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明朝当太子-第1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折匣子么?”方以智眼神中波光一闪,笑道:“多少大佬都听说了此事,想得一个也是得不着。地方上,听说也就孙传庭和黄得功有……朝宗,你可收好了。”

    “太子赐这个,也就是鼓励臣下可以直言不讳的意思。兵、钱、刑、谷,地方收成,人心浮议,都可以入奏,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也没有什么。不瞒兄说,弟已经写好了,今晚就由大元帅府的军令司下持牌急递……明天就到殿下手中了!”

    “也由得你吧。”

    方以智隐约也知道,皇太子用郑元勋在淮安新闻分司,其实不是好的选择,郑元勋明白大势,知道人心,为人方正而多智,是复社中的领袖主盟人物。不过笔下不算快,在文才上,差自己和候方域很多,现在候方域愿意放弃在南京的舒服日子,自愿到淮安去,也是帮太子解决了一个小小的难题。

    有此一事,恐怕太子的心中,候大公子也就能往上提溜一点儿地位了……

    当然,这等诛心之事,无谓多说。在中枢虽然时间不长,方以智自觉已经与常年买笑河上时绝然不同,隐隐间,自己和一些至交好友,都是起了一些变化……和冒襄、张自烈等人,已经渐行渐远,而和黄宗羲等人,更是势成水火,彼此再不相容。

    听说黄某人已经在暗中行动,要上疏反对太子拜帅领军,但在这个时候上疏无异于自己找死,连刘宗周也不大赞同,后来勉强按下心思,不过人前人后,却是对太子诸多非异。

    什么贪财好货,在淮安广选美人充实太子后宫云云,而且酗酒,脾气暴露,苛待士卒……反正一提起来,就是没有半句好话。

    在他的影响之下,有不少东林和复社中人,不论是在南京或是常州、苏州一带,都渐渐对太子有所不满。

    党同伐异向来就是东林和复社的一惯做法,太子虽然贤德,不过也遭不住这么一直的攻讦下去……方以智心中明白,将来迟早要出大事!

    至于自己等太子麾下的人,到时候如何自处?

    一想起这个,心中也是一阵迷茫,所以此时此刻,就更加不愿对候方域明说了!

    看着踌躇满志的候方域,方以智只是一笑:“还不赶紧走?丁家河房那儿,酒香菜香,还有一群天香国色也是好久不见,知道你有李香君,我可想见见顾横波去!”

    “好好好,赶紧走吧。”候方域为人直爽大方,虽然性子失于懦弱或者是说取巧,毕竟是大家公子,吃不得苦,不过兴头起来,也是很想多做一些事,所以还是很兴头的道:“今晚回家,我就要预备行装,等太子批复一到,就立刻动身。”

    “好!”事到如今,方以智也很深沉的道:“可惜南京走不脱,朝宗,你就去淮上做一番大事业去吧。我总有想法,国朝将来,怕还是要看淮扬和宿、徐一带,有淮上和徐州,可进取两河、山东,地方一大,人心就附,进退就从容,东虏可能就只能再退出关去。再削平流贼,国朝中兴,也不是没有指望。朝宗,好做,将来再修个凌烟阁,你可能是阁中人物!”

    这也是他一直以来深藏不露的想法,此时被候方域激发出来,言说起来,是格外的铿锵有力,打动人心!

    此时此刻,候方域也只有执握住方以智双手,重重一握,然后松开。

    接着,两人便是一起哈哈大笑,打马扬鞭,在侍卫仆从的簇拥之下,却是向着秦淮河上赶将过去。

    那边,也是有一场好宴在等着。

    尽管太子誓师,慷慨激昂,尽管城中人心激动,议论纷纷,不过方回数里的秦淮河上,仍然是画舫云集,衣香髻影,丝竹之声,清晰可闻。沿途河房,更是热闹不堪,似乎燕赵战火,白山黑水卷地而来的狂飙根本就是子虚乌有之事。

    只有护卫这两人的禁军棚长撇嘴道:“这伙鸟书生,写几个字就不得了一样。说起自己去淮上,就好象天大的事一样。又不要他们流汗挨军棍,又不必持戈挺矛和人家血拼,一刀两截,一矛两眼……天下的事,指望这群厮鸟们,怕是办不好了……”

    他一边暗想,一边跟随护卫,心里只是想:“什么时候,把俺也调到北边去,真刀实枪的博一个功名,比在这里当看门狗,要爽利痛快的多哩!”

    ……

    ……

    手捧着刚刚刊印出来的新闻司的出品,史可法的脸上表情,也是十分的丰富。

    这个首辅,当的实在是太累,也太不是滋味!

    皇太子在誓师时的所言,已经叫史可法十分不满。今晚回到自己府中,到了书房坐下,就是盘算着要在皇帝面前进言,对皇太子稍加限制,而给总兵官吴三桂的敕谕和犒赏,也是要赶紧由户部安排海漕送上前去。

    北边将士在拼死厮杀,血流滚滚,后方也不能不闻不问不是?

    可眼前这小册子一出,南京民气恐怕就要为之一变,而书中所言,已经有不少南下之人亲眼看到吴三桂已经剃发……如此一来,借兵一说就不能成立,堂堂平西伯,已经投向蛮夷,成为东虏攻入关内的急先锋了!

    如此一来,算盘当然全部落空,而书中所言,奴酋的伪亲王多尔衮已经将所谓的大清列帝神主迎入太庙,而大明列祖列宗的太庙神主,也已经被迁了出来。

    有此一事,再言与东虏合作之事,无疑就是叛逆行径。

    孤灯一盏,史可法面色如铁,深夜之中,这位首辅大学士以指叩桌的声响,也是格外清晰。

    “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此时此刻,横亘在这个众望所归,而此时自觉一无所出的大学士脑海中的,也就只有这么一个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64章 南方 淮上(1)() 
就在其后数日,史可法每天深夜不眠,挖空心思白了头发也想不明白的时候。

    淮安清江浦附近,却是热火朝天!

    这里有绵延不绝的户部和工部仓库,储藏的粮米已经由大元帅府下的军需司派员清查,就是现在大元帅府下文职官员也是严重不足,但为了一些朱慈烺自己才知道的原因,他的大元帅府已经不打算再用江南士绅了。

    好在淮上有大量的北地流民,从中挑出一些秀才生员来,一边干活,一边再加以培训,怕是就足当大用。

    就在这些库仓的中心,一座如同城池般的巨大兵营,正在拼了命的赶着工期。

    招来的夫子足有过万人,这边已经修筑好了房舍,那边临河的地方还在打桩修筑着码头,工头拼了命的叫:“下水的敢不敢?能憋住气不能?好小子,看你就壮实懂水性,一天吃饭四顿管饱,再加五百个铜钱,干不干?”

    这边是叫下水打桩的水鬼,那边却是要能扛活的汉子:“做过活没有?扛三包一个筹,三筹就换一串小钱,一天下来,去掉饭食钱,两千大钱落袋。现在钱贵银贱,也就是这几天了能这么好赚,过这村可没这店了!”

    叫喊声是此起彼伏,高低不停,方圆十里的靠近原本清江河岸码头和库藏的地方,已经成了一个超大型的工地,种种军用和民生的设施,都是在撒下钱去赶工,甚至连原本有几段狭窄的河道,也是派下人手去,赶着工期施工浚通。

    招用这么多人手,原本就很繁华的清江浦就更是繁盛热闹了。

    原本就有十万以上的居民,现在更是多了好几万的夫子,小商小贩更是数不清,沿河一走,山东的包子大葱煎饼沿河飘香,陕西过来的肉夹馍、江南一带的馄饨挑子,还有清江一带本地的土产小吃,光是这些,就是一眼看不到边。

    光是各省的口音叫卖声响,就已经是一道十分起眼的风景了!

    人一多,乱子也就多起来。江湖朋友也是哪热闹往哪儿赶,现在又是乱世光景,不知道多少良民百姓,被逼为匪为盗。

    有股子力量又没有家业拖累的,要么就是上山当了杆子,要么就当了流贼,实在是一等无用的,也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淮安清江这里一下子变的如此热闹,各地来的外人不知道有多少,这其中“金、皮、彩、挂”的江湖朋友,也实在是多了起来。

    人群之中,也有很多南来北往的客商,现在京师一带是没有人敢去,情形不明,不能拎着脑袋赚这个钱,不过清江这里是南北通衢,往河南、山东一带,仍然是有不少商人前往。毕竟虽然也乱,但没有大军过往,一府一州的过境,打听清楚了,运货过去,一翻手的利就比以前多出不少来。

    有几个无锡商人,便是做的这等生意。打常州一带收得丝货和布匹,船运了北上,然后打山东再带回当地土物,一来一回,两船货换半船银子是稳当的。

    越是乱世,赚这等货运的钱,就越是容易。

    若是以往,他们赚这等钱也就是一点儿辛苦小钱。大买卖在山东是在各王府和都督指挥手里头是大头,地方官再一分润,所得就有限了。

    在江南,则是大士绅们一直把持着,或收或回,向来都是各州县有名的士绅们联手施为,包括货物价格,船运成本,都是由大士绅们彼此商量了来做,中小商人,也就是从人家嘴里吃剩下来的找补一点儿,养家活口罢了。

    现今的情形却不大相同,江北一带,打从镇江到扬州一线,几个渡口全部都派了驻防官兵把守,小队子的官兵严防死守,骑兵四下巡逻,江上还有军队官船……把守的如此严密,一则是要盘查来往行人,看看有没有流贼或东虏的奸细,二来,就是要抽分抽厘!

    就是按货物的多少,价值,还有整个商队的规模来抽,一石米抽一百文,一匹布抽两百文,或是按货物总价,一百抽五,童叟无欺。

    小商队货物不多,过一个卡子也得抽上几两银子,要是士绅们的大型船队,动辄几十条船一起北上的,这一抽当然是了不得。

    正因如此,最近南北贸易大宗的交易就算暂且断绝了,听说江南官绅,正在朝中活动,一定要皇太子取消这劝捐局抽厘的做法,不然的话,可能激出民变来。

    淮上这边,却也是丝毫不让。

    设卡劝捐,小民百姓就不抽了,土地收成也不抽,就是抽过往商队,取其薄利以助军需国用……道理是说的山响,谁能把这个理给驳回去?

    江南再闹,这边也是一个不理,陆上河上,反正卡子把守森严,爱来不来!

    大船队不来,南货北运,也是利润暴涨,这一伙小商人,就是算准了这一点,几家合伙,运了一些苏州的丝,松江的布等土物货物,装了五六艘船,过卡的时候,一五一十算了个清楚,四千两的本金,抽分劝厘正好二百两整!

    “瞧瞧,瞧瞧。”一个身形清瘦的商人举着厘金捐输的单子,看着大元帅府军需司厘金劝捐局的大印,向着同行诸人,啧啧感慨道:“列位,就这么一张宣纸单子,生生刮了咱二百两去……凭什么?找谁说这个理去!”

    “林家小哥,你可得小心,”一个中年商人瞧着就是一脸老成,见同伴这张狂模样,十分看不过眼,他的手中也是拿着一个铜烟锅袋,正含在嘴上,冒着袅袅青烟……这在江南江北一带,也是十分罕见。

    看不过眼,这会子只得把烟袋拿下来,劝道:“好生收好了,这玩意又没有姓名什么的,丢了就是丢了银子!我等将本逐利,提着脑袋到泰安府回来,能赚个千把两银子,已经去掉了二百……这还得托福没有大商家北上,货物涨价的原故。你再把这劝捐的纸一丢,只好再少赚二百,辛辛苦苦,何苦来!”

    “我不也是心疼么。”

    姓林的青年商人如何不知道这个理儿?只是心里一时不愤,这才故意在大庭广众间嚷嚷开来。

    这会子勉强听从,将那劝厘完捐的纸往袖中一塞,吭哧道:“这钱给的,真是肉疼。从来没听说过,走路过桥还要给钱?皇太子又不是杆子……”

    “唉,唉!”

    同行这小商人这么不稳重老成,其余几个都是摇头,银子都给了,人家又没到你家抢去,事先就设好的卡,规矩也定的妥妥的,按货物行李总价劝捐,百中抽五,完捐一卡,其余的卡子凭照过卡,不再复抽。

    江南商人,都是精明干练,十分善于算小账的。这一次劝捐,规模越小的小商人,越是讨巧。怀中几十两货物的,也就是抽分几钱银子,在哪儿也不拘把这银子赚回来了。大商人把持行业,特别是现在新米就要下市,不知道有多少大商家凑起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银两,趁着你要完粮交税,需要用银子,就特别把价压低,等税一收完,百姓把粮低价卖了,再又把粮价涨回来。

    现在南方虽然种不少经济作物,粮食越来越少,但总归是比北方强一百倍。现在收粮,坐地起利,将来想法运到北方,一倒手,那就是几倍的生发!

    粮食是这样,生丝、盐、布匹,大抵这一类民生必须的货物,多是如此。

    这些官绅大商人,彼此勾结,和官府关系密切,甚至很多原本就是官府中人,所以在江南几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人的货物,动辄就是一条船队,抽他们的厘,才叫大快人心!

    现在掐着陆路水道,就是要抽这些大老爷的捐,彼此对上了,他们这些小商人才将本逐利,冒着风险北上,把南货运上去。

    说千把两还是少说了,这种情形,又是这个时候儿,货上去了,对半的毛利都有可能。

    这姓林的小子说没天理,大伙儿也就是从鼻孔里笑笑就罢了……赚这么多钱,现在国家用兵的时候,当商人的又没土地不纳粮,再一文钱不缴,那才是没天理。

    这个道理,众人以前心里一直是迷迷糊糊的,没有细想过。适才在关卡抽捐的时候,守关的大元帅府军需官就已经明说了,所以道理清楚明白,其实是无甚可说了。

    姓林的小子嚷嚷一会儿,见众人只是抽烟不理他,于是也只得老老实实的坐定了。他粗枝大叶,十分毛躁,收东西也不曾看看是不是妥帖,被他这么一闹,众人心也乱了,倒不曾看看,四周有没有碍眼人物。

    有几个神色鬼祟的短打装扮的汉子已经凑了上来,有人却故意向抽烟的那个中年商人笑问道:“这位大爷,这嘴里冒烟的是啥稀罕物?瞧着还真怕人。”

    “哦,”出门在外,最忌得罪人,人家一问,那商人就很客气的点点头,微笑道:“这是烟草,也不知道是打哪儿传来的?家中老父在二十几年前跑过一次倭国,这烟草种子还是打日本带回来的。种了抽它,先前是呛嘴,现在越抽越有劲,提神。”

    “是提神呢,呛的人半夜都睡不好。”姓林的小商人实在是第一次出门,家里惯出来的毛病委实不小,这会子又是忍不住插嘴,抱怨烟草味道太呛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165章 南方 淮上(2)() 
“味儿是呛。”抽烟的商人也不以为意,笑眯眯的道:“抽多了就习惯了,林小哥,要不然你也来一口?”

    “我就不要了,抽它怕阿爹要打死人的。”

    两人对答之时,已经有一只手将林小哥怀中的东西掏了出来,这厮却嘟着嘴,也不知道是嫌烟味难闻,还是还在心疼那二百两银子,一时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