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老人便是明末江南文坛领袖,同时在政坛上也被东林党人视为魁首的江南大家钱谦益。
钱谦益在朝为官时曾官至礼部侍郎,在朝堂上人脉深厚,此外他在江南的文坛士子中也有很高的威望,此番他带了不少江南的文人以及地主豪绅前来,这些人不是出名士子,便是实力缙绅,皆都是江南一带有头有脸的人物。
“昔日南京一别,已有数年,钦州伯这些年做得好大事,真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们惭愧不已。”钱谦益望着赵无忌,呵呵笑道,赵无忌便也含笑谦让了几句。
钱谦益随即扯过身后一名六十余岁的老者,对赵无忌介绍道:“钦州伯,此乃嶯山先生,刘宗周。”
刘宗周也是明末有名的大儒,名气非常大,赵无忌急忙上前见礼,刘宗周身材不高,瘦长脸,三缕长须颇有风度,举止儒雅,他只是微微向赵无忌欠了欠身,神态有些倨傲。
随后钱谦益便将身后众人一一给赵无忌引见,此番随他前来钦州的,还有冒辟疆,方以智,侯方域等士子,此外也有很多江南一地的豪绅。
赵无忌面带微笑,不厌其烦地一一与他们见礼完毕,态度十分谦和,钱谦益,方以智等人原本便与陈子龙,顾炎武,黄宗羲等相熟,此刻老友相见,皆都是喜不自胜,赵无忌早已在飞马岭备下宴席,于是便请众人上了马车,沿着水泥路,直奔飞马岭而去。
一路上,众人见到沿途整齐干净的街道以及安居乐业,衣着得体的百姓民众们,心中也皆都是暗自称奇,对赵无忌的能力手段,顿时又高看了几分。
得月楼共四层,通体皆以砖石水泥和钢筋修建而成,高大巍峨,气派宽宏,乃是飞马岭乃至整个钦州最为知名的酒楼,赵无忌将钱谦益等人的接风宴,也安排在了这里。
skbshge
第八百二十八章东林党魁()
这栋得月楼也是赵无忌的产业,严格来说,乃是叶婉儿,徐怡,苏泰等人的产业,她们这些姐妹们在一起凑出了一笔钱,出资修建并经营这座酒楼。
得月楼不但里面设施齐全华丽,里面掌灶的大厨也是原来赵府的厨子,尽得赵无忌真传,厨艺惊人,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在钦州广受赞誉,也因此得月楼虽然开张不久,却是名头响亮,号称钦州第一楼。
赵无忌领着众人拾级而上,来到得月楼的四楼,彼时大明的房屋一般都是一层平房,两层楼也有,三层便属于高楼了,至于四楼则非常少见,因为用木料搭建四层楼的难度非常高,对建材的要求也更为苛刻。
在钢筋水泥出现以前,修建四层楼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
众人坐在四楼雅间内,视线沿着窗户下向外望去,居高望远,附近的景色尽收眼底。
望着眼前热闹无比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便是见惯了江南繁华的钱谦益,眼中也不由得露出了羡慕之色,他摸着胡子对赵无忌笑道:“听闻此处一年前还是一片荒芜不毛之地,老夫今日看这番气象,竟似比江南也不遑多让,世人皆道钦州伯极擅治政理民,无论原本如何破败凋零之地,在钦州伯主政之下,一两年内便会迅速繁华兴旺,今日一见,果不其然,老夫心服口服。”
“钱先生谬赞了,一地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当地百姓自己的奋斗和拼搏,本官只是稍作引导,此皆百姓之力,本官实不敢居功。”赵无忌急忙谦让了两句。
“钦州伯何必太谦,在下三年前曾来过此地,今日所见,相比三年之前,钦州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令人惊叹不已,足见大人手段高强。”一旁的侯方域,望着赵无忌的目光,热烈中又带着一丝丝的谄媚。
侯方域是前户部尚书侯恂的公子,赵无忌当初在京师之时,曾与侯恂同殿为官,算起来,和侯方域也有几分香火情。
赵无忌对侯恂的印象很不错,这是一位尽职尽责,品德高洁的老人家,但是侯方域,虽然他是明末四公子之一,又是复社领袖,颇有才华,但他的人品实在是难以让人恭维。
历史上明朝覆灭之后,钱谦益,刘宗周,陈子龙,夏允彝等人都在明里暗里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斗争,钱谦益曾暗中组织支持过反抗军,陈子龙更是弃笔投戎,亲自上阵,在与清军的交战中壮烈战死,夏允彝和刘宗周在大势已去的情况下,自杀身亡,保留了作为文人士大夫最后的气节和风骨。
而方以智则出家为僧,不问世事,唯独这位复社的领袖侯方域,不但积极参加清朝的科举,成为当时人们口中的笑柄,还向当时清朝的官员献计,在镇压清初最大的农民军起义,榆园军起义中立下大功。
他当时向清朝三省总督张存仁献上毒计,之后清军依计而行,扒开黄河大堤,滚滚黄河破堤而出后,肆虐数千里,一举坑杀了号称百万之众的榆园军,成功地解决了当时清廷的一大危机。
但扒开黄河,以水代兵之计毕竟太过于狠毒,有失天和,是以在最后的论功行赏之中,清廷对此事极为忌讳,并未多提,也没有因此而给予侯方域以半点嘉奖,使得侯方域白白空做了一遭歹人。
是以赵无忌对于侯方域的赞誉之词,也只是淡淡一笑,他脸上的神情十分客气,却带着几分拒人千里之外的冷冷之意。
侯方域原本以为仗着自己父亲在京师中深厚的人脉和关系网,任谁见到他都要给上几分面子,没想到在赵无忌这里却受到冷遇,一时脸色不由得有些讪讪。
钱谦益人老成精,如何看不出赵无忌对侯方域的有意怠慢,于是便微微笑着,开口为侯方域解围:“不瞒钦州伯,其实老朽等人今日冒昧来访,其实是有求于赵大人。”
“哦?”赵无忌心中也有些惊讶,“钱先生言重了,钱先生乃文坛巨擘,德高望重,本官一向也是钦佩的紧,却不知钱先生所为何事而来?”
“老夫此来,乃是为了两件事,”说到这里,钱谦益脸上神色顿时便是一肃,“钦州伯悲天悯人,救济十万山东灾民,将其安置到钦州,使其得以安居乐业,此事在江南,早已人尽皆知,听闻钦州伯更是建立了南阳书院,不但免除了这些学子的学费,更是自掏腰包,按月发给这些学子补贴家用。”
“此举实乃利国利民,善莫大焉的好事,老夫等人不才,也愿在此事中出一份力,我等在江南发动民众士绅,共募集白银四万余两,今日悉数带来,交给赵大人,希望赵大人妥善使用这些银两,将其用在安置民众和教育学子上面。”
坐在钱谦益旁边,一直不苟言笑,板着一张脸的刘宗周也点了点头,望着赵无忌,脸上露出微笑。
赵无忌听了,心中十分感动,连连称谢。
“此外,老夫此次亦是带了百余名江浙著名的才子士人,他们人人都是学富五车,饱读诗书,听闻钦州伯的事迹,他们也是十分感动,愿意前来岭南之地,加入南阳书院,为培育我大明未来的人才,出一份力。”钱谦益含笑说道。
这些才子加入,正可充实南阳书院的师资力量,听闻此言,渴求人才的赵无忌心中一喜,正待开口答应,然而他望着钱谦益那慈和的笑容,心中却又突然想起一事。
这位年已六十的文坛巨擘,看似人畜无害,慈和无比的老人,在历史上,还有另一个身份,便是东林党的党魁!
东林党,乃是一个松散的政党,他们以江南士大夫阶层为主体,代表着江浙商人和地主豪强的利益,他们更是号称清流,牢牢地把握着当时大明朝堂上下的舆论大权。
念及此处,赵无忌不由得便有些踌躇起来,电光火石之间,赵无忌心念飞转,很快便有了主意,他只是稍顿了一顿,便满面含笑地开口说道:“本官向来求贤若渴,南阳书院在钦州草创之初,也确是急需人才加入,钱先生此举,当真是雪中送炭,义薄云天,本官感激不尽。”
skbshge
第八百二十九章治国之策()
赵无忌一面含笑说着话,一面暗暗在心中早已经拿定了主意,“不过本官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所谓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众位士子加入南阳书院后,就应遵从书院的各项法规制度,服从山长的管理和安排。”(山长便是书院的院长。)
钱谦益脸上依旧带着那慈和的笑容,他的眼睛微微眯着,目光却十分锐利,好像能看透人内心深处一般,让人觉得一切想法在他面前都会无所遁形,而他脸上的笑容也是一样的高深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听了赵无忌的话,他一时没有出声。
坐在他身旁的刘宗周,顿时便露出不悦之色,“非也,非也,学问一道,理应畅所欲言,广开言路,岂可闭塞视听,专权独断?”
赵无忌望了刘宗周一眼,嘴角上扬,露出一抹微笑,并未作答。
刘宗周是明末大儒,无论从道德上,还是从学问上,此人皆都是无懈可击,堪称楷模。
但他的缺点也同样鲜明,除了道德和学问,他并无其他方面的才能,刘宗周是一个典型的东林党人,在他的身上,东林党人的种种特性表露无疑。
有学问节操,有道德文章,甚至也有一些热血,他能够看看到这个朝廷的种种不合理之处,并敢于指出来,针砭时弊,然而这也是他们能所能做出的极限努力了。
他们能看到王朝的种种弊端,却并无可行的解决之策,他们指责别人的错误,但是自己也拿不出来有效的解决方案,并且他们过于拘泥于江浙地主和士人的利益,过于维护这个小团体的利益,将团体利益置于国家利益之上,打击异己,阻拦王朝对商业的正常税收,在客观上,加速了大明王朝的败亡。
赵无忌并无意跟刘宗周这样的大儒辩论是非,他自知水平有限,和学问渊博的刘宗周辩论,只能是自取其辱,对于这种人,敬而远之,不用理他就好。
眼看赵无忌沉默了下去,侯方域自觉己方胜了一阵,禁不住便有些轻佻地说道:“嶯山先生学问渊博,人品端正,大家都是知道的,前几日在下还接到京师好友的来信,因嶯山先生之才,皇上有意再度启用嶯山先生,出任左都御史一职,实在是可喜可贺。”
左都御史,是大明正二品的官职,级别堪比封疆大吏,众人听了,皆都是眼露羡慕之色,纷纷向刘宗周道喜,刘宗周却依旧是一副古井无波的样子,神色自若,并未因即将身居高位,而有丝毫的欢喜和自傲,颇有一些宠辱不惊的气度。
侯方域的脸上露出一副沾沾自喜的样子,显然,他很享受这种被众人视为人脉深厚,消息灵通人士的感觉。
赵无忌在一旁看着,脸上和众人一样,露出欣喜的笑容,暗地里却微不可查地皱了皱眉。
皇帝的诏书旨意尚未下达,这消息便已经满城风雨,从京师传到江南,从江南传到钦州,事关二品高官的任命,国家机密大事,便被人拿来当做酒后谈资,到处卖弄,这消息,看样子也早就传到辽东了吧?
这大明王朝的情报保密工作,可谓是四处漏风,八方漏雨,只怕大明朝堂上的种种动向和政策,满清大汗皇太极,比崇祯自己还要清楚。
想起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明清辽东大决战,赵无忌的心中,感觉沉甸甸的。
钱谦益亦是笑眯眯地望向刘宗周,道:“老夫也是今日才知念台再度出山之事,念台兄这满腹锦绣,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实在是可喜可贺。”
刘宗周微微颔首,语气坚定地说道:“老夫此去京师,定然会以铮铮铁骨,针砭时弊犯言直谏,还我大明朝堂上下一个朗朗乾坤。”
赵无忌在一旁听了,心有所感,一时按捺不住,便出言问道:“嶯山先生,而今我朝内有流贼四处肆虐,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嶯山先生既得皇上重用,敢问先生,可有治国之策,为朝廷解决当前难题?”
刘宗周听了,脸色顿时便是一滞,赵无忌这一番话,恰好击中了他最大的弱点,他能发现问题,但他解决不了问题。
刘宗周顿了一顿,方才勉强说道:“而今种种乱象,只是表象而已,观其实质,皆可归于人心为祸之乱,皇上躬亲庶务之非。”
随后刘宗周便是一番长篇大论说了下来,赵无忌在一旁皱眉听着,慢慢地也便听明白了他的意思。
刘宗周认为,反贼和满清,都是缺乏圣贤教育教化,所以才会有无君无父的残忍暴虐之心,到处兴兵作乱,而皇帝事必躬亲,亲自操劳种种朝廷中的庶务,则是朝廷上的另一大弊病。
刘宗周希望崇祯能自去其聪明,慎独用贤,将朝中的大事小情交给贤人去处理,此外还要在民间崇儒重道,教化万民,这样才能够挽救大明当前的颓势。
赵无忌望着刘宗周在那边指点江山侃侃而谈的样子,又看着众人一副频频点头赞许的神态,心中顿时又感觉到了一阵深深的悲凉。
这就是在崇祯年间,代表着朝堂上主流意识的东林党,他们以为自己做的是对的,其实他们在挖大明的根基,在误国。
刘宗周是个好人,他的一些见解,也颇有可取之处,但是在赵无忌看来,刘宗周更像是试图和豺狼讲道理的东郭先生,他的言论和主张,堪称典型的误国言论。
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便定下国策,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刘宗周告诫崇祯收起小聪明,将朝堂上的大事托付给朝中贤能的大臣,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俗话说,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如同后世一般,家里空调,电脑坏了,最好就是联系专业的修理师傅,前来修理,而不是自己拿着把螺丝刀,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打算自己去解决所有的问题。
崇祯失策的地方,便是如此。
skbshge
第八百三十章畏惧不前()
大明的前代皇帝,天启帝朱由校,一开始也并未将自己的弟弟当做接班人来对待,培养,天启皇帝原本也没这个打算,只是天不遂人愿,天启帝仓促早死,死时又没有直系子嗣能够继承大位,这才让天启帝的弟弟崇祯得以登上大宝,成为大明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那时崇祯才十六岁。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看了一些圣贤之书,又仗着有几分聪明,便以为自己什么都懂,在周围并无得力贤臣的辅佐下,打算绕过群臣,直接来指挥这个老大帝国的运转运行,成功率有多高?
或者换个说法,一个十六岁的少年,在初中课本上得知了一些物理原理和电器的运行原理,拿着一把螺丝刀,在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就准备修理家中损坏的电器,成功率有多高?
更何况治理国家,可比修理电器的难度要大多了。
古人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治理国家要小心翼翼,谨慎施政,不能有半点冒进和差错,都说船小好调头,大明这艘巨轮,惯性奇大,哪怕是最上层一个极其轻微的动作,也能带来下面百官和亿万黎民的剧烈动荡。
历史上的各个末代王朝,唯有大明,是以崇祯的勤奋施政而灭亡,万历皇帝几十年没上朝,看似消极无为,怠慢政务,但大明朝在张居正的治理下,并未出现什么岔子,一切运转良好正常。
所以刘宗周劝告崇祯收起小聪明,将国家大事交给士大夫去管理,是有其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崇祯即位之初,当时朝堂上还是颇有一些能干的大臣,崇祯当时身边要是有贤人辅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