来了。”
“我来了。”苏祥祚讷讷道。他听皇爷爷说起过李洪义和邵安的故事,知道李将军的死对眼前之人有着多大的打击。可当他面对如此风轻云淡的邵安时,他不知道自己还能说些什么。
或许邵安是不需要安慰的吧,苏祥祚猜想着。正当他出神时,邵安则开口问道:“殿下初到宫里,一切还习惯吗?”
“还好,吃穿用度,宫人们照顾的很细心,爷爷还把我娘接进宫中了。爷爷很喜欢我,奶奶的病也大好了。”苏祥祚想起初见皇后娘娘时,她一把抱住自己痛哭流泣,嘴里却念叨着父亲的名字。
皇后久病的事,朝野上下都知道。只是没想到,苏祥祚的到来,却让皇后病情渐渐好转,大有起色了。
至于皇帝,初见这个长孙,简直喜欢的不得了。就连在家养病的邵安也听说了,新储君极得圣上喜爱,请了好多大儒,悉心教导。夺嫡之争,在本朝估计是不会出现了。
“近日来读《论语》,心中有疑惑,故而特来向您请教。”沉默良久,苏祥祚终于鼓足勇气开口了。
邵安微微吃惊,问道:“何处有疑惑?”
苏祥祚道:“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请教先生,此句何解?”
原来皇帝劝不动邵安,便派自己的孙子来劝他了。邵安不屑一笑,正儿八经的逐字解释道:“《说文》有云:学,觉悟也。《小尔雅》云:优,多也。《段注》有云:仕,事也。殿下可懂了?”
“懂了,谢先生赐教。”苏祥祚聪慧,只需稍一点拨,不出片刻便理解了。然而他此行不是真的来问问题的,他最终的目的还没有达到,于是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皇爷爷为我请了许多宿儒授业,可我觉得他们学问虽好,但观点陈旧,不切实际。”苏祥祚停顿片刻,终于开口,“先生,我想请您担任太子太傅,教我功课。”
“那些宿儒都是德高而年老的学者,有他们教导殿下再好不过,在下学识浅陋,又怎能比得过名师大儒?”邵安婉转的拒绝了。
苏祥祚却道:“先生的学问不比宿儒大师的差,父亲在黔州时,曾让我读过先生的策论,读后实在是受益匪浅。”
“什么?”邵安这回真的是大吃一惊了,苏晟晖居然还会记得他以前写的策论?
“先生以前写过的文章,父亲皆默写下来,保留收藏。”苏祥祚解释道,“父亲十分赞同先生的理论,时常教导孩儿向先生学习。”
邵安闻后,有些哑然了。苏晟晖以前经常爱和邵安对着干,表面上对邵安的策论不屑一顾,没想到心底却是认同的。邵安长叹一声,不知道皇上知道此事后,又会作何感想?
“好,我可以担任太子太傅,但只负责教学,不理其他。”邵安到底看在了苏晟晖面子上,答应了苏祥祚。
苏祥祚闻言,欣喜万分,忙起身长揖:“老师。”
※※※※※
泰安十七年,夏。
一声嘹亮的啼哭声划破京城的长空,李洪义遗腹子出生,母亲难产去世。
吴慧明临终时,将两个幼童托付给了邵安,并留下遗言说,李洪义曾给儿子取名,叫安国。
“安国?”邵安看着怀里小小的男孩,再看看旁边一脸懵懂的胭脂,心下微叹。安国安国,安邦定国。原来,这就是李洪义的遗愿。
邵安收养了这两个孩子,带他们回到邵府。此时胭脂依然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发生了什么事,抓着邵安的手问道:“叔叔,爹爹和娘亲呢?”
“再等等,过几天,叔叔就带你们去看爹娘。”邵安忍住心中悲痛,再次遥望城郊北坡,如是说道。
吴慧明与丈夫李洪义合葬在了北坡,邵安抱着安国,领着胭脂,来到了李洪义墓前。
城郊北坡安眠着众多隐卫,这里还是和以前一样,庄|严肃穆。他其实来过这里,当年是来祭拜丁一,如今是来祭拜哥哥。
“哥哥,我回来了。”这句哥哥,这么多年,邵安终于叫出了口。然而李洪义,再也听不到了。
“哥哥,我带着孩子,来看看你。安国的眼睛很大,长得很像你。胭脂调皮爱惹祸,性子最像你。”
安国和胭脂呆呆的看着父母的墓碑,并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们还太小,还没体会到生离死别之痛。
邵安看着洪义的墓碑,忽然觉得眼前的场景异常熟悉,仿佛经历过一次。他想起来了,那是永康二十年,他跪在哥哥衣冠盅前,悲伤的不能自已。那年他怨恨老天,为什么死的是哥哥。现在他懂了,这不怨上天,因为这是哥哥的选择。从走上沙场的那一刻,李洪义便选好了结局。
邵安缓缓跪下,抚摸着洁白的墓碑。马革裹尸,青山埋骨,那是你的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我的意愿。
你拼死夺回的江山,我替你守护。你一心期待的盛世,我替你完成。哥哥,放心去吧……
次日,邵安三度拜相。他站在中书省门前,瞭望远处的天际,长空瓷青,夏天的微风轻轻吹起他的衣摆,头顶“中书省”三个大字,在炎炎烈日下,闪耀出万丈光芒。
**********************************************
还剩最后一章,明天大结局哦!!!
135一代帝兴必有名臣,一朝盛世必颂传奇()
两年后,河清海晏,国泰民安。
皇帝多年来积劳成疾,突然发病,吐血不止,陷入昏迷。这一病来势汹汹,朝堂宫中皆人心惶惶,彷佛每个人心上压了一块重砖。宫里甚至连寿材都备下了,用来冲喜。
邵安如往常般,代为主持政务。然而他的心头,却没有表现出的那么平静。他时常盯着养心殿檐牙上反射出的金光闪闪的亮点,生怕皇帝也就此离他而去。
他对皇帝已经说不出是爱是恨了。李洪义去世后的很长时间,他是不想再看见皇帝的。他怕自己会忍不住怨恨皇帝,害得他没和哥哥见上最后一面。可是事后想想,当时他要是坚持相认,皇帝也不可能太过阻拦。怪只怪自己没有勇气坦然面对,阴差阳错,造成如此后果。
如今,哥哥已去,隐卫旧人已走。偌大的京城,只剩下他们君臣二人了。一切爱恨,皆已烟消云散。邵安真心的祈祷上苍,不要这么快将这最后一人也带走。
或许祈祷真的有用,皇帝昏迷多日,终于清醒过来了。醒来后却单独召见邵安,第一句话就是要追封苏晟晖为恭孝太子,移入皇陵。
邵安细细端详眼前之人,皇帝明显的衰老了,双目无神,鬓角又添了几缕白发。此次皇帝吐血昏迷,虽无性命之忧,到底还是摧毁了他的精神,身体大不如前了,也没有了壮年时的固执和爱面子。
此时的皇帝,更像是一位寻常百姓家的老人,带着遗憾和悔恨的口吻,对邵安说:“晟晖是一个聪明的好孩子,要是朕当年对他多点耐心,多抽时间教导,他也不会和朕离心。他要是还活着,或许会成为一代明君。”
“圣上节哀,请务必保重龙体。”邵安真诚的说道。
“是朕太绝情了,将他流放黔州多年,不理不睬,不管不问。朕现在,只盼望着能看到祚儿长大成人,继承大业。”
或许他当年给自己儿子一点点温暖,哪怕是一句问候,他的儿子也不会在黔州绝望到自尽。现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皇帝心头的悔痛,只能向邵安诉说。
皇太孙忧心忡忡的等在殿门外,见邵安出来了,忙上前询问:“老师,皇爷爷如何了?”
“目前已然清醒过来,暂无危险。只是太医说,圣上以后要注重保养,切勿操劳了。”
“圣人提倡垂拱而治,皇爷爷他太辛苦了。”皇太孙道,“我多想快点长大,替爷爷分担一二。”
“臣也会多劝皇上保重龙体的。”邵安说道,“听闻圣上发病时,殿下正好在场?”
皇太孙愧疚的点头,“当时皇爷爷考我学问,我答不上,故引用了父亲教我的话。后来皇爷爷问我父亲还教过我什么,还问了几句父亲在黔州时的往事,结果突然就……是不是我说错了什么?”
“不是你的错,是我们错了。”邵安的眼神穿过皇太孙,望向虚无的远方,语重心长的教育道,“一个人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立刻悔改。等你想要真正去忏悔时,可能那个人,已经等不到了……”
皇太孙懵懂的点点头,用清脆稚嫩的童声说道:“谨记老师教诲。”
※※※※※
又是一年中秋时,皇帝的病好了很多,可以下床走动了。他又派人请邵安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