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排名第一的马拉卡拉足球场容量还要大上五分之一,因为这是天子极其关注的项目,所以蒋伸非常重视,招募近十万劳工,日夜赶建,每天从梅山运到金陵城的钢结构组建,几乎每一时每一刻都未曾停歇过。

    这就是独裁政治好处的最大体现之一,朱慈炯的意志永远高于一切,他的一道旨意可以发动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征服战争,也可以让大明所有的百姓为了他一个人的喜好去运转。

    可以想象,这座球场建成以后,一旦蹴鞠联赛正式开始,光是卖几十场球的门票都能让皇室获取到恐怖的财富,更不用说官方运营的赌球以及后续的彩票敛财了。

    何况既然有了蹴鞠联赛,怎么可能会没有篮球联赛,在如今这个没有电视、电脑等等现代娱乐手段的时期,朱慈炯肯定会竭尽全力将后世丰富百姓业余生活的方式全部照搬到如今这个时代来,更不用说这些手段还能为其赚取到财富了。

    南京城这几年几乎快成了一座巨大的工地,城外的道路建设和大桥架设,梅山工业基地的兴盛,原本城里还算平静,最多也就是进行官道扩修,新贵府邸建设等等,但现在修复金陵龙脉的一项项举措,蹴鞠球场的兴建还有篮球场馆的动工,几乎将全城百姓的劳动热情给调集了起来,这两个场地也必然会成为金陵城内除了紫禁城以外堪称地标性的建筑!

    当然,在朱慈炯的规划宏图之内,如今的这些顶多只能算得上是小打小闹,金陵城作为大明帝都,撇开地理位置和战略位置不谈,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太小了

    后世北京作为帝都,上海作为魔都,这两大城市面积比起南京城要大了好几倍,如果金陵城只是大明的陪都,那大小自然无所谓,但现在肯定不行,随着现代文明的步伐越来越近,南京作为帝都的重要性就会越来越突出,未来这座城市容纳的人口会超过千万乃至更多,以如今的城区面积肯定会捉襟见肘。

    所以扩大南京城面积已然势在必行!

    按照朱慈炯对南京城扩张最终设想,南京往东将会一直延伸到仪征,往西则是涵盖整个马鞍山,往北则是将触角伸到滁州范围之外,往南则要抵达南京至句容之间!

    如此一来,金陵城的城区面积将会猛增三四倍!不管将来大明帝都人口如何增长,应对起来必然是绰绰有余。

    当然,这只是朱慈炯对于金陵城区扩张的终极蓝图,不管设想的多么完美,有一个本质永远不会变,就是不论先往哪一个方向发展,基础建设必须要能跟紧扩张的步伐,否则堂堂大明帝都城,无数地域渺无人烟,甚至原本该是县城的地方,该是乡村的地方几乎没有太大变化,那么扩张城区并无半点意义。

    而要实现这一终极规划,按照朱慈炯的初步估算,起码需要一百年以上!至少在他有生之年看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第六百三十一章窥听() 
“当今天子重实务、政绩,轻经典,不喜诗词歌赋,清谈议政,云文兄大才,但此番会试,若是想以经典文章力拔头筹,只怕难免要失望了”

    鸿运楼二楼雅间内,两名进京备考会试的士子,正在侃侃而谈,朱慈炯路过此间的时候正好听见这话,脚下一顿,兴趣犹生,不由驻足。

    领路的小二,满脸堆笑,这位翩翩公子出手豪绰,进了酒楼要了雅间便打赏了他五元新币,又点了酒楼最贵的茅台贡酒,他自然要尽心尽力的伺候着,这类人小二这两年见过不少,伺候的好多半还有好处,可若是怠慢了,只怕吃上一顿苦头都是轻的

    小二估算少年贵公子多半也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因此打算将其领去金殿包厢,取的自然是个好彩头,何为好彩头?能上金殿殿试,自然是已经高中进士榜,只是可惜如今的状元、榜眼、探花乃至头甲、二甲等等包厢已然客满,要不然将贵公子带去状元包厢,他岂能无赏?

    现在朱慈炯驻足的包厢就是状元包厢之外,小二原本以为眼前贵公子看上了这状元包厢,不由好生为难,这包厢内的也是士子,一名乃是浙江布政使府上的二公子,名叫张正卿字云文,一位是当今内阁辅臣之一的陈邦彦的公子陈芳远字光先,这年头赴京赶考的读书人尽管大多数依旧是寒门学子,可其中也不乏出身豪贵的大户人家子嗣,这状元包厢内的两位毫无疑问便是其中典型的代表。

    以这二位的家世,就算是一辈子不学无术、混吃等死都能活得很是滋润,但二人不知是有真才实学还是喜欢夸夸其谈,总之在这鸿运楼一见如故以后,便时常相约于此,这状元包厢似乎成了专为二人所设的一般

    小二见朱慈炯只是驻足,没有什么别的意思,不禁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便是让他进状元包厢内让那两位客人挪位置,以那二位的身份,恐怕将他打个半身不遂,自己都没地说理去

    朱慈炯自然不会计较什么包厢,他来这里只是为了歇足,路过此包厢听到两位士子高谈阔论,略微有点好奇,毕竟民间对于科举改革的声音到底如何他并不清楚,韩赞周这老阉货,多半也是报喜不报忧

    比如刚才其中一个士子说他不喜诗词歌赋,这一点让他多少有点不爽,什么叫他不喜欢?诗词歌赋乃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是能够体现汉字之美,后世课堂上尚且还有教学,国人之间,哪怕最寻常的百姓之间日常交流时不时都会冒出几句诗词出来,他不喜欢不喜欢有用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诗词他倒确实没打算作为此番会试的必考科目

    话说状元包厢内,张云文听了陈光先的话倒也不怒,笑了笑道:“陈兄说笑了,诗词歌赋毕竟小道尔,天子弃之也在常理之中,只是此番会考新试,天子让学子自行选经而考,张某多少觉得欠妥,四书五经,圣贤之言乃治世之良方,仅取一门,还让学子自选如此岂能选出真才实学的读书人”

    “云文慎言呐。”陈光先目光不由自主的撇了一眼包厢门,只见人影绰绰,脸上陡然一变,喝道:“谁在门口鬼鬼祟祟!”

    张云文顺目看去,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他父虽贵为浙江布政,但如今身在金陵城,天下脚下,不要说他爹便是对面这位的父亲身为内阁辅臣又能如何?

    酒楼清谈本属常事,但不论说什么都要有个度,如他这般在私下议论天子,往小了说最多也就是他胡言乱语,不知所谓,但若是被有心人揪住小辫子,不仅对他更是对他身后的父亲恐怕都会有莫测之祸!

    朱慈炯有点尴尬,示意小二敲门,谁承想店小二被这一喝,已然两腿发软,哪里还敢上前,只得自己上前敲了敲门,然后推门而入,对着两名脸色已然难看到极点的士子拱了拱手道:“小生黄士奇,北直隶进京赶考的士子,路过此厢,偶闻两位兄台高谈阔论,觉得不无道理,故而略微顿足,打搅到二位的雅兴,还请勿怪才是。”

    张云文、陈光先脸色稍霁,他们怕的是听者有心,最怕的还是无孔不入的天眼,现在一听窥听之人也是士子,且风度翩翩,想来出身不差,不禁松了口气道:“黄兄既亦是读书人,不妨同桌而饮,一醉方休如何?”

    “正有此意,既然二位兄台不弃,那黄某便却之不恭了。”朱慈炯也不客气,径直坐下道:“我等既都是进京赶考的士子,当以文会有畅所欲言才是。”

    张云文欲言又止,实在是刚才他口无遮拦,此刻仍是心有余悸,眼前黄姓士子尽管看起来贵气袭人,但人心隔肚皮,谁能知道此人心里打的什么算盘,是以只是微笑道:“敢问黄兄师从哪位先生?”

    朱慈炯肃然道:“黄某幼承师学,拜念台先生,先师故后攻读于家中,倒是未曾再拜先生。”

    张云文、陈光先肃然起敬,念台先生可是理学泰斗,开创蕺山学派,当属一代大儒,二人自然不会怀疑朱慈炯所言真假,这年头的读书人没人会也无人敢拿先生开玩笑,这是道统传承,谁敢亵渎先生,必为天下读书人所共弃!

    朱慈炯倒也不是信口胡诌,他幼学启蒙,刘宗周入宫教导过些许时日,所以说刘宗周是他老师也算不得错。

    “老周,你且去站在门口,小二将本公子的酒送来此厢。”朱慈炯吩咐了一句,他自然看出这二人对其并不信任,毕竟萍水相逢,一上来就指望对他推心置腹,自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安排韩赞周去门口站着,无非就是做个样子,宽二人之心,好让二人能够敞开心扉,直抒己见罢了。

    韩赞周自然不敢怠慢,唤过小二,两人退出包厢,轻掩厢门。

第六百三十二章人性() 
“敢问二位兄台名讳。”

    张云文起身道“这位陈兄名芳远字光先。”

    朱慈炯拱手道:“久仰,久仰。”

    “黄兄一见便是麒麟之才,又师从念台先生,今科会试必定榜上有名,陈某倒真是羡慕的紧呐。”

    “陈兄客气。”朱慈炯笑道:“天子畅导新学,你我自幼苦读圣贤之书,若论道德文章,黄某多少还有些信心能入二甲,只是如今,怕是三甲亦是悬之又悬啊。”

    “在下张正卿字云文。”张云文拱手道:“黄兄所言,正合云文之意,此番科考新举,别的不说,但这经义只选一科,云文觉得未免有些有失圣贤本意,试想,我辈士子,那个不是熟读经典,单考一科,且是自选,那么谁不选己最为熟悉的一门,更有甚者,弃八科而专攻一门,其余八门皆是一窍不通,如此如何能为国举才,治国之臣若不通经义,又何谈德才兼备,此举在云文看来实乃本末倒置啊。”

    朱慈炯笑道:“世人皆知,天子不重儒,是因儒家传承数以千年,号称圣贤道德之文可以治国齐家平天下,然儒家臣子治政,王朝更迭却依旧难免三百年轮回之怪圈,故天子革弊政、兴新学,分科而考,只为能让治世之才能够才尽其用,简言之,天子并不喜哪些只喜欢夸夸其谈,清流妄意,圣贤之言常挂嘴边,暗地里却又勾连结党,行苟且之事的传统儒臣”

    “黄兄所言,恕云文难以苟同。”张正卿不待朱慈炯说完,便打断道:“四书五经,圣贤之言,何曾有过错处,朝臣、京官、地方治臣,他们步入政坛之前,谁不是满腔抱负,想要造福万民,名垂青史,受万世瞻仰,然仕途之路多舛,哪些背离初衷,即便道德文章甲于天下,亦算不得纯臣,但华夏数以千年,儒学之臣何其之多,宵小又有多少?黄兄此言岂非是以偏概全?天子兴全民教育之大政,让大明百姓脱离蒙昧,乃千古功德之举,然科举新式遴选出的人才,难道走上仕途之后便能比原本筛选出来的儒学士子强?云文以为未必,这些新进士子对圣贤之言一知半解,心中何来半点敬畏,可知书中忠君、爱国之圣人大义?若无,即便精通一门治学,对大明社稷江山,对天下万民又有多少益处可言?”

    朱慈炯笑了笑,张云文的话说错了吗?似乎没什么错处,治世之臣不在于考什么,古代科举也好,后世公务员考试,党校考核等等只是让一个人暂时具备进入官场的资格,如果说这些待考的士子是身在净池中的官场预备队员,那么进入到官场这座大染缸以后,又有几人能不忘初心,真正做到廉洁奉公,一心一意只为百姓着想,就算有,也是官场当中的异类,难免会受到整个官僚集团的排挤

    史可法、高弘图已经走到官场巅峰的贵官,但他们就真的有多清正廉洁吗?他们就一定还能记得当初初入官场时候的抱负与理想吗?朱慈炯甚至可以肯定,如果他们这些人真有那么廉政,几乎没有任何可能性混到如今的位置。

    但他们这些人为什么在圣武朝的时候看起来清廉如水呢?一是朱慈炯对于祸民肥己之官深恶痛绝,二来因为朱慈炯的信任,他们的官位已经稳如泰山,已经没有必要去贪污纳贿,为了谋取那么一点非正当利益而让他们在天子心目中的形象受损,怎么算都得不偿失,最重要的是,到了他们这个地位,尤其是高弘图这一类的老臣,最看重的已经是身后名,谁想让自己在执政生涯的最后沾染污点,最后让自己的一世英名付诸流水!

    官场形形色色的官员,不管是传统儒臣还是今后必将慢慢占据主流的新式官员,朱慈炯从来没有奢望过他们能如何如何,甚至曾在御书房时候直言,他对于官场腐败之风气可以争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祸民、损国这些则不在他的容忍范围之内!

    何也?因为朱慈炯很清楚,不要说他只是大明皇帝,就算是世界之主,也不可能杜绝官场贪腐之风,他做不到,后世之君做不到,千百年后也无法杜绝,因为这是人性!

    张云文见朱慈炯不言,似在沉思,脸上不禁有些得意,即便是还算沉稳的陈光先也似在思索张云文话中之意,这一想也觉得不无道理。

    韩赞周敲了敲门后,手里拿着托盘,盘里自是小二送来的茅台贡酒,房间里面的话,他自然听的清清楚楚,不过万岁爷没说什么,他自然不敢废话,恭恭敬敬的将酒盘放下,本打算替万岁爷斟满,朱慈炯挥了挥手,韩赞周只能后退着出了包厢。

    茅台贡酒,天子御赐之名,最便宜的也要十五两银子一壶,能喝的起的非富即贵,以张云文、陈光先的家世不是喝不起,而是不敢喝,官员俸禄如今虽已远非几年前的崇祯朝可比,若是官员自己喝倒也算不得什么大事,可若是官员家中人也这么挥霍,在其它地方还好说,可在金陵城,那真是不嫌事多了。

    所以二人一见这和他们差不多年纪的黄姓公子竟然开口便叫了两壶贡酒,难免有些惊奇,这黄公子既然能拜念台先生为师,那么多半不会是商贾之家,而应与他们差不多都是官宦后人才是,如此招摇,就不怕为自己家族揽祸上身吗?

    陈光先笑着拿起一只酒壶,先替朱慈炯和张云文斟满又替自己倒了一杯,然后举杯道:“早就听说,这茅台贡酒曾经得天子亲口赞誉,这才赐下此名,陈某虽有耳闻,却不曾尝过,今日倒是多亏了黄兄,才能一饱口福了,黄兄,陈某先干为敬。”

    陈光先干了杯中酒,朱慈炯与张云文自然不好杵着,双双端起酒杯饮尽,包厢内原本还稍微有些沉闷的气氛顿时随着这杯酒烟消云散

第六百三十三章猜题() 
今天五章

    “云文兄高见,小弟自愧弗如。”朱慈炯放下酒杯笑道:“不过今上继位以来,所言所行皆有深意,你我皆是读书人,在未进入官场之前,妄自揣度天子圣意毫无益处,即便来日走上仕途,只要不忘今日报国之志,那么管他是儒臣当政还是新学士子登台,与我等又有何干呢?自身行的稳坐的正方为根本。”

    “黄兄所言甚是。”陈光先再次将几人面前酒杯斟满道:“你我如今皆是读书人,官场中事离我们还很遥远,今日与黄兄一见如故,不如谈谈眼下,科举新制乃天子乾纲独断,必行之大政,既然无从改变,多谈亦是无用,不如谈谈此番科举新制该如何应对才是。”

    张云文显然也觉得自己先前有些失礼,既然气氛已经缓和,他自然也不愿意在还很遥远的事情上和眼前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贵公子争论,是以陈光先之言倒也正合了他的心意。

    “此番科举新政,共分四个部分,其一考经典,考生由四书五经中择其一,礼部出题九道,分而考之,张某以为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