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一条法律就正式成型了。
接下来的时间,爱德华要接见一位商人,一位伦敦的大商人。
在介绍他之前,先说一下联合王国的商业制度——专卖权。
顾名思义,就是垄断一项商业的售卖权。
这也是王室有与生俱来的权利。
比如都铎王室,它就对数百上千种商品拥有着专卖权,王室将这些专卖权转让给某位商人,从而获得利益。
每年,光是制造肥皂的明矾一项,就为王室提供上千英镑的收入。
但为什么王室没有钱了呢?因为这些专卖权不是几年就是几十年的卖光了,再加上有些被抵债,或者赏赐给某些贵族的专卖权,现在每年的收入如同涓涓细流一般,也不过是几万英镑罢了。
比如,爱德华就将明矾的专卖权赏赐给了伊丽莎白公主,当作她的的年金,让她自由花费。
还有一些,则是贵族势力大,而王权小的时候,议会乘机废除的专卖权,比如克伦威尔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就废除了几百项王室专卖权,后来陆陆续续地进行废除后,到了现代,王室权利微乎其微。
而这些利益,从某种程度来说,已经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比如,某个丝绸协会得到国王的特权批准书,只允许这个丝绸协会在伦敦进行贩卖丝绸,其他商人和协会不准进行丝绸买卖。
也就是说,国王将伦敦丝绸的经营权卖了出去,获得一笔收入,然后政府再从他们利润中进行收税,再获得一笔收入。
商人们不可能吃亏,也有钱赚。
那么,吃亏的就只有消费者了。
其中,最有名的,数大家耳闻能详的东印度公司了。
国王和政府只允许这个公司经营印度和东方的贸易,其他的公司不得擅自进行经营。
说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大资本家们为什么不是贵族,就是有贵族背景的人了吧!
普通人想获取专卖权,痴心妄想。
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伦敦的商人则得益于地理位置,成为专卖权的收益群体,从而使得,伦敦成为了联合王国内最大的城市。
这也是为什么爱德华夺取伦敦的自治权后,其他自治城市那么容易屈服的缘故,老大都跪了,更何况小弟。
接下来,介绍的这位商人,也可称作是御用商人——托马斯。格勒善。
他的父亲理查。格勒善是亨利八世的御用商人,他则继承了父亲的地位,继续为王室服务。
所谓的御用商人,则是国王政府的财政代理人,为国王借款,理财,并且进行国外的借贷工作,。
当然,御用商人很多,几乎整个伦敦商人都可以算作是御用商人。
关税的管理人员、造币厂官员大都由御用商人出任,他们利用自己拥有的对国际货币、市场及对外贸易的知识为国王政府服务。
而托马斯。格勒善则是最大的御用商人。
历史上,这位商人则是三朝元老,是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三位君主的首席御用商人。
托马斯。格勒善1543年加入丝绸商同业公会和冒险商人公司,并且在1553、1560、1570和1579年被选为丝绸商同业公会会长,被当时人誉为“商人之王”。
今年二十多岁的托马斯。格勒善显得很是精神,黑色的长发被梳理的一丝不苟,鹰钩鼻,绿色眼眸,以及硬朗的身体,这让爱德华对他的印象很好。
“陛下——”他的声音很健朗。
“格勒善先生,这次请你来,是有件需要你帮忙一下!”爱德华看着他的眼睛,认真地说道。
“难道国王陛下缺钱了?这次我要什么专卖权好呢?”国王声音一落下,格勒善脑海里就浮现了大量的想法。
天见可怜,从他1551年成为王室御用商人开始,国王就从来没有再借过钱了,直接让他少了一大财源。
“陛下,您是需要借钱吗?需要多少?”格勒善瞪大了眼睛,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不,我需要你去一趟佛兰德斯!”
第四百三十六章尼德兰人的惶恐()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我的大不列颠帝国最新章节!
ps:求票,求订阅
佛兰德斯是西欧的一个历史地名,包括今比利时的东佛兰德省和西佛兰德省、法国的加来海峡省和北方省、荷兰的泽兰省。
在十六世纪,佛兰德斯泛指古代尼德兰南部地区,位于西欧低地西南部、北海沿岸。
尼德兰是西欧经济很发达的地区,此时,它拥有300万人口,17个省区中有300多个城市,南方安特卫普是国际贸易的中心,北方的经济中心是阿姆斯特丹。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贸易盛行的,也是欧洲大陆最有钱的地方,也是各国梦寐以求的宝地。
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了这里,并且让它成为了自己的钱袋子,源源不断地为哈布斯堡王朝贡献力量。
每年的税收占据了哈布斯堡王朝一半财政收入。
随着腓力二世的即位,这位天主教虔诚的信徒,终于露出了他对待异端的愤怒。
随着西班牙地区宗教裁判所的行动,所有的新教徒,***,都遭受了重大打击,天主教重新树立了自己的权威。
而腓力二世,也随着意大利战争的胜利结束以及宗教镇压的行动,树立起了自己国内的威望,那些老牌的贵族都不得不屈服在他的手下,听从他的驱使。
如此,他的目光,又看向了尼德兰地区,尤其是佛兰德斯地区,这个富得流油的地区,他绝对不能容忍被新教夺取。
既是为维护天主教的信仰,也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终于向尼德兰地区,伸出了魔爪。
首先,他派出了自己新任的总督,来尼德兰进行宗教行动。
历史上查理五世时期,遭受迫害的新教徒就达到了五万多人,人们已经哀怨不已了。
这时,这位新任的总督却是一个女人。
这位总督是帕尔玛公爵夫人玛格丽特。
她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私生女。
她被查理五世的姑母奥地利的玛格丽特女大公和妹妹匈牙利王后玛丽抚养。
这两位贵妇皆当世女杰,先后出任尼德兰总督(玛格丽特1507—1530,玛丽1530—1555),为哈布斯堡家族守牧这块最富庶的领地,是卓越的政治家。
所以,玛格丽特被腓力二世寄予厚望,让这位自己的姐姐,继续镇守尼德兰地区。
这位女总督上任后,虽然待人柔和,同情尼德兰人的遭遇,但却仍然义无反顾的执行自己弟弟的命令。
于是,宗教裁判在整个尼德兰盛行起来,所有的新教徒人心惶惶,忐忑不安。
商业都受到了影响,较往日萧条了许多。
在新任总督的威压下,尼德兰的气氛显得有些不安。
这个时候,托马斯。格勒善乘着船,来到了贸易中心——安特卫普。
刚下船,格勒善就感觉整个城市虽然依旧商业繁荣,但却令人有种不舒服的感觉。
“汉斯,最近尼德兰发生了什么?”坐在马车上,看着车外神情紧张的行人,格勒善不由得问起了自己家在安特卫普的负责人。
作为联合王国有数的呢绒商人,尤其是与英格兰密切往来的尼德兰地区,格勒善当然布置了一些人手来看管生意。
“先生,最近尼德兰来了一位信任的女总督,对于异教徒很憎恨,手段虽然不算激烈,但却依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您看路上的行人,心里时刻都在担心着,被突然冒出来的修道士给抓过去!哪有心思做生意啊!”
留守的主管指着面带愁容的行人,摇了摇头,无奈地说道。
“恩!”看到这样的画面,格勒善心中对于完成任务的把握,信心倍增。
鲍里斯是个工匠,也可以说是个织工。
年过四十的他,本来想回家退休,守着以前的积蓄,置办一间杂货铺,悠哉游哉地养老来着。
谁知道,那个暴君在西班牙进行宗教裁判,驱逐迫害了大量的新教徒后,还将魔爪伸向了尼德兰。
这位新来的女总督忠诚的执行了暴君的命令,对于新教徒实行一系列的禁令和迫害政策,使得人人自危,连他平常做事情都有些颤抖。
放眼望去,街头的行人越来越少了,天也快黑了,自己得赶快回家去,不然出了什么意外可不好。
鲍里斯连忙加快速度,回到了自己的家。
可是,令他奇怪的是,他的婆娘却没有在门口迎接他,这让鲍里斯有些生气了,自己辛辛苦苦的为家做事,怎么一点事都不懂。
刚迈进家门,鲍里斯第一反应是家中好亮,第二反应则是,这人是谁?
只见,在他家中,在他的位置上,坐着一位衣冠楚楚的先生,身旁跟着两个手下,而自己的妻子,正有些发怵地坐着,低下了头。
“这,这位先生,不知道您来我们这有什么事吗?”鲍里斯怔了一下,然后脸上露出一副笑容出来,低声下气地说道。
“请问,你是高级织工鲍里斯先生吗?”坐在椅子上的格勒善露出和善的笑容,问道。
“当然,您有什么吩咐吗?”鲍里斯一听到人家是专门找自己的,刚想否认,但看到萎缩在椅子上的老妻,叹了口气,干脆的答应道。
“我们是专门来找你的!”说着,格勒善眼神一暗示,一旁的护卫就掏出一个钱袋,露出了里面金光闪闪的金币。
“这里是五十枚金币,请你跟我们走一趟!”格勒善声音很亲善,但话语中却很霸道。
“去哪里?”鲍里斯不由得问道。
“英格兰!”格勒善习惯的说道。
“让我再想想!”鲍里斯看了一眼金币,吞了一下口水,颤声说道。
以他高级织工的身份,不吃不喝,需要他五年时间,才能积攒到,诱惑太大。
看到金币攻势效果不显,格勒善立马劝说道:
“鲍里斯先生,哪怕不是为了金币,为了你的老婆,为了你出嫁的女儿一家,你也应该离开尼德兰!”
“你想想,你们的国王陛下非常讨厌新教,今年新来的总督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接下来,我想尼德兰与西班牙的情况不远了!”
一想到自己家人会像西班牙新教徒那样被迫害审判,鲍里斯就不寒而栗。
再想一下英格兰也是新教国家,比尼德兰应该好多了。
最后看了一眼金币,鲍里斯下定了决心。
第四百三十七章爱尔兰的排污作用()
恋上你看书网 W。630BOOK。LA ,最快更新我的大不列颠帝国最新章节!
ps:等下还有一章,求票,求订阅
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格勒善邀请了两百位高级织工及其家属前往英格兰,耗费了一千多英镑,总算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了国王陛下部署的任务。
随着尼德兰时局越来越动荡,后来根本不需要他花钱,都有许多高级织工恳求他接走。
其实,一开始接受这个任务的时候,格勒善就明白了国王的意图——偷师。
联合王国虽然由于与西班牙结盟,拥有了广阔的市场,纺织业也开始腾飞。
但就和后来的中国一般,只是占据着低中端的技术,处于纺织业赚钱的底层,所获取的利润,都无法与尼德兰相比。
比如,高级呢绒的制作,只有尼德兰人拥有这项技术和利器,每年合伙王室都要从尼德兰大量进口高级呢绒,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而且,丝绸也是如此,英格兰不仅是东方的丝绸技术都没有,甚至连欧洲仿制丝绸技术更没有。
而他来到尼德兰,就是肩负着为国家革新技术的要求,一想到这里,格勒善不知不觉就感觉自己为整个王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如此,格勒善一边感叹着自己的贡献,一边顺带为自己的工厂招募了上百名高级织工。
“有了这些人,恐怕我的工厂来年的效益会翻一倍吧!”租了三天商船,格勒善带着织工和他们的家属,一起回到了英格兰。
“早知道尼德兰局势动荡,我应该多带谢船的!唉!”格勒善看着拥挤的船只,感叹道。
就在他带着高级织工离开不久,尼德兰总督府就得到了消息。
“总督阁下,有个英格兰人从尼德兰带了许多人离开了本地!”年轻的职员弯着腰,尊敬地汇报起来。
“知道了,那些异端们离开多少都不要管,工人,尼德兰多的是!”帕尔马公爵夫人沉思片刻,果断的吩咐。
随着职员的下去,她嘴巴轻声呢喃起来:“也好,让那些异端离开也好,希望那些积极分子离开后,尼德兰就会恢复稳定吧!继续充当一头奶牛多好!”
到现在为止,女总督还是弄不清楚,这些尼德兰人好好的天主教不信,非要成为一名异端,回归吾主的怀抱,不好吗?
在原本的历史上,自从尼德兰动荡以来,大约有三万多的尼德兰人来到了英格兰,逃避那场尼德兰革命。
他们的到来,让伊丽莎白一世高兴不已,受到了万分的欢迎。
这群纺织工人到来后,极大的改善了英格兰的纺织技术,使得英格兰从出口低端,一下子就迈向了高端。
从而,为整个日不落帝国的崛起,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但,伊丽莎白女王却为此品尝到了代价。
这些尼德兰人的到来,虽然让英格兰的技术高飞猛进,但,却让原先狭小的加尔文派思想大肆扩张,一下子形成了反国教浪潮。
在她去世前,那些清教徒们依然叫嚣着改革国教,废除主教制度。
娘的,主教制度是国王控制思想的利器,废除了,就动摇了王权了。
在技术和宗教方面,爱德华脑海里一直纠结着。
英格兰不是美国,它无法不计后果的大肆吸收移民,固有的传统和守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移民的到来,就会让整个社会一团糟。
更何况,爱德华陛下也不愿意放权。
爱德华陛下前思后想,终于决定,有选择的接纳一些精英技术人才,再得到他们的技术后,如果还不改信的话,那么直接放逐到爱尔兰去。
到了现在,年轻的国王陛下终于不再理想的将爱尔兰变成如同英格兰一般的国土。
况且,大量凯尔特人的存在,也无法彻底容纳。
爱尔兰也没有和历任国王一般,当成殖民地。
年轻的国王陛下准备让爱尔兰岛成为联合王国的排污口。
让清教徒,天主教徒,以及各种乱七八糟的教徒们,一起去爱尔兰岛,去感受一下凯尔特人的温暖吧!
如果顺便还能感化一下他们,让他们从天主教的漩涡里四分五裂,那就更容易控制了。
很快,随着商船的到达,伟大的国王陛下亲自接见了这些高级织工们,进行了亲切的问候,对他们抛弃家园,来到联合王国奉献的精神进行了大力赞扬。
而高级织工们带着家人,在得到国王陛下的接见后,连忙痛哭流涕,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为联合王国培养出更多的工人,为整个联合王国做出更多的贡献,感恩国王,感恩政府。
随同人员有王国首相威廉。塞尔西,以及其他内阁成员。
言归正传,这次愉快的接见之后,爱德华陛下直接将这些人安排进了王室辖下的几处大纺织厂,监督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