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候骑马巡视一遍,恭候公主起驾住宿,其余时间就在马车里呆着。
——这不是苟参偷懒,照着这样的行进速度,没有两三个月,实在是到不了敦煌的,每日骑马带队看似威风。但也有招摇的意思,那不是苟参做事的风格,更何况,如今就要进入夏季,三个月时间里,每天烈日曝晒四五个小时,还不将自己晒成健美先生?
看得出,使团里的人都很尊敬常惠。
关于常惠的经历过往,苟参做了详细的了解。
常惠,幼年家境贫寒。后随苏武一同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长达十九年。吃尽了苦头,和苏武归汗之后,汉昭帝刘弗陵嘉奖他的劳苦,将他从下层官吏破格提升为光禄大夫,而后,常惠又代苏武典属国之职,潜心尽职,功绩卓著。
更有甚者,常惠在早年刘询刚刚做了天子的时候,带领乌孙五万骑兵,从西方进入匈奴地区,攻至匈奴右谷蠡王王庭,俘虏、斩杀单于父辈贵族及单于之嫂、公主、名王、犁污都尉、千长、骑将及以下共四万人,缴获马、牛、羊、驴、骆驼七十余万头。
这在当时引起了轰动,因为刘询派去围剿匈奴的其他几位将军都没有什么功劳,这些人中就包括赵充国。
这事过后,刘询就封常惠为长罗侯。
所以苟参对常惠很是尊敬,不说常惠曾经带领乌孙兵士对匈奴战争的丰功伟绩,单说一个人被囚禁为奴,一十九年而向往故国,忠心不悔,骨气和腰杆子梆硬这种精神就很是让苟参敬佩。
而且苟参总是偏执的觉得,吃过苦的比生活总是风平浪静的人更懂得尊敬人生,更容易相处。
因此,苟参每日早、午、晚都亲自到常惠那里问安请示,从来没有耽搁。
至于相夫公主,苟参只在离开长安启程的时候,在宣室殿见过一面。
相夫公主长的文文静静,模样偏瘦,苟参除了知道这个叫刘相夫的女子是如今乌孙的国母解忧公主的亲侄女外,其他的,苟参一无所知,也没必要知道。
这一路西去,苟参将大汉西北河山好好的游历了一番。
在前世的时候没时间也没钱去旅游,如今却稳健的躺在马车上将黄土高原的景色看了个够。
此时植被破坏的不像后世那么严重,不存在什么泥土流失的问题,越是往西,胡人的风气越浓,一路上从西域过来的骆驼队和大汉国过来的商队就见了不少。
经过两个来月的长途跋涉,使团这一日终于到了张掖郡外,那一岭一洼宛如陆地上彩虹似的丹霞地貌让包括苟参在内的兵士们赞叹不已。
张掖郡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建立,名字来自于“张国臂掖,以通西域”,和敦煌毗邻,同敦煌、酒泉、武威一起被称为河西四郡。
到了张掖,敦煌就已经在望,很多人都欢欣鼓舞,觉得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
常惠这会兴致也很高,苟参骑马过来问安,他撂开车帘和苟参闲谈:“校尉可知本朝都有何人生于张掖啊?”
这一段常惠和苟参已经相当熟悉,除了正经的公事外,闲聊的谈话很少,见常惠询问,苟参摇头说:“禀侯爷,标下不知。”
苟参一直对常惠很恭敬,听了他的话,常惠看看远处,好大一会才说:“李广、陇西成纪人,李陵、李广之孙,陇西成纪人,辽东太守甘延寿甘君况,北地郁郅人,赵老将军充国,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人,后移居湟中,还有段会宗段子松,天水上邦人。”
段会宗在长安边上的杜陵县任县令,和谷永是好朋友,苟参曾经听谷永说过,但是常惠竟然也提起了他,和李广赵充国甘延寿这些人相提并论的,苟参就不知常惠纯粹的是和自己聊天还是有其他目的。
至于说到张掖附近的历史人物,苟参倒是知道几百年后有个叫董卓的西凉军阀是陇西临洮人,这个董卓经历很多,东去勤王、占领皇宫、有一个三国时期武力第一的干儿子吕布,还睡了号称三国时期第一美女的貂蝉……
正在闲谈间,前面军士带过来一个信使,这信使言说自己从敦煌郡来,奉了太守命给常惠老将军和护羌校尉送来紧急公文。
常惠打开信笺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看看苟参,将信笺递了过去。
苟参将信笺一看,大吃一惊
这信笺里说,乌孙国老王翁归靡已经死了,此时乌孙国发生叛乱,一部分贵族趁势作乱,要推翻翁归靡和解忧公主的儿子元贵靡,另外立一个人为乌孙王。
开什么国际玩笑?这不是胡闹吗
大汉天子将相夫公主赐给乌孙新王元贵靡,元贵靡要是做不成乌孙王了,那相夫公主要赐婚给谁?(。。)
ps:nbsp;【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北地郁郅,今甘肃庆城县;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湟中,今青海西宁地区;天水上邦,今甘肃天水;临洮,今甘肃省岷县】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211章救救公主()
这份来自敦煌郡太守陈璲的亲笔信笺内容太让人纠结,常惠和苟参同时都眉头紧锁:一路上小心翼翼的生怕相夫公主出问题,怕送亲团队遭到匈奴人的袭击,但是此时就要到了目的地的时候,乌孙那边竟然出了事情,这不是徒劳而无功?
元贵靡要是做不成乌孙王了,相夫公主要不要嫁过去,这个其实苟参不怎么在意。
苟参在意的是如果相夫公主嫁不过去,那么其其格公主还能不能嫁过来,自己还能不能娶到其其格公主?
自己如果娶不到乌孙公主,就没有了“乌孙公主夫婿”这个身份上的凭仗,那么和敬武公主刘敏之间不可告人的“奸。情”要是被刘询发现勃然大怒的话,自己该怎么办?
跑路?
法克真是***
千算万算,怎么在乌孙这个地方出了纰漏?
可是,貌似乌孙国谁当王的事情,是属于人家乌孙的内政啊?
怎么办?
一步错步步错,一招输了全盘皆输,难道自己此前说做的一切全打了水漂?岂不是全为无用功?
苟参有些暴怒,但是表面还很稳健。
思量了片刻,常惠说:“为今之计,一切照常,仔细打探了,再做决定。”
“不知校尉意下如何?”
苟参也是这个主意,嘴上说一切以老将军的马首是瞻。
两人不动声色的商量好,到了张掖郡也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这事,当晚照常休憩。
到了人定时辰。苟参去常惠那里问安。常惠让苟参入席坐下。沉声说道:“这次乌孙兵变的来由,校尉可知?”
苟参略知,这些事情杨恽早些时候就说过,但他只能装作什么都不清楚。
当初武帝时候解忧公主嫁的乌孙王叫翁归靡,乌孙人称呼自己的王为昆弥或者昆莫,这个翁归靡对解忧公主很好,对大汉的态度也很好。
几十年来,解忧公主和乌孙王翁归靡生了五个孩子。三男两女,长子叫元贵靡。
如今乌孙兵变的由来是,翁归靡的上一任王是他的堂兄军须靡,军须靡本来跟他的匈奴王后有一个儿子,叫泥靡。
按理说军须靡死了应该由泥靡继承王位的,但当时军须靡快死的时候,泥靡还是个幼童,那时匈奴势大,对乌孙国蠢蠢欲动,军须靡出于对乌孙国负责的态度。就和堂弟立下誓约,暂由堂弟翁归靡继位乌孙王。想等泥靡长大了,再由翁归靡让位给泥靡。
军须靡和翁归靡当时立的誓约全乌孙都知道,翁归靡当时自然也同意履行诺言。
不过,翁归靡也只是那时候同意。
从武帝一直到现在天子刘询,一晃四十多年过去了,翁归靡觉得自己快不行了,他当然想让自己的儿子元贵靡做乌孙王,从来没有将王位还给侄子泥靡的意思。
但是名不正就言不顺,翁归靡活着的时候没人敢出来闹事,死了后,谁能预料到乌孙情况会是什么样的?
为了让儿子元贵靡顺利的继承乌孙王位,做乌孙的昆弥,又要防备侄子泥靡过来争夺王位,思来想去的,翁归靡就想到给元贵靡找一个强大的后台。
翁归靡找的这个后台,就是儿子的舅家,妻子解忧公主的娘家大汉国。
于是,翁归靡让自己的女婿龟兹国王携带自己和解忧公主的女儿一起去长安觐见大汉天子,说了许多的甜言蜜语,永远臣服大汉国的领导,然后让女婿呈上自己给大汉天子的信,想为“乌孙国新的昆弥”求婚一个大汉国的公主,以此和大汉国永远保持联姻,共同富贵,畅享太平。
而为了保险起见,翁归靡还意图将自己的一个小女儿其其格嫁到大汉国,增强这次联姻的力度。
这会,苟参和常惠同坐一室相顾而默然。
常惠不由想起了当初乌孙国要求婚大汉时候,众臣子们在宣室殿里因为到底要不要赐婚给乌孙国而引起的争论。
当时大家莫衷一是,意见不同,太傅萧望之就是极力反对和亲的,他当时说大汉不能对乌孙总是有求必应。
萧望之的原话是:“当初武帝时大汉和乌孙联姻的目的是为了共同的敌对匈奴,匈奴而今四分五裂,对大汉已经没什么威胁了,那么和乌孙的和亲,究竟还有没有必要呢?”
萧望之的意思是不能让乌孙国想和亲就和亲,如今乌孙联姻的目的恐怕不是共同的对抗匈奴,而是有其他的目的,所谓的动机不良,因此,萧望之觉得要慎重,不能让大汉被乌孙给绑架了。
那场争论一直持续了好几天,最后还是天子刘询一锤定音,决议要和乌孙继续的做“儿女亲家”。
刘询当时说大臣们讲的都有理,不过乌孙求婚的事情,还是要答应的。
刘询说,之所以要答应乌孙的求婚,并不是惧怕被乌孙绑架了意志,也不是怕不和乌孙联姻后匈奴就会趁机作乱,而是要给乌孙和天下做一个表率:大汉要如何,就如何
刘询还说:“如果,今后乌孙国的新王不是元贵靡,那么,我大汉是不会同意的”
天子一句话,底下人跑断腿,大家都被调动起了积极性,冲着护羌校尉或者别的职位而奋力拼搏,但是如今事情竟然变成了这样。
苟参不由想,萧望之这个老家伙其实看事情眼光还是很独到的。
可惜,自己和他尿不到一壶去。
“乌孙老王翁归靡已经死了,许多乌孙贵族拥立泥靡为新乌孙王,号曰:狂王。”
“当初翁归靡即乌孙王位之后,号称肥王,和汉公主刘解忧生下三儿二女。长子名叫元贵靡。次子名叫万年。三子名叫大乐。”
“当时匈奴与车师国联合进犯乌孙,某为光禄大夫,天子让某出使乌孙,后来某带兵驱除匈奴,斩敌万余人。”
“然而今天这事到底要如何?”
常惠在问苟参,苟参无言以对,难道要给常惠说:“老子不管那么多,只要其其格公主嫁给我就成?”
思量一下。苟参甄词酌句的说:“天子命老将军和苟参出使敦煌,然而事未成而半道起波澜,前进,恐怕徒劳无功,后退,诏令难违,不过原地不动,也是不成的。”
“如今之计,不如到了敦煌再说,毕竟这个消息是敦煌陈太守传递过来的。卑职和老将军见了陈太守之后,兴许事情就有了转机。乌孙那里有了新的情况,也未必可知?”
常惠点头:“老夫和校尉的意思相同,不过如今就要将此事火速禀报给天子,看天子有何决断。”
“校尉怎么说?”
乌孙的叛乱要给刘询知道,这是必须的,苟参自然不会反对,再说自己只是副使,千里迢迢来的目的是为了娶媳妇,其他事情反对了也没什么意思。
从常惠那里出来,苟参非常郁闷,几个月以来一直的隐忍而循规蹈矩,平时在宿地闭门危坐,绝对不乱走多生事端,就是不想在最后取得胜利之前惹出麻烦。
可是如今事情却不受控制的演变成这样子,于是今晚苟参非常想喝醉了和人借故打一架
夜空中繁星点点,苟参心乱如麻。
正在此时,有兵士过来奏请说相夫公主有请校尉前去叙话。
相夫公主召唤自己?
苟参按捺住烦躁,一会就到了相夫公主的主院。
相夫公主跪坐在席榻上,一身华衣,瓜子型的脸白的没有血色,虽然人是美的,可是瞧着柔弱之极。
苟参参拜过了相夫公主就被赐坐,然后公主屏蔽了左右侍从,询问说:“明日,就可以到敦煌了?”
苟参点头称是,相夫公主说:“一路走来,辛苦校尉了。”
苟参一怔,低头沉声说:“卑职职责所在,为了天子,为了公主,万死不辞。”
虽然这个相夫公主和她的姑姑解忧公主一样都是个冒牌的,可是如今她在外代表的就是皇家,皇家的威严绝对不容亵渎,苟参在表面上对她毕恭毕敬。
可是相夫公主将自己叫来,好端端的说自己辛苦,是为了什么?
相夫公主漆黑的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苟参,纵然女人也见得多了,苟参还是毛骨悚然,低头心思灵动间,心说不会这个公主看上了本校尉玉树临风,要在嫁到乌孙之前对自己深夜表白吧?
“去纯粹是意^淫不可能。”
苟参收敛心神,仔细观察着相夫公主的一举一动。
相夫公主看了苟参好大一会,站了起来,端直的走到苟参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苟参,这让苟参更加的紧张,心里想如果这个公主要是敢对自己扑过来,自己千万要逃跑,绝对不能和她纠缠,那样自己就是全身长满了嘴巴,也说不清了,那时不要天子处置自己,敬武公主刘敏就能将自己生吞活剥了。
“她究竟想要做什么?”
这会,苟参有些后悔没有让随行的陈汤跟着自己来相夫公主这里见驾了,起码也能做一个见证人,当一个电灯泡,抵挡一下。
倏然,相夫公主对着苟参跪了下去
——苟参大嚇
相夫公主竟然对自己跪了下去,这比她扑过来给自己说喜欢自己非自己不嫁还要让苟参震惊。
苟参急忙起身,想要伸手搀扶面前的公主,可是又觉得不合适,嘴里急急的说着:“公主折煞卑职了”
“快快起身您贵为千金之躯,这是要做什么?”
苟参想想没办法,干脆的对着相夫公主也跪了下去,这道像是夫妻两人双双对拜一样。
相夫公主的脸色倏地飞上一缕嫣红,但是瞬间就被坚毅的神情所掩盖了,她对着苟参说:“请校尉救救我”
“相夫今后对校尉,感恩一辈子”
这相夫公主,到底要做什么(。。)
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请分享
:
第212章别无选择()
此时夏日刚至, 不过张掖郡和长安不同,昼夜间的温差很大,白日让人犹如置身火炉之中,夜晚却凉爽的犹如深秋。
院子里除了夏虫间断的叽叽声再也没有别的声息,屋里苟参和相夫公主四目相对,互相跪着,一个华服高贵,一个英姿勃发,都是青春年少,情形看似男女之间的旖旎私会,但是实际上却一点也谈不上浪漫。
“救救公主?”苟参满脸恐慌着说:“难道傍晚公主饭食里有人下毒不成?”
“不是,校尉多虑了。”
“那,公主可是知道有人欲图不轨?这样卑职这就去安排,捉拿贼人”
“也不是,校尉请听相夫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