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服来战!

    西域若能将塔拉斯全境占领,拓土近三百万平方公里,朱慈炯基本也就满足了,他又没有征服全球的野心,又受制于人口规模,能向西将塔拉斯一口吃下已是极限。

    东南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也是最大的问题,但朱慈炯思前想后最终决定,还是让这大片土地空置下去,不反对内地百姓主动移民过去拓荒,也不会在这几年内在东南设府立州,人口是一方面,精力也是同一方面,但他会驻军,驻军的目的也不是占领而是为了保护自发移民的百姓!以及剿灭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的新兴势力!

    可以想象,东南如今整片的无主之地,西方列强不可能没有觊觎之心,殖民驻港这些肯定会越发频繁,但朱慈炯很清楚,要想彻底将这些西方海洋强国彻底打残打怕,再不敢想着涉足东方殖民,唯一的依靠只有大明诞生出一支足以制霸海洋的海上强军!

    但海军力量是如今大明最大的短板,松山船厂最多一年内,至少能够生产下海十搜战略巨舰,组成大明圣武朝的第一舰队,但光有舰队自然远远不够,水军的训练以及实战水平都还处于懵逼状态,没个三年五载就指望海军出海恶战,甚至战无不胜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朱慈炯一直忍着没对郑芝龙动手,甚至对于郑家舰队的海上的土匪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主要原因就是打算让郑家成为大明第一舰队的磨刀石!

    英国也好荷兰也罢,大明想要扬威海外,就避免不了与这两国爆发直接冲突,同样要斩断西方伸向东南的脏手,一样需要在海上大败这些国家号称无敌的舰队,朱慈炯相信这个时间不会太久!他的战略宏图也规划不了那么久!

    圣武二年十月,周卫东在滁州的三万试验田获得大丰收,平均每亩稻产十石有余,差不多达到后世的初步水平,此事震动天下,这对于农业来说有着革命性意义,随着新型稻种在圣武三年广泛在南方数省播中,只要不遇上大灾之年,大明粮食大丰收已可预见。

    而粮食的丰收,最大的成效只有一个,就是带动人口的爆发式增长,以前一户人家生上三五个子女,要想养活都显得相当吃力,所以才会有溺死、活埋婴儿的事情屡禁不绝,不是做父母的心狠手辣,实在是养不起啊。

    朱慈炯虽明文禁止此类事情发生,但正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想养幼儿幼女增加负担的民户,不会直接断绝子女的性命,但要置不愿养之子女的办法何其之多,饿死、失足、磕碰摔亡,办法多的是,这一点就算是官府也没办法杜绝,因为官府也知道普通民户的难处,多一个孩子就多一张嘴,不仅刚生下来的吃不饱,还要连累大人,这笔账就算目不识丁的百姓也都会算。

    大明今时不同往日,现在做工不但能拿到银子补贴家用,中午晚上还管两顿饭,夫妻两人做工,老人带孩子的现象已经越来越多,加上如今粮食亩产翻了几倍,但凡家里有几亩薄田的农户养活一大家已经完全不存在太大问题。

    虎毒尚且不食子,能有一条活路,哪个母亲愿意眼睁睁的看自己怀胎十月的孩儿还没来得及睁开眼睛看一看这个世界就断送了性命,以前是养不活,只能躲在角落里暗中垂泪,现在有了希望,政府又对多生多养提供了千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优厚待遇,这如果还不生养,那还能算是人吗?

    朱慈炯的人口大计,就是要让大明在十年内人口翻倍,二十年内人口达到三亿、四亿,有了人口,不管是国内建设还是对外扩张,他都能有底气,而不是如现在一样,心里的诸多大计只能停留在纸上甚至是脑海里面,更不会出现现在这般东南大片土地摆在那里,去无大量移民进行实际占领的尴尬局面。

    也就是这个时候,粮食高产甚至还没能给各大地主带去的喜悦散尽,官场再次地震!民间为之沸腾!

    圣武三年五月,内阁秉承天子旨意行文天下,颁布土改大诏!

第五百三十四章土改(1)() 
土改大诏总的刚领,但凡大明境内土地皆属大明皇室所有,除皇室赐予之土地外,其余所有土地不管现如今在何人何族名下,皆为承租田!

    皇室赐予土地包括军田,移民田,这两种田地皆有年限限制,或十年或二十年或五十年不等!且任何赐予之军田、移民田免税上限为五百亩,超过五百亩以外不管有多少皆按亩数征税,不设上限!

    比如辽东移民,每户可得田千亩,这一千亩土地,百姓的使用年限一般是十年到二十年,随着辽东人口的增多,土地必然要重新划分,原本一千亩或许能缩减一半以上,空置出来再次划分的土地自然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百姓移民辽东,这一千亩土地其中五百亩在规定年限内是免税的,剩下的那五百亩则要按照土地税份额正常缴纳赋税!

    军田也是一样,五百亩以内的军田在划分后五十年以内不需要交税,但超过五百亩则一样需要交税,当然这种办法只针对于高级将领,比如雷辰是如今大明拥有军田数目最多的上将,他因为战功加上军功章的授田,名下土地已经超过一千五百亩,那么超过的部分就必须交税,哪些中层将领以及底层小兵名下的土地超过五百亩的可能性不大,这超额军田征税自然和他们没什么关系。

    还有一种赐田,就是历代天子赐予王室成员以及公候伯等封爵的土地,这种情况原本很普遍,而且差别极大,少点的一两千亩,多的甚至有三四万亩,尽管这十几年大乱,李自成成功的消灭了一部分王室贵族,但大明如今拥有赐田的封爵依旧不在少数,对于封田,朱慈炯的应对办法很简单。

    亲王封田超过三千亩,郡王封田超过两千亩,公爵封田超过一千亩,侯爵八百,伯爵五百!但凡超出部分一概按照民间缴税办法进行足额征税!

    何为民间缴税办法?就是朱慈炯与史可法御书房谈话透露出的土改核心思想!

    第一:废除除赐田以外的所有土地免税特权!也就是官民一体纳税!

    第二:但凡名下土地在一千亩以内者,按照每亩正常税收进行缴纳土地税,名下土地超过一千亩未达到三千亩的超出部分缴纳两倍土地税,超过三千亩未达到五千亩的超出部分缴纳三倍土地所,超过五千亩未达到一万亩的超出部分缴纳四倍土地税,超过一万亩未达到三万亩的超出部分缴纳五倍赋税,超出三万亩的一律没收收归皇室重新分配!

    这二条对于封田同样适用,但不包括军田和移民田,直白点说假设雷辰的名下军田达到一万亩,那么雷辰超出免税军田的九千五百亩土地需要缴纳正常赋税即可,而不需要叠加缴税,进一步凸显军田的巨大优势,激励百姓从军立功之心,促进百姓的移民热情!

    另外因为土改总纲明确表明,大明所有土地归皇室所有,百姓只有承租权,也就是说私人土地在土改大诏颁布的那一刻起,所有人已经丧失了对土地的拥有权!

    直白点说,既然你对名下的土地没有拥有权,自然就没有买卖权!

    朱慈炯自己都不知道这一举措是不是太激进,但这是从根子上断绝土地兼并的重要手段!

    所以为了不进一步加剧大地主与皇室的矛盾,朱慈炯还是做出了一些变通。

    土地买卖并非彻底断绝,买卖的情况依旧可以,但有诸多限制,最重要的几点是,一,不论是何人何族每年通过购买获取的土地上限为三百亩,但凡超过被监察部门查到或被举报,不但要没收超出土地且要课以重罚!

    第二,名下所属承租田少于十亩者,不得贩卖!

    第三,土地买卖不论多少皆要前往官府有司部门办理转卖合同,并经审核通过方能视为有效买卖,反之一切都属非法,官府有权没收来历不明的土地并进行二次分配。

    第四,所有土地可以转租,同样需要进行备案签订转租合同!

    第五,所有赐田,没有任何理由进行贩卖,官府一概不受理赐田买卖合同,但凡强制买卖、兼并赐田者,官府依法没收并课以重罚,情节严重者入狱判刑!赐田主死亡且没有顺位继承人的情况下,名下土地收回二次分配!

    土改大诏并非立即通行全境,而是将南直隶暂定为实施范围,但天下谁会在乎什么暂定,南直隶都实行了,离普及天下还有多远?

    南直隶如今可是天下权贵大地主云集之地,对主导此番土改的内阁首辅史可法来说,他竟然一改往常作风,上来直接选择的便是先难后易,南直隶都摆平了,其余省份大地主难道心里还没点逼数吗?

    不过即便说南直隶是权贵云集之地,但重量级的权贵只有福王和魏国公,福王就不提了,人家封地压根不在南直隶范围之内,即便是要收回赐田,也得到洛阳去收,目前对福王来说,此番土改对他几乎没有半点影响,相反还有些许好处。

    什么好处?福王府原本拥有赐田超过万亩,兼并以后的土地更是达到了近三万亩,但随着福王逃出洛阳,这些原属福王的封地自然烟消云散,也就是说,福王哪怕拥有万亩赐田,却落不到一钱银子的土地收入,但土改之后,福王名下官府备案的土地至少也有三千亩,这三千亩土地尽管没有实地,但朱慈炯还是给予福王应得的收入。

    通行土地改革税务办法规定,但凡名下拥有赐田却无实地者,每亩土地每年补偿一两银子的土地收入,按照如今的粮食价格,一亩上田能收四石粮食,一两银子能购买一石半,也就是说,一亩田的贩粮收入本身就不超过三两,再扣掉土地税,差不多也就二两出头,政府补偿一两已是仁至义尽。

    福王本来已经没法从土地中收到好处,现在每年可尽得三千两,这换以前,福王或许看不上眼,可现在大明已经没了王室优待大政,福王身为亲王,每年的俸禄也仅仅只有固定的两万两,三千两就算少,好歹总比没有强吧

第五百三十五章土改(2)() 
另外一个重量级权贵自属魏国公无疑,只不过中山王府在徐景升为中将,并赐婚大长公主以后,就变的极其低调,树大招风啊,朝内朝外无数双眼睛盯着中山王府,魏国公一系再不谨小慎微,岂不是将现成的把柄往人家手上送。

    当然以圣武天子对中山王府的恩宠,就算是有人借题发挥也未必会有多大效果,可世人皆有红眼病,整不死你,恶心你个半身不遂一样能出一口憋在胸口的闷气。

    事情正如史可法料想的那样,天子赐婚长平于徐景,虽说是将中山王府的荣耀推上了顶点,但实际上起到的是反作用,徐弘基混迹权力场那么多年,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不管天子是有意还是无意,中山王府都必须要尽可能的收敛。

    想当初,史可法祭起天子剑,十二侯伯托庇于中山王府最终逃过一劫,如果换做现在,恐怕中山王府唯一的选择就只有关门谢客了。

    而且徐弘基此事身染‘微恙’,已然卧床多日,似有难起之势,家族建桥修路的工程诸事,皆交由不成器的徐文爵亲自操持,土改大政实行与否,中山王府并不甚为关注。

    徐文爵原本就是一个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浪荡子,现在女儿成了皇后,儿子成了中将已然自立门户,未来的爵位或许不比他底,他还有什么颜面去喝花酒,何况老父卧病在床,他还去风月场,光是一个不孝的罪名扣下去,就能将其压个半身不遂

    不过以前的徐文爵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老白脸,现在亲自督促工程质量,整日里在工地上面跑,风吹日晒的倒是让整个人精神了几分,肤色也变得有些黝黑,若非熟人,恐怕第一眼见了都不未必敢认。

    徐弘基躺在病榻上,脸色虽然很差,但精神还不错,看着眼前侍疾的儿子叹道:“为父已过天命之年,如今缠绵病榻,想来已是时日无多,你注定要继承为父的爵位,挑起中山王府的重担,今上锐意土改,此乃千年未闻之事,外间想必已是群情汹汹,无数双的眼睛盯着中山王府,如果为父让你自己拿主意,你又该如何决断?”

    历史上此时徐弘基坟头草估计都长了一尺长了,所谓自己的身体自己有数,他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波诡云谲,天命之年能让中山王府声势攀到顶点,确实可以含笑九泉了,只不过事无绝对,如今大明的医疗水平随着医学院的开办,东西方医学的融汇贯通,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徐弘基身为圣武朝第一外戚,身体染疾自然是重中之重,太医院甚至安排了专门的太医坐镇中山王府,想来只要不是绝症,保住性命还是有一点把握的。

    徐文爵只是喜好风月,而不是不学无术,否则也没有可能将自家招标来的工程打理的井井有条,只不过以前王府事务皆由老父决断,哪里会有他置喙的份,现在一听老父问话,连忙答道:“天子颁布土地改革大诏,却只在南直隶区域内试行,以儿子大胆猜测,多半是连天子自己的底气都不足,毕竟土地牵扯到天下间所有人的立身之本,将会遭遇到的阻力远非盐改、矿改乃至废除王室优待政策可比,天子应该是在试探,如果反响激烈,天子很有可能缓缓图之,再寻合适的时机推行此政,或者退一步分化图之,若抵触不强,则顺势推行天下,完成”

    徐弘基摆了摆手,冷笑道:“你这番话充其量只说对了一半,也只能说明你对今上的了解太过浅陋了些啊!今上登基这几年以来,颁布的改革大诏比比皆是,何曾有过犹豫不决,又何时有过试探,今上年少正是年轻气盛之时,心里如果不是早有决断,这土改大诏根本不会公布天下,,所以为父断定,土改已是箭在弦上,已然开弓就必然暴射而出,故而你所说一旦遭遇抵触,今上就会缓缓图之的可能完全不存在!”

    徐文爵心里凛然,回味老父之言,越品越是觉得有理。

    徐弘基叹道:“但今上为何仅在南直隶先行推行土改?诚如你之所言,确实是为了试探,因为南直隶地域这些年还算平静,各大土地主名下的土地也相对完整的多,只要收拾了南直隶给大明全境做出表率,今后颁布天下自然事半而功倍,而这表率就是天子想要看各大土地主的态度!为父此言,你可明其意?”

    徐文爵皱眉道:“父亲的意思是让中山王府率先做出表率,支持天子的土改大政?”

    “不然呢?”徐弘基冷眼撇了徐文爵道:“如今圣武朝,中山王府的荣宠达到了巅峰,所谓事极必反、恩极而必衰啊,你如今有一个贵为皇后的女儿,又有一个掌控一军的中将儿子,说你如今站在刀刃之上都不为过,你如果还不能如履薄冰,做任何事之前都三思而后行,一旦有把柄落人口舌,你可想过丹儿和景儿?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你总不会不懂,为父两眼一闭,入了黄泉亦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中山王府若是在你手里败落,百年之后,你又有何颜面见为父与地下?”

    徐文爵冷汗直冒

    徐弘基再叹:“圣武天子与几千年以降的各代雄主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其深知历代皇朝兴亡得失,历代天子或许也知晓但却没有魄力和手段去制约去改变,只能眼睁睁看着国祚由盛而衰,但今上不一样,登基三年来做过的大事车载斗量,废除那么多祖制改了那么多制度,其根本目的就只有一个,让大明的国祚千秋万代永世流传!这次土改就是其中的典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