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女老师并没有注意到刘小川的语气,道:“是的,大义公主入羌,给西域诸国带去梁魏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改善了西域诸国的生产条件,促进了汉羌之间的文化交流。”
原来静怡公主她会嫁到西羌,而这便是她嫁到西羌的历史意义。
看着书上冷冰冰的文字,刘小川想起了那个跟着自己逛街的小女孩,实在无法想象,这么沉重的历史包袱,最后居然由这么一个可爱的小姑娘抗了起来。
历史的走向会变吗?如果自己现在去看历史,还能看得清吗?
掐指一算,自己从头到尾接触过的人,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不过马有方、颜立行等寥寥数人,他的命运,因为自己的到来,全都改变了。
这个梁朝,出现了刘小川的梁朝,小公主的命运也会改变吗?
刘小川脑子里冒出一个念头:在原来的历史上,魏帝驾崩,战事消弥,静怡公主仍然逃不过西嫁的命运,如今大魏铁骑就要南下,联羌抗魏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只要有人提上一句,作为先帝唯一的女儿,等待她的命运不仅不会改变,反而要提前降临到她的身上。
他整个人呆呆出神,女老师道:“这位同学,你请坐下。好了同学们,我们继续来讲大义公主的事。”
第125章 残忍现实()
刘小川呆愣愣地听着,听到静怡公主嫁给了大他四十岁的羌王,听到西羌国大乱,羌王侄子篡位,把静怡公主掳作皇后,听到静怡公主如何以泪洗面,思念故国,流传下数篇闻者落泪的歌谣。
最后这位命途多舛的公主,死于固疾,年方二十,被梁宣帝赐号“大义公主”。
他忽然大喝一声,道:“不会的!”
一掌拍在桌子上,留下一个几毫米的掌印,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夺门而去。
教室里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吃了一惊,面面相觑,瞧着这位跑出去的学生,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不少人交头接耳,纷纷猜测。
刘小川一出门就撞上了李嘉德李教授,李教授看他神色激动,奇道:“刘小弟,怎么了?”
刘小川平复一下心情,笑道:“没什么,只是听课听得入迷。”
老教授微微点头,刘小川试探地问了一句:“李教授,静怡公主,真的远嫁西羌了吗?”
“魏帝大行以后,一代英杰魏太后摄政,国富兵强,梁朝苟延残喘,如果不跟西羌联姻的话”
刘小川打断他道:“静怡公主,她过得好吗?”
“身在历史洪流当中,如何独善其身?自古以来,和亲的公主数不胜数,公主和蕃王之间,却鲜有琴瑟合谐的故事。如果这些公主不远嫁,家国就要灭亡了。”
保家卫国不应该是男人的事吗?
刘小川心里泛起一股热流,似乎突然之间,自己竟从一介看客,成了舞台上的演员。
吁了口气,道:“李老教授,我这段时间恐怕不能常来,还请老教授见谅呵。”
李教授笑道:“能在这里看到你,我就已经很开心了。没关系,你要有事,可以去忙上三五个月。希望老头子没有打扰了你啊。”
两人又闲聊了两句,刘小川一肚子的心事,一点心思没有,便告辞离去。
老教授直送到校门口,这才站在那里,望着刘小川走远。
刘小川走在人流当中,他内功深厚,耳目比常人聪慧许多,忽然听到有人在身后喃喃:“刘小川。”
这是李老教授的声音!
刘小川回头望去,只看到李老教授的背影,颤颤巍巍地,跟着上课的学生们,朝办公室走去了。
一脚从门里踏出来的时候,刘小川瞧见了静怡小公主,正趴在自己的床上,好像在摆弄着什么东西。
这么一恍惚,就是一千多年的跨度,尤如隔世。
刘小川暗叹神奇,看向床上的静怡小公主,多了几分疼惜,问道:“公主殿下?您这是在做什么?”
小公主回过头,笑道:“这是什么东西?”手里举着一支手枪,正对着刘小川。
刘小川吓得魂飞魄散,一把冲上去,把手枪夺下来。
静怡公主反而被他吓了一跳,刘小川已是气道:“你从哪里拿的?不知道的东西不能乱动,晓得不!”
小公主抹了把眼泪,问道:“怎么了?这东西很宝贵吗?”
刘小川这才回过神来,刚刚是不是太凶了,居然把小公主给弄哭了。
还好这位公主殿下哭声不大,刘小川一边哄了两句,一边朝门外张望,好险,老太监居然没跟来!
把手枪收好,道:“对不住对不住,臣死罪臣死罪。”
静怡公主气道:“你也知道你死罪!”脸上还带着泪痕,梨花带雨似的。
刘小川心里更不好受,刚刚只不过说话重了一些,小公主便伤心成这样子,想想以后她要遇到的挫折,比起自己责难的话,又要难受上千倍万倍,一双小小的眼睛,怎么够流得干泪。
刘小川嚅嚅道:“公主”
“嗯?”
换作以前,刘小川无数次幻想过,自己要是有能预知未来的能力,那该多幸福啊!三天两头买张福彩,生活过得美滋滋,谁知道现在,却是这么的难受。
刘小川欲言又止,叹了口气,道:“没什么事。”
“你惹我伤心,现在又拿我寻开心!”小公主连“本宫”都忘了称呼,气得称起了“我”,小胸脯一起一落,忽然咳了两声,又一动不动了。
刘小川听过小公主说,自己身有固疾,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去s大的时候,也听那讲课的老师说过,大义公主,也就是现在的小静怡,二十来岁便死在旧疾上了。心里不住的紧张,道:“公主!你没事吧?”
小公主强忍着痛,笑了笑,道:“本宫本宫无恙,刘大人,药药”
刘小川反应过来,原来公主随身带着药,药在哪里?
小公主朝自己腰间的云袋看了一眼,刘小川“哦”了一声,赶紧解下袋子,从里面掏出一个瓷瓶,闻了闻,一副恶臭扑鼻而来,这是什么药!能吃嘛!
静怡公主道:“这是太医开的,从小吃到大的,早就习惯了。”
刘小川给公主服下药,瞧着公主好受了一些,这才放下心来。想是静怡公主恬淡乖巧,极少大喜大怒,大哀大乐,老太监这才放心让她一个人玩。
谁知道刘小川胆大包天,竟敢把公主给惹怒了,害得公主心绞复发,无端受了这么多苦。要是老太监在的话,刘小川的小命也许不会玩完,吃一顿苦头那是在所难免的。
刘小川正一脸尴尬的时候,小公主又抹了抹泪,道:“这东西到底是什么?”
刘小川再也不敢惹公主生气,把枪拿起来,道:“这东西叫做枪,很危险,你不能拿他指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人朋友。”
“你就是因为这个才生气的啊?不是因为我乱动你东西?”小公主破涕为笑,道:“你是我的亲人,还是朋友?”
“要是公主愿意,我是你的朋友!”刘小川笑道:“公主把耳朵捂上,快!”
小公主笑着捂上了耳朵,刘小川给子弹上了膛,对着天上一扣板机,只听“呯”的一声响,把屋顶打出一个窟窿。
说时迟,到时快,老太监的身影如鬼如魅,奔了进来,喝道:“护驾!”
几位大内侍卫鱼贯而入,跪地道:“公主受惊了!”
静怡公主看着头上的窟窿,惊得嘴巴张成了“o”型,笑道:“刚刚天上打了个旱雷,把屋顶都给打破了!”
第126章 荒岭小店()
老太监抬头一看,果然看到屋顶一个窟窿,都能看见天了,拱手道:“殿下福缘深厚,逢凶化吉!”
众侍卫都大喊道:“殿下福缘深厚,逢凶化吉!”
小公主朝刘小川眨了眨眼,刘小川摸了摸胸口藏着的手枪,两人会心一笑,似乎多了一个共有的小秘密。
隔了两天,老太监要启程回京了,刘小川也收拾妥当,弄了个大箱子,把铁门放在底端,上面压上衣服行囊,老太监骂他带的东西比女人出门还多,刘小川也不以为意。
八名大内侍卫驾着马车,护送着静怡公主、扬州都督,一道出了城门。以颜立行为首的扬州众官员,送出城三十里,这才拍马回去。
扬州离江都并不远,放在现代,不过是坐两个小时动车,放在一千年前的梁朝,快马加鞭,一日也就到了。
老太监急着回京,偏偏身边带着两个小拖油瓶,刘小川倒也罢了,公主的话却不能不听。
于是静怡公主今天采花,明天钓鱼,全由刘小川带着胡闹。
每每老太监训斥刘小川的时候,刘小川总是把手一摊,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公主只叫下官做点小事,吴公公总不会连这都有忤逆的意思吧?”
老太监被噎了回去,没办法,谁叫人家是公主殿下呢!只得任由他们疯玩,只要不出差错就好。
刘小川怜惜公主,一边想着怎么才能避免小公主的悲惨命运,一边使尽浑身解数逗她开心。
静怡公主从小由母后一手带大,母后虽然端庄淑娴,但是在教育一国公主上面,也跟寻常大户人家一样,颇为严苛。
唯一的皇兄身体不好,年纪轻轻就负担起了整个大梁,偏偏先帝留下的摊子有点破,朝中势力交错,皇权不振,皇兄天赋不及先祖,只能靠勤勉维持,也没时间陪自己这个妹妹。
这回出宫得了刘小川这么个人,两人玩得兴起,连上下尊卑都丢到一边,看得老太监无数次大发雷霆,每每刘小川把公主推出来挡枪,老太监这才无可奈何,也就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这日,刘小川正跟小公主讲红楼梦的故事,小公主听得入迷,偏偏刘小川没什么文化,原著没读过,就看过电视剧,绉了两句,便躲到树后,掏出手机,打开离线文档看了几眼,又过来开讲。
到了后来,干脆便不讲了,开始教静怡公主认简体字,等她认全了,抽空给她买一本,自己看去。
静怡公主刚接触简体字,分外惊讶,还道是刘小川自己创的文字,这是远古仓颉才做的到的事情,不免对刘小川更添佩服。
越往里学,越觉得这套文字不简单,饶是她长在深宫,也知道,这些文字一旦推行,百姓当中识字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大梁朝也会越来越兴盛。
这天,众人翻过一座丘陵,天色渐渐暗了下来,乌云密布,西风渐起。
一名侍卫打探回来,道:“启禀殿下,前方三里远的荒岭上,开着一家小店。今晚是否投宿,还请殿下定夺。”
小公主看向了老太监,老太监哼了一声,道:“住吧住吧,总不能睡在荒野里。”
看刘小川背着手,一副好整以暇的样子,老太监冒出一股火来,阴阳怪气地道:“可多亏了刘大人,要是只有老朽和公主,现在说不定都走到了岭南。”
这老太监还会玩幽默!
刘小川拱了拱手,哈哈笑道:“吴老公公说笑了,哈哈哈哈哈嗝!”
静怡公主掩嘴笑道:“你刚刚偷吃了什么?都饱得打起了嗝。”
“公主可不要冤枉下官啊,刚刚打到的那只野鸡,我只吃了一个腿。”
“不许说!”
两人一路吵吵闹闹,说的都是一些“林黛玉”、“简化体”之类老太监听不懂的话。
又行了三里,瞧见荒岭上面开着一家小店,酒旗飘飘,店口坐着一位妇人,瞧着众人,便迎了上来,笑道:“客官们是要住店吗?”
刘小川笑道:“老大婶,这种地方开店,难道不会折本吗?荒效野岭的,哪里来的生意啊。”
妇人道:“瞧老爷您说的,各位官人不就是客人吗!把客店开在镇里,反而没有生意呢。要变天了,快请进屋歇歇吧。”
这年头人口流动率极低,像这样妇人一样,荒郊野岭开家小店,然后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倒也说得通。
刘小川低头问道:“公主,累吗?”
静怡公主嗯了一声,刘小川向老太监投去询问的目光,老太监抬头望了望天,乌云密布,云里电光熠熠,阴沉沉得让人心头烦闷。
虽然心里一样怀疑,但是小公主的金枝玉叶,总不能冒着大雨赶路。
老太监对自己一行人还是很有信心的,一个一流高手,加上一个三脚猫高手,连带八名大内侍卫,要是栽在一个妇人手里,大伙还是自尽谢罪吧。
打个招呼,众侍卫先进去,里里外外把小店翻了个底朝天,妇人瞧见这群人来头不小,也不敢多说话,噤若寒蝉,呆在一边动也不敢动。
搜寻片刻,没发现什么异常,其中一位首领出来向老太监复命,老太监阴沉着脸不说话,过了一会,那位侍卫趁着众人没瞧见,身影消失在天幕中,连刘小川也没有发觉,随行的侍卫只剩下了七人。
静怡公主、老太监和刘小川坐在大堂正中的桌子,七位侍卫坐满余下的两张桌子。
妇人识得中间这三个人才是这伙人里地位最高的,过来行了个礼,“不知诸位客官要吃点什么?”
刘小川调笑道:“我要上好的肉包子,包子馅要剁得细碎,记得不能带卷毛,恶心人。”
妇人没听明白,老太监却听懂了,心道:“这滑头小子哪里听得这种江湖恶事?”
众人被刘小川这么一说,想了片刻,也都懂了,顿时心里泛起酸来,只有静怡公主懵懵懂懂。老太监把手一挥,道:“除了肉包子,其他店里的菜都给上一点。”
刘小川嘿嘿一笑,老太监看起天不怕,地不怕,原来也怕嚼到人肉。
第127章 雨夜来人()
酒菜上齐,这家小店倒也丰富,妇人手艺不错,把大伙肚里的馋虫都勾了起来。
老太监让一名侍卫先尝过,才放心让公主下箸,自己却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刘小川嚼了一口青菜,问道:“吴公公,怎么,您不饿吗?”
“不饿,一顿不吃而已,不是什么大事。”说着继续闭目养神。
又听到一阵雷声,把静怡小公主吓了一跳,转眼之间,门外下起了瓢泼似的大雨,风一吹,多多少少洒进门来,弄得靠门的侍卫狼狈不堪。
妇人上去把门闩上,屋顶还滴滴答答地漏水,妇人叹了口气,道:“小店鄙陋,还望各位官人见谅。”
小公主同情流露,道:“大婶,你只有一个人在这里吗?你的丈夫呢?”
妇人笑道:“死啦,死于兵祸。”
小公主看她提起亡夫,反而脸上带笑,说不出的诡异,讷讷道:“是魏兵干的吗?”
“是梁人干的!”妇人突然怒喝一声,身子暴起,操起一把尖刀,朝刘小川刺去。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
刘小川拄拐起身,只觉脑子里晕乎乎一片,眼前出现了五个十个的妇人,从四面八方攻来。他认出了妇人的声音,惊道:“梅娘!”
“正是!还我夫君命来!”
眼看梅娘的尖刀伸到刘小川的面前,坐在一边的老太监猛地出手,握住了她的手腕。梅娘大吃一惊,道:“你怎么没事?”
“他当然没事。龟息功练到顶层,就算不用呼吸,也能活得下去。”
大门从外面被打开,雷雨当中,站着一个蓑衣草帽的中年人,忽然天边一道闪电,照见了他露出半截的脸,只瞧见了唇下凌乱的胡碴。
老太监双目如电,众侍卫纷纷拨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