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高明随即就给了他们解释。
“老三是庶出,虽然有能力,但是朝中很多人不服他,这样做起事来就会束手束脚,于国无益!”
说到这里,高明顿时就把手搭到了李泰的肩膀上。
“但是老四你不一样,你是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你说的话很多人都得掂量一下,所以我希望你能留在长安帮衬一下老三!”
“帮衬?”听到高明这话,李泰顿时就皱了皱眉头,“怎么帮衬?”
看到李泰皱眉的样子,高明就知道自己的话他听进去了,所以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这个简单,我走了之后,发号施令就是你,但是我希望你在发号施令之前,和老四商量一下,多听取老四的意见。”
说到这里,高明顿时沉默了一会,然后又咬了咬牙。
“假如……我说假如我回不来了,那么老四你就登基称帝,让老三辅佐你,顺便帮我照顾好你的几个嫂嫂!”
“大哥!”听到高明这话,李泰顿时面露惊色的站了起来,并且连连摇头,“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敢有这样的念头?”
李泰的话音刚落,李恪也跟着站了起来。
“是啊大哥,如果你信不过的话,我们可以陪你一齐出征!”
听到两人的话,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高明顿时又笑了,一边笑一边摇了摇头。
“我不是在试探你们,我要是信不过你们,就不会让你们回来监国了,好了,先坐下吧!”
说到这里,高明便朝着两人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坐下,等到两人都坐下之后,高明才一脸认真的开了口。
“这次老头子虽然栽了,但是我觉得以乙毗射匮和阿史那贺鲁的本事,还不至于让老头子回不来,所以我猜想,可能是西域三十六国参与了!”
“不可能!”高明的话音刚落,李泰就摇了摇头,“西域三十六国,没有这个胆子!”
李泰李恪的话音刚落,李恪也点了点头。
“我也觉得西域三十六国没这个胆子!”
听到两人的话,高明却笑着摇了摇头。
“我也希望如此,但是现在没有任何消息传来,所以我也只能大胆推测,我认为老头子的失败可能是三个原因。”
说到这里,高明便朝着李泰和李恪伸出了三根手指头。
“第一,乙毗射匮和阿史那贺鲁勾结吐蕃,第二,大食国加入了这场战争,第三,乙毗射匮和阿史那贺鲁勾结了西域三十六国!”
听到高明这三个推测,李恪首先就摇了摇头。
“吐蕃刚刚和我大唐和亲,断不可能倒戈相向,大食国与我大唐交好,年初还送来了贡品,大食国与我大唐素无冲突,不可能与我大唐为敌,至于这西域三十六国……”
说到这里,李恪就不再说话了,显然他也不确定了。
看到这一幕,高明便再次开了口。
“老四说的不错,我也觉得吐蕃和大食国这时候不可能与我大唐为敌,但是单单一个西突厥也不可能令我大唐几十万天兵惨败,那么西域三十六国的嫌疑就大了!”
说到这里,高明顿时看向李恪和李泰,然后朝着他们点了点头。
“所以,这一次我出征很可能要面临一场恶战,但是这场战我必须要打,不单是为了老头子,也是为了我大唐的将来,所以我走了之后,大唐就交给你们了!”
“大哥!”听到高明这话,李恪和李泰顿时齐齐朝着高明躬身行了一礼,“必不然大哥失望!”
“好兄弟!”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高明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有你们这句话,我也就放心了,那么明日我就启程前往洛阳,长安城就拜托你们了!”
“是!大哥!”
第610章 国库券(下)()
和李恪以及李泰把话说清楚之后,第二天一早,高明上朝时,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之前先皇的事情大家都已经知道了,那么我便不绕弯子直话直说了,先皇的仇于公于私我都是要报的,我现在就要出发去洛阳,从今天开始,军国大事将暂时交由内阁处置,李泰和李恪代为监国,直至我出征归来,就这样。”
说完,不等文武百官答应,高明就直接起身离开了朝堂,然后去了城外的大唐军工部。
军工部的负责人刘涛接到下边人的通报,知道高明来了,连忙出门相迎。
“微臣见过太子殿下,殿下您要的东西我已经做好了!”
“哦?”听到这话,高明顿时一喜,“就等你这句话了,前方带路!”
“诺!”
看着高明高兴的样子,刘涛连忙答应了一声,然后带着他进了军工部内院,并将一张巴掌大的纸片递给高明。
“殿下,请看,这就是您要的东西!”
看着他递过来的纸片,高明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就亮了起来。
只见这张纸片背面印着长安城,正面的中间则印着高明身穿甲胄,骑在战马上的样子,而正上方则印着“国库券一贯”的字样。
原来,这个纸片不是别的,正是高明让刘涛制造的国库券!
唯一的缺点就是纸质不够好,而且上面的色彩也不够鲜艳,看起来就好像后世那些脑洞大开的商家印制的冥钞。
当然,就这个时代来说,能达到这样的水准也已经不错了,所以看到刘涛完成的这张国库券之后,高明立刻就点了点头。
“嗯,能做到这样已经不错了,但是后续工艺还需要改良,这样吧,像这样的国库券作为第一版,先印制一千万贯交由户部发行,第二版四千万贯以竹为主料,棉麻为辅料来制作。”
“是,我立刻就去办!”
如今刘涛已经摸清了高明的脾气,他知道自己效忠的这位太子爷是一个务实的人,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虚礼太多反而会让对方不喜。
所以此时他把话说完之后,便朝着高明行了一礼,然后就脚步匆匆朝着工坊去了。
看到这一幕,高明也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直接离开了大唐军工部,带上自己的护卫,骑着马朝着洛阳去了。
长安距离洛阳可不近,哪怕骑马走道路条件最好的官道,也需要十来天的时间,所以高明带上以纥干承基为首的三千护卫之后,早早的就出发了。
而在高明等人星夜兼程赶往洛阳的时候,刘涛也加班加点的开始制作国库券,然后将印好的一千万贯国库券交给了户部,开始在长安进行发行。
对于高明所以印制的这种“借条”,朝中的文武百官,包括房玄龄和杜如晦还有长孙无忌在内,都保持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看在高明当初从高丽那边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如今国库充盈的份上,他们都出钱买了一点,但全部加起来也不超过一千贯。
在他们看来,连他们这些当官的都只能买一千贯,普通百姓更买不起,所以高明印的这一千万贯国库券,估计有九成都要沦为废纸。
但是他们很快就知道他们错了,因为他们低估了高明在民间的信誉和影响力!
在国库券发行的当天,长安百姓就好像捡到大便宜一样,拿着大量的铜钱和银子,来兑换印着高明画像的国库券。
国库券发行不到一周,一千万贯国库券就被百姓和长安富商抢购一空,就连刚刚发行出的第二版,也在一周内被兑换了一小半。
等到那些来自晋州的商人到达长安时,剩下的三千多万贯第二版国库券,也被全部兑换完毕。
共计五千万贯的铜钱和银两被装进了国库,令大唐的国库变得前所未有的充盈了起来,甚至超越了当初隋文帝在位的时期!
而最让文武百官们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就开始有商人用国库券进行大宗交易了。
有了商人带头,百姓们也开始用国库券开始交易,比如买卖田地和耕牛,相比于沉重的铜钱,他们更愿意使用国库券和少量铜币搭配进行买卖。
而且他们还给国库券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太子钱”。
对于这样的情况,众多大臣在为之震惊的同时,也开始忙碌了起来。
经过以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的内阁商议,又经过李恪和李泰两位藩王的首肯,两条关于国库券的政令就从朝廷中发出了。
第一条政令当然是肯定国库券的效力,承诺一年后凡是持国库券者,都能够拿着国库券到当地县衙,连本带利兑换成铜钱或者银两。
而第二条政令就是惩罚了,凡是伪造国库券者,不论数量多寡,全都以欺君谋逆之罪论处,株连九族,凡举报者可获得被诛杀者全部财产,诬告者反坐!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霸道的规定,但是不可否认,这在这个国家监察力度赢弱的时代,却是非常有效的。
果不其然,随着着朝廷下达了这两条政令,国库券在杜绝了被仿造的危机的同时,在民间的信用等级也再次拔高了一大截。
不过这些高明就不知道了,因为此时的他已经带着自己的亲卫队来到了洛阳的天策府。
天策府是李世民登上历史舞台的重要之地,在大唐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而高明则是李世民亲自任命为天策上将,所以他才会来这里点将。
在高明到达天策府之后不久,阿史那杜尔和侯君集就到了,两人分别把麾下二十万大军从倭国和辽东半岛带了回来,随后李绩也带着从新罗征调的二十万军队和五十万民夫到达了,百万大军齐聚洛阳。
看着城墙下攒动的人头,一身戎装是高明站在洛阳的城头,任凭身后的血红色披风被风刮得猎猎作响,他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喝道。
“乙毗射匮和阿史那贺鲁贼心不死,罔顾天恩大胆谋反,此犯我大唐天威之罪不死不足以抵罪,孤今日召集尔等,只为讨贼,这一战我不要俘虏,凡杀突厥一人者,赏钱一贯,杀十人者,除赏钱外另赐永业田一亩,上不封顶!”
说到这里,高明一脚踩上城楼的豁口,然后“唰”拔出了腰间的唐刀,仰天怒吼。
“大漠孤烟起苍茫,百万铁蹄奔西川,王师平定西域时,人头万万铸京观,出!”
“诺!”
第611章 兵如潮水()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的高明也不是战争小白了,这个道理他当然明白。
所以在百万大军齐聚洛阳城下的时候,他就派人快马加鞭赶回长安,调集了十万担的粮食,同时从国库中抽取了一千万贯铜钱,用于征调民夫和购买粮草。
而当他带着大军从洛阳开拔的时候,也命人沿途购买粮草,同时向蒲州、京兆府、陇州、宁州等十数个折冲府下令,征召“志愿兵”。
所谓的“志愿兵”,顾名思义,并不是像兵役那样强行征召,而是以对方的自我意愿为主。
对于高明的这种“另类”的征召,不管是被他任命为副帅的李绩,还是左右将军的侯君集和阿史那杜尔,都觉得不怎么靠谱。
但是他们却忘了一点,那就是在全兵皆农的大唐,自从高明颁布了新税法,免除了农税之后,可以说整个大唐都已经成为了高明的拥护者。
再加上高明厚待了征讨突厥和辽东半岛的士兵,每年补贴不断,对于士兵们来说,这样好的太子上哪找?
因此,折沖府征召支援兵的命令一下,大家知道是高明在征兵,并且大军已经开拔时,沿途各州都沸腾了。
“太子殿下在征召我等!”
“报答太子殿下大恩之日就在此时,此时不去更待何时?”
“同去同去!”
一时间,不管是否有军籍在身,十几个州郡的男子都涌到了折沖府,将其挤的水泄不通,个个都抢着报名,都要求要加入高明出征的队伍。
但是折沖府的军械武器根本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各个折沖府的主事者只好派人把事情报告给高明,让他拿主意。
当高明收到这个消息时,顿时都有些哭笑不得起来。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十几个折沖府的武器至少能够武装二十万兵马了吧?到底有多少人申请成为志愿兵?”
“回殿下,包括没有军籍在内的,大约有六十万人!”
“呃……”
听到对方的话,这下轮到高明震惊了。
要知道,大唐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军事强大的朝代了,在最巅峰的时候,常规兵力更是达到了七十多万。
那时候的大唐,是真正威震诸国,万邦来朝!
但是现在高明只是在十几个州郡征兵,居然就征召到了接近这个数字的兵,这怎么能他不惊讶?
不过很快他就回过了神来,然后转头看向自己的副帅李绩。
“关于这事,英国公您怎么看?是否应该从其他折沖府调集军械?”
“回太子殿下,如今我们已经有六十万大军,但是却只有五十万民夫,若再增加六十万大军,后勤恐怕难以跟上!”
听到高明的话,李绩立刻就朝着他一抱拳,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还有那些没有加入军籍的人,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难以形成可靠的战力,但是却和正常的士兵一样需要消耗粮草,这一点还请殿下斟酌。”
李绩的意思其实就是不同意,但是他却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让高明斟酌。
高明也明白了李绩的意思,所以他立刻就点了点头。
“我明白了,传令兵听令,立刻传报各个折沖府,优先征召拥有军籍者入伍,而那些无军籍者,上有老人需要赡养的不征,下有幼子需要照顾的不征,家族独子的不征,去除这三个条件之后,剩下的择优征召成为民夫,传令去吧!”
“诺!”
听到高明的话,传令兵立刻答应了一声,然后就骑上战马疾驰而去。
看着迅速消失在远方的传令兵,李绩也露出了笑容,再次朝着高明拱了拱手。
“好一个‘三不征’,太子殿下仁慈!”
听到李绩的奉承,高明顿时哈哈一笑,“哈哈哈哈,人之常情而已,何足挂齿出发吧!”
说完,他便一挥马鞭。
“驾!”
随着他一声低喝,枣红色的战马顿时嘶鸣了一声,然后迅速朝前跑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李绩再次微微一笑,也挥鞭打马追了上去。
……
在高明和李绩等人的带领下,百万大军浩浩荡荡的就朝着陇右的方向进发了。
大部队从东都洛阳出发,经京兆府到达长安之后,人数就达到了一百五十万。
等经过汾州、宁州、兰州、陇州等地,再经玉门关进入陇右时,士兵和民夫的数量早已经超过了两百万!
这么多的人,再加上战马和托运粮食的牲口,一天下来就要消耗三十万石左右粮草,也就是一百五十吨!
要知道,如今大唐的粮价虽然不算太高,但是却也不便宜,一石粮食的价格大约是在三十五文钱左右,而三十万石,差不多就是一万贯钱了。
也就是说,现在他所带的部队,不管士兵的奖赏和俸禄,单单吃饭,一个月就要吃掉三十万贯!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但是现在高明的所有心思都是复仇上面了,所以当军需官将这个数字汇报给他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心疼,反而大手一挥。
“一个月三十万贯太少了,士兵为我拼命,我就不能让他们挨饿,我不但要让他们吃饱饭,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