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皇太子-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型攻城器械自是半件都没有,若是炸药包没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满清只需要来一个坚壁清野,神武军就必然面临崩溃,所以黄得功是在赌,好在他赌赢了。

    朱慈炯信心这么足自然是有底气的,如今这个时代还没有什么军队想到用火药去爆破,但几百年后的战争当中已经开始运用,最典型的就是太平天国杨秀清打南京的那次,南京城墙高三四丈厚度五丈有余,在冷兵器时代只要守城兵力不是太过匮乏,那么就是用固若金汤来形容也绝不为过,然而杨秀清只是挖了一条地道,盛了满满一棺材的黑火药就炸塌了南京城墙。

    朱慈炯教给军中各将领炸城墙的办法只有两条,一条就是借用杨秀清挖地道埋棺材的办法,另一条就是刚才所用的办法,挖开城墙青石将炸药包塞进去,然后将青石尽可能的堵回去形成密闭空间,效果和装进棺材埋在地下差不了多少,何况明军所用的火药可是真正意义上的黄色炸药,其爆破性能比起黑火药不知道强多少倍,再说了襄阳城的城墙也远远比不上南京城墙坚固,不炸塌才叫没天理。

    “冲进去!”反应已经慢了半拍的杨衡一声大吼,又粗又长的犀牛角号顿时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除了杨衡的亲卫营和投弹兵外加正在巡弋的骑兵部队以外,其余的两万将士顿时一个个嚎叫着冲向豁口,襄阳城已破,每一个战士眼里看到的只剩下军功!

    南面城墙上的守军早就被炸晕了,一个个失魂落魄的连主将高一功被炸射杀都不知道,听到明军进攻号角和铺天盖地的喊杀声才终于回过了神,可惜的是一群没了斗志的士兵战斗力未必会比兔子强悍,在他们心里明军几乎就是从阴曹地府归来的恶鬼,连影子都没看到,就已经把重兵把守的南城墙攻陷,抗衡这样的军队岂不就是找死!没人愿意不明不白的去死,不想死自然只能投降。

第两百三十四章定鄂(5)() 
望月军的战士八成都是因为李自成肆掠,不得不背井离乡最后被朱慈炯收拢在江心洲上的流民,他们的亲人有些不愿意舍弃故土留在家乡等死,有的因为老迈或是身体虚弱最终倒在了流亡的路上,可以说造成这一切的源头就是顺军,因此这些人对于顺军有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只不过身在军伍这股仇恨一直都被深深埋在了心底。

    今天短短一个时辰的战斗,就让曾经在他们心里造成莫大阴影的顺军流寇一败涂地,也终于激发了战士们心中的一股野性,这股野性加上复仇心理冲进襄阳,就像是恶虎杀进了羊群,一场宣泄怒气的屠杀彻底拉开了序幕。

    南段城墙的守军一上来被炸死射死的就超过一千五百,胆子大些又运气好的早就逃下了城,还在城头活下来的已经不足两千,两千丧胆的守军面对荷枪实弹的明军哪有什么抵抗力,杀红了眼的明军才不管眼前的顺军是不是被吓破了胆,就连清醒一些知道跪地求饶的上去就是一枪,还有不少从未杀过人的战士开枪觉得不过瘾,直接抽出腰间的三棱军刺,一刺下去血液喷洒一脸才觉得稍微出了一口心里的怨气,至于本就使用冷兵器的刀盾卫和长枪卫就更不用说了。

    惨烈短短两刻钟南面城墙上的顺军就已经被屠杀一空,手脚慢没杀到人的战士,只能恨恨的用军刺在尸体上捅上几下发泄发泄,空气里四处弥漫的都是令人作呕的血腥气息。

    戍卫襄阳的顺军有两万余,东西北三段各有三千,南门守军超过五千,还有四五千兵马是守城的机动力量,南门的战事消息自然会以最快的速度的传入其余守军的耳中,但是无论是谁都不敢相信重兵驻守的南段城墙会在仅仅一个时辰内失守,最早溜下城墙的守军自然被一刀砍翻,可随着逃离的守军越来越多,仅仅只有两三百人的战场执法队哪里能够面对数百上千的溃军,想要阻拦溃兵逃命到最后只会沦为溃兵手中的刀下之鬼。

    肃清南段城墙守军就谈襄阳之战为时还尚早,城内守军还有近一万五,望月军各卫各营先头进城的军队已然打开南城门,如同潮水一般的望月军战士以翼为单位扑向襄阳城的每一个角落。

    整个襄阳城内四处都是枪响和手雷爆炸时候发出的声响,无辜的百姓无论身份贵贱全都缩在家里瑟瑟发抖,他们经历过了一次又一次劫难,只是不知道这次还有没有以前的运气躲过这一劫,就算躲过了这一次,那么下次呢?乱世之中命比草贱,杀红眼的乱兵可不管你是谁,一刀下去贵人的脖子可不比街上乞丐的脖子硬。

    望月营的任何一个战士都接受过严苛的军事训练,平时在校场上队列练的再好,射的标靶再准,也不可能有实打实的战斗能够磨砺军人的血性,上了战场能不能沉着应对,哪怕是面对面的肉搏砍杀也绝不后退,这靠的是信仰,再严酷的训练也是体验不出来的。

    所以大明新军训练的时候不但要拼命,完全服从命令让原本只是流民的普通百姓成为战场上的杀戮机器,只有见血!只能手上染了血的军人才有资格称得上是精锐,所以杨衡在南门被破以后的命令很简单,化整为零歼灭顺贼有生力量,不接受投降,只要是流贼就格杀勿论,这些流贼手上多半都有大明百姓的血,杀绝他们一可以为那些无辜死在他们手里的百姓复仇,二来可以让望月军每一个战士接受血火的洗礼,让他们蜕变成为真正的军人,可谓一举两得。

    整个襄阳城已经陷入一片近乎癫狂的混战,落单的流贼直接一枪撂倒,遇上小股流贼就是一顿排射,遇上大股的先扔几颗手雷给他们尝尝鲜,大街小巷全都是肆意横流的鲜血和扑倒在地的死尸。

    整场战斗一直持续到日暮,原本随处可闻的枪声才渐渐奚落了下去,守城的顺军从清晨到日暮被击杀超过一万五千,而望月军的阵亡人数不到三百,伤者也不过近千,多半都是被躲在暗处的流贼用暗箭所伤,可比起战果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能造成这么悬殊的战损比例,当然离不开明军火器实在太过凶残,另外就是顺军早已丧胆,可惜东西北城门被高一功下令堵死,想要挪开堵门巨石时间上根本不允许,南门外又有三千虎视眈眈的明军,乱战到正午的时候,顺军已经被彻底打成了溃兵,上千溃兵想从各个城墙处垂吊绳索离开襄阳这座死亡之地,但一个营的大明骑兵早就等的不耐烦了,于是想要遁墙走的无一不成了移动标靶。

    城内城外对于顺军来说都是死地,超过四千的溃兵躲到了寻常百姓的家中,杨衡勒令望月军不得骚扰百姓,这才让这四千多顺军成为暂时的漏网之鱼。

    夜幕笼罩下的威武将军府此时已是灯火通明,一卫望月军战士将整座府邸围的水泄不通,杨衡黑着一张脸坐在大堂上目光冷冷的看向地上的一具尸体和跪了一地的女人。

    尸体自是高一功无疑,这位跟随李自成立下赫赫战功的骁将此刻已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至于女人则是高一功的十几个小妾,好色如命的高一功身边不会缺少女人,不过老妻子女都在西京,但顺军击退清虏才几天?就搜罗这么多女子,高一功这家伙在襄阳城的所作所为可见一斑。

    “将高一功枭首递解京师报捷。”杨衡冷冰冰的命令道:“告知全城百姓襄阳城封城搜捕流贼,百姓窝藏流贼者以流贼论处,战事已经结束,凡顺军部卒未死者立即缴械投降,本帅网开一面饶他们不死,三日不降被捕者立斩不赦!”

    “是!”底下站着的亲兵校尉身躯站的笔直大声应是,喝声震的十几名女子身体不住轻颤。

    杨衡看向这些女子指着高一功的尸首叹了口气道:“你们皆是被这恶贼掳来的良家女子,若是愿意回归本家就自己回去,家中已无人或是不愿意回去的就留下来,本帅会安排人护送你们去南京,今上仁慈总会给你们一条活路”

第两百三十五章定鄂(6)() 
朱慈炯给望月军的旨意是攻占襄阳、宜昌等重城迅速平定湖北局势,杨衡从接到旨意集结全军到攻克襄阳前后不过六天时间,但要说安定整个湖北又哪有那么容易。

    湖北大小府城二十余座,因为李自成肆掠多年,各府县屯兵要么被杀要么被裹挟成了反军,要想安定人心首先要做的就是维持治安不让宵小有可趁之机,那么各地就需要有一定数量的驻军,在朝廷没有委派正式官员接手各城之前,各府县实际上就成为了军管区,小一点的府城比如随州起码要驻兵一个营,大一点的如武汉、襄阳这样的重城驻军至少两个营到三个营,望月军本就只有三万五千人马,如此一分望月军本部人马已不足一万,这还是杨衡刻意压减,否则就算把这一万人派下去也未必会够。

    另外就是剿灭残匪,真要说起来李自成最多只能算是湖北境内最大的一股土匪武装,其余大大小小的匪寨不下五十,规模小的几十人就敢扯旗造反为祸乡里,规模大些的上千人就敢占据山头称王称霸,对于这些依附在大明身上的毒瘤,朱慈炯诏令杨衡,平定襄阳之后即刻通告湖北全境各武装组织,三日内缴械投降接受朝廷处置,否则一律剿灭绝不赦免!

    所以整个四五月间,望月军频频出动,攻山拔寨枪声不绝,湖北境内的土匪山大王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面对荷枪实弹的望月军根本没有什么抵抗力便被一一拔起,但凡不肯投降被剿灭的匪徒,不管有多少人都会被押解前往下一座匪寨前,杨衡可没有可山大王耗时间的想法,他还指望早日平了湖北能参与到下一场大规模军事行动当中去呢,因此他直接给出一天期限,然后就在匪寨下面将上一座匪寨匪徒斩首,意思很简单,不降就是这个下场!

    拿下襄阳、宜昌击溃李自成残留在湖北的军事力量,向各地驻军肃清境内残匪,一封封奏章一道道报捷文书如同雪片一样飞往南京飘向内阁,大明新军在继北上伐清之后再一次强势出击,一举恢复大明对湖北的统治,消息固然振奋人心,可内阁乃至满朝文武却始终高兴不起来,因为朱慈炯对于湖北的统治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武将打江山,文人治天下,这是自古以来永恒不破的真理,哪有让武人长期占据城池的道理,湖北流落贼手多年,权贵豪族被清扫一空,整个湖北大片的无主之地,这样一块大蛋糕如果不染指谁能甘心,朝中大佬一个个盯着血红的眼睛想要将自己人安排进去,可当今天子对于吏部拟定的各县官员大多准奏,对于各府城知府知州,乃至总督巡抚一类的大员任命一概驳回,满朝上下都摸不清朱慈炯心里在想些什么。

    唯有几个头脑清醒的官员从中嗅取到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比如当朝第一人史可法,天子一次次给军队直接下令,连军部都懒得知会一声,这已经说明朱慈炯从骨子里面不愿意文官染指军队,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但现在是战时,兵危战凶嘛,满朝上下就算是有意见但也不是不能忍受,毕竟强扭的瓜不甜嘛,就算满朝逼天子派遣文官督师,有天子做强力后盾的军队都未必把督师官员放在眼里,要是真使绊子下个套造成个小小失利,没准天子就会借题发挥,那就不是去捞政绩而是找死去了,所以朱慈炯在明确说出不会让文官插手军队战事之后,一众官员也就偃旗息鼓不作他想了。

    其实百官包括成了精的高官显贵都以为天子不让他们插手军队是不想让文官的参与而让战事多出变数,毕竟以文抑武只是预防武将祸国的一种手段,并非是说文官指挥军队作战就会比武将高明,但是武将势大而祸国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这才让宋明两代定下以文制武的基本国策。

    可惜朱慈炯这位拥有现代头脑的君主想得又岂会这么简单,文官领导武将去打仗,先不说外行领导内行这一类的问题,就说祸国,难道历代文官祸国就比武将轻了?汉代的王莽直接篡国,唐代的牛李党争磨平了大唐的最后一丝元气,宋代新旧党争就是北宋覆亡的罪魁祸首,至于明代亡于东林党也得到广泛学者的一致认定。

    所以单纯的去讨论是文官乱政还是武将祸国并没有实质性意义,要想让一个朝代长治久安绵延万代,不考虑变更政体的时候最重要的还是看君主的手腕,朱慈炯相信只要自己一天还坐在这个龙椅上,那么就不可能让文官或是武将一家独大,帝王心术讲究平衡,文武相制乃至军队互制才是制衡之道。

    不派遣文官督师军队朱慈炯的另外一层考虑就是他实在信不过这些人的操守,这些读了一辈子圣贤书,整日里标榜自己是道德君子,张嘴圣人之言闭嘴仁义道德的家伙,为了自身乃至家族利益比起商人还要贪婪十倍百倍,让他们去督师,没准就有利益熏心之辈为了黄白之物倒卖军火,这绝不是危言耸听,绝对的利益才会导致绝对的腐败,如今朱慈炯仰仗的就是军火,若非火器犀利,大明三十万仅仅整练不过年许的新兵上了战场怎么也不可能是数十万流贼的对手,更不用说号称无坚不摧的满清铁骑了。

    这次望月军平定湖北,各府县暂时实行军管,朱慈炯当然知道这绝不是长久之计,但是新学教育人才远远还没有成长到足以抗衡旧式文官集团的程度,新学人才现在就是一颗茁壮成长的幼苗,最需要的就是悉心呵护和保护,否则引起旧式儒臣的警觉,到时候会发生什么变故就连朱慈炯都不敢保证一定能够掌控,所以现在的他只能选择隐忍,直到忍无可忍或者是无须再忍的那一天!

第两百三十六章东林(1)() 
让史可法等人嗅到不一样味道的地方就是这次湖北官员任命,督抚大员暂不设置还可以说是天子正在观察合适的人选,但各府各州不派遣正印官上任就有点说不过去了,然后就是吏部拟定的各县主官人选,这种芝麻绿豆的小官一般内阁都不怎么过问,官场中人需得守望相助,安排自己的门人故旧去做一县之尊能算什么大事?

    但就是这种连内阁都不看直接批拟的小事,朱慈炯不但过问了,还直接驳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任命!

    满朝上下一片哗然,天子都认为一个人不够资格做一个七八品的小官,那么这个人还能有什么政治前途?举荐自己的门人去当官本是一片好心,现如今看来反倒是害了他们。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大明做官本就是给朱家做工,现在主子不愿意让你做工你能有什么办法,百官尽管愤怒,内阁几乎成了集市,可到最后只能认清现实,为了自己门人去顶撞天子,九成九的官员还没有这个胆子。

    今上登基时日虽短,但已经渐渐显露出独断专行的态势,冲撞大明自洪武永乐以后的历代天子最多被打板子,那还能光宗耀祖,今上直接就是罢官,这天下愿意当官的人海了去了,你废话多不服就滚没有那个官员愿意拿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去挑战朱慈炯的耐性。

    内阁五老位高权重,就算举荐也至少举荐知府一级的职位,县尊还看不在他们眼里,可当五老细细查看了一下被刷下来的人,终于惊骇的发现,所有被驳之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背后举荐他们的人都是东林人!

    但也不是说只要是东林党人举荐的就全部被刷掉,但被刷的人身后站着的必定是东林党人,而浙党、楚党乃、齐党乃至复社党等派系官员举荐之人虽不多,可没有被黜落一个,这意味着什么!

    内阁五老脸色极其难看,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