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支援。”
听说有援兵,这些巡逻队的士兵才胆壮了一点,握紧手中的兵刃。
亲卫头领下来,并没有理会张长生,而是迅速的走回亲卫人群中。
“兄弟们,听好了,崔将军有令,眼前这伙人是奸细,格杀勿论。”
亲卫们听了,纷纷挥舞手中的兵器朝张长生这边杀过来。
巡逻队的士兵看势不妙,抛下张长生扭头就跑。
“没志气的家伙。”张长生骂了一句,并没有对着亲卫们冲过去。
他也不傻,他要做的就是尽量拖延时间。
张长生朝旁边猛跑,引得亲卫们蜂拥追过来,然后他绕着城门口的一辆停着的马车,往城门下的那堆篝火跑过去。
等到亲卫们追上,张长生已经用手中的长枪将篝火挑散,一时间,城门洞下都是燃烧的木头。
但是几柄长枪刺来,张长生挡住一柄,却挡不了其他的长枪,顿时,身上被扎了几个拳头大的血洞。
张长生以枪为杖,用尽最后的力气大喝一声:“你们这些叛贼,绝没有好下场!”
亲卫们愤恨不过,又补了几枪,张长生轰然倒地,两眼犹自未闭。
附近的士兵和民团被战斗惊动了,纷纷过来看情况,“为啥自己人杀自己人啊?”
“这是怎么回事啊!”
崔孝卿在城墙上厉声喝道:“我是你们的主将,我命令你们打开城门,不从者,杀!”
亲卫们列成队形,威吓不知情的士兵和民团。
这些士兵和民团们群龙无首,而崔孝卿又是这里的主将,他们都茫然不知所措。
“开门,放吊桥!”崔孝卿大声下令,他的一些心腹和亲卫立刻去执行。
城门缓缓被推开,吊桥慢慢被放下
邺城此夜注定无眠。
第83章 邺城乱(八)()
城外作为先锋的周军看到吊桥吱吱呀呀的缓缓落下,心情非常的兴奋,也有一些疑虑。
里面接应的齐人靠得住吗?不会是一个陷阱吧?
但长官的命令必须执行,个个都握紧刀枪,缓步走近吊桥的另一边,等待通道被打开的那一刻。
宇文宪也有些紧张起来,这是最关键的时刻,如果能夺得城门,那么攻陷邺城也就是板上钉钉、十拿九稳的事情了。
“韩欢,你即刻去准备,等先锋军入城,立刻驰援,不得有失。”
“末将领命。”
韩欢接到命令,立刻策马回到自己的部属之中,命令他们准备好。
这些骑兵就开始准备起来,检查兵器,安抚马匹。
西门城内,崔孝卿站在内城墙,俯视城下,自己的亲卫们排成阵列,隔开了不知情的士兵和民团,尽管那些人非常质疑这样的半夜开城的举动,但无人统领,也只能嘀嘀咕咕的议论,没有人组织上前阻拦。
再遥望皇宫方向,已经看得见高高窜起的火苗,以及隐隐约约的喊杀声。
“哼,昏君火烧眉毛,顾不得这西门了,今夜一定大功告成,这齐王宇文宪无论如何应该是绕不过自己的这件献门大功的,那会给我什么奖赏呢?”
崔孝卿已经开始憧憬战后的封赏事宜了,嘴角不禁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崔孝卿的亲卫们还得清理张长生临死前挑散的篝火堆,这些燃烧的木柴非常耐烧,而且到处都是,下脚也难,他们得费时间清理一番,才方便大队人马通过。
清理完了,亲卫们去搬最后一点点障碍物,多数是装土的麻袋,还有石头砖块。
等到这些搬开,亲卫们才卸下门栓,合力往里去推那沉重的城门。
崔孝卿看到下面进展缓慢,不禁急了,骂了几句:“你们这些饭桶,快点开门!”
亲卫们喏喏,手脚加快了一些。
“他们这是做什么啊?”
“是啊,为什么半夜要开门,万一周人趁机进城怎么办啊?”
“会不会是有人要投敌啊?”
围观的士兵和民团们越来越看不懂半夜开城的举动,议论声越来越大,人人脸上都带着惊恐与不安。
城门终于打开了,吊桥也啪的一声,横躺在护城河上,站起吊桥跟前的周军先锋队已经能够看得见大半打开的城门里面的动静了,百十个红衣银甲的齐军朝自己这边频频招手,示意进城。他们身后,还围着黑压压的一片齐军士兵和百姓打扮的人群。
周军先锋将领不管是不是陷阱了,通路已经在眼前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挥刀大喊:“入城!”
一声令下,先锋军开始行动,越跑越快,越过吊桥,接近城门
城里围观的齐军士兵和民团已经看见了黑衣黑甲的周军幽灵般的身影已经往城里跑来,这是什么意思,还用人教吗?
“不好,有人投敌,引周寇入城!”
终于有人惊呼一声,喊出了大家心里的疑惑。
顿时,像是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池塘,激起一阵汹涌的涟漪。
胆小的转身就要跑,胆大的举起武器,似乎想以血肉之躯抵挡恶魔一般的周军。
“都站住,列阵,御敌!”
人群身后传来一阵炸雷般的嘶吼声。
受过训练的士兵和民团条件反射似的开始列队了。
有人扭头朝身后一看,原来是一队队新军来了,正是将领段德举发出的喊声!
段德举紧赶慢赶,跑到西门的时候,看到门前乱糟糟的,城门大开,还听到了周军的呐喊声。
“他娘的,这个崔孝卿,竟然叛变投敌,开了邺城西门,等老子抓住他,非得剐了那小子。”
段德举大怒,但当务之急就是组织士兵们将周军驱逐出去,关上城门,其他的事情再说吧。
“百保新军,战无不胜,前进!”段德举举起长槊,振臂高呼。
新军士兵们也举起武器,应声呐喊:“百保新军,战无不胜!”
人们在慌乱的时候,最需要的是有领头的人,其实即使是危险,为了保卫家园,人们还是愿意浴血奋战的。
百保新军迎乱而上,队列齐整,斗志高昂,如同中流砥柱,给了旁边的士兵和民团青壮们一个定心丸。
“兄弟们,跟着新军兄弟,杀周寇,保邺城。”
有些胆子粗、担忧家眷的勇士,也奋力呐喊,一时间城门前的齐人都有了一种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神圣感。
大齐并不缺少热血,与周国战了好几十年,也没有怕过周人,今夜生死一战,即使躺在这里,也只是把鲜血撒在家门口罢了,又有何憾?
崔孝卿气恼极了,这个段德举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周军刚要入城而又未入的时候,突然杀到,真是见了鬼,先是命令亲卫们阻挡新军,然后跑到外城墙,大声朝周军呐喊:“快入城,快入城。”
城门口的周军已经看到了齐军的变化,前面的那百十个齐军顷刻间就被大队齐军碾过,齐军正往大门奔跑。
先锋军将领急了眼,可不能让齐军关上门,不然这一夜不是白在外面受寒挨冻了吗?
“都跑起来,再快一点,抢占城门。”
先锋军将领喊得嗓子都快哑了,脚下也发力狂奔。
士兵们也知道事态紧急,谁先抢占大门,谁就占了优势,也不顾甲胄沉重,不要命的跑。
两军终于在大门处迎面撞上。
双方都是二话不说,就挥出了手中的兵刃。
“滋滋”的枪刃入肉声不绝于耳,前队士兵不足一息,都变成了躺在大门处的一具具还有余温的尸体,鲜血也流的到处都是,一脚踩上去,都浸透了鞋底。
前队死,后队顶上,又是一番刀刀见肉的亡命搏杀,没有任何一人后退,也没有余地可以后退,一个个紧紧的贴着前排,往前死命的推进,力气大的,一枪刺过去,可以刺穿两三个敌人。
段德举在新军队中,大声给新军鼓气:“杀,给我杀!”
城门处的尸体越叠越多,后面的人要交战,还得攀爬上尸体堆,才能对着敌人挥出武器。
韩欢带着骑兵已经来到吊桥附近,可是前锋军将城门和吊桥堵得严严实实,他这骑兵虽然威力巨大,可是现在没有进击的通道啊。
第84章 邺城乱(九)()
城门处还在激战,双方是死了一批又填上一批,用无尽的人命死守战线不退。
周齐两军都有不得已的原因,若是周军退了,平白丧失围攻邺城以来最好的夺城机会,若是齐军退了,邺城便是无险可守,陷落不可避免。
一刀一枪,一尸一命,在这黑夜中迅速的被消耗着。
慕容三藏亲自率领的援军终于赶到,他们有很多弓箭手。
慕容三藏一看形势,立刻命令弓箭手上城墙,居高临下,射击敌人,自己则带着步兵轮换已经战至精疲力竭的新军。
崔孝卿在城墙上看到大批齐军上城,知道自己留在这里没有好果子吃,但是没有办法出城,就想溜走,从别的地方下城墙,先回家里,等周军入城。
他刚带着几个心腹亲信要走,附近愤恨他开城门的齐军士兵和民团青壮大喊:“叛贼崔孝卿要逃跑!”
崔孝卿心惊胆战,加速狂奔,但是那些人并不放过他,还是跟着身后大喊。
“这些王八蛋,等周军夺下邺城,老子非得把你们这些家伙剐了不可。”崔孝卿低声咒骂。
跑着跑着,前面突然出现一队齐军士兵,很不客气的说:“站住,不然就格杀勿论。”
崔孝卿看到对方人多,有些泄气了,心腹们也没有斗志。
那对士兵逼过来,崔孝卿回头看来路,也是很多士兵和青壮围过来。
看来,今天在劫难逃了。
崔孝卿慨叹一声,抛下手中的兵刃,“罢了,功败垂成,是我的命不好。”
心腹们也放下武器,没有抵抗。
齐军士兵和民团青壮拿来绳索将崔孝卿捆好,“这等叛贼,着实可恶,我们交给皇上处置。”
城外,宇文宪也率领部下来到吊桥附近,看到前方还在僵持着,心情有些沉重。
齐军弓箭手利用地利优势,从城墙上往城下抛射,一簇簇箭枝像是飞蝗一般从天而降。
下面的周军猬集,几乎每一箭都没有落空,无数的周军士兵哀嚎着死去。
齐军士兵和民团青壮们还帮忙往下砸石头,几个人抬起一块大石头,喊着号子,一二三,将巨石扔下。
巨石挟持着巨大的势能,将地上的周军砸扁,死状不堪入目。
“韩欢,狭路相逢勇者胜,你带着你的部属,前面的人死一个,你就给本王填上一个,死十个,你就给本王填上十个,本王倒是要看看到底是谁先撑不住。”
宇文宪恶狠狠的吩咐韩欢,他是赌上了,不顾伤亡,不信闯不进去邺城。
韩凤慨然一声答应下来,正要吆喝部属们顶上,这时就看到西北方向的大营燃起熊熊大火,还有若有若无的喊杀声传来。
“王爷,大营有情况。”韩凤转头对宇文宪说。
宇文宪也注意到了,但是他很疑惑。
这会是谁在偷袭他的大营呢?邺城兵力不足,自保尚且不足,不可能瞒过城门处的哨兵出兵偷营;紫陌寨不过两千来人,闹不出这么大的声势。
宇文宪苦苦的思索了一会,此刻大营的情况似乎更加糟糕了,起火的地方更多了,喊杀声更盛了。
两难啊,到底要不要回师救援大营呢?
回援的话,邺城就不能攻克;不回援的话,也不知道偷营的敌人是不是很多,万一大营被攻陷,所有的辎重器械都被摧毁,那么自己也坚持不下去。
权衡良久,宇文宪下了决心:“韩欢,立刻回师,救援大营;李彻,接应前队,回师大营。本王也率领本部人马回援大营!”
军令如山,周军缓缓往大营退去,连城门处的周军也且战且退。
当把周军逐出吊桥范围,齐军迅速拉起吊桥,断绝了周军进攻的通道。
胜利了,胜利了!
齐军士兵和民团青壮齐声欢呼,热泪盈眶。
满地的尸体,遍地的血泊,这一战,豪气干云,热血不冷。
慕容三藏在城墙上也欣慰的露出笑容,这太不容易了,今夜西门之战,凶多吉少,要不是皇上派百保新军来援及时,此刻邺城恐怕一片火海了。
欣喜之余,慕容三藏也疑惑起来,他看到了周军大营的火光,他作为邺城最高的军事指挥官,也不清楚到底是那支军队偷袭了周军大营,解了西门之危。
正当慕容三藏在沉思的时候,身边的人禀报:“皇上来了。”
慕容三藏赶紧整理装束,正色下城墙,迎接圣驾。
高伟在房彦谦等大臣的陪同下,骑着高头大马来到西门。
齐军将士们劫后余生,纷纷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
高伟跳下马,走上前,看着这些忠勇的士兵们血染战袍,不禁泪湿衣衫,“平身,平身。你们都好样的,朕替邺城百姓感谢你们的英勇奋战,才守住这一城的平安。”
将士们都三呼万岁,也感激涕零。
等到将士们站起来,高伟拿过扩音器,发表了讲话:“我大齐忠勇的将士们,有人勾结周寇,妄图引贼入城,多亏了你们浴血奋战,才击退了周寇,保护了邺城,朕决定,犒赏三军,褒奖你们的功劳。”
听到要发钱,齐军将士们和青壮都高兴的高呼万岁。
高伟也笑了笑,接着脸色一变,冷了下来,“但是,有人心怀不轨,勾结周寇,如此叛贼,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将士们也愤怒的高呼:“杀,杀,杀!”
“把崔孝卿带上来。”高伟下令。
面如死灰的崔孝卿被捆得结结实实带上来,扔到地上,趴在高伟跟前。
高伟厌恶的看了一眼崔孝卿,“你这叛贼,朕如何辜负了你,竟然勾结周寇,欲献西门,朕不杀了你,难解心头之恨。”
崔孝卿看到皇上要杀了自己,想到家中的稚子娇妻,心痛不已,“皇上饶命,皇上饶命啊!”
高伟一脚踩着崔孝卿的脑袋上,大声吼道:“朕饶了你,对得起那么多战死的兄弟吗?来人,将崔贼碎尸几段,朕还要诛杀崔贼满门。”
御林军士兵立即上前,将崔孝卿拖到空地,扬起巨斧,将崔孝卿砍成一段一段的。
第85章 王者(一)()
处死崔孝卿之后,齐军上下军心振奋,要不是这个可恶的崔孝卿,也不会死这么多兄弟。
这下皇上替大家出气了,齐军士兵都感到心里很舒坦。
“皇上,周军撤退了,但是有个情况,臣需要向皇上禀报一下。”
慕容三藏趁着高伟事情忙完,赶紧上前汇报军情。
“慕容将军,请讲。”
“皇上,周人之所以撤军,是因为有人袭击了他们的大营”
高伟感到有些诧异,这邺城的军队他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所有的调动都清楚,这又是哪里冒出的一支友军呢?
“慕容将军,陪朕上城看一看情况。”高伟吩咐完,抬腿就往城墙上走去。
一众文武大臣紧紧跟上。
君臣上了西门城楼,往西北方向的周军大营望去,只见那里现在是一片火海,还隐约传来厮杀声。
“这会是谁的军队呢?莫非是任城王?可是朕命令他率军去攻击并州,按我这位叔父的秉性,定然不会违抗朕的旨意”
高伟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明白是谁的军队。
“皇上,周军大营战斗正酣,我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