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彪是刘曜的堂弟,他的两个儿子乃是刘曜的堂侄。
刘曜安排其二子陪同自己的四个儿子一起参加训练,乃是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尽管他们从小玩到大,可是只有一起吃过苦,遭过罪,感情才能更牢靠。
接下来,刘曜从最基本的报数、向左向右转、齐步走等常规军训方式入手,对十七名少年开始进行集训。
时光飞逝,集训的第一天很快过去了。
当天晚上,马腾等十一名少年并没有离开宫城,回到城里的那个院子。
而是跟随刘曜的四个儿子、两个侄子一起住在了武德殿后面的别院之中。
文成殿后面也有一个别院,都是朝臣们因事必须留宿宫中的临时住处。
早在刘曜得知马腾等十一人被带到长安来之前,武德殿后面的别院就已经完成了改造,同时文成殿后面的别院也进行了改造,目的是能让临时住在里面的人感受到刘曜对他们的重视。
比如马桶、淋浴、浴池等设备的添加,完全是参照后世五星级宾馆的规格,进行改造。
宫城的面积非常大,别院是三层的水泥钢筋建筑物。
每层有五个房间,每间房是以后世宾馆标间的规格,进行着设备的配置。
假如遇到人多的时候,还可以叫身强体胖的侍女再添加一张床铺。
故而,无论是文成殿还是武德殿的别院,最多皆可容纳四十五人。
当夜,刘传喜与刘曜也留宿在武德殿别院,朱大鸿身为刘曜的贴身侍卫,自然也留了下来。
三人各自住一间房,刘曜居中间,刘传喜、朱大鸿在两边。
刘渊与关羽被刘曜指定到了同一间房休息,其他人也两两被刘曜点名,指定到同一房间休息。
众少年在一起训练了一天,也都互相认识了对方,只不过刘广等六名少年隐瞒了真实的身份。
年龄最小的赵云,被刘曜指定跟马腾、刘广两人住一间房,而且刘曜还点名让刘广、马腾照顾一下赵云。
赵云向马腾、刘广问了很多问题,比如“羽林卫为什么叫羽林卫?”
马腾告诉赵云说:“世宗孝武皇帝时选拔陇西、天水等六郡之良家子,守卫建章宫,初称为建章营骑,后改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世祖光武帝后改称为羽林郎,乃是皇帝的禁卫军、护卫。”
刘广却补充道:“羽林卫是未来的帝国脊梁,责任重大,有着拱卫天子与守护帝国的使命!”
后来赵云又问“南郑县在哪里”、“圣君不是很忙嘛,为何有空训练大家”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一开始马腾、刘广还有耐心介绍,可是赵云见马腾、刘广见多识广,很快就变成了十万个为什么。
宫廷里的规矩是夜里禁止喧哗,按照刘曜今天给少年们定下的规矩,亥初必须熄灭油灯睡觉。
各个少年们房间的灯虽然灭了,但相互之间仿佛有着说不完的话,最后皆在聊天之中不知不觉睡去。
第174章 集训结束()
两日之后,天气由晴朗变成了阴雨。
刘曜不得不安排众少年们在武德殿训练室进行训练。
训练室内的地球仪以及各郡县地图册,自然又令少年们惊讶了许久。
今天是训练的最后一天,为了验证少年们三日的训练成果,刘曜决定在下午进行一次实战演练,试一试少年们的武艺。
“大家使用的都是木棒,因此不必担心重伤你的对手,必须全力出击!”
刘曜看着站成三排的少年们,下达了新的命令。
他的话音刚落,三个侍女各捧着数根木棒,一一将少年们临时的武器发了下去。
“规则我已经说过了,演练现在开始!”
待木棒分发完毕之后,刘曜宣布实战演练开始。
由于下个月就要开启第一届楚王国的官考,刘曜身为楚王,有许多事需要盯着下面的朝臣去做。
这两天临时充当教官的身份,对少年们进行集训,已经挤压了不少奏本。
当演练开始之后,刘曜留下朱大鸿负责监督,他走到了隔壁的书房之中,批阅奏章。
两个时辰后,刘曜回到训练室发现少年们皆气喘吁吁盘膝坐在地上,显然演练刚刚结束。
“吾等参加大王!”朱大鸿与众少年急忙站起来向刘曜行礼。
刘曜摆手道:“免礼免礼!”随即问朱大鸿道:“前三名是谁?”
朱大鸿躬身答道:“回禀大王,分别是马腾、吕布、乐进!”
刘曜闻言微微吃惊,暗道:“不愧是吕布,小小年纪就有如此战力!”
他看着满头大汗的吕布,不由得想起了对方这些年的非凡经历。
话说,吕布从五岁起就经常跟随牧民野外放马,而且打小就喜欢马,只要一看见马就会精神十足,兴奋不已,那时他便能持棍刺击野鸡野兔。
六岁时,他随父母迁移到了陇西郡。
等他七岁的时候,就能一人单骑追击野狐山鹿,而且从未失手过,经常把体重是他好几倍的小马驹抱起玩耍,甚至举过头顶。
九岁那年,他随父母拜见其外公,其外公杀羊招待。
成年的牧民们在羊群中逮羊不得手,他竟然上去生擒了两只,让旁观之人甚为吃惊。
他外公见这个情形也是非常开心,当即送他一匹好马。
他从此与马为伴,爱马如痴,从不离胯。
等他十一岁的时候,更是在当地牧民举办的赛马比赛中,以超人骑技,展露雄姿,一举取得荣誉。
不仅如此,他又在摔跤比赛之中,将身高和体重超出他几倍的大力士摔跤手撂翻在地,轰动整个赛场,观赛者们纷纷称呼他为大力士神童。
也就是那时开始,他吕布的名号在陇西郡开始流传,逐渐变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刘传喜派人去五原郡没有寻到吕布,反而很轻松的在陇西郡找到了吕布,便是这个道理。
“马腾、吕布、乐进,你们三人想不想与我的护卫比试一下?”
刘曜顿时来了兴致,想要看一看三位少年勇士,能不能合力击败朱大鸿。
马腾、吕布虽然觉得这个提议挺不错,但朱大鸿好歹是刘曜的侍卫,万一他们三人联手击败了朱大鸿,那刘曜身为楚王的脸往哪里搁?
乐进跟着马腾、吕布、刘备这三位性格迥异的人待了这些天,对很多事情,又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
见马腾、吕布与他向刘曜行了一礼之后,都没有说话表态,他自然也很识趣的选择了沉默。
刘曜看到了少年们的窘态,知道有些话不好明说,便笑道:“他们不必多虑,朱护卫也是我的学生,算起来是你们的师兄,就算你们击败了他,又有什么关系?!”
“朱大鸿是圣君的徒弟?”除刘渊、刘广等六名少年之外,其他少年的心中皆吃了一惊。
君子一言九鼎,何况是贵为楚王的刘曜?
少年们知道刘曜绝不会开这样的玩笑。
马腾赶紧给身边的吕布、乐进使了一个眼色,三人同时说道:“吾等愿与朱护卫比试!”
刘曜点点头,随即看向朱大鸿道:“大鸿,不要留有余力,用你最善长的剑术击败他们!”
“弟子遵命!”朱大鸿执以弟子之礼回应刘曜道。
比斗毫无悬念,朱大鸿以超强剑术,只用了十二个回合,便将马腾、吕布、乐进三人逐个击破!
“太快了!”
观战的少年们惊呼不已!
这是他们对朱大鸿剑术的一致评价!
朱大鸿抱起拳头,淡定的向三位师弟鞠了一躬。
他至今仍然记得,当年刘曜在传授他剑术时说过的一句话——天下剑术,唯快不破!
实际上,朱大鸿心里非常清楚,以他现在的剑术水平,恐怕只能达到五年前刘曜的二分之一。
五年前,刘曜还是益州郡郡尉,他在前往豫章郡讲学途中,遇到了刺客。
也就是在那一战之中,朱大鸿有幸见到刘曜出剑杀敌,自那以后到现在,他再也没有见过。
如今刺客想突破层层保护,靠近楚王刘曜简直难比登天。
至于现在刘曜的剑术达到了何种境界,朱大鸿没见过,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应该都不会再见到。
“你们日后勤加练习武艺,假以时日定然可以击败你们的朱师兄!”
刘曜对落败的马腾、吕布、乐进三人说道。
“喏!”三人异口同声道。
刘曜又看向其他少年道:“你们也要努力习武!”
“喏!”众少年答道。
刘曜扫视了众少年一眼,道:“全体集合!立正!稍息!”
“我宣布,为期三日的集训到此结束!接下来由你们的朱师兄指点大家武艺,回答你们有关军事学校等方面的疑惑!”
刘曜讲到此处,特地看了一眼刘渊等六人,接着道:“今夜大家早点休息,明日一早所有人都要出发前往南郑县军事学校,开始下一阶段的学习!”
“喏!”众少年道。
随后,刘曜回到书房,将教部、吏部、相台筹备官考方面的奏章放在了一起。
按计划,下个月十五日将举办楚王国第一届官考。
今天是三月十四,距离官考开始,满打满算还剩三十一天。
这是披着“官考皮”的科举制度首次登上历史舞台!
十年前,刘曜开始建立忠义学府重点培养寒门士人。
十年后,寒门士子的数量占到了天下士人总数的六成以上。
能否改变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便在此一举!
第一届官考的举办,必须成功!
第175章 无风不起浪()
在刘曜结束少年们集训的同一天。
顺江而下,直奔的长江出海口的唐青,已经路过了芜湖。
唐青站在甲板上,面朝滔滔江水,心中尽是感慨,脸上还挂着一丝名叫“春风得意”的表情。
天空下着密集的春雨,而他的头发与浑身上下没有一处被雨水淋湿。
这一切都是橡胶雨衣的功劳!
没有刘曜当年对鹿角藤的重视,就没有后来出现的神奇橡胶。
临行之前,刘曜命令科研署调了三千件雨衣和三千套救生圈给他率领的船队。
穿上雨衣之后,就算在暴雨之中站上一天,被雨衣隔起来的头发和衣服,也不会被雨水浸湿。
救生圈的功用更不必说了,见过其妙用的人无不叹服。
在唐青身后是十名身手不凡的贴身侍卫,这些侍卫一律得到过剑圣王越的指点,对于修炼剑术的技巧掌握了不少,也能主动去摸索和提升战力。
在王越有意无意的指点下,他们对于剑之一道涉及颇深。
十人天赋极高,自创“战阵”用来对敌,得到了刘曜的赏识,并命令他们护送唐青,前往黎洲、蕉洲寻找海外仙种。
数日之前,在建章宫前殿举办的朝会上,楚王刘曜颁布了新的王令,为了让天下百姓永不再受饥馑之苦,命令神舟营第一任营长唐青,率领船队出海。
三千人的船队,不可谓不大!
领着十名楚王刘曜钦点的贴身侍卫,唐青与众分队长即刻启程,以日行近千里的速度,坐船顺流而下,如此才能缩短时间,尽快完成任务。
看着茫茫无际的江水,唐青想到自己身后还站着十名被楚王命名为“剑卫”的侍卫,就很是开心。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遇之恩,在唐青看来,却是无以为报!
自十年前从滇池县中学毕业之后,他因为对水上作战感兴趣,而被编入了船队训练。
经过这些年的努力,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少年,而是在向愈发成熟稳重的将领进化。
唐青憨厚仁慈,对属下非常好,同食同睡,而且不论何时,都能保持安详的神态,言出必行,行必果。
同时,他的声望越来越佳,士卒夸赞他时,而他却谦虚的说“一切都是大王的功劳”。
因此,众多的士兵对刘曜也越来越尊敬,甚至是敬若神明。
在十个侍卫之中,有一个名叫成大志的人,略显与众不同。
他的喉结下边三寸处,长着一颗黄豆粒般大的黑痣,其色黑如漆,故其父母为之取名“大志”,因姓“成”,故名“成大志”。
成大志不仅喉结下边有黑痣,就连鼻子上,下巴上也长有黑痣,而且每一颗黑痣颜色都如黑漆般明亮。
他见唐青在观望江水,便向前一步,恭敬地道:“使君,依照如此速度,再过两三日,必能入海!”
唐青也不转身,语气平淡,神态自若,道:“此乃大王之明,若非大王指点,众多造船匠师哪里会发明出如此神乎其神的福船?大王将如此国之重器交于我等使用,可见非常重视我等的身家性命!”
成大志急忙点头,道:“使君说的没错。属下有一事禀告,昨日船队里有好事者传言……”
“传言什么?”
唐青没有生气,脸上看不见任何表情,很是平静。
这还没出海,船队当中就有人忍不住开始散播流言,让他多少觉得有些意外。
成大志正欲说话,身旁竟有一人伸手去扯他的衣袖,却被他无视。
他倔强的朝前半步,低声细语道:“传言使君和大王……”
唐青忽然转身,面带怒意,直视成大志,问道:“什么?”
“有、有、有隙!”成大志低声道。
唐青面不变色,问道:“流言是如何说的?”
“这。。。。。。”成大志顿时犹豫不决。
唐青脸色一沉,道:“本校尉命令你说!”
成大志点头哈腰道:“喏!”
接下来,他把流言的内容大致向唐青叙说了一番。
据说,五年之前,刘曜乘船前往豫章郡讲学途中遇刺,而船行走的路线乃是当时操船能手唐青勘察而定。
那时百姓集团在南方的急速扩张,令许多地方富商损失惨重,生意和效益日益下降,甚至有富商资金链断裂而还不上外债,被逼跳河自杀。
有人说唐青的一个亲戚便是那些自杀者之一,为了给亲戚报仇,唐青勾结其他对刘曜充满敌意的人,谋划刺杀刘曜。
幸好刘曜洪福齐天,武艺高强,又有得力侍卫朱大鸿守护,最终把刺客击败,更活捉了两名身负重伤的刺客。
由于刺客重伤昏迷不醒,若想从他们口中问出幕后主使,就必须救治他们。刘曜需要如约去讲学,只好把刺客交给唐青负责照看。
受重伤之人不能舟车劳顿,所以船停在了一处码头,刘曜改走陆路。
可是,等刘曜讲学归来,路过刺客养伤的码头时,发现两个刺客皆因流血过多而死。
有人说是唐青杀人灭口。
但唐青毕竟是刘曜的得意门生,一时间刘曜没有怀疑到他。
等刘曜当上楚王,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便开始考虑维持王者的富贵。
楚王回想过去的危险遭遇,发现唐青有重大嫌疑,便以出海寻找仙种为理由,让唐青死在诡异莫测的大海之上。
唐青听完了成大志的讲述,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怒火。
他脸色一变,气冲冲道:“我唐某人对大王忠心耿耿,日月可鉴,且大王圣明无比,施行仁政,民间经济日渐转好,世风见长。如此圣君在世,岂会与麾下臣子有隙?所谓传言,不过是居心不良之人的恶语造谣罢了!”
成大志一副奴才嘴脸,双眼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