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位大佬的高度评价,犹如给春江花月夜本已璀璨的光芒之上,又增添了几圈光环,这光环是如此耀眼,晃得所有的人眼花缭乱,仿佛看到一轮巨星正在冉冉升起。
一时间,南京城里,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王侯贵胄,都在议论这首诗,议论这首诗的作者。
原来江南文坛公认冒辟疆,陈子龙,方以智,吴梅村四人并列为年轻一代江南四大才子,而今在春江花月夜如同恒星般的光芒之下,已经有人宣称四大才子已经是过去式,如今只有新鲜出炉的江南第一才子……赵无忌才是真正的诗坛第一人。
头脑灵活的生意人们,反应最快,秦淮河边卖豆腐的顾家大嫂子,四处宣传她家的豆腐正是‘春江’牌的,第一才子最爱吃她家的豆腐,正是她家的豆腐,给了第一才子灵感,才有了春江花雨夜这首不朽诗篇。
顾家大嫂子甚至连夜寻人制作了一块招牌,上面刻了五个大字‘春江大豆腐’,逢人便不厌其烦地解说一遍,她家的豆腐,正是第一才子诗篇灵感的源泉。
于是便有正义的群众站出来揭发她,说作为街坊邻居,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她家的豆腐还有品牌;
也有群众站出来,指出在她家买了十多年豆腐,也没看见第一才子光顾过她家;
更有群众认为,作为一名商贩,她没有把心思放在如何做出更好的豆腐上,反而挖空心思搞旁门左道,蹭热度,可见她不是一名值得消费者信赖的良心商贩!
虽然正义的群众频频发声,但是并没有妨碍顾家大嫂子的豆腐销售火爆,据她旁边卖鸡蛋的老李目测,顾家大嫂子这个月的营业额起码是往期的三倍有余!
于是一股妖风在南京城渐渐吹起,春江牌臭豆腐,春江牌老醋,春江牌火腿,春江牌卤肉……等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不一而足。
那日东园诗会的诸位,就数应天府尹李诚德最为鸡贼,他第一个反应过来,马上以赵无忌是他早就看好的人才,明年乡试必将高中魁首,成为他的门生,作为未来的老师,他必须替他将来的学生保存这份春江花月夜的原稿,用这个理由,在老实人张岱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赵无忌的原稿纳入自己袖中。
待到大家反应过来,找他讨要原稿之时,他便急忙以最近事务繁忙,急需他这个府尹回去日理万机为由,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事后据传有江南富豪欲出价纹银两千两购买此稿,结果被府尹大人严词拒绝,一口咬定原稿已不在他手中,至于在谁手中,也没人敢找府尹大人问个究竟。
四大才子之中,冒辟疆为人最为争强好胜,他少年成名,年轻气盛,顺风顺水,一直没受过什么挫折,如今骤然被赵无忌压住风头,讨好美人的计划也宣告破灭,一时间心态崩坏。
每当有人当他面提及最新的江南第一才子之时,便心中不喜,奈何赵无忌那首诗实在太过霸道,他自认自己恐怕终此一生,也写不出如此佳作。
技不如人,也只能背后嘀咕几句,说些什么此诗虽然不错,可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当不得这么高评价之类酸溜溜的话语。
就连那些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们,也有一些诗歌爱好者,组成了第一才子粉丝团,更有走火入魔者,终日守在赵家庄前,伺机而动,只盼见心中偶像一面或是能得到偶像的亲笔签名。吓得无忌出门如同做贼,鬼鬼祟祟,以袖掩面。听闻此事的婉儿急派小娟,没事就以过来帮忙为由,来赵家庄巡查一番。
来赵家庄最多的,还是文人士子,有人是想向第一才子讨教学问,互相切磋;也有人是抱着打擂台的心态而来,想和第一才子在文学上争个高低,以此扬名;也有过来攀附关系的,第一才子前程不可限量,坊间传言府尹大人已经预定他为明年乡试第一名,仕途一片光明,跟他攀上关系,对个人以后的发展大有助益……
更有个别奇葩的,说道自己千里迢迢慕名而来,没想到遇上歹徒打劫身无分文,只盼第一才子伸出援手,援助个几十几百两盘缠,日后返乡必然十倍回报云云。赵无忌平时本来就忙的脚不沾地,庄中诸事都需要他一一打点,哪有时间应付他们,不胜其扰之下,命令手下凡是访客一个都不见。
谁知道这日,赵家庄来了一位赵无忌不能不见的客人,魏国公府一位执事,为他带来口信,说道魏国公府大管家徐德,邀请赵无忌明日魏国公府一会。
说是两家上次的米花糖技术转让,合作非常愉快,听闻他又有了生产肥皂的技术,想问他是否可以再次合作。
赵无忌想了想,告诉来人明日必登门造访,魏国公府执事刚走,门子又来报有客人来访,赵无忌挥挥手不耐烦地说道:“不是说了不见客吗?”
这时门子背后,一位老者闪了出来,拱手向赵无忌说道:“老朽莽撞了,那日在东园诗会偶得一块肥皂,可是贵庄所产?”
赵无忌定睛一看,此人看年龄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不由迟疑道:“不知贵客尊姓大名?”
老者态度谦和:“想必这位就是赵庄主吧,老朽宋应星。”
第二十三章敌人在内部()
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宋应星?这位可是明末有名的大科学家啊,震惊之下,赵无忌立刻恭敬地问道:“您就是著作《天工开物》的宋应星吗?”
老者一脸诧异:“嗯?这本书我刚刚写了不到一半,你怎么知道?”
赵无忌暗想,我当然不能说是后世看过你的书啊,于是便敷衍说道:“学生偶然听一位长辈说起过宋先生的事情,不知宋先生来此,有何见教?”
宋应星听他提起来意,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手腕一翻,露出手上的那块赠品肥皂:“这个可是贵庄制作出来的?”
赵无忌点点头,宋应星便说道:“这个肥皂,用来洗手,洗衣真是效果神奇,老朽也自负见多识广,但这肥皂却是闻所未闻,不知赵庄主,可愿将这肥皂的制作之法告诉老朽。”
赵无忌说道:“肥皂是我发明的,也算是我赵家庄的独门之秘,如今我赵家庄全庄上下,都指着这肥皂赚钱养家,宋先生的要求,未免冒昧了点吧?”
宋应星脸色一红:“老朽也晓得自己冒昧,只是每当见到新奇事物,总是想一探究竟,要不,老朽拿其他技术和赵庄主交换,如何?”
赵无忌摇摇头:“宋先生,我的技术可是独家的,而先生的技术,并非只有先生所独有。”
宋应星微微皱眉,摇了摇头说道:“公子也是读书人,岂不闻孟子曰,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公子既然有这利国利民的技术在手,更应该造福于天下啊。”
“如今老朽正在著作一本《天工开物》,打算对我中华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各种知识做一个总结,记录,流传下去,留给后人,造福百姓。”
“就以水稻为例,书中记载了浸种、育种、擂秧、耘草等全部过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项,将来此书刊印天下,教诲农民,或许可使我大明的水稻产量能有所提升。”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西北之乱,皆因连年旱灾,颗粒无收,故此民众流浪,流贼四起,此书早日刊印天下,增加我大明粮食产量,老百姓有了吃的,也许这陕西流贼之乱就会平息。”
赵无忌听得频频点头,这老先生,不但有一颗探索科学的求知之心,还有一颗造福天下百姓的报国之心啊。
历史上,五年之后也就是崇祯十年,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正式刊印,只可惜并未能阻止大明王朝的陷落,这本书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在国外也流传甚广。
只是满清此后闭关锁国,为了巩固统治,销毁了很多科学著作,很多科学技术都受到打压,比如说火药技术和火枪技术,结果导致明朝时领先世界的科技水平,逐渐向下滑落,待到清朝晚期,中国的科技水平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了。
八国联军侵华时,面对全面使用火枪,火炮等热兵器的敌人,满清的主要武器却是大刀,长矛等冷兵器,火枪的使用率还不如明朝。
八里桥之战中,清军精锐三万余人,八国联军则只有七千人,但是清军的战法和装备严重落后。
开战后,僧王僧格林沁率领清朝最精锐的骑兵,对八国联军的阵地进行正面突击,结果在火枪火炮的轰击之下,惨败收场,清军阵亡过半,而八国联军只死了十二个人。
直接导致了北京陷落,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抢走了很多金银珠宝,珍贵文物,老百姓也惨遭荼毒,满清恶意打压科学技术的苦果,二百年后终于显现。
想到这里,赵无忌心里也有些沉重,说道:“原来先生著书,也是为了开启民智,富强百姓,却不知先生认为,我大明今日,最大的威胁是什么?”
宋应星伸出两个手指头,说道:“老朽认为,不外乎有两点,一是天灾,致使粮食颗粒无收,百姓饥不果腹,或饿死,或逃难,或做贼。”
“二是外敌,后金虎视眈眈,不时入侵我大明境内,屡战屡胜,劫掠大量百姓和财富。”
宋应星说完话之后,捻着长须,看向赵无忌。
赵无忌微微点头,老先生对当前的局势看得还是很清楚的,只可惜更深层次的原因他没有看到。
赵无忌说道:“老先生说的很对,但是学生认为,还有一点最关键之处,您没有看出来。”
宋应星奇道:“哦?却是何事老朽没有看出来?请公子细细道来。”
赵无忌梳理了一下思路,徐徐说道:“天灾之说,确有其事,但是遭受天灾之地,绝非大明一处。”
“老先生可知道,为何近来蒙古诸部与后金频频犯我边境?只因他们也遭受了天灾而已。不仅仅是大明西北有旱灾,北方草原上旱灾,冷冻灾害更甚。”
这个年代,正是著名的小冰河期,小冰河期顾名思义指的是相对而言较冷的时期,历史上每一次的小冰河期都导致了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全球粮食大幅度减产,由此引发社会剧烈动荡,人口锐减。
而崇祯年间,很不幸正处于这个时期。不仅仅是大明的西北一带遭遇旱灾,北方的地区,牧草也是大量的枯萎死亡,直接导致游牧民族的粮食生产陷入绝境,不得不南下掠夺人口众多又相对富裕的大明。
赵无忌继续说道:“为何同样遭受天灾,后金内部就没有内患呢?这说明还是我们内部出了问题。”
宋应星闻言,陷入了沉思,赵无忌停了一会,继续说道:“如今皇上开征三饷,就有御史说民众税负严重,苦不堪言,然而三饷核算到每亩土地上,只有三分银子而已,然而从上向下逐步下去之后,最后百姓甚至有价值十两银子的田地,要纳七两银子的税。”
“这是因为,有钱有势的人,都会想方设法逃避税收,最后本应由他们承担的税负,全部转嫁到了普通农民身上,并且官吏们还要在其中中饱私囊,由此,三分银子变成了七两银子,老百姓自然觉得活不下去了。”
“西北有灾难,皇上也曾花费重金赈济,结果呢,在官吏们的盘剥之下,一万金最后能用到百姓身上的,恐怕能有十分之一就不错了。”
赵无忌最后做了总结:“大明之患,不在后金,流贼,而在于内部官吏的腐败,和大量富人的逃税漏税,所谓的敌人就在内部!”
第二十四章收宋应星()
宋应星听了赵无忌一席话,颇有触动,他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与其兄宋应升一起考中举人,然而此后多次参加会试,却都是名落孙山,如此连续考了十多年,终于心灰意冷,绝了科举之念。
宋应星饱读圣贤书,一直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理想。
在宋应星看来,为天地立心,是修炼自己的品德,身心。
为生民立命,则是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治下的百姓,使他们富裕安定,但是因自己屡试不第,没有获得官职,这一目标暂时无法实现。
为往圣续绝学,这个则是自己可以实现的目标,所以近年来他四处收集资料,深入到下层的生产前沿,一直把精力放在编写《天工开物》上面。
西北的民乱和后金的入侵,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自己无权无势,写这部《天工开物》时,心里也隐隐希望此书能对大明的农业生产有所增益,间接地起到安定天下的作用。
大明的官场腐败,宋应星也是耳闻目睹,然而内心深处却总是不愿直面这番现实,今日这少年一针见血,直斥官场腐败才是大明心腹大患,说出了他内心一直不敢去想的残酷事实。
他叹了一口气,说道:“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赵庄主能有此等见识,实在让老朽惊讶,我本打算以《天工开物》救国,如今看来,却是走错了方向。”
“既然如此,我这书也没有再写下去的必要了,唉,只叹我大明百姓,实在可怜。”
赵无忌说道:“先生的做法,其实类似治病救人,乃是用药慢慢调养这人的身体,但是大明如今内忧外患,恰似有人身受重伤,不断流血,此时必须用猛药遏制住流血的势头,包扎好身上的伤势,然后再用先生之药,慢慢把这人治好。”
“所以先生的路并没有走错,只不过大明这个病人,恐怕等不到先生用药的时候罢了。”
宋应星说道:“那应该怎么做,才算是猛药治疗,包扎伤口呢?”
赵无忌说道:“先生请看,我这庄园共有四百余人,都是西北逃难来的难民,用先生的话说,我如今正在独善其身,利用自己的才能,把自己这个小庄园弄好,让这些流民变得富裕,富有,富足起来。”
“学生不才,所著春江花月夜获钱谦益,张岱等前辈的肯定,应天府尹李诚德也对学生非常欣赏,认为学生明年乡试有望高中。”
“学生打算,明年乡试中举之后,力争求个功名,得授一官半职,主管一方之时,则兼济天下,用学生所学,造福治下的百姓。”
“如此一步一步,渐渐减除大明的内患,清理吏治,匡扶天下。”
“但学生自知才疏学浅,要行此大事,非学生一人所能及,不知宋先生可肯助我一臂之力?”
宋应星捻须微笑,这少年竟也有趣,竟然想招揽他,他现在只不过是一个秀才而已,居然想招揽自己这个举人。
他想了想,方才说道:“赵庄主志向远大,宋某佩服,只看这四百流民在此安居乐业,也可看出赵庄主的手段。”
“但是,肥皂此物,可以造福一个村庄,但是将来赵庄主执政一方之时,总不能让一县之地,尽数制作肥皂吧,不知到那时,赵庄主又有何良策呢?”
赵无忌一听就明白了,看来招揽的事情,有戏,这话是在考较我呢,他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说道:“赵某来日若是有幸主管一方,就以西北之地为例吧,连年旱灾,首要任务就是民生。”
“赵某若是在任,第一大力兴修水利,抵御旱灾;第二整备兵马,平定流贼;第三整顿吏治,清明风气。”
“最重要的是,赵某手里有两种高产作物,到时大力鼓励农民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