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知道这些的,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对李询和部将说道:“看来,士气不可用啊。”
李询安慰李穆:“一点挫折,儿郎们睡一觉,就好了,父亲不必挂怀。”
“是啊,将军,我大周将士铮铮铁骨,是不怕眼前的这点难处的。”
“将军,明日我请命打头阵,不拿下城墙,我誓不还营。”
部将们也纷纷表态。
李穆摆摆手,“好了,你们要说的,我都了解了。询儿,今晚你来值夜,不可让齐人偷营。”
李询答应一声:“是,父亲。”
并州城头。
高伟望着周营入神。
白天的战况陈智已经和他报告过了。
虽然是伤亡比较大,但还待撑住了。此战周军损失六千余人,齐军损失二千余人。
总的来说,还是赚了一点。
但高伟明白这背后的意义。若不是高高的城墙,这个数字反过来怕是不足以描述双方的损失。
自己的兵还是嫩了点。
唯一的安慰是,他们也成长了一些,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更加的像一个战士,而不是还刚刚拿起武器的百姓。
没有人是天生的战士,只能投入到激烈的战斗中,不断的磨练,只要不死,总能得到经验与教训,成为自己成长的助力,最后成为一名合格的勇士。
大齐需要千千万万的勇士来捍卫,自己的雄图壮志也需要千千万万的勇士来践行它。
希望这个等待的时间不要太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嘛。
陈智见皇上凝视周营入神,而夜风颇大,就好心的提醒道:“皇上,城墙风大,不如回刺史府吧?”
高伟没有答应回去,而是问陈智:“段将军有消息来吗?”
陈智回答道:“段将军派人送信来了,他想夜晚前去袭击敌营。”
高伟听了,大吃一惊,李穆这种老狐狸,会给别人偷袭的机会吗?
到时候别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不可。你派人去告诉他,严守山寨,与并州互为呼应。”
“臣也是这么想的,也就派人去告诉了段将军。”
高伟点点头,“嗯,陈爱卿你办事颇为稳当。”
兵法有云,以正合以奇胜,对付老狐狸就要禁得住诱惑,不去占便宜,老老实实是的打笨战。
这才是李穆这种人讨厌的战法,他再聪明,再老到,不给他机会,他还能怎么样。
到头来,还不是拿着人命来填城墙。
陈智接着说道:“皇上,我们不去偷袭,不过可以去骚扰敌军,派人去他们营外鼓噪,如果他们出兵,我们的人就退回来,有城墙上面的弓箭手保护,也奈何不了我们的人。皇上,你看可好?”
高伟考虑了一下,同意了,但对陈智道:“人不要派多了,几百个人不时去敲锣打鼓,别让他们安心睡觉就行了。”
陈智拱手道:“臣明白了。”
下半夜的时候,周福生带着手下的兄弟们还有支援给他的一队三十余人的弓箭手,一共一百余人,背着铜锣,小心翼翼的接近周营。
此刻,周营大门紧闭,两堆还在燃烧的篝火照亮了大门,看得见哨楼上面的周军士兵。
“怎么样?现在敲锣吗?”
一个手下的弟兄问周福生。
周福生看了一眼,低声道,等等。
他有幸被陈智记住,所以这个活就交给他来干了。
周福生觉得很荣幸,完成这个任务,回去之后不用守城了,白天可以睡觉。
等了一下,周福生发现周营很安静,门口一道环绕大营的壕沟不深,不到半人深,只能防备骑兵了。
“走,咱们去沟里敲锣。”
周福生吩咐了一句,率先弓着腰,往壕沟走去,然后跳进去。
坑底没有放置尖木之类的防御,可见周军对野战也自信,不相信齐人回来偷营。
弟兄们都跟着进去了,周福生安排好弓箭手防备四周,就下令敲锣。
“铛铛”
激越的铜锣声骤然响起,惊动了周营的安静。
值守的士兵都惊呼:“敌袭!敌袭!”
巡逻的士兵也赶紧朝铜锣声响起的地方靠近。
周福生就吩咐道:“走,换地方。”
大家沿着壕沟绕到周营另外一侧,周福生下令敲锣。
又是一阵铜锣声骤然响起,引起周营一阵混乱。
李询在铜锣响起的时候,赶紧带人来查看。
父亲命令他值守,他可不敢出岔子。
他父亲是个什么性子,他再清楚不过了。
出了乱子,父亲不会袒护,还会罪加一等。怨只能怨自己是李穆的儿子,没有办法。
李询带着人马来到铜锣响起的地方,发现都是自己人在跑来跑去,一个齐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不由气恼的大骂:“你们这些笨蛋,哪里有敌袭?再谎报军情,老子砍了你们的脑袋。”
刚骂了没几句,另外一个方向又想起了铜锣声。
该死的齐人,这是想来那样?
李询给这边的周军下令:“严守位置,不可乱动,无故喧哗者,斩!”
众人凛然,站得不动如山,李询这才带人往另外一处去查看。
到了那里,任然是自己人在乱跑,李询气愤难平,一连砍了几个人的人头。
见到流了血,士兵们才镇静下来。
营帐睡觉的士兵也被喧闹声吵醒,纷纷出来查看。
李询就派人四处传令,不可出帐,不可交谈,违令者斩。
周福生一直忙碌到快天亮的时候,才带着人马回城。
背后的周军并未追击,也没有出营,只是闭门自守。
周福生感觉值得了,自己这么点人,搞得人家几万人都睡不好觉,划算。
周军没有精神,白天看他们怎么攻城,哼。
第229章 北边的消息()
李穆昨晚听到了外边的动静。
但以他的经验判断,不是齐军大举来袭,只是骚扰而已。
所以,李穆就待在大帐内没有出来,他要看看儿子处理这类事情的能力到底怎么样。
天亮之后,李询进到大帐,看到父亲已经坐在椅子上喝稀饭了。
“父亲”
李穆抬起头,看了一眼李询,见他一夜未眠,眼里都有血丝了。
“询儿,昨夜是怎么回事啊?”
李询弯着腰小声的禀报:“回父亲,昨夜齐人在营外敲锣打鼓,骚扰大营,幸好没有酿成大事。”
“那你知道齐人来人多少人呢?”
李询一怔,他光顾着安定大营,并没有派人出营去追击,哪里知道。
他唯唯诺诺道:“这个这个”
李穆哼了一声,“你呀,连来了多少齐人都不知道,你怎么值守的?孙子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你既不知己,也不知彼。”
被父亲一顿训斥,李询额头的冷汗都冒出来了,“孩儿知错,孩儿知错,请父亲惩罚孩儿。”
“惩罚就算了,你去吃饭,吃完了,督促将士们今天继续攻城。”
“孩儿遵命。”
李询拱手答应,转身慌忙出营,擦了一把额头的汗。
这天的进攻,李穆连守营的人也不怎么留了,派了两万人去攻城。
两万周军抬着云梯如同潮水一般朝城墙方向冲去,到了城墙跟前,架起云梯,顺着云梯往城墙上面攀爬。
负责掩护的周军弓箭手也来到城墙下,张弓往城墙上射箭,压制齐军,支援步兵往上爬。
城头指挥的陈智看到布幔非常好使,这些周军的箭支都被挡住了,不但没有伤着人,还给齐军的弓箭手带来了免费的箭支,实在是好用。
陈智就更加觉得周福生那个小年轻是个人才。
周军士兵们得到了严令,不得不一个接着一个的沿着云梯往上爬,冲上去和齐军决一死战。
齐军也会毫不客气的用石头、长枪、火油、石灰好好的招待周军,让他们欲仙欲死。
周军也憋着一股气,非要冲破这道城墙不可,他们死了一个马上就补足一个,不到山穷水尽,永无停止。
齐军士兵就拼命的朝云梯上的周军扔大石头,他们居高临下,扔起来还不费力。
周军士兵地形不利,云梯上有没有空间躲闪,只好举盾硬扛着,抗不住,就惊叫着掉下云梯,摔得死得死了再死。
有时候,运气好,一块石头可以砸下一串的周军士兵。
齐军士兵也不会去看是不是摔死了,而是继续去捡石头,准备砸下一个敌人。
这个时候并州青壮和百姓的威力就体现出来了,这些石头都是多亏了他们搬上城墙,好让士兵们用石头消灭敌人。
石头是个好东西,又不费钱,又管用,量也足够,要多少有多少。
实在不够了,拆几栋旧房子,砖头也是挺好用的武器,这搬砖砸起来,也是一砸一个准,砸得周军痛不欲生。
偶尔有几个周军士兵运气好,没有被砸死,摔下去,跳到了城墙上。
陈智就赶紧调集后备队,用人数优势围攻上来的周军士兵。
一番血战之后,上到城墙的周军士兵一一被消灭,陈智也就放下心来。
战斗一直持续到天色将暮,李穆才悻悻的传令撤军。
周军就如同退潮的潮水一般往后退去,抛下一地的尸体。
撤退的士兵从李穆两侧退回大营,李穆则像是潮水中的礁石一般,屹立不倒。
他脸色铁青,损失如此巨大,仍然拿不下并州,再这么来几次,他的人马打光了,也不见得拿得下并州。
缩头乌龟,有本事出来和老夫决战啊!躲起来算什么本事。
李穆在心里呐喊。
可惜高伟正在并州刺史府里面喝酒,听不懂李穆悲痛的呐喊。
高伟也有自己的忧愁,比如刚刚进来的张芙蓉。
“皇上,臣练兵颇有成效,皇上是不是抽空去阅一下臣的兵呢?”
高伟内心想,你一共就二十个兵,有什么好阅的,又不是什么美女如林,都是些粗笨的宫女罢了。
不过面子还是笑容堆满,“好好,朕改日就来阅一下你的兵。”
张芙蓉就撒起娇来:“皇上说话可要算话哦。”
“算话,朕乃天子,天子一言,那是金口玉言,怎么会不算数呢。”
张芙蓉就笑着说:“那好。既然臣练兵这么有成效,皇上是不是要封赏一下臣呢?”
高伟大惊,问道:“前些日子不是赏了你两万钱吗?”
张芙蓉不好意思的低下头,低声道:“臣花完了。”
“花完了?这么快,你都买了些什么呀?”
高伟觉得自己花钱已经够大手大脚了,但还是比不上张芙蓉啊,难怪别人说,花钱是女人的本能,自己怎么能拿爱好和女人去比本能呢?
罢了罢了,千金难买美女高兴,高伟想通了,大声道:“没问题,朕改日再赏赐你两万钱。”
张芙蓉高兴了,笑意盈盈、春风满面的感谢:“臣谢皇上厚恩。皇上,记得两天之内就要给臣呀。”
“为什么两天之内就要给你呀?”
“因为臣在成衣店订购了二十一套衣服,两天之内就要给掌柜的钱,不然就不算数了”
“好吧,朕就想办法,两天之内给你。”
张芙蓉躬身道:“谢皇上。来,皇上,臣给你斟酒。”
高伟感慨,什么时候,一个女土匪学会了伺候人了。
看来,钱能通神,钱还能通匪呢。
“皇上,急报!”
一个信使飞奔入内。
张芙蓉就告退:“皇上有事忙着,臣告退。”
“去吧。”
高伟朝张芙蓉笑了笑,目送她离开,然后严肃起来,问信使:“何事?”
“禀报皇上,宇文神举攻击肆州不下,调头南下,不日将到达并州,请皇上早作准备。”
哦,北边终于来了消息。
高伟估计到傅伏能守住肆州,宇文神举丢了并州之后,就没有根基了,除非能收复肆州和并州,不然只能南下和李穆会师,不然死路一条。
这样的局势,自己该怎么筹谋呢?
第230章 回马枪()
高伟仔细想了想对策,宇文神举和李穆两人合并,实力大增,对并州的威胁还挺大的。
宇文神举和李穆两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名将,手下都有数万兵力,一旦合兵,自己在并州只有三万多兵力,而且这些兵大都是当了不到一年的新兵,经验不如周军丰富。
想来想去,高伟决定:守!
凭借城墙和周军打消耗,看他们愿意把多少精兵损失在攻城这种下下策的地方。
除了正规兵力,还得发动并州的青壮,也拿起武器,保卫并州。
站在城墙上面的一个没有多少战斗经验的青壮,起到的作用不下于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原因就是占了地利。
“来人!”
高伟一声吆喝,守在房间门口的內侍立刻进来,躬身问道:“皇上,有何吩咐?”
“去,召陈智来见朕。”
“是,皇上。”
內侍答应一声,躬身退下去传唤陈智了。
陈智在城墙上巡视,被人告知,皇上召见。
皇上这个时候找我,莫非是有紧急军情吗?陈智心里琢磨道。
他赶紧整理一番,骑着马随內侍回刺史府去见皇上。
陈智进入房间,高呼一声:“吾皇万岁。”
撩起衣甲,就要下跪。
高伟摆摆手,“免了。找陈爱卿来,是有重要军情商议。”
陈智于是问道:“不知是何军情如此重要?”
“朕刚刚接到消息,宇文神举攻击肆州不下,已经打算回师南下,与李穆合兵了。”
陈智大吃一惊,也觉得不好办,“皇上,李穆和宇文神举都是周国大将,颇有盛名,我军若不是有城墙依仗,怕是抵挡不住。现在刚刚能抗住李穆的攻击,要是再加上宇文神举军的攻击,怕是不好处置呀。”
高伟点点头,陈智成长了许多,分析得不错,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对,陈爱卿你说得是。现今,你有何看法?”
陈智想了想,说道:“臣以为我军还是以坚守城池为好,不宜出击,不然后果难料。”
高伟赞许的点点头,大家这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那陈爱卿,我军兵力不足,这个你有何看法啊?”
高伟循循善诱,让陈智发挥一下自己的能力。
陈智道:“现有之军,已分兵给了段将军,余下不过三万余人,应该发动并州青壮,协同守城。”
“陈爱卿的看法,朕以为非常有道理。这个任务就交给陈爱卿你来办理。”
陈智没有推迟,拱手答应下来:“臣尽力而为。”
“嗯,朕相信陈爱卿会不负朕的厚望。他日得胜之时,就是陈爱卿平步青云之日。”
高伟不忘给陈智面前挂上一个胡萝卜,让他有干劲去办事。
陈智果然很高兴,重重的跪下表达忠心:“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
高伟也得意的笑了。
肆州南边五十余里处,一处山间峡谷的山头。
宇文神举坐在草地上面,眺望下面的山谷。
清晨的阳光刚刚升起,照得四周一片金黄。
宇文神举让军队埋伏在山谷两边的山头已经一个晚上了,但是没有看到齐军出现。
一根枯草在宇文神举的牙缝间咀嚼,苦涩的味道让宇文神举稍稍回神。
他不明白为何不过几十天时间,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