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因知道情报的重要情,陶商才要下大力气,组建情报网络体系,而张仪这个天下第一大忽悠,正擅长于此道,自然要把这个任务交给他。
组建这样庞大的情报体系,当然要花巨额的钱财,以前陶商穷,现在他娶了糜贞这么个“富婆”,糜家富可敌国的财富都是他的,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点钱对他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情报网络组建的同时,陶商也在抓紧编练新军,经过对降卒的整编,再加上新招募的新兵,陶商麾下实际控制的兵力,已经达到三万两千之众。
这其中还包括有一千多轻骑,两百多重骑兵。
这样一支拥有骑兵,数量可观的军队,放眼天下,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有了这支兵马,开春之后,陶商已经在考虑对外扩张,把自己的战旗,插到徐州以外的地盘上去。
毕竟,坐守徐州,哪怕你把这一州治理的再富饶,最终也只会跟刘表一样,坐以待毙。
何况徐州不同于荆州,乃四战之地,就拿曹操来说,现在虽正与刘张二诸侯对峙于南阳一线,一旦抽出空来,必然会再次进攻徐州。
陶商知道,他必须趁着曹操无暇东顾的这宝贵的时间,迅速的扩大自己的地盘,然后才有实力跟曹操争夺中原。
至于向哪个方向扩张,陶商跟陈平等谋士们,也经过了一番权衡研究。
北面青州方向,袁熙此人能力一般,挥师北上拿下青州,倒未必没有可能,但却公开挑衅了袁绍这巨头,以他现在的实力,全面跟曹操开战都成问题,何况是袁绍。
出兵青州,显然是不明智的。
至于兖州方面,曹操虽然前番受挫,但未伤筋动骨,此刻与其开战,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然后被袁绍趁势南下摘了桃子,这种活雷锋陶商自然是不会干的。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只剩下一个合适的目标:
袁术。
“袁术在淮南骄奢无度,横征暴敛,淮南士民对他怨声载道,人人思变,以我军现在的实力,全力南下,未必不能灭了袁术。”
陈登第一个站出来支持进攻袁术,当然,这其中也因为陈家的许多产业都在广陵郡,而广陵郡目前又在袁术的控制之下,如能灭了袁术,陈家就能收回许多产业利益。
“淮南乃富饶之地,如能夺下,便能极大的扩充我们的实力,到时候咱们就有能跟曹操叫板的实力了,出兵淮南可行。”酒鬼陈平也晃着酒葫芦表示支持。
陶商虽沉吟不语,心理上却也倾向于进攻袁术。
不光是因为两位谋士所说的理由,还因为与曹操袁绍相比,袁术的实力要最弱,且在兵力上与自己勉强相当,灭他最容易,柿子当然要先捡弱的来捏。
“袁术虽然骄奢,也只是苦了淮南平民百姓,他仗着袁家四世三公的名声,淮南世族名士们,普遍对他还是支持的,我军若挥师南下,只怕未必能如各位料想的那么顺利灭掉袁术,到时候就怕陷入僵持战,给了曹操机会。”
大忽悠张仪也开口了,观点却与众不同,认为袁术未到人心尽丧的地步。
大堂中,众人一时都沉默了下来,显然张仪说到了要害处。
当今这个时代,民心固然重要,世族豪强之心,却在某种时候,比民心更加重要。
百姓无组织无纪律,只有被逼到走投无路,才有可能起来反抗,得罪了世族豪强,人家却分分钟能拉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军队来。
一片沉默中,却听到了陶商一声自信的冷笑。
“放心吧,用不了几日,袁术必会失去世族豪强的支持,咱们的机会很快就会出现。”
众人皆是一震,狐疑惊奇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他们的主公。
“主公何出此言?”张仪却一脸不信。
陶商淡淡道:“袁术此贼野心极大,如今他已得到了传国玉玺,我料他近几日就会登基称帝,到时他必会成为众矢之的,不光是百姓,淮南的世族豪强也一定会抛弃了他,这不就是我们的机会么。”
袁术会称帝!
陶商这判断,当真是语出惊人,把在场所有的智谋之士,统统都吓了一跳。
当此乱世,皇帝的权威丧失几近,许都的天子只是曹操手中的傀儡,这个事实大家都知道,但天下诸侯,无论实力有多强大,却终究都还在名义上尊奉天子,谁也不敢挑头称帝,当出头鸟。
哪怕实力强大到袁绍,当初反对刘协为天子,现在也不得不承认,何况是袁术。
“袁术就算是再有野心,也没有这个胆子吧。”张仪语气充满怀疑,显然不太相信陶商的判断。
其余如陈登,还有酒鬼陈平,皆也对陶商的判断表示怀疑。
“袁术敢不敢称帝,不日自见分晓。”陶商也不与他们争辩,只自信的一笑。
大堂中,议论纷纷,这些智谋之士们,彼此相视,交换眼神,表情言语,无不是对陶商充满怀疑。
不光是众谋士们,哪怕是英布等武将,甚至是夫人花木兰,似乎都不太敢相信陶商的判断。
那可是称帝啊,谁敢这么做,就等于公开叛逆,公然跟天下人为敌,要激起天下群雄的讨伐围攻,袁术就算再狂妄,也不至于蠢到这般地步吧。
正当这时,一员亲兵飞奔而入,大叫道:“启禀主公,淮南急报,数日前袁术已于寿春宣布称帝。”
瞬间,大堂中鸦雀无声。
张仪、陈平、陈登,乃至花木兰、英布一众武将,一张张愕然的脸,一双双惊骇的目光,齐齐的望向了陶商。
第一百八十章 新仇旧恨一起算()
袁术那厮,竟然真的称帝了!
陶商的目光中也有些意外,不过他却不是意外于袁术的称帝,而是意外于袁术称帝的时间,比自己判断的似乎提前了点。
“主公判断对了,袁术这老贼真的称了帝,主公的判断力也实在是……”
张仪目瞪口呆的望的望向陶商,眼神中充满了不可思议的神色,显然是不敢相信,陶商意然料事如神到这般地步。
惊叹半晌,张仪才回过神来,什么话也不说,这位天下大忽悠,只向陶商深深一揖,以表示自己的叹服之心。
“没想到啊,袁术的野心竟然大到这种程度,看来酒鬼我也看走了眼,还是主公更能洞察人心啊。”陈平连酒都忘了喝,啧啧叹服道。
“不但手段了得,慧眼识英,还有此等洞察人心的能力,了不起,了不起……”陈登没有明言,却在暗暗点头。
其余文臣武将们,也无不是惊叹不已,深深为陶商的洞察力而叹服。
“你们这样大惊小怪的,还真让我有点不好意思呢……”陶商却在暗自苦笑。
要说真正的洞察力,他自知远逊于陈平张仪之流,他真的洞察力,靠的都是对历史的先知先觉。
他依稀记得,袁术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间段称帝,现在自己的出现,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但对淮南的局势却并没有改变太多,多半也不会影响到袁术称帝事件。
所以他才敢在张仪陈平这样绝世谋士面前,做出那样自信的判断。
心中小小得意过一阵,陶商清了清嗓子,高声道:“尔等也不必再惊奇了,既然袁术已称帝,淮南世族豪强们抛弃他便指日可待,此乃天赐良机,咱们也该好好准备准备,大军克日南下,跟袁术老贼新仇旧恨一起算总账。”
年轻高亢的声音中,丝丝复仇的怒焰,正在狂燃而起。
一番话,无需过多鼓动,瞬间就煽动起了众人积聚的心头的怒火。
遥想当初,他们跟袁术可是无怨无仇,没有任何瓜葛。
结果呢,这位出身高贵的袁家公子,却几次三番的发兵来袭,想要助吕布灭了他们,瓜分徐州。
陶商向来是有仇必报,袁术这个仇,他始终铭记于心。
先前实力不济,只能隐忍,眼下拥兵三万,挟有击败曹操之威,袁术这厮既然自出昏招,大丈夫此时不趁机报仇雪恨,还更待何时。
“袁术这头肥猪,老樊我早看他不顺眼了,主公说战就战,老樊愿做前驱,把那杂种剁碎了喂野狗。”樊哙第一个跳出了,哇哇叫战。
他这么一激动,众将顿时是群情激愤,纷纷慷慨叫战。
看着斗志昂扬的众将,陶商微微点头,面露欣慰的笑容,心中的自信心越发浓烈。
一片激昂中,陈登却冷静的提醒道:“袁术称帝,人心离散势在难免,主公挥师南下必然无往而不利,然袁术不足为惧,吕布却不得不重视。”
陈登一番提醒,顿时又把陶商从激亢中给拉了回来,目光转向地图,落在了“盱台”二字上。
他若要南征袁术,大军必沿泗水南下,直抵淮河,再由沿淮河自东向西,直取寿春。
盱台一城,正位于泗水于淮河的交汇之处,欲取寿春,必先破盱台。
镇守盱台之将,正是被陶商从徐州赶走的吕布。
吕布自投奔吕布后,对这位“三姓家奴”并不信任,只令其率本部兵马,驻守于盱台城,为袁术看守淮南的大门。
半年的时间里,吕布聚集起了近五千兵马,然盱台一城虽重要,附近却人口稀少,一应粮草只能靠寿春方面供应。
粮草命脉被袁术抓在手里,吕布自然也不敢有异心,只能乖乖的替袁术看门护院。
那么现在问题就来了,袁术麾下无大将,陶商若大举来攻,倘若袁术把兵马交于吕布,让吕布兵威复起,以吕布用兵之能,陶商想顺利攻下淮南,就没那么容易了。
“绝不能让吕布手握重兵!”陶商拳头轻轻一击案几。
阶下处,张仪却发出一声嘻笑,眯着眼道:“这还不简单,主公可派人往寿春一带暗中散播传言,就说吕布暗中勾结了咱们,想要借着我们大军南下之机,向袁术讨要兵权,然后反戈一击,杀袁术夺淮南,以袁术的那点魄力,就算是咱们大军杀到家门口了,也绝不会把兵权给了吕布。”
“嗯,这条计策不错,就这么办。”陶商点了点头,又想起什么,便道:“江东的孙策利用起来,张仪,你还要再去一趟江东,凭你的一张舌对说动孙策,跟我结盟,共同对付袁术。”
“仪这根舌头闲不下来,就等着主公这句话,不过这个……”张仪欣然领命,却又向陶商搓起了手指,一副市井小民的贪心之态。
陶商知道,他是在跟自己要钱。
派人散布遥言当然要钱,去江东游说孙策,难免要拜访一下孙策麾下的重要人物,送送礼物,走动走动关系,当然也要钱,张仪这趟出使之行,其实就是一趟烧钱之行。
以前陶商没钱,但现在糜家的财富,都在他手里,这点钱又算什么。
当下他哈哈一笑,拂手大方道:“只要你能给我办成这件事,钱不是问题,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张仪大喜,嘻笑道:“既然主公这么大方,那仪就不给主公省钱了,事不宜迟,仪去也。”
当天,张仪便支取了百万钱,领着一众随众,扮作是商人,南下前往寿春。
……
半月后,寿春城。
城头四面,“仲家”二字的旗号,四面飞舞,那是袁术的国号。
寿春城中央,一座恢宏的宫殿群,绵延起伏,乃是袁术征用淮南七万百姓,花费半年时间所富建。
皇宫的中轴线上,那一座富丽堂皇的金殿上,袁术肥硕的身躯,裹着宽大的龙袍,头戴着玉冠,正高坐于龙座之上,倾听着“百官早朝”。
满是横肉的脸上,袁术吃力的睁开两道眼缝,傲视着阶下文武百官,目光中透露着丝丝的得意。
那是君临天下的得意。
“原来,这就是君临天下的感觉啊,当真是妙不可言,早知如此,朕早该称帝才对,可笑袁绍那个胆小鬼,到底乃是贱婢所生,坐拥半个河北,却不敢称帝,只有我袁术才有这大气魄,嘿嘿……”
袁术是越想越得意,嘴角翘起斜斜的弧度,肥硕的身躯随着他的笑而颤动起来,满身横肉都跟着抖动。
“报——盱台急报——”
一声慌张的叫声,打断了袁术的神游,一名御林军士,手持着帛书,飞奔而去,直抵御阶之前。
“启禀陛下,盱台镇东将军吕布急报,徐州逆贼陶商已纠集两万五千步骑大军,由下邳动身,大举南下入侵意图,吕将军请陛下速速增兵盱台,助他抵御陶商入侵。”
袁术脸上横肉一抖,得意之笑顿收,微微变色。
大殿上,太子袁耀,司徒杨弘等文武百官们,也无不为之色变。
当年海西一役,陶商杀得他们淮南军五千兵马全军覆盖,大将纪灵被射断一只耳朵,太子袁耀被射瞎一只眼睛,已是给他们心中留下了浓重的阴影。
随后,陶商败吕布,胜刘备,又大破曹操,威震中原,更是深深的震撼了他们,令淮南人无不对陶商忌惮三分。
现在,陶商挟着新破曹操的余威,率大军前来进犯淮南,这惊人的消息,岂能不令他们感到畏惧。
“陶商小贼,朕刚刚登基,还没有去讨伐他,他倒敢先来犯朕,实在可恨!”袁术拍案怒骂一声。
这时,大臣阎象出班,忙拱手道:“陶商来势汹汹,不可小视,请陛下速发援兵给吕布,助其坚守盱台。”
话音方落,袁术还未做表态,一人便出班大喝道:“阎象勾结陶商,里通外国,该杀!”
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助我也!()
阎香身形一震,急向那人望去,公然斥责他“里通外国”之人,正是他的政敌杨弘。
“杨弘,我一心忠于陛下,你为何要诬蔑我?”阎象憋红着脸反斥道。
杨弘也不睬他,向着玉阶上的袁术一拱手,正色道:“吕布此人本就反复无常,当初陛下只与他五千兵马,叫他远离寿春,镇守盱台,就是要防范于他。而今京城中流言四起,到处传闻吕布暗中勾结陶商,想要借着抵御陶商为名,向陛下索要兵权,这个时候,阎象却鼓动陛下为吕布增兵,这不是里通外敌还是什么!”
此言一出,袁术肥脸立时一颤,瞪向了阎象。
阎象面红耳赤,急是委屈的辩解道:“陛下,杨弘是血口喷人,臣蒙陛下厚恩,怎能去跟陶商勾结,臣之所以建议给吕布增兵,只是想抵挡陶贼入侵而已,臣之忠心,日月可鉴啊。”
说着,阎象跪了下去,大呼冤枉。
袁术凝视着阎香,眼珠子转了几转,拂手道:“阎爱卿起来吧,吕布反复无常,确实不可轻易给他增加兵马,你的提议虽有欠考虑,你的忠心朕还是相信的。”
袁术也不傻,阎象跟随自己多年,对他也算忠心耿耿,只是在称帝问题上,没有站出来支持自己。
同为谋士,杨弘一向与阎象不和,今抓到了机会,自然要趁机往阎象身上泼脏水,这点眼力界袁术还是有的。
阎象这才松了一口气,拱手道:“多谢陛下信任,臣确实有欠考虑,既然不能给吕布增兵,那咱们就得派一员得力的统帅,前去盱台驻防,只是我朝之中……”
阎象话还没说完,憋了一肚子火的袁耀,便跳将出来,傲然道:“启禀父皇,儿臣愿率大军前往盱台,陶商那奸贼若敢来犯,儿必杀得他片甲不留。”
袁术也在考虑着派谁出战,毕竟现在自己麾下兵马不比从前之众,这些宝贵的兵马,让别人领兵他还放心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