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无限召唤-第5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呜呜呜——

    号角声吹响,秦琼,尉迟恭,常遇春和邓艾等诸员猛将,悉数杀出,六万将士如洪流般决堤而下,无可阻挡的向着敌城漫去。

    转眼间,一座座壕桥被架起,数以万计的魏军将士顺利的穿过护城壕,在己方强有利的箭矢掩护下,迅速的将一百三十多张云梯架起,狠狠的贴靠在了敌城墙上。

    然后,慷慨激昂的杀声响起,数以千计的攻城猛士,在诸将的指挥下,不惜性命的爬上了云梯,转眼间便爬满了整道城墙。

    城头上,萧朝贵也是拼了命,指挥着他的两万人马,冒死向着城下放箭,一块块飞石拼命向着魏军砸去,拼死阻击魏军登城。

    攻城战,正式开始。

    战事从清晨开始,一攻就是近两个时辰,不觉时间已接近正午。

    战势激烈到无法想象,魏军付出了数千士卒的死伤,损失不可谓不重。

    陶商却没有丝毫退兵的意思,要知道,这布山城即非曲江关那种坚城,萧朝贵的实力又不如杨秀清,陶商就不信,用强攻的手段攻不下这座城池。

    攻城在继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东门一线已是伏尸遍地,血染城墙。

    魏军方面损失颇重,太平军也是死伤无数,尸体横七竖八的躺满了城墙,他们甚至直接把尸体当作是檑木,扔下城去轰砸魏军。

    举目远望,布山东城一线的天空,已笼罩了一层厚厚的血雾,甚至遮挡了太阳的光辉。

    那一面“魏”字皇旗之下,陶商横刀而立,目光坚如钢铁。

    他那双锐利的鹰目,自然能够看的出,在经历了接连的失败之后,洪秀全那套神棍理论,已经越来越无法再忽悠到他的信徒,无法再激起他们的狂热,让队们恢复到从前那种灭绝人性的恐怖战斗力。

    太平军的战斗意志,此刻其实已大打折扣,降到了不如己军的地步。

    况且,陶商还从时迁的情报中得知,这支太平军中还存在有内斗,在这种情况下,陶商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敌人最大的压力,以激起敌军的内斗产生质变,最终从内部瓦解。

    鹰目远望,陶商很快就发现,那萧朝贵所在的城楼处,损失最为惨重,形势很是不利。

    陶商当机立断,喝道:“黑炭头何在!”

    “臣在!”尉迟恭豪然一应。

    陶商马鞭向着城门方向一指,厉声道:“敌军城门方向形势不利,朕命你率五千中军精兵,给朕争攻城门,若是破不了城,你也不用回来见朕!”

    陶商这是把生死军令状,压在了尉迟恭这员门神身上。

    尉迟恭没有半点含糊,把衣甲一撕,露出半截赤膀子,大叫道:“陛下瞧好吧,我尉迟恭不破了城门,我提头来见陛下!”

    说罢,尉迟恭拨马转身,半有半分迟疑,挥舞着大铁鞭便狂杀向城门。

    中军处,原本环绕在陶商左右的五千御**卫们,如潮水般破阵而出,追随着那黑色的旋风直奔城门。

    这一刻,陶商连最后的中军也派上战场,再没有半分保留,他这是要用尽所有的兵力,今日不破布山,绝不退兵。

    尉迟恭纵马如风,转眼便带着五千将士,如洪流般涌至城下,加入到了轰击城门的队伍当中。

    六万魏军的攻势,猛烈的程度达到了新的极限。

    太平军的防守本已相当吃力,随着那五千最精锐的魏军加入攻城,敌军是压力倍增,渐渐已有支撑不住的迹象。

    城门一线,在尉迟恭的催逼之下,魏军又是放火烧门,又是冲车撞门,攻击烈度之猛,那面城门眼看已摇摇欲坠。

    城楼上,以善打硬仗闻名的萧朝贵,眼看着这等形势,不禁也慌了神,开始乱了分寸。

    “我军的斗志大不如从前,魏军的攻击太猛,我的兵力不够,再这么死撑下去不是办法……”

    萧朝贵思绪飞转,蓦的眼前一亮,喝道:“快,速派人往南门向西王求援,叫他分一半兵马前来增援。”

    他这是想起了跟韦昌辉的约定。

    既然魏军的主力在自己这一门,那就意味着南门的魏军数量必定不多,韦昌辉的一万五千兵马有所浪费,倒不如分些兵马出来,缓解自己的这边的压力。

    一骑信使下城而去,飞马直奔南门。

    南门。

    此刻同样是杀声震天,血雾横空,一场激烈的攻防战正在进行。

    南门外的穆桂英,也在驱使着他的将士们在猛攻敌城。

    本来穆桂英手下兵力不过三万多人,而城上韦昌辉的守军数量,则有一万五千之众,仅仅一倍的兵马,数量上其实并不占多少优势。

    这要是换成了萧朝贵,穆桂英的进攻是铁定讨不到什么便宜的,可惜,守城的是韦昌辉。

    太平天国诸王之中,除了善于理政而不善于治军的冯云山之外,韦昌辉的用兵能力是最弱一人,甚至连洪秀全这个天王都不如。

    所以,尽管他只面对穆桂英三万多兵马的进攻,但却感受到的压力,却丝毫不逊于萧朝贵,同样是相当的吃力。

    “西王,东门战事吃紧,北王请西王速分一半兵马增援!”飞奔而来的信使,焦急的叫道。

    韦昌辉一听,脸色就沉了下来,没好气的抱怨道:“魏军的主攻方向,明明在我这里,他竟然好意思向我求援,还想要本王一半的兵力,他开什么玩笑!”

    “可是西王,我们真的是……”

    “别再废话了!”韦昌辉厉声打断了那信使,冷冷道:“本王知道你们北王是想趁机夺本王的兵马,你回去告诉他,本王这里才是魏妖的主攻方向,你叫他以大局为重,即刻分一万兵马前来增援本王!”

    韦昌辉非但不愿分兵,还要叫萧朝贵分兵前来增援!

    那信使是哭笑不得,却也没有办法,只得带着韦昌辉的回复,又飞奔回了东门。

    东门城楼上,萧朝贵正指挥着他的士卒,殊死而战,形势已相当紧迫。

    萧朝贵的肩膀上,甚至还为流矢擦伤,鲜血染红了衣甲。

    一见信使回来,萧朝贵便迫不及待的吼道:“西王的援兵呢?什么时候能到?”

    “回禀殿下,西王说他的南门才是魏妖的主攻方向,非但不肯分兵马来救咱们,还要叫殿下分兵去救他!”信使哭腔答道。

    “什么!”

    萧朝贵勃然变色,大骂道:“韦昌辉的这废物,他还敢叫老子分兵,他是眼睛瞎了吗,看不出哪一门才是魏妖主攻的方向吗!”

    萧朝贵是咆哮怒骂,把韦昌辉的祖宗十八代都骂了一遍。

    而就在他发怒的短短时间里,东门一线的守势已越发的恶劣,城门在冲车的撞击下,已是处处开裂,发出咔咔的声响,眼看着就要被撞碎。

    此刻,战事已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第九百七十二章 狗头军师() 
萧朝贵犹豫半晌,恼怒半晌,最后只得恨恨一咬牙,沉声道:“罢了,非是本王不尽力,而是韦昌辉那厮不肯救援,这布山城失了全是他的责任,不关本王之事!”

    说罢,萧朝贵的便大叫着下令,弃守东门一线,全军即刻向西门退却,撤出布山城。

    号令未传开时,萧朝贵便不敢多逗留片刻,抢先一步逃下城去,策马向着西门狂逃而去。

    主将一走,撤兵的号令一下,东门一线的太平军残存的抵抗意志,就此轰然瓦解,纷纷窜下城头,如溃巢的蝼蚁一般,狼狈不堪的向着西门蜂拥逃去。

    奔逃中,一名副将劝道:“北王啊,天王叫咱们死守布山城,如今殿下却弃城而走,若是天王降罪下来该怎么办?”

    萧朝贵咬着牙,恨恨骂道:“如果不是姓韦的不肯分兵来救,本王怎么可能退走,到时候天王罪怪下来,咱们把责任全都推在那姓韦的身上便是,本王若在这里死战,到时候城池照样陷落,只会便宜了那姓韦的。”

    萧朝贵这是想保存自己的实力,倘若把手头这点的兵马打光了再逃,兵力便不如韦昌辉,到时候在洪秀全那里说话的份量也不如韦昌辉。

    当下萧朝贵便无半分犹豫,带着一万多的残兵,匆匆忙忙的从西门而出,向着天京方向逃去。

    萧朝贵这么一走,整个东门一线人去楼空,大魏的将士们是破门而入,如潮水般涌入东门,魏字的战旗高高的树立在城楼上,宣告着布山城的攻破。

    南门。

    此时的韦昌辉,方才杀散了十几名登上城头的魏军,渡过了一场危机,勉勉强强的稳住了形势。

    他这才松了口气,一面喘息,一面暗骂萧朝贵私心重,到这个时候还不派兵来增援他。

    “殿下快看,东门方向树起魏妖的旗号啦!”

    正在这时,身边响起一名士卒的尖叫声。

    韦昌辉身形一震,急是向着东门方向瞅去,果然见东门上空,己军的天国旗帜已倒下,取而代之的则是魏国战旗。

    魏国战旗树起,意味着东门已然陷落!

    韦昌辉神色骇变,失声惊叫道:“这怎么可能,萧朝贵竟然失了东门,这怎么可能!”

    韦昌辉迷茫了,惊恐了,整个人都陷入了匪夷所思中。

    他自认为萧朝贵能力比自己强,兵马比自己多,面对的又不是魏军的主攻,连他韦昌辉都撑下去了,萧朝贵怎么可能失败。

    东门城头变换旗帜,南门的太平军们也都开始看到,斗志立时遭受重创,跟着也陷入了惊慌中。

    就在这时,一骑斥侯飞奔上城,惊恐的大叫道:“西王,大事不妙了,那北王不但不派兵增援咱们,还弃了东门,带兵众西门逃走啦。”

    轰隆降!

    一道晴天霹雳,从天而降,狠狠的轰在了韦昌辉的头顶,瞬间轰到了身形摇摇晃晃后退数步,头晕目眩之极,险些当场就栽倒。

    “萧朝贵这厮竟然……竟然弃城而逃!?”韦昌辉口中惊叫着,声音都沙哑颤抖。

    显然,东门方向魏旗升起,他先前只以为是魏军攻上了城头,萧朝贵还在跟敌人进行殊死血战,未必就不能战退魏军。

    韦昌辉却万万没有想到,萧朝贵压根就没有拼死而战,而是直接弃城而逃!

    “萧朝贵,你这个贪生怕死的废物,你为一己私利不援本王也就罢了,竟然还敢弃城而逃,你这个天国败类——”惊愤之极的韦昌辉,歇厮底里的破口大骂。

    就在他大骂的这会功夫,城中的街道上,杀声已震天响起,由远及近,显然魏军已大举攻入城中,正向着他这边杀来。

    一旦魏军从后面杀来,他就要面临腹背受敌的绝境,到时候只有死路一条。

    韦昌辉知道,大势已去,布山城的失陷已成定局,他再在这里坚守下去,已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自寻死路罢了。

    “萧朝贵,你这个天国的罪人,等我回天京之后,一定要奏明天王,非置你于死地不可!”

    韦昌辉咬牙切齿的发过重誓之后,却不敢有半分迟疑,一面抢先向着城下逃去,一面下令全军弃城,从西门撤逃。

    南门一线,太平军全面崩溃,纷纷逃下城去,向着西门方向望风而溃。

    韦昌辉这么一逃,城外的穆桂英转眼就率军破城而入,数以万计的大魏将士,如潮水般涌入城中,将那一面“魏”字战旗,高高的插在了南门城楼上。

    紧接着,两路大军杀入城中,追辗着败溃的敌军,将大魏的战旗插上了军府上空,插在了北门上空,插在了西门上空。

    正午刚过,布山城的四门皆已树起魏军战旗,宣告这座太平天国都城最后的屏障,就此为大魏攻陷。

    城外,陶商鹰目远望,看着那一面面“魏”字王旗,在布山四门一一树起时,英武的脸上,终于浮现出了欣慰的笑容。

    布山城,终于被他攻破了。

    陶商是一声狂笑,纵马而出,意气风发的踏入了布山城,登上城楼,举目俯视整座城池。

    放眼望去,漫漫如怒涛般的大魏战旗,在城中街道辗压飞舞,引着一队队的大魏将士,屠戮着那些不及逃走的敌卒。

    整座城池是血流成流,尸横遍街,浓浓的血雾将城池笼罩其中,如若修罗杀场。

    陶商知道,洪秀全最后的壁垒已经沦现,再没什么能挡得住他直取龙编,灭了洪秀全这个神棍,灭了太平天国这个邪恶疯狂的政权。

    “洪秀全,等朕活捉了你之后,朕会让你好好享受享受,生不如死是什么滋味……”

    陶商勾勒着未来,城内各条大街上,魏军将士在辗杀着败溃的敌军。

    最倒霉的就是北门的那五千守军,那二王逃走之时,没有向他们下达任何号令,等于是抛弃了他们。

    故当那五千守军反应过来时,马超已率铁骑辗压而至,把北门的五千敌军杀了个干干净净。

    至于萧朝贵和韦昌辉二人,则幸运的带着不足两万的败兵,先后从西门逃了出去。

    由于陶商的兵力仅仅有十万,只是守军的两倍之众,此战只为拿下布山城,故陶商并没有下令对城池进行合围。

    原因也很简单,倘若将布山城围成水泄不通,变成一座孤城,韦昌辉和萧朝贵见出逃无望,反而还会拼死坚守,发挥出更可怕的战斗力,而不是现在这样弃城而逃。

    陶商放着两面不围,就是不让敌军有决死之心,在他们的意志间,挖那么一个缺口。

    所以,陶商才在刘基的献计之下,对北门和西门不围,而事实也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

    且陶商已知道了萧朝贵和韦昌辉的内斗,故意要放他们逃出去,也是要留着他们,继续去内斗,自耗太平天国残存无多的实力。

    午后时分,杀声渐渐沉寂下去,残留在城中的敌军已被杀了个干干净净,这场激烈的攻城战,最终落下了帷幕。

    “嘀……系统扫描宿主获得布山攻防战胜利,现在根据第二阶段规则,开始随机召唤三名后世武将。”

    “第一名,吴用,统帅79,武力60,智谋90,政治81;召唤地点,青州;与宿主关系,敌对。”

    “第二名,年羹尧,统帅89,武力91,智谋63,政治61;召唤地点,渔阳郡;与宿主关系,敌对。”

    “第三名……”

    系统精灵果然是很准时,陶商这里才刚刚获胜,它立刻就开启了召唤。

    三个不算有多耀眼的名字,连同他们的数据,一同映入了陶商的眼帘。

    第一名这个吴用,陶商自然是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不就是梁山军那个狗头军师,外号“智多星”的家伙么。

    此人在梁山军中,乃是充当着诸葛亮似的角色,地位颇为重要,也确实是屡出奇计,让梁山军屡战屡胜,声威大振。

    只可惜,这个吴用力捧的宋江,却是个力主招安的投降派,吴用跟着宋江降了宋朝之后,最终也只能落得个吊死的下场。

    这样看来,这个吴用虽有智谋,但也只是90而已,跟刘基这样的真正的王佐之士,还是有着质的差别。

    “吴用召唤在了青州,关系跟我又是敌对,根据他跟宋江的关系来看,这厮很可能去投奔宋江,那姓宋的多了个狗头军师,鬼点子一出,很可能就要不安份了,再加上眼下东莱郡正被孙策入侵,嗯,看来我得尽快灭了太平天国,抽身北归才行……”

    陶商思绪飞转,目光又落在了第二名召唤武将的身上。

    年羹庶!

    这可是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

    这年羹尧原本为汉人,因功被清廷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