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1949我来自未来-第2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钱正英直爽的道:“是呢,李秀英你每个月一天都没休息,算下来,一个月的公分,能换六块六的实物。

    哎,小强同志,实物都有啥?”

    小强答道:“铁锹,锄头,镰刀,剪刀,针线,长筒胶鞋,布料,肥皂。大概就是这些,以后还会增加种类。这里面布料很全,有各种颜色和花色的锦纶布、涤纶布、腈纶布还有棉布。”

    钱正英善意的道:“秀英你回头换几尺好看的锦纶布,扯个新上衣,那个布我见过,可结实着呢,比棉布实惠。”

    说罢,她似乎觉得自己这话不妥,解释道:“我不是说你衣服破,我是说那个布料真不错的……哎呀,你看我不会说话呀。对不起啊。”

    “钱大姐,我知道你是想帮我呢,我回头一定跟俺爹说,换点那个“金轮”布。”

    李秀英手握着衣角,有些自卑的继续解释道:“这褂子是俺最破的一件,俺爹说,庄稼人干活从来都是捡最破的穿。其实俺有件好的单布褂子,搁家没舍得穿出来。”说罢,像是因为被人误解成小心眼,有点小小不甘。

    小强对她善意的微笑着点了点头。

    接下来,李秀英开始在治淮指挥部占用的这座院落的门房处填写拖拉机员培训个人情况表格,小强则和钱正英等工程人员一起前往院子里南边的办公会议室,讨论后续的各项工程的施工进程。

    ……………………

    当换购的消息传开,可把淮河边上十里八乡的百姓都震动了。

    民工公分本来并不高,哪怕一天干满早中晚三班,一个月下来也不过三块多钱。可是对于这年头贫困的沿淮地区那些人均27元年收入的农民来说,要能干上**个月,就是收入翻翻啊。

    更何况,那27元的年收入,基本是农民一年口粮的价格,也就是说,基本是一年到头看不见钱的。

    再说了,为了响应主席号召,治淮为了当地造福,大家也是抢着干这活的,并且很多民工非常看重那两顿敞开了吃饱的大锅饭,夜班的还有一顿管饱的夜宵,这对于很多家里丁口多,常年吃不饱饭的人家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以前,谁家的壮劳力都希望在自家地里多干些活,把庄稼伺候好,多打些粮食在交完公粮后卖钱。可现如今,老经验的农民细细一算,还不如让最壮实的劳力去上工地,才大大有得赚,赚的大大的。

    几个月干下来到了今天,国家告诉民工,不但公分算钱,还有国家给的公分特权,能用半价换到市面上那些紧俏的商品,乡亲们这下可是炸了锅了。就是换了商品再拿到市面上卖,也比直接用工分换成钱大大划算的啊!

    中国的农民从来都是精打细算的,眼下这一比二的换法,让出工的效益,大大的超过了种地,于是很多农民干脆提出来,家里的地可以只留一两个妇孺打理,其余劳力全部上工地。

    小强让治淮委员会直接否决了这些建议。

    工程建设指挥部贴出大字规定,之前的工分全部结清后,民工的名额分配,将首先照顾那些家里把所有适龄学童全部送去学校上学的农户!其次是军属户,然后是在之前的工程中表现突出的劳动骨干。凡是家里有适龄学童而不送去读书的农户,一律不在招工计划内。

    在小强计划中,这些民工一旦兴修了几年水利,有了施工经验后,可以培养出一个个施工队,这可是一大批的建设力量啊。

    ……………………

    富云翠的公公王安生坐在家门口的石磨盘上,抽了口旱烟,皱眉道:“云翠,柱子肯定要送去上学,这也是洪有交代的,可是他在外当兵,柱子上学,你也不种地,那地总不能老是让我和你婆婆你嫂子帮你种吧?”

    富云翠连忙道:“俺不是这意思,俺是说,俺家那四亩薄地里的收成,一年也就800来斤,可要是能当上拖拉机手,就能学会一门手艺,一天的公分也比一般劳力多一半,就算上午下午,也是12个公分,比人家一天干三班的还多一个工分呢!这钱挣来,将来还不都是咱柱子的老婆本么。我听秀英说,学会开拖拉机后,到哪都有活干,将来还能学开汽车!工分更高!说不定,还能转成成立户口,成建设工人。”

    王安生点头道:“要是那样,当然是天大的福气。

    可你一个妇道人家,能学会开那拖拉机吗?我看那都是一群大男人在开。你要是学不会,那这一个月培训期的工分可不就白瞎了吗?

    眼下你好不容易被工程指挥部留用参加二期工程了,那可是一个月能换将近五块钱好货的工分啊!还发鞋袜!一个月一双好鞋!你脚上穿的布胶鞋一双两块六!你公公我一辈子都没穿过呢!

    之前咱家换了锄头铁锹,还换了好些洋布肥皂,给你也换了一身花布将来作夹袄,那是多好的事啊!你接下来每干一个月,就是一双两块六的新鞋!干上四个月,柱子和你婆婆还有我都有好鞋穿了。这眼前的挣钱活不干,你去学一个月拖拉机,万一没学会,回来说不定连淘沙的位子都被挤掉了。那个活眼下好多人家家里的婆姨们都眼红呢!工地上女人能干的也就那个淘沙的活了,女人干别的活都只能算半个工啊!工分少一半!工地还不肯要!

    再说了,我看这工程就要干完了,到时候还要啥开拖拉机的哩,又是个女的拖拉机,你到时候还不得回来种地吗。”

    富云翠咬咬嘴唇,不吭声了。

    可她实在不甘心啊,她听李秀英说,中央来的领导说了,以后一旦电力充足,淘沙的活就能交给机器干了,那她岂不是只好回家种地了吗?如果能像李秀英那样,成为拖拉机手,那可是好多男人都眼红的活啊,不但报酬好,还有地位。会干那个活的话,照李秀英说起来,还愁以后没工作么?

    可是她又没法反驳公公王安生的话,公公是当家的,好言好语跟她规劝,自己一个做儿媳的,不听话还想造反不成?

    “秀英,我的命不如你啊。”

    富云翠心里凉凉的,起身走去边上的茅屋,用粗糙的手将干树枝一根根的折断,塞进灶膛,灶火烤着她,可是她一点都不觉得热。

    十五岁结婚的富云翠,今年才22,如果可以选择,她多希望自己还是个没出嫁的老姑娘啊。那她就能和19岁的秀英一起,去当拖拉机手了……女拖拉机手!

    咔嚓咔嚓的折柴声,像是富云翠的梦想一样,折断后在灶膛里慢慢的烧成黑灰。

    ————————

    补个四千字章节吧,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一十七回 农村() 
【417】农村

    小强自作主张的决定给每个民工发解放鞋和袜子的做法,传到总理哪里。。政务院里顿时有同志跳出来,痛斥曹小强不知上级疾苦,擅作主张增加成本,而且是很大的成本,一双布胶鞋市价两块六,都抵得上一个女民工的月工钱了!

    可是总理却波澜不惊,在会议上说道:“我看曹小强同志这次下去视察的效果很好,切实的体会到了基层的难处,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

    治淮这件工作从一开始就是小强同志在亲力亲为的参与主抓,他说有必要,那就说明很有必要。

    不过我看他还有些保守和顾忌,我支持曹小强同志的意见,不过我看袜子要增加,每月要发两双。干过活的都知道,袜子穿的最费,可要是不穿袜子,又伤脚来又费鞋。”

    会议上一阵沉默,之前提意见的同志,立刻闭了嘴。

    马上有同志提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央既然派了曹小强同志下去调查,那就要充分信赖一线的同志,在政策上给予及时调整,这样很好,充分照顾到了一线同志的积极姓。

    总理对曹小强的绝对支持,如今瞎子也看出来了。

    会上有些干部心里哭笑不得的吐槽:“那可是主席、总理和总司令的秘书,你和他顶着干,一句话出去就得在头上撞三个包,这老兄得罪人实在太有效率了……”

    为了一视同仁,全国此刻大兴上马的各项水利工程,也都全部按照这个补贴标准执行了。

    小强敢开这个口,主要是考虑到2011那边的解放鞋出厂批发价只要12元一双,袜子也不过五毛钱一双,成本也不算高。

    大概是为了彻底打消小强意图流窜朝鲜参与朝战的企图,主席的电文下来了,要小强继续呆在安徽,深入调研农村目前的情况。

    不管主席具体是怎么想的,小强接到电文后,反正就是这么理解了。

    他掐指一算,在这穷中之穷的省份待到总理来视察,大概之后随总理回去北都就又要开始执行任务了,这段时间着实是没空去朝鲜露一小脸了。

    “得,那我就在这穷的鸟不拉屎的地方多待会吧……唉,好想念北都的糖葫芦、冰棍和汽水啊!安徽这鬼地方夏天太热了,地界上穷的让我感觉仿佛回到了石器时代……那抗迅指挥部里穷酸的连电风扇都没有……”

    小强打定主意,磨完时间立马走人。

    可是,要是自己一直呆在招待所里,吹着这台从市长办公室专门搬来的电风扇,又实在有些说不过去啊。

    小强于是带着东子,在工程指挥部里泡着。

    这天工程部要去勘察一座小水库,小强琢磨着这是个游山玩水的好机会,至少比呆在指挥部里守着图纸看工程进度要强,于是他提出亲自带队。

    这年头的水利工程人员都是泥腿子,中央来的领导要一起下去,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照顾,只是多带了几名战士加强保卫工作。因为农村多山,路不好走,大家就一起乘拖拉机过去。

    经过这些曰子的使用,所有施工人员都对手扶式拖拉机的适应姓赞不绝口,表示这玩意比美国吉普车还好用,不但越野姓能极佳,还能拉货拉人,实在是了不得的优秀交通工具。

    小强爬上拖拉机斗,坐在车框边上,见前面坐着李秀英,笑道:“李秀英,这么快你就学会开拖拉机了啊!”

    李秀英今天穿着一件中式搭袢的蓝色单布褂子,比起之前的露肩土布劳动服要好多了。大约是扛东西磨破的缘故,仅在肩上钉着大块的灰布补丁,其余地方都还不算十分的旧。

    “首长好。”

    李秀英回头,将那一剪子绞不断、坚韧而油亮的大辫子甩在紧紧鼓着的胸前,腼腆的一笑。一大早的,她脸上洗的很干净,阳光下,没开过脸的面颊上,细细的茸毛带着柔软的健康光晕。

    “是俺师傅开,俺坐在旁边学。这是钱部长想出的好法子,要是单独学的话,浪费油呢!这样学不耽误事儿。”

    小强点点头:“是好办法。”

    勘察队的一行人分别挤在三辆拖拉机上,沿着农村的土路向着乡间前进。带起夏天的凉风吹在脸上,让人心生快意。

    小强一开始挺兴奋,嘴里哼着歌。可是没过一个小时,就觉得有些颠地受不鸟了。

    “东子,水壶。”

    坐在小强对面的东子赶紧从身上左右斜跨的两个军绿色水壶中取下一个,拧开盖子递过来。

    小强抿了一口,水带着点壶嘴的塑料气味,不大好喝。

    “刘师傅,快到了吗?”小强问前边的拖拉机手。

    “报告首长,快到了,前边就是李庄村。”

    一直细心看着司机艹作拖拉机的李秀英回过头道:“首长,俺家就在李庄村。”

    “哦。”小强应道,他不知道李秀英想要说啥。

    李秀英补充道:“俺爹和村长已经备好了饭,中午就在俺家吃,俺家门前有好些大叔,阴凉地,不晒人的。”

    小强会过意,笑着说:“那好呀,村里中午都吃啥呀?”

    李秀英扒着栏杆从前排半扭着回身,兴奋的对小强说:“昨天村里杀了口猪,除了卖给工程队的那些,可捡了不少好肉留下,放在井里凉着呢。”

    东子得意的道:“俺在北都经常吃肉,关键是要烧的好,那膘要烧的……”

    小强踢了东子一脚,骂道:“你个吃货,回头记得帮人干活。”

    东子连忙正色道:“是。”

    李秀英连忙道:“不用,不用,哪能让你们干活,那哪成。”

    小强对勘测队的领队徐杰说道:“待会大家都去村里吃?”

    徐杰的脸膛黝黑,穿着件白色圆领老头衫,胸前印着治淮委员会的红色大字。

    他对小强道:“嗯,每次下来,都是在老乡家吃,队里按照人头算每人五分钱粮食补贴发给村里。”

    一路上不大说话的他想了想,轻声问道:“曹秘书,你在北都,见过m主席?”

    小强微笑着看了徐杰一眼,点点头。

    徐杰眼睛里顿时生出羡慕的光芒,但是临行前领导可是告诫过他,不许问东问西,这是纪律,徐杰知道必须遵守。于是他只得压下好奇心,细心观察着这个神秘的从北都来的领导。

    拖拉机一路扭扭颠颠的开到了水库工地上,已经是九点钟,小强一算,路上花了两个半小时。

    听取了工程施工人员的汇报后,小强又查看了相关的各个工地,这时就该吃饭了。

    工地上的工人们吃的是临时食堂,勘察队的伙食着落在村里,于是小强一行又乘着拖拉机到了李庄村。

    在村长的接待下,来到村里李秀英家,这是三间凹字形布局的茅草屋,黄土坯搀着稻草打成的墙,屋顶盖着厚实的新茅草,没有院墙,开阔的院子里用石块拼凑起来嵌在泥地里,扫的挺干净。

    开阔的院子里大树下,已经摆上了一溜四个方桌。众人坐下也不说啥客气话,便开吃了,农家柴火灶烧出的糙米饭入口很香,只是猪肉烧的很糟糕,三指厚的白膘,但却没放酱油,让小强看着就没了胃口,一筷子都没碰。

    不过勘察队众人吃的却是很香。小强见李秀英不在,寻思着她大约是进屋里吃去了。

    队长徐杰打趣道:“李村长,你这次可是了不得,拿出大肉来了啊,以前俺们来吃,可都是馍馍就咸菜。”

    村长李松鹤据介绍只有四十,却像个六十的老头,满脸皱纹。他笑着捧着大碗,边吃边说道:“这不是指挥部通知了吗,说是领导今天一起过来视察工地,要咱准备点肉。哎呀,领导你咋不吃肉呢?来,来块大的。”

    李松鹤说着,就从桌上大碗里给小强夹了块最大的肥肉,白乎乎,油光光。

    小强赶紧推掉,说:“我这两天闹肚子,不能碰油腻。东子吃。”

    东子赶紧用筷子接过村长夹得肉,咬在嘴里大嚼起来,连呼过瘾。

    “俺老家烧的就是这个味,不放酱油,白膘肉,有嚼头,一口下去都是油。”东子显然很喜欢这个调调。

    小强对于东子的品味向来没有丝毫信心,他擦了把汗,说道:“这个酸豆角好吃,下饭。”

    李松鹤见切碎的酸豆角很受领导欢迎,连忙高声喊道:“秀英啊,秀英,赶紧去王寡妇那,多拿些豆角切了,使香油拌了,首长爱吃这个呢。”

    李秀英连忙从屋里跑出来,说道:“知道了,我就去。”

    小强从早上开始坐拖拉机,坐的已经腻烦,起身道:“我和你一起去。”

    “哎。”李秀英答应道。

    “我也去。”东子道。

    “你好好吃饭。”小强命令。

    东子便坐下继续吃饭。

    李秀英带着路,小强在她身后一步紧紧跟着。

    村里的泥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