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了许栋,许松只能退而求其次了。
其实以许松之功,可以得到一个候的封号,只是许栋已经有一个公爵了,再有一个侯爵。将来如果再有功劳,莫不是要一门双公吗?
不是那一个家族都可以与中山王徐家相比的。
朱厚煌不得不压一压许松了。
不过许松并没有感觉压制。因为许松虽然从事商业,但是从来不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有多重要。
他是读书不成,转而接收家业开始经商的,但是骨子里书生气质从来没有少过。所以对他来说,能得爵位已经是意外之喜了,还管高低不成。
“臣多谢殿下,臣………臣………”许松一想到,今后他许家也是一方诸侯了,他心中就激动的不能自己。
朱厚煌说道:“雍国财政离不开少府,而少府离不开你,许卿也要好好保重,为孤效劳。”
许松说道:“是。”
许松过后,是吴凤仪。
老太监整整读了好几分圣旨了,连换圣旨的小太监,就已经跑了好几趟腿,他微微一顿,舔舔嘴唇,说道:“封吴凤仪,为真定伯。”
吴凤仪的功劳,老实说是极大的。在很多时候情报对决策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直接决定胜负。
但是有些东西,单单是朱厚煌知道是没有用的。朱厚煌必须服众。
朱厚煌重要吴凤仪,打造情报机关,已经让很多人不舒服了,如果将吴凤仪抬上高位,恐怕不舒服的会更多了。
吴凤仪毕竟是锦衣卫出身,而且现在做的也是锦衣卫的勾搭。
“舅舅的爵位,只能慢慢提升,不能一下子给出高位。”朱厚煌想到。
吴凤仪毕竟镇定了。
因为吴凤仪与其他不同,他是在北京长大的,姐姐又嫁给雍王朱祐枟为妻,家族虽然不大,但是皇室的关系,让他知道一点东西。
比如按着惯例,姻亲都有爵位的,即便是东雍没有这个规矩,但是吴凤仪他自己也不是没有功劳,只要朱厚煌给吴太后面子,他的爵位就有保障。
看朱厚煌看不给吴太后面子吗?
当然是不敢了。
吴凤仪说道:“臣谢殿下。”
封完吴凤仪之后,高等爵位算是完了,毕竟有封地的爵位,朱厚煌决定要宁缺毋滥。下面要封的。就是男爵,与子爵两等爵位。
这两等爵位,不需要封土。所以朱厚煌都大方了。
几乎上在正德十三年从龙,有能坐在大殿上的人,都有一个男爵的。这是赏从龙之功,五代之后除爵。
而少数人有子爵头衔,比如,李良钦,俞大猷,汪直,刘锋,魏大临,郑深,郑绥,等人。水陆两军的主将,都有了子爵头衔。
不过,下面的圣旨都不会一封一封的念了,而是一批量全部念完了。
朱厚煌说道:“封尔等爵位,是酬功,而并不是让尔等懈怠的理由,如果一心想经营封地,不愿意为官者,孤会准。但是在朝中,就不要以封地为念。今日不过是通个气而已,过了正月,礼部有会正式的封爵仪式,你们可以回去准备了。”
到了这一步,漫长的大朝会接近尾声了,用了几乎上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
这还是短的,之后的大朝会,一年有一年长,甚至过年前后都在开会了,不过那都是朱厚煌去世之后的事情了。
不过,大朝会结束了,并不是朱厚煌要处理的政事,就要结束了,恰恰相反,朱厚煌要面对的政事才开始了。
朱厚煌在大朝会之中,很多决策,是咨询过某些人的,但是仅仅是某些人,而不是所有人,等朱厚煌的圣旨一下,很多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殿下,不是臣不尽力。”王鹤年说道:“而是臣人手不足,而且南都之中,很多建筑都没有,古籍之也没有裂土分茅的具体细节,短短一个月之内,臣实在弄不出一个合乎规模的礼仪啊?”
朱厚煌说道:“孤知道了。”
他的语气有些不满。怎么说啊。对于礼仪上的缺陷,朱厚煌早就知道了,一来他的这些大臣都不是什么大儒。对礼仪的也不是太精通的,让他执行礼仪规范,他还能执行下去,但是让他们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礼仪,却是实实在在办不到。
朱厚煌说道:“国家多事,一切从简,不懂得去问王先生。要不然你这礼部的差事,就不要做了。”
王鹤年脸色通红,说道:“臣明白了,臣这就去请示丞相。”
王鹤年立即走了。
朱厚煌冷哼一声,对王鹤年很不满意。他对礼仪本来就不是太看中,不过是为我所用的原则而已,差不多就行了,谁还会真扣细节吗?
说到底,朱厚煌不是儒生,不明白,儒生对礼的的态度,是容不得一点马虎的,简直是神圣之极。
朱厚煌打发了王鹤年之后,发现了王阳明居然来了,立即起身说道:“王先生怎么来孤这里,快请坐。”
“殿下,礼不可废。”王阳明坚持行礼之后,方才落座。
朱厚煌说道:“王先生有事,给孤说便是,孤去看你,就不用你这么跑了。”
原本在大员朱厚煌的办公地方与王阳明的长史府不过是对面而已,走路很容易到,但是现在虽然还是对面,却不容易到了。
且不说大广场的面积,单单是南斗殿面前,数百米的台阶,就够某些人吃一壶了,特别是身体虚弱的老者,比如说王阳明。
王阳明的身子虚弱,已经是整个雍国都知道的事情了。
王阳明说道:“怎么能以君拜臣,殿下这样的话就不要说了。”
“孤不过是拜访自己的老师而已,哪里有什么君臣。”朱厚煌说道。
王阳明轻轻一笑,有几分欣慰,也就不在这个话题上,说道:“殿下,我的身子骨实在坚持不住了,今年定然要退位让贤了。殿下可准备接替我的人选吗?”
朱厚煌的脸色顿时苦了,一方面担心王阳明的身子,一边也发愁王阳明的代替人选。
“师傅,可以给我举荐一二。”朱厚煌说道。
王阳明说道:“东雍丞相的权力太大,臣以为非臣下可以置啄的。”
朱厚煌问道:“殿下以为徐爱如何?”
“徐爱。”王阳明沉吟一会儿,叹息道:“不行。”
第七百二十五章新气象()
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气象
“徐爱虽然是臣的弟子,但是也必须历练几年,才能担纲此任。”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提命徐爱不是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思考的。
无他,就是因为文官派系之中,心学一派人太多了,朱厚煌不得不在某些地方妥协。朱厚煌不知道徐爱还欠缺磨炼吗?
知道。
但是王阳明一走,朱厚煌找不到一个能支撑局面的大臣,只能寄希望于到群策群力了,而上层心学派系的太多,朱厚煌将心学中分量比较重的徐爱,当任丞相,就是希望他能统合心学。维持好雍国。
“那么王九川?”朱厚煌问道。
“王九川是宰相之才,成就当在徐爱之上,不过东雍根基浅薄,经不起大折腾啊。”王阳明说道。
王九川本土南洋派出身,与心学这些外来天生有矛盾,而王九川提升的也太快了。根本没有足够的威望支撑起丞相这个位置。
且不说他有没有能力,但是没有威望就是致命的缺陷。因为事情不是你一个人能做成的,没有威望的人,如何罩住雍国这一大摊子啊?
这两人,是朱厚煌重点关注的人才。
在朱厚煌对东雍丞相的考虑之中,首先这个人是必须文官,而文官之中,必须经历开拓,其实在在朱厚煌看来王九川真合适,他就是拿王九川当未来的宰相来培养的。
但是资历,威望很多时候,真不好处理。
“孤实在没有人选了。”朱厚煌说道:“还请师傅指点迷津吧。”
王阳明说道:“不是臣不给殿下指点,而是臣觉得,臣也没有好人选,除却这两人之外,郑绥也是一个人才,可惜是降将臣身,满朝上下都不能接受,臣有上中下三策,供殿下抉择。”
朱厚煌听了王阳明提起,才想起还有郑绥的,郑绥作为一方之主,与莫登庸争锋多年,军政民政一把抓,的确能当东雍丞相。
但是降将的身份也是致命伤,根本不可能被百官认可。
“哦,师傅请讲。”朱厚煌问道,他对这上中下三策,毕竟感兴趣。
“上策,是殿下亲自主持政务,以殿下的声望,满朝上下不人敢不服,殿下只要多选几个助手,就可以了。”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立即摇头。
他知道他不是朱元璋。他虽然工作强度也很大,但是都侧重在军政之上,专注于对军队的影响力,对民政,不过是观其大略,掌控大局而已,如果自己亲自做,那千头万绪的,怎么能处理清楚。
王阳明叹了一口气,他其实想让朱厚煌专注于民政,休养生息,不要再开战了。但是王阳明知道,朱厚煌心中一直是有自己的规划的,即便是自己也改变不了。
“中策,就是大明请人了。东雍建国太短,根基太浅,养不出主持雍国的丞相之才,必须去大明请,臣拟了一个名单。请殿下派人查访,这些人都是受到贬官大才。足有主持一国的才华。只是时运不济而已。”王阳明说道。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师傅,能请过来吗?”
王阳明说道:“值得一试。”
王阳明对这个办法也心存疑虑,毕竟东雍虽然在南海声势赫赫,但是在大明不过是,一个蛮荒之国而已。
这样的国家,真正有才的人,谁有在乎。
而且这并不是臣择君,君亦择臣的年代,大明人心未失,这些士大夫出身的官员,根本不会选择背井离乡去东雍发展的。
“请师傅,说说你的下策吧。”朱厚煌叹气说道。他不能将所谓希望寄托于一试上。
“殿下,何不以群相制,代替独相?”王阳明说道。
袅袅的热气从茶碗之中冒出来,不过一会功夫,就淡的似乎看不见了。
王阳明早就已经离开了。
朱厚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在问自己,自己要的到底是一个宰相,还是一群宰相。朱厚煌一时间不能判断。
从有宰相这个官职开始,似乎宰相的权力都在不断的分化,权力也在不断的分割,最后直到没有丞相,相权被皇帝彻底掌握住。
似乎是丞相越多,对朱厚煌威胁就越小,但是丞相的权力小了,恐怕能做的事情也就少了,朱厚煌所要做的就越来越多。
这并不是朱厚煌想要的工作,他想要的是一个得力的助手。能让他专心的开疆扩土,出兵征战的人。
而且朱厚煌也觉得这是多此一举,比如即便朱厚煌弄了好几个人丞相,朱厚煌不应该选出来一个当首相?
首相想做事,必须先压服其他丞相,大权独揽之后,与独相有什么区别,或者说各部尚书,都有直接面见雍王的权力,有绕过丞相与雍王沟通的权限在,已经有约束能力,再拆分,就要影响执行能力。
朱厚煌需要一个执行力很好的中枢。所以不可能以群相代替独相。而且朱厚煌还觉得王阳明这个提议,大失王阳明的水准。
只是朱厚煌却不理解王阳明的心思。
王阳明所想的其实扩充丞相府的权力,将丞相府抬高到大明内阁的地步上去。而不是这样。
王阳明对朱厚煌重用武人,心中还是颇有微词的。不过他也知道,建国之时,正是武人用武之地,所以他想埋下压制武人的种子。
改独相为群相是假,想抬高丞相府的地位,压制其他各衙门才是真,毕竟丞相府看上去独揽大权,但实际上不能插手的地方太多了。
王阳明却没有想出这一层意思,他想了又想,还是没有选出一个合适的人选,叹息一声,将名单给了吴凤仪,将吴凤仪派人按名单上的人去请人。
朱厚煌将王九川叫过来。处理御史衙门的一些事情。
“这个案子,你准备怎么做?”朱厚煌问道。
“全凭殿下吩咐。”王九川对自己的为自己有非常明确的认知,对朱厚煌言听计从。朱厚煌觉得很舒服。
“首先,东雍人才数量不足,凡是涉案之人,应该以追赃,降职,流放为主,轻易不应该杀人。”朱厚煌提出了第一点意见。
朱厚煌的人才缺口实在太大了一点,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了,反正东雍有很多艰苦的地方,没有合格的管理者。这些犯罪的官员过去正好。反正都在岛上,想跑都跑不掉。
“是。”王九川说道:“臣会牢记的。”
朱厚煌说道:“经过这一案,御史府的名头算是打出去了,只是御史府现在还是一个空壳,你要将御史府充实起来,有想法吗?”
王九川说道:“臣自从担任御史之后,就一直在想这个问题,略有心得,请殿下指点。”
“哦。”朱厚煌有一点吃惊,说道:“你说吧。”
“首先,臣要设廷尉,作为掌管天下刑狱之处,直接对接下面的府丞,县丞。”王九川说道。
朱厚煌微微点头,这也是他要做的。县里面是三足鼎立,县令统管一切,在朝廷之中,应该也是这样,三足鼎立,枢密院,丞相府,御史衙门,这三个人衙门分别独立,不过掌管这一切的,不是别人,正是雍王。
所以王九川的功课,没有白做。这话一说出来,就正中朱厚煌的下怀。
王九川说道:“臣要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御史台,专门负责官员的犯罪,纠察天下官风,官纪。并准备在地方派遣刺史,检查地方官政绩如何,定期巡查。”
朱厚煌心中暗道:“这是中纪委。不过,单单是这个还是不够的。”
第七百二十六章新气象二()
第七百二十六章新气象二
朱厚煌说道:“现在雍国的法律都还用朝廷的,但是我雍国之政,与朝廷也会越走越远,而且大明律,已经数百年了,很多法律条文,也不适合现在了,孤需要一部适合东雍的法律,这一件事情,太学法学院也有课题,不过,孤认为单单靠太学未必能成事。孤希望你能完成。”
王九川说道:“臣领命。”
王九川离开之后,立即开始对御史衙门的规划。
廷尉与御史台两个部门,悄无声息的创建起来了。
朱厚煌又在思考别的问题了。那就是刑部该怎么办。
王九川几乎一口气,将刑部给挖空了。现在丞相府下属六部之中,刑部名存实亡了。被御史衙门一口吞了。
丞相府吃了这么大的亏,朱厚煌觉得该给他们一点补偿。
朱厚煌想了想少府的情况,心中暗道:“少府也该加以限制了。”
朱厚煌将许松过来。
“臣,少府令,会稽伯,拜见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许松脸色郑重的下跪行礼,好像是再做什么伟大但是事情一样。
朱厚煌有些哭笑不得。自从封爵的旨意下达之后,整个东雍百官都变得兴奋起来了。以前还敢在朱厚煌面前,很随意的人,现在都在重视面对朱厚煌的仪表。都是规规矩矩,一笔一划的。让人看不眼。
朱厚煌说道:“许大哥。少府跟着我这么多年了,立下了汗马功劳,支援了太多的银两,这些孤都知道。”
许松一听,心中一下子吊起来了,他分明感到朱厚煌转折的语气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