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按科排成三列,杨天策排在第一排,稍微一抬头就望得见天子。
但当他看到天子时,两眼发直,这不是那日的那个副考官?他就是天子?
高伟注意到了杨天策的眼光,朝着他友好的笑笑,杨天策顿时感到浑身温暖。
大臣们对这些新晋的精英有些嫉妒,本来在他们的预想中,应该是他们的子弟站在这里,而此刻竟然九成以上都是寒门子弟。
他们的目光毫无顾忌的在这些人身上扫来扫去,结果他们发现一个秘密。
这三十人中竟然有一个女人站在中间。
是可忍孰不可忍?自古未闻女人考中做官的,还和他们同殿为臣!
殿中监率先发难:“启禀皇上,新晋官员中有女人,于礼不合,还请皇上裁断。”
殿中监掌朝集礼仪之事,他挑头是名正言顺。
看不顺眼的大臣们纷纷附议,“请皇上明断。”
站在杨天策身后的苏紫云顿时感到紧张,这么多人一起攻击她,显然是杀鸡给猴看,警告这些新晋的人莫要得意,他们这些老资格还压在他们头上呢。
高伟等大臣们七嘴八舌的说完,才朝着殿中监问话:“朕前些日子下的旨意,可有不许女子报名?”
殿中监张口结舌:“这不曾有。”
“那这位苏紫云小姐报名考试就是符合朕的旨意诺?”
“可是,自古以来,没有女人站在朝堂上议论军国大事”
高伟嚯的站起来,高声说:“是的,自古以来是没有,但从今天起就有了。这天下是朕说了算,有什么没有的事情,朕做了,就是有了,知道吗?”
高伟突然抖出皇帝的威风,群臣震怖,不敢辩驳。
“朕今天召见这些名列前茅的才俊,就是要补足朝廷官员的缺额,吏部尚书,经科、律科的人你按照他们的成就从高到低安排合适的职位,呈给朕审核;至于商科这些人,朕决定成立一个衙门,叫皇家商业曹,主管大齐商业。杨天策,朕封你为正六品的郎中,替朕管理商业曹;苏紫云朕封你为从六品的给事中,辅佐杨天策。商业曹将会有一支直属的卫队,定额三百人。今后若有人敢坏朕的赋税,就抓起来。”
高伟的这番话非常的霸气,一口气宣布完,不容许群臣反驳,就直接起身往后走去。
內侍一看,高喊:“退朝。”
群臣郁郁,房彦谦笑着留下,等到殿内只剩下他和那些新晋官员的时候,对他们说:“皇上为了维护你们,不惜与群臣交恶,你们可要记住皇上的这番苦心啊。”
新晋的官员们都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特别是苏紫云,她是一个女子,皇上还是封了她的官,大家都感佩莫名。
“臣等誓死效忠皇上!”
房彦谦在他们的宣誓中,心想皇上也真是有心机,这点手段就笼络了一片青年人才。
“大家效忠皇上,是应该的。皇上有旨,商科前两名留下,其他人暂且回家去,明日去吏部报到,皇上已经令我做了安排。”
杨天策和苏紫云有些愣住了,只有他们有单独面见皇上的机会,这多难得啊。
其他人也就羡慕一番,然后离去了。
房彦谦笑着对杨天策和苏紫云说:“两位随我去见皇上,皇上有重任托付给你们,万不可辜负了圣恩。”
两人朝房彦谦躬身:“我等知道了。”
房彦谦就带着他们去见高伟。
高伟坐在后殿等候着他们,桌子上摆着许多卷册。
房彦谦带着他们进殿,见礼之后,高伟让他们坐。
“两位爱卿,朕的这个决定考虑了很久,一直缺少得力的人才来帮朕去做。两位的试卷朕看过了,都是有才之人,精于算术,对商业兴国有很深的见识,你们是朕觉得最合适的人。”
两人惶恐,“谢皇上。”
“别紧张,过来,听朕吩咐。”
“遵命。”
第108章 皇家商业(三)()
高伟摊开一份册子,对两人说:“朕前些日子杀了黄德年等反贼,查封店铺一共有一百六十余间,多是一些大的盐铺,粮铺,丝绸铺,一直这么封着着实浪费,所以朕想把这些铺子开起来,替朕筹措一些军资。二位对此有何看法?”
杨天策率先说:“皇上这个主意是利国利民,只是不知交给何人经营?”
“那爱卿有何建议?”
“臣一直在杂货店营生,接触过各等人,若是交给私人,只怕他们会贪墨无数,皇上的好意会落空。”
高伟微微一笑,“爱卿此言有理。”
苏紫云也壮着胆子说:“臣家里是开丝绸铺的,官府的人经常来往,若是让官府开铺,恐怕臣家里的铺子就经营不下去了?”
高伟就问:“那是为何?”
“皇上你想啊,官府要是开丝绸铺子,官府上下都要得点好处,价格自然比我家的高,但是高了没人买,自然要想办法刁难我们家的铺子,只让他们的铺子经营呀,这样他们才能得到好处。”
高伟笑着给苏紫云一个评语:“爱卿所言一针见血。”
房彦谦一辈子也没有做过生意,不知道他们说的这些厉害关系,听得触目惊心,出言问道:“皇上,那该怎么办呢?”
高伟笑着对三人说:“这就朕成立商业曹的目的。商业曹代表朕,铺子竞拍给私人经营,但是朕要分红,商业曹就代表朕监督这些经营的私人,有权利查账,若有违法,逮捕他们治罪。”
房彦谦又不懂了,“什么是竞拍?”
竞拍是历史早已有的,谁出价高就归谁。
但是高伟这个思路和别的竞拍不同,别的竞拍是竞拍完了就完了,这用在商业上,还要监管后续的经营行为,持续获利。
高伟就把自己的思路讲给三人听,三人都是聪明人,一听都听懂了,频频点头。
说完,高伟吩咐房彦谦:“房爱卿,你给他们找一栋院子,抽调两百青壮作为他们的卫队,把商业曹的牌子挂上后,就开始分批竞拍那些查封的店铺,每一批要有好有坏,好的价钱和分成要高一点,争取两个月内把店铺都开起来。每个店铺经营后,第三个月开始你们要替朕收回分红。朕的新军等着米下锅。”
房彦谦听了,笑起来,“皇上的这个锅,怕是不小啊。”
“那当然啦。周国危险仍在,朕得做好准备。”
“那臣这就去把他们安顿好,早点开始替皇上效劳。”
“有劳房爱卿和两位了。”
三人谢恩,出了殿。
几日后,靠近皇宫的一处院落门口挂了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大齐商业曹”。
门口守卫着一些持刀的青壮,路过的行人都不知道这里是做什么的,但看那架势,就是一个衙门。
上午的时候,一些酒楼的伙计搬着桌椅板凳进了院子,布置起来。
再快中午的时候,邺城的名商巨贾都带着随从坐着马车来到这里。
他们其实挺莫名其妙的收到一份帖子,写着“大齐商业曹郎中杨恭迎诸位贤一叙”。
他们只是听说是一个成立的衙门,皇上钦点的杨天策当郎中,商业曹是干什么的,他们不清楚。
不过官府相邀,那不去是不成的,于是就备了一点礼物,带着随从前来道贺。
杨天策穿着一身六品官服站在院门口迎客,“欢迎欢迎。”
来人就客客气气的恭贺:“恭喜杨郎中新官就任。”
到午饭时间,人差不多都来了,杨天策就回到院子里面吩咐开席。
等到苏紫云也穿着一身官服从大堂走出来,商贾们一阵惊呼:“这里还有女官!”
有商贾认识苏紫云,指点道:“那不是开丝绸铺的苏老板家的闺女吗?她也当官啦!”
苏紫云笑意不减,不卑不亢的端着一杯水,给大家敬酒:“诸位贤达,商业曹承皇上旨意成立了,我和杨郎中替皇上处理商业曹一切事宜。今后各位有何难题,我们商业曹为大家排忧解难,义不容辞。这一杯水酒,是我对大家的敬意,希望大家日后多多支持我们商业曹的事情。”
“好!”苏紫云的这番话让在坐的商贾们对苏紫云的印象大为改观,这闺女能言善道,不知道好不好对付。
杨天策年少却不怯场,见惯了形形色色的人,早已不怕他们了,更何况有皇上撑腰,“诸位,让我们满饮此杯,共同为邺城的商业繁荣祝愿。”
酒过三巡之后,杨天策抛出了诱饵,“各位,我有一件事要宣布,官府查封反贼黄德年等的商铺,即将竞拍给各位经营,章程如下”
杨天策就把皇上说的那一套说了一遍,最后强调:“这些都邺城的好产业,经营好了,可以传之子孙,以为永世之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三日后竞拍第一批,各位有意的话,只要先缴付一万钱的诚意金,就可以参加竞拍。竞拍结束,诚意金分毫不少的退还大家。”
这个消息极具爆炸性,黄德年的铺子被查封之后,一直是一些人觊觎的目标,通过各种官府的关系探听消息,但只是知道被皇上亲自掌握了,如何处理,何时处理,一直没有一个准信。
现在终于有了消息,而且主事之人就是眼前这位少年官员,于是商贾们脸上的笑容多了不少,纷纷起身要向杨天策敬酒、拍马屁。
“大人年少有为,我等深为佩服,老夫这杯酒,大人无论如何要喝的。”
“大人,小老儿极想为大人分忧解愁,大人的事就是小老儿的事,大人吩咐一句,小老儿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但是,先和小老儿喝了这杯酒”
连苏紫云也成了商贾们包围的对象,“苏大人,我和令尊那是八拜之交,今日大人青云直上,我也与有荣焉,我敬大人酒,大人还是赏给脸吧。”
“是啊,苏大人,大人的事,但有吩咐,我一定照办,大人请给个面子,喝了这杯酒吧。”
第109章 皇家商业(四)()
苏紫云推脱不过,浅饮了几杯,两腮绯红。
那个商人看到苏紫云赏脸,非常兴奋:“苏大人海量,以后苏大人一声令下,小人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苏紫云微微一笑,只是杨天策很关心自己的这位部下,过来关切的问:“你不要紧吧?”
苏紫云轻轻说:“没关系的,杨郎中。”
虽然是这么说,杨天策也长了一个心眼,但凡有要跟苏紫云喝酒的,他一定会挡回去,代为饮酒。
一场酒宴喝下来,商贾们对商业曹的印象极好,两位大人平易近人,没有官架子。
到了酒宴临终的时候,杨天策对商贾们说:“皇上的旨意是从今天起,整个邺城的商业之事都归我们商业曹管理,今后整个大齐的商业之事也会归我们商业曹管理。明日我们就会张榜公布第一批竞拍的商铺,希望各位踊跃参与。”
商贾们都翘首以盼这个消息,当下就有人打听:“杨大人,黄德年的盐铺本次竞拍吗?”
杨天策笑着说:“本官处事,一向以公平为先,所以一切消息以明日公布的为准,就不私下里说了,敬请谅解。”
问不出什么,商贾们也不好说什么,就吩咐随从明日一早就候在商业曹门口,把消息及时传回去。
第二天一早,太阳刚刚升起,商业曹的大门就打开了,几个青壮拿出一大张白纸写成的布告贴在院墙之上。
这个时候,各家各户派来守候的随从们迫不及待的挤过去看起来。
“黄记盐铺一号,竞拍起家二十万钱,分红三成。”
“黄记丝绸铺,竞拍起家五万钱,分红二成。”
这次一共拿出三十个店铺来竞拍,当然最瞩目的就是黄记盐铺了,说是聚宝盘也不为过,邺城几十万人,天天要吃盐,它是最大的一间店铺,位置极好。
随从纷纷想着赶快回去报告主人,就拔腿就跑,不一会儿,榜下的人就不多了。
这个时候,一个刚进城的突厥商人阿史那昆路过这里,看到有人围着墙根看一张榜文,他经商多年,识得汉文,也带着随从挤过去看。
一看大吃一惊,多时不来邺城,这邺城头号盐商黄德年倒霉了?他家的铺子都拿来竞拍了。
阿史那昆仔细看了那榜文,琢磨了一阵子,然后去问守卫在一旁的青壮:“请问,这次竞拍我等突厥人可以参加吗?”
那个青壮不清楚,就对阿史那昆说:“这个我不知道,不过我们杨郎中正在院里,可以请教一下杨大人。”
“那你可以代我引荐一下吗?我叫阿史那昆,往来大齐和突厥行商。”
阿史那昆说着话,袖子一抖,一串钱就到了他的掌心,他用身体一遮挡,就把钱塞到了青壮的手里。
青壮一掂量,很有一些分量,当下大喜:“阿史那昆先生稍等,我去禀报大人。”
阿史那昆笑笑:“多谢。”
不久,那个青壮去而复返,笑着对阿史那昆说:“杨大人请先生进去一见。”
阿史那昆谢过青壮,跟着他走进院子,到了大堂,看到一个少年官员正在一张大大的桌子上面写着什么。
当下,阿史那昆上前躬身客气的说:“突厥商人阿史那昆拜见杨大人。”
杨天策抬头,看到一个身材魁梧的大胡子外族人,就笑着说:“阿史那昆先生愿意参加竞拍,我们商业曹非常欢迎。这次竞拍唯钱是论,谁出的钱多,条件优惠,我们就择优选择。”
阿史那昆大喜,“多谢大人解惑,那我明日就参加竞拍会。”
“欢迎,欢迎。”杨天策很有礼貌的笑笑,皇上已经吩咐过,不管什么人,只要拿得出来钱,而且是拿出最多钱的人,都是皇上的恩人,要好好对待。
阿史那昆满意而归,回到客栈筹划着明日的竞拍之事。
他的侄子阿史那明斤一向精明过人,对阿史那昆说:“这些官府之人所言可信吗?”
阿史那昆笑着说:“叔父经我商多年,我们突厥最缺的是布匹、盐巴、茶叶和铁器了,以前和黄德年做买卖,没少吃他的亏,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一条渠道,花些钱都不算什么。至于可不可信,这天下就没有可信的事,就看胆子大不大了,只要能经营个一两年,就可以回本了,再说,这齐国敢惹我们突厥吗?”
突厥兵强马壮,不比这齐国,窝窝囊囊的被周国夺去了河东之地,周国、齐国都有求于突厥,阿史那明斤想了想,也相信齐国不敢为难突厥商人。
“侄儿就以叔父马首是瞻了。”
阿史那昆拍拍自己的钱袋,“花些钱,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你去准备明日的竞拍会吧,去找相熟的人打听一点风声。”
阿史那明斤应诺出门了。
整个邺城的巨商们都互相走动,彼此打听对方的底线,但大多虚应故事,不肯透露实情,毕竟这是争夺一个香饽饽,谁都不想放弃。
第二日一早,作为竞拍现场的邺城最大的酒楼漳楼的一楼大厅搭起了一个小台子,门口都由商业曹的青壮们把守,一个文吏坐在一张桌子后面,面前摆着纸笔,想要进门去,行,交钱一万诚意金。
门口围了很多人,有人就愤愤不平:“俺只是想看一个热闹而已,为何要交一万钱啊?太黑心了。”
“是啊,自古未闻还没有吃饭就先交钱的例子,今天算是见识了,这商业曹啊,就是扒皮曹,掉到钱眼里去了。”
正在喧喧闹闹的时候,一辆豪华马车来到门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