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总之这最后一场比赛一定要赢,这是没什么好商量的!
呃……如果自己不给队长拖后腿的话。
带着不同心情的两位搭档,慢慢走到喧闹的机场起飞跑道旁,见到向他们走来的“天王星”选手,龙云远远的就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他觉得这场比赛还是挺有希望获胜。
他们那是怎么了,没精打采的,难道是要就此放弃了吗?
当然,“天王星”双机组合的两位选手,这时候的心情的确不是龙云可以理解。
在歼击机竞技的赛场上,虽说国内比赛一直都是提倡“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可是但凡参与竞技的选手,谁不是热切盼望能够赢得胜利?但比赛就是比赛,有人欢喜就要有人犯愁,现在“天王星”在f组小组赛里竟然是一场未赢;眼下铁定是要出局,想到这里他们的心情也不会好。
更不要说,看到赛前的机型录入信息,和前面三场的比赛不一样,出道不久、却风头正劲的“宸龙”提交的参赛机型已经不再是性能堪忧的歼-7iim,而是不知道哪里弄来的“猛龙”,这更让他们深感意外。
歼-10a,和“天王星”战队的su-27sk相比,这两种中国曾经的主力战机性能可以说各有千秋,“梁龙”的劣势主要是体现在导弹上;但是看“宸龙”之前的战况,尤其是他们的队长龙云水平如此了得,这次比赛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凶多吉少。
哎,这次的分组形势,怎么猛人都出在他们f组?
话虽如此,现在已经与ift无缘的“天王星”组合,担任长机的边超,脸上的表情是挺平静,可是心中的作战意志却是空前坚定。来自军人世家的他,虽然年纪不过二十上下,这次预选赛的发挥也很不理想;但俗话说的好,所谓“宁被打死、不被吓死”,为尊严而战的天空战场上,从来没有懦夫的位置。
今天的收官之战,不出意外的应该是他在这一届ift预选赛上的最后一次亮相;在登记处核对完比赛信息,边超转头看向远处的观战区,他知道自己的父亲就在那里,低调的混迹在大批航空竞技爱好者之中,用满含期盼的热切目光注视着他。
似乎能够察觉到那锐利一如往昔的眼神,边超只觉得热血沸腾,之前的挫折也被他抛诸脑后,年轻人紧握双拳,做好了升空搏击的一切准备。
即使面对任何对手、也要毅然拔剑向前,不留遗憾的打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这,才是航空竞技精神的最好体现。
带着鼓荡的团团战意,两位选手的意识活动被一旁的龙云无意间窥探到,不过这也是他意料之中;办理好必要的手续,选手们见面之后免不了寒暄一番:
“哦!龙队长,你好你好。——今天的比赛还请多多指点!”
“哪里,大家切磋一下而已,请多指教。”
走近几步和迎上来的龙云两人握手交谈,因为比赛开始在即,几个人也没有多说话,不过气氛还算相当融洽。
对“宸龙”来说至关重要的小组赛最后一场,“天王星”倒是已经变成了彻底的重在参与,这时候双方的心情当然天差地别,于是说上几句就各自走向战机停放的起飞位置;这时候观战区的观众和媒体人都目送这两对组合远去,跑道上传来战机引擎启动的轰响,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经过之前的机场小组赛,“宸龙”这支初出茅庐的战队如今已经有了很多拥簇,他们聚集在观战区摇旗呐喊,为自己支持的新锐战队加油鼓劲;而就在这些热闹非常的观战者前排,贵宾观战的坐席上,一身米色女式正装的上官凌,神色平静的注视远处整装待发的战机,对身后众人投来的目光恍若未见,只是气定神闲的在座椅上揣摩心事。
作为“宸龙”的实际拥有者,这位大小姐还是第一次出现在比赛现场,虽然是受苏雪之托,但她此时也的确期待着一场决定性的胜利,和“宸龙”顺利进入复赛的好消息。
回想之前的新加坡之旅,那个男人登上战机、升空拾掇自大美国佬的华丽表现映入脑海;目睹远处引擎启动、正在发出沉稳轰鸣的歼击机,年轻的大小姐不由得心念微动,是对现场观战的憧憬和期待吗?
还是别的什么,在女孩子的心中荡漾开来、泛起片片涟漪呢……
有点走神的上官凌,还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不过现场的媒体可没有闲着,除了抢拍她之外,也给了远处的战机很多出镜机会。
把长焦镜头对准在跑道尽头待命、第一次出现在公众眼前的“宸龙”新机,两架深、浅灰渐变的空优涂装歼-10a,硕大的垂尾上已经喷涂好战队徽标,反向弯扭三角翼上还带着“壬辰”公司的广告标识;细心的媒体记者和观战人士很快就注意到,今天首次露面的两架歼-10a挂载并不相同,前面的01号长机携带的是四枚鲜红色的pl-8c导弹,而后面的战机虽然被遮挡一部分,也看得出是挂载了不少乳白色的pl-12。
看这样子,今天“宸龙”双机还是会使用之前的策略、双机各自为战的去迎击对手?
第三五二章 高开高 打()
有心人的猜测,可以说相当正确。
不仅是在场观战者和媒体的猜测,龙云在赛前思索、制定,并且和刘威在模拟器上演练过多次的战术,都是基于各自应战的策略。
爬上登机梯跳进座舱,第一次在竞赛时进入到布置颇为现代化、仪表大部分都被多功能显示屏取代的歼-10a驾驶舱里,龙云熟练的摆弄一下控制面板,然后在等待战机系统自检的时候接好呼吸管和其他回路。
面对眼前格局迥异的控制界面,龙云现在倒并不怎样担心,本来他在空中也是主要依靠直觉和判断,仪表的观察对他来说并不重要。
整理一下沉重的飞行头盔,看到眼前的透明护目镜上显示出绿莹莹的全息显示、随即出现游荡不定的空心十字型捕捉光圈,龙云确认这套对他来说有点陌生的头盔瞄准具检测正常,然后才抬手招呼后侧不远处02号僚机中的刘威。
这次出战,以刘威对歼-10a战机的掌握程度,龙云并没有打算让这小伙子去使用头盔瞄准具,先保证把战机平稳的飞上去再说;至于他自己,则是很有兴致的想要试验一下这种设备的辅助目标捕获能力。别的不说,如果是和同样配备头盔瞄准具的su-27sk对战,这种较量才算是真正在同一起跑线上。
“洞两、洞两,自检情况怎样?”“报告洞幺,检测完毕,状态良好!”
感觉这样的称呼方式是有点搞笑,龙云在座舱里向刘威挥挥手,看到后者比划一个v字手势作为回应,他们现在还是比较习惯直呼其名的联络方式;不过后面的竞技道路还很长,到了全国大赛上就需要严格执行呼号,否则多半会被人笑话。
确认两架歼-10a的情况良好、与塔台的无线电联系也正常,龙云在得到“准予起飞”指示后,就开始平稳增加发动机供油,然后在渐进升高的引擎轰响中松刹车起飞。
随着一前一后两架战机开始滑跑、加速,龙云一边持续前推节流阀、维持加速状态向前冲刺,一边提醒刘威适当增加推力以跟上他驾驶的01号机。由于刘威的02号机体满载燃油、又挂载了很多导弹,所以比龙云的01号要笨拙一些,他注意保持最大推力跟随长机的动作,在滑跑四百多米之后就拉杆、抬头升上天空。
驾驶战机持续爬升积累高度,同时加速飞向对战空域,龙云一边调整节流阀保持加速稳定,一边留意下视显示器上提供的导航信息。
和老旧的歼-7iim不一样,歼-10a的座舱信息化程度显然更高,这时候附近空域的飞行器信息也呈现在左边的导航显示上,这种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当然是比仪表板上的指示灯强多了。驾驶战机爬升直到六千米高度,龙云提示刘威紧跟自己,两架银灰色的战机有如天空中的利剑,以九百千米时速逐渐接近对战空域。
对今天的对战策略,龙云之前的安排并不复杂。
考虑到刘威驾驶歼-10a的飞行小时数很少,在战机飞行控制系统的辅助下、安全也许是不成问题,但是不能胜任格斗空战这样高难度的任务。所以龙云制定的作战策略,现在02号“猛龙”除去机腹中心线的副油箱外,左右共六个翼下挂点有挂载,其中机翼中间挂点还使用了y型复合挂架,一共携带了多达八枚pl-12主动雷达制导导弹!
八枚pl-12的携带量,基本上已经是歼-10a挂载空战武器的极限;当然这种下导弹雨的打法非常烧钱,如果不是有之前“壬辰”的增资支持,他是不会这样不计成本的。
而作为长机,龙云的01号歼-10a挂载可以说就是另一个方向的极端:除了机翼外侧和中段的两个挂点上带有亮红色的pl-8c导弹外,整架战机就再没有其他挂载物,看上去算是相当整洁。
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挂载方式,和“宸龙”的预定作战策略是有直接关系。
在比赛之前,龙云就和刘威练习过的战术,就是由刘威驾驶的僚机爬升占据高度、速度优势,在高空待命准备攻击;而龙云则在僚机掩护下前出接敌,使用数据链共享两架战机的目标信息,并以此来指挥高空高速的刘威实施超视距突袭。
为达到这样的目的,龙云的“猛龙”座机现在只携带了四枚格斗导弹,保证良好的战机机动性发挥;争取先敌发现、然后突进到目视距离进行格斗,就是他预先拟定好的战术。
当然,瞬息万变的对战时刻,敌我态势都在随时变化,能不能真的这样做,那就要看双方的临场发挥了!
保持密集编队进入交战空域,龙云双机再次测试iff(identification-f日end-or-foe,敌我识别)模块工作正常,就开始互相分离;在接下来必然爆发的超视距较量中,既然龙云打算抵近作战,就必须依靠iff来确保不出现误伤。
当然了,如果真的出现导弹追错目标的情况,他自信也有靠“猛龙”的机动能力硬甩pl-12导弹的把握,但是真到了紧张激烈的格斗里可能就顾不上那么多了。
晴空万里,朵朵白云就在身侧掠过,龙云眼看刘威驾驶的02号歼-10a开始按照预定航线持续爬升,很快就逐渐远离、消失在视线中。这时候查看一下导航信息,他们双机已经深入交战空域约十千米,雷达告精器暂时也没有提示,于是他果断开启机载雷达,在六千米高度上向前巡航索敌。
广阔的对战空域中,银灰色的锐利身影在白云间穿梭,留下淡淡的白色航迹。
而就在向前飞行、开启机载jl-10a雷达索敌的龙云紧张注意雷达显示屏的时候,对面数十千米开外的“天王星”双机也已经进入对战空域。
和“宸龙”双机的各自为战不一样,颇为忌惮龙云格斗作战能力的他们还是采取了稳妥的双机编队突进,以便在遭遇单独行动的“宸龙”长机时能够互相掩护;保持五千米左右的高度开机搜索正前方空域,“天王星”的su-27sk双机也在径直向对战空域的中心点接近,双方很快就会发生超视距接触。
a
第三五三章 R-27R的齐射()
抱歉啊各位书友!
昨晚写稿子忙到12点以后,点发布时还是习惯性的点了后面的18日,没想到午夜之后就已经是第二天了,结果设置自动发布到了明天去,我晕……
激战的大幕,已经徐徐拉开;互相接近的两组战机,直线距离在迅速缩短。
以su-27sk上搭载的n001雷达性能去分析,“天王星”双机现在采取的策略是相当正确。
既然n001的地物杂波滤除能力一般,他们现在降低高度、采用仰视方式搜索空中目标,才有抢先发现对手的可能。否则以两种战机的雷达性能比较,虽然n001的理论探测距离较远,但su-27sk的雷达反射面积也高于歼-10a,这样最大的可能是双方同时发现对手,接下来的超视距对抗里,没有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天王星”双机显然就会陷入苦战。
果然,就在双方不断接近的情形下,雷达显示屏上很快出现微弱却相当清晰的雷达回波,边超马上就读出了目标信息,对手距离七十千米,高度六千、速度九三零!
从su-27sk的雷达显示屏上观察,边超认为那应该是孤零零一架歼-10a的雷达回波,他敏感的意识到对手肯定又是采取了双机分离接战策略,于是提醒僚机注意观察、提防其他方向可能来袭的“宸龙”战机。
目标已经现形,要发动攻击吗?
瞬息万变的空战中,任何决策都必须要快。
考虑一下r-27r导弹的射程限制,边超就打消了抢先攻击的念头。虽然他现在和搭档一样都很想立即攻击、利用先敌发射的优势去部分抵消pl-12的威胁,但是这么远的距离上发射导弹,高度又居于劣势,除非对手直愣愣冲上来迎接他们的射击,否则就没有可能命中。
“目标距离六十八,保持航向接敌,注意观察附近空域!”
“收到,洞两明白!”
既然已经发现目标,灰白色涂装的两架su-27sk就开始使用后燃器提速、爬高,准备为r-27r导弹提供良好的发射初始速度;按照su-27系列战机的标准拦截作战流程,机体庞大的两架重型歼击机成密集队形快速接近目标,这时候边超发现对面的歼-10a也在提速,他推测一波超视距导弹对射就在眼前!
距离五十五,战机高度五千七,已经加速到马赫一点四!
对挂载四枚r-27r、外加机翼外侧挂架上两枚r-73的su-27sk来说,这样的速度已经相当高,于是边超马上指挥僚机和自己一起推杆从爬升改为平飞,现在的距离上n001雷达已经平稳截获目标,就不再需要过多考虑高度差的问题。
就这样,虽然火控系统已经给出“允许发射”提示,两架灰白色su-27sk还是一路爬升直到六千米高度,这时候迎面而来的“宸龙”长机距离他们只有大概四十千米,他们立即实施了密集的导弹齐射!
一枚又一枚,两架su-27sk翼下窜出一片白烟,粗壮的r-27r导弹从滑轨上拖出,以三到四秒的时间间隔呼啸而去。以改进型n001雷达的目标照射能力,双机一次发射四枚r-27r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已经是上限,现在就看对面的歼-10a会如何应付!
就在这时候,通过雷达告精设备和机载雷达的截获显示,龙云已经判定了前方两架大型战机的位置,他平稳加速到马赫一点五向对手高速接近;因为没有携带任何超视距导弹,他现在的计划也很明显,就是躲过对手的导弹齐射,然后再冲上去格斗。
当然,要说这个计划可不可行——高加索土地上到处都是的战机残骸可以证明,龙云对su-27加r-27r这对组合的理解已经到了什么程度!
因为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工作原理,发射之后仍然需要载机提供雷达照射,龙云不能从雷达告精器上得知对手什么时候发动导弹齐射;但是随着高速来袭、弹道平直的r-27r在jl-10a雷达屏幕上逐渐显现出回波,这时候的他根据经验估计,对手的导弹距离他大概仅有不到十千米的距离了。
数千米高空中,接近三马赫速度来袭的r-27r,和加力全开、正在以马赫一点六高速接近的歼-10a,十千米的距离,也只是几秒钟的延迟而已;简单的心算片刻,从雷达告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