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前这里,就是一个山东馆子,老板到伙计全是济宁府过来,烧制的一手好口味的鲁菜,饭庄里外,都是挤满了人。

    不过姓唐的客人一到,从掌柜到伙计都迎了出来,就在滴水檐下站班,远远的都是躬下身去,那模样,自是再恭敬不过。

    “你们都直起身来,不要被人瞧了去。”

    姓唐的青年一皱眉,原本平和淡然的脸上也是一副刚愎模样。这一瞬间,就是一副颐指气使的样子出来了。

    “是,大爷!”

    掌柜一声答应,就是张罗着把人迎进去,再又叫人用精料喂马,檐下虽然是稀里哗啦的水点落下来,不过这么一张罗,叫人觉得心中喜乐,似乎雨都下的小了。

    “大爷,这一行可辛苦了。”

    到了雅间里头,掌柜的神色就又越发恭敬了,不仅跪下,还砰砰叩了几个头。

    “起来,起来。”

    姓唐的青年脸上也是不胜感慨的样子:“我家的家仆也不少,不过唐十二你是最忠心的一个了。起来吧,起来说话。”

    原来这掌柜却是姓唐的家里的奴仆,天下大乱,山东河南尽成战场,这姓唐的一家迁到北京,奴才不能带的太多,因而各人都发了一点钱遣散出来,不料这唐十二一手好厨艺,就在清江这地方开了饭馆,居然也是立下不少的家业营生。

    “大爷过奖了。”唐十二笑的见牙不见眼的:“赚的钱再多,也不抵大爷这么夸我一句。实在说,这么几年功夫,还是想老爷和大爷几位。”

    “眼前这事做好了,一样能叫你生发,能带你回北京。别的不敢说,给你弄个武官当当,以后不掂勺伺候人……怎么样,你敢不敢做?”

    这位大爷潜行回来,所为之事这个清江掌柜当然不知道,不过既然同意安顿这个旧主子,心里当然还是有所取舍。

    倒不是这个掌柜做的不开心,只是人都希图大富贵,指望人生有改变,唐家是武将世家,家风说不上多好,不过对下人也不算太薄,所以机会一来,这个旧仆人当然还是选择和主人合作。

    至于在清江这里过的如何,倒不是太紧要了。

    “敢做。”当话题到此,唐十二便点头答道:“大爷叫怎么做就是怎么做,风里雨里,都只听大爷吩咐。”

    “好,甚好。”

    夸赞了一句之后,感觉此行顺利,唐姓青年也忍不住仰头哈哈大笑起来。

    他就是曾经史可法麾下标营的参将唐起龙,其父也是大明军中的参将,将门世家,怪不得脸上有一种精明外露,干练果决的神气。

    身量行止,也是有一股子军中历练过的味道。

    “北使团的消息,着你打探,怎么样?”

    “大爷是想问陈家老爷的消息吧?”

    “对喽!”

    “今天是七月二十八,北使几个大官是五六天前从南京动声,漕运船只已经从江口出海了,直接向北。使团三个大官和随员大约有小二百人,走了这么多天,恐怕就在这一两天就要到清江口了。”

    “好,好!”

    唐起龙脸上泛出光来,神色也是变的十分激动。

    这一次,他自然是有改变唐家命运的大任务。六月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上了一道奏折,直达御前。当然,也就是直达摄政王的案头。

    唐家虽是将门世家,不过祖父尚是副总兵官,父亲就只是参将,而他辛辛苦苦,也就是在史可法麾下标营当了一个小小的参将。

    等太子任大元帅,史可法的标营也和南京乃至大半个南直隶的普通营兵一样,划归大元帅府管辖。除了少数精锐并入京营或各地驻防营外,大半标营就直接解散了。

    他这个参将也是被命令到五军都督府报道,接受安排。多半就是直接安插在京营里头,要么就是放到外头驻防营。

    职位多半就是一个营官,俸禄什么的都是死的,改制之后,军法司权力很大,吃不成空额,也没有办法捞别的好处,虽然俸禄加了多少倍上去,不过,这么点死钱又有何用?

    没法子的老实头将官们是欣喜若狂,象他这样的将门世家子,却也懒怠老老实实的效力卖命,却领那么几个小钱过活。

    一怒之下,就是索性丢了官职,沿河北上投了大清,只是这阵子降官降将太多,一个参将之子来投,当然不能和当年三顺王时相比,唐起龙虽投降,也不过就是授了河南参将一职,这一下,可真是气了个发颠。

    好在机会来了,山也挡不住。北使团中,陈洪范却是他的岳父,而且彼此都为将门,知根知底,他的老岳丈为什么自请当使臣,唐起龙心中可是十分的清楚,当下就是由其父上书摄政王,荐子出使与陈洪范联络,奏疏一上,摄政王果然允准,因为南朝情形隔膜已经很久,派过来的细作密探多半都被挡在淮河以北,就算侥幸有混过来的,不过是装成车船店脚牙,上不得台面,打听到的都是些流言传说,根本当不得正经消息。

    究竟现在政归谁手,明朝虚实如何,编有几镇,练有多少兵马,皇帝心意如何……这些,没有局中人来告诉实情,再根据情报来推敲分析,光是凭一些小道消息,根本证不得大道。

    摄政王览奏便批,唐起龙也是即刻起行。

    明清议和成不成,打不打,那和唐家很没有什么相关。现在要紧的就是和陈洪范接上头,打听到切实消息,当然,最为关键的就得得陈洪范一句话,或是最好亲笔的一封书子。

    立下这等大功,唐家的三代富贵就稳稳到手了。

    至于国家民族什么的,当时的人没有这种考量,自是不必放在心上。

    “陈家老爷一到,你就赶紧知会我。”唐起龙吩咐道:“我有要紧的事,要亲自见他。最好是想办法请他单身出来一次,就在你这里会面。”

    这个饭庄和当时很多馆子一样,后舍也有两排可住人的房舍,有的客人就在这里吃住,取一个方便快捷。

    唐起龙当然就住在这里,而陈洪范如果能在此相见,当然是最好不过。

    “是,请大爷放心,小人已经派了好几个靠的住的伙计,就在官道和官舍附近打听。使团人数不少,一至清江,就会有消息传过来的。”

    这样一来,事情就很顺当了。

    唐起龙十分满意,唐十二给他安排的这个房间十分雅致安静,隔窗向外看,雨幕之中,清江县也是清晰在望。

    沿街房舍多是高大轩敞,就算这样雨天,街道上仍然是行人如织,十分热闹。

    就算是叫卖声,也是南来北往,河南山东再到江南闽浙,真是什么方言都能听的着。

    思想起来,似乎就在北京,也是远远不及这里了。原本京师地界,当然比清江这样的县治强,不过满人入城之后,隔绝内外,禁断商旅,现在的京师,却是犹如死城一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240章 南方 转折(18)() 
“这清江街道,倒还干净。”

    正事说定了,唐起龙的神色也就十分轻松,倚窗而望,但见街道约有十几二十步宽,比起京师当然还差点,不过也是通衢大道了。

    现在放眼看过去,虽在雨中,房舍都是青笼碧绿,修筑的巍峨堂皇,而且街道上全部是青石板路,道路两边是下水的暗沟,雨水虽大,却没有在街道上积下水来。

    再想自己沿途过来时,到处都是栽种的树木,郁郁葱葱,令得从河北河南一路过来的他,心神舒爽不已。

    “这都是军政司牵头,民政司主责,新军将士和辅兵们都拉出来不少,驻防营和次备军,加起来怕有小十万人,整个清江,沿河原本二十余里方圆,现在扩充一倍有余,地方之大,不在南京之下,还在扬州之上。”

    提起这个,唐十二也是眉飞色舞,神采飞扬。

    在清江这里,各种民生设施都是一等一的,不论是街道卫生,厕所暗沟,还有防火、水井、防盗、医药等事关民生的机构和设施,都是由大元帅府下诸司规划。

    原本一个城市从自发形成到井井有条,可能需要数十年之功,而在清江这里,数月之间,就是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时的南直隶已经是极为富庶的地方,城池来说,南京环五十余里,扬州是新旧两城相加十九里,苏州三十余里,清江这里环四十里,民生设施来说,比那些名城大府还犹有过之,身在清江者,当然感觉与有荣焉。

    只是得意之后,又想起自己已经为清朝效力,唐十二脸上不觉有点讪讪的,也是自觉难堪。

    好在,唐起龙也是为清江现在的样子所吃惊,并没有太在意唐十二的面部表情。

    “大爷要吃点什么?”

    雨声之中,人也倦怠了一点,听着问话,唐起龙懒洋洋的答道:“由你安排吧。”

    “是勒。那小人这就下去安排。”

    唐十二立刻下去,他虽久不亲自下厨,不过掂勺子的功夫倒还不差,没过一会功夫,几盘色香味均是上等的菜肴就是端了上来。

    唐起龙挟起一筷葱爆海参,但觉香滑糯软,味道十分上乘,当下便是笑赞道:“十二虽然当了掌柜,不过功夫丝毫不减当年。”

    “大爷过奖了。”

    “对了!”唐起龙突然想起来什么似的,向着唐十二问道:“适才我过来,怎么东边五六里到清江行营大块地方,枝蔓青绿,都种的什么?”

    现在这个时候,在北方种的各种作物都有,不过都还不到农时,清江这里别的事情也罢了,似乎连种值的事都与别处不同,唐起龙心中自是觉得奇怪。

    “大爷说的应该是农工司发给农户种的番薯吧,”唐十二答道:“是陈司正挑选良种,又教人种值,现在是七月底,大约八月中以后,就能收获了。”

    “番薯?”唐起龙哑然失笑,摇头道:“胡闹了!”

    他虽是将门子弟,不过到底也曾读过书,水平和秀才也差不离,而且侍奉过史可法,身上还有浓郁的文臣气息。

    此时微笑摇头,不象个武将,反似个儒生。

    “怎么呢?”

    唐十二虽愿回唐府,也愿回北方,不过只是旧时情谊和希图富贵使然,论说起来,他在清江日久,对皇太子和行营诸司的官人也是敬若天人。

    特别是陈子龙,每天栉风沐雨,在各处奔走,三十左右的官人,正是讲究形象的时候,诸司各官,个个看着如神仙中人,俊俏非常,就一个陈子龙看着就跟五十岁的老农差不离,而兴修田间水利,劝农桑选良种,育肥积粪,种种农事相关的事,这位陈司正可是做的不止一星半点。

    三个月左右的时间虽不长,不过也够淮扬等地的百姓对陈子龙交口称赞了。

    毕竟他服务的,就是这二十余个县,每天策马在外奔波不停,各县之间早就对陈司正赞誉有加了。

    就是唐十二心中,对这个陈司正也是敬佩到了骨子里,提起来,都是一副极为推崇的语气。而唐起龙的话却是十分不屑,这么一来,唐十二当然要一问究竟了。

    “番薯,玉米等物,都是这几十年打海外传来的。对了,还有辣椒、烟草,前者辛辣难入口,曾经有人带了一点给我,实难下咽。烟草么,我是不吃的,不过现在京师吃烟的人很多,吞云吐雾,实在不明白好在哪里。至于玉米番薯,玉米吃起来口感一般,番薯虽甜,不过都是太过低产了。”

    唐起龙能负有联络陈洪范的重任,固然是翁婿至亲的原因占大头,不过能做史可法的标营参将,毕竟还不是那种一无所知的武夫。

    提起农事,也是头头是道,见唐十二还有疑惑,当下便直接道:“北方也有种值此二物者,玉米亩产不过几十斤到百斤左右,番薯最多亦是这样,虽说这两物不需多水,也不用太花功夫照料,但占了地亩不出物产,种它还是太不值当了。”

    “不对啊。”

    虽说对这个少年东主十分敬畏,唐十二还是摇头道:“大爷可能不知道,咱们清江这里,还有邻近各县都种值番薯,小人去地里看过,虽还有一个月才收,不过地里枝蔓下根茎上都长的好大一个,小人略算了算,一亩收获当在五百斤以上,等到了收获时,到底多少,小人就不大清楚了。”

    “咦!”这一下,唐起龙可当真吃惊了。番薯如果雨水足长的好,一亩最多也就一二百斤,亩产不算诱人,吃起来也似乎不能比小麦和大米,不过胜在收获期短,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就能收获,而且,不象麦稻那样娇贵,要人经心服侍它……若是真有这样良种,携带北方献上去,功劳似乎也不算小。

    当下便先看看四周,当然,仍是寂寂无人,雨天路滑,愿意出门的人原本就少,况且这里原本就是人迹罕至的雅室。

    当下召了召手,把唐十二叫到身边,唐起龙笑的格外亲切,只对着唐十二笑道:“十二,我心里有个计较……”

    ……

    ……

    “来,我社中好友兄弟,现在也是聚少离多,今日难得一唔,又有江猪助兴,大家可非得好好痛饮一番不可。”

    回到行营住处,复社中人给顾杲摆下的接风酒也是十分热闹,大明成化年以后,士风日下,国初的朴实之风不再,象天顺景泰年间,士大夫就很少设宴,就算吃饭,也是十分简朴,并不奢华。而到了晚明时节,士大夫奢华之风日盛,就以这些青年士子来说,追欢买笑,缠头之资一掷千金的事也没少做……在场的人,几乎全在秦淮河浪荡过,而其中又有一半左右和名妓结了善缘……龚鼎孳和候方域的妾侍就都是秦淮名妓之一。

    不过,今日宴席人虽多,却不复当口奢华。明末风气太坏,弄的朱慈烺只好公然反其道而行之,别处不讲,最少在淮安行营这里,风气就已经渐渐扭转,原本士大夫那种以浪荡无行而自傲的风气在行营这里是不吃香的,相反,皇太子自己以身作则之余,也是多次褒奖陈子龙那样的朴实部属,太子的好恶由此也是被人看的清楚。

    上有好,则下必从,眼前这一桌酒席就是重实质而轻外在,若是以往,顾杲必定觉得不适甚至会小有愤恨,不过今日前来是求助于人,老实说,有如此的场面就已经是意外之喜,他哪里还敢挑三捡四?

    当下自己也是举起酒杯,笑道:“诸兄情意,弟铭感五内,这种时候,也实在没有想到诸兄还会如此待我……”

    话说到这,已经很难再接下去,因为他的尴尬处,就正好是被皇太子的厘金税所打压。

    而且,将来改行税为地税,就是上门收取工商税,这个风声就已经渐渐在江南传扬开来。

    太子行事,向来周密稳重,现在吹风,就代表数年之后可能是现实,到那时,对手中都有大量丝厂商行,甚至有矿产的江南富绅来说,岂不就是万历年间收工商矿税之事的重演?

    不过,对这么一个文心周纳,行事狠辣果决的皇太子,江南众人,却丝毫没有神宗年间对抗朝廷时的底气和心气了。

    从盐课、厘金等事完全能看的出来,皇太子行事十分周密,绝不是拍拍脑子就胡来。

    既然对抗很难,合作就只能提上日程。

    对顾家来说,现在也委实是扛不下去了。自己家的本金全用在收粮上,而且还有整个宗族和至交好友的钱,还有借来的高利贷,再拖下去,就要一家上吊了。

    见顾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