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新甲掩饰住心中的激动,出列跪谢:“谢陛下!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辜负陛下的厚爱。”虽然参加了温府的秘密集会后,陈新甲对这一刻的到来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个沉甸甸的职位真落在自己头上时,还是有些恍如梦中。
大树底下好乘凉,古人诚不欺我。退回队列中后,陈新甲庆幸地看了看夏天南,又看了看温体仁,选择参加那晚的集会,并加入这个看上去有些松散的联盟,现在看来,是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有了重量级大佬撑腰,他才能实现三级跳,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巡抚经过侍郎的短暂过渡坐上本兵的位置。
确认了兵部尚书一职后,温体仁继续说:“陛下,百官官复原位、各司其职,接下来是不是该议一议平南侯的封赏了?”
朱慈烺有些头疼,该来的终究要来,拖是拖不下去了。他问:“温爱卿有何提议?”
温体仁早已打好腹稿,从容地说:“臣提议:给平南侯加大都督衔,可以入朝议政,另为其大将军加尊讳,以大将军之职总督天下兵马!”
百官闻言有些躁动。平南侯已经如此强势,如果还总督天下兵马,那还得了?再以大都督身份上朝参政,岂不是一手遮天,朝堂之上,谁还敢对他老人家的意见说个不字?
几个科道言官按耐不住,想要出列反对——毕竟旁观平南侯整治冤家对头是一回事,放任他把持朝政又是另一回事——可是才迈出第一步,就被旁边的人揪住了袖子。
“你想做出头鸟?看看杨嗣昌的下场吧。不怕被火铳来个血溅金銮殿,就尽管去!”
想到杨嗣昌堂堂一个兵部尚书,在午门上被用短铳指着脑门,毫无反抗之力的一幕,几个言官犹豫了。毕竟,皇帝的廷杖不可怕,平南侯的火铳才要人命。做忠臣可以,首先得有命在。想到这里,几人悄悄地收回了迈出去的一只脚。
陈新甲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想,眼下平南侯势不可挡,无论是乳臭未干的少年天子,还是平日不可一世的科道言官,都压制不住这个手握重兵的寡头,此时不抱大腿,更待何时?
主意打定后,他再度出列,奏道:“陛下,平南侯驱逐闯逆、拨乱反正,恢复我大明正溯,这份功劳震古烁今,无人能及。臣提议,除了加大都督衔、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外,另封其为平国公,加太子太保,并赐予‘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之特权!”
话音一落,满朝皆惊,从皇帝到群臣不敢置信地张大了嘴巴,就连温体仁等人也颇为意外。
国公是何等殊荣,大明几百年来,也就开国元勋和靖难之役封过,永乐朝之后基本上没有出现过。这个暂且放在一边,“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简直是违背了君臣伦理,要多么疯狂的人,才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所谓“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是汉朝时提出来的。当时的礼仪,大臣为表示对皇帝的尊重,入朝觐见时要一路小跑,而“入朝不趋”就是可以慢吞吞地走;“赞拜不名”是指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剑履上殿”是指可以穿着靴子佩戴宝剑去上朝见皇帝,这些都是大臣极高的荣誉。而事实上,随着皇权的高度集中,这样的所谓荣誉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掌握生杀大权的帝王怎么可能容忍这样的人存在?历史上拥有这样特权的人极少,最耳熟能详的,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的汉末丞相曹操了。
第七百三十九章 咄咄逼人()
? 这个提议一抛出来,满朝皆惊,就连夏天南本人也有些出乎意料。他反应过来之后,赞赏地看着陈新甲,心想:此人是个人物,不愧是在历史上留下过痕迹的名人,关键时刻敢于下注,有眼光、有魄力。
之前温体仁提议由陈新甲接任兵部尚书时,夏天南还有些不满意,只是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只能将就,毕竟是历史上主导了松锦大败、后因泄密被崇祯处死的人物,缺陷和污点很明显。不过现在看来,只要有足够的魄力,又听话,让他做这个兵部尚书也无妨,毕竟历史已经被改写,崇祯已死,朝廷中枢的控制力下降,对外作战的任务都将由琼海军承担,兵部只剩下了个空壳,其才干不足的缺陷可以被弥补。
陈新甲提出这个爆炸性的建议后,立刻转头望向夏天南,当看到对方赞赏的眼神时,谄媚地笑了笑,心里十分得意:这根粗大腿算是抱紧了。
这时,他无意间看到了人群中摇摇欲坠的杨嗣昌,心里犹疑了片刻,该怎么面对这位前任呢?
很多人不知道他和杨嗣昌的关系,其实他能够以区区举人的功名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大,杨嗣昌的举荐功不可没。杨嗣昌总督宣大时,接触了时任兵备道的陈新甲,觉得他的才品心术与自己非常相似,极其欣赏,回到京城后大力举荐他,可以说,没有杨嗣昌,也就没有他的今天。说杨嗣昌是他的恩师,也不为过。
按理说,两人之间有这样的紧密联系,陈新甲应该努力维护杨嗣昌才对。可是面对平南侯的强势,加上仕途前程的诱惑,陈新甲选择了对杨嗣昌的遭遇视而不见,更不敢主动提及两人的关系。所以,不管是夏天南还是温体仁,都不知道两人的这层关系。
犹豫片刻之后,陈新甲打定了主意:为了维护杨嗣昌,选择与平南侯公然作对,是极其愚蠢的行为,何况还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那么,想办法保住他的性命,也算不枉相识一场了。
这时候,回过神来的温体仁奏道:“陈新甲所言不无道理,请陛下酌情考虑,以慰功臣之心。”
朱慈烺有些头痛,随口应答:“待朕想想。”
钱士升、王应熊、唐世济等人也纷纷出列,站队支持。
“功臣不可不赏,请陛下三思。”
几个大学士和左都御史站队,份量太重,其余的大臣掂量了一下自己的斤两,全都选择了沉默。这种事情,反对就是自寻死路,赞同就是昧着良心,还是选择弃权吧。
面对这样的局面,朱慈烺有些绝望,初次坐上龙椅的兴奋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如坐针毡——原来这张椅子并不好坐,还烫人。自己该怎么做才好?平南侯是万万得罪不起的,可是全盘答应陈新甲的提议,自己又有何脸面面对列祖列宗?
夏天南见朱慈烺迟迟下不了决心,便添了一把火。
“陈新甲所说的待遇,臣受之有愧,也不敢让陛下为难。这样吧,陛下随便赏赐些粮饷打发臣便是,也算对将士们有个交代,明日交接防务后,臣就领兵回广东驻地,老老实实坐镇南疆,终身不踏入北直隶一步。”
温体仁会意,像相声捧哏的一般接上话头:“平南侯何出此言?如今正是用人之际,除了你,谁还能保障京师的安全,又靠谁抵御入寇的鞑子,另外西北未平,再出一个李自成又如何是好?”
夏天南“意兴阑珊”地摇了摇头,回答:“阁老太抬举鄙人了。京城防务,自有京营打理;辽东屏障,有关宁军在;西北流寇,不是还有洪承畴洪总督吗?”
方正化站在朱慈烺的身后,忍不住开口:“按说这朝堂之上没有咱家说话的余地,可是有几句话不吐不快。京营糜烂成啥样了,诸位心中都有数;关宁军若是能拦得住鞑子,也不会让鞑子三番五次在北直隶如入无人之境了;洪承畴虽然能干,但双手难敌四拳,恶虎还怕群狼,拦得住张三,拦不住李四,张献忠、罗汝才之流若是避开官兵主力窜到北直隶,洪总督也无可奈何”
朱慈烺听得心里发憷,李自成攻破京城的一幕,他再也不想面对第二次了。虽然明知温体仁和方正化的话有些夸大,但是琼海军对流寇、鞑子的震慑力无人能及,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除了让夏天南坐镇京师中枢,好像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他看了看低头不语的文武百官,无奈地说:“陈爱卿的提议很有道理,温爱卿和方正化的话也很中肯。既然如此,就由礼部办理夏爱卿的一干封赏事宜,大将军加何种尊讳由内阁商议,至于大都督之职,就交给兵部办理”
夏天南轻轻一笑,拱手道:“臣谢主隆恩!”
他看了看一旁的杨嗣昌,眼珠一转,又道:“臣有个不情之请,请陛下考虑。”
朱慈烺无力地说:“夏爱卿有什么请求,但说无妨。”
“杨嗣昌虽然不适合兵部尚书一职,但终究是前朝重臣,能力还是有的,只要放到合适的位置即可。现任礼部尚书吴宗达大学士年事已高,操劳封赏事宜未免强人所难,臣提议将杨嗣昌降级使用,擢礼部侍郎,具体操办此事。”
众人哗然,堂堂兵部尚书,降级为侍郎不说,还要亲手操办对头封爵的礼仪流程,这简直是赤裸裸的羞辱啊。
就在所有人以为杨嗣昌会拍案而起,请辞乞骸骨的时候,杨嗣昌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对朱慈烺说:“臣愿意为礼部侍郎,具体操办此事。”
众人又是一阵唏嘘,忍辱负重到这地步,杨嗣昌也真够坚强的。
见杨嗣昌本人都同意了,朱慈烺也没什么好说的,他摆摆手:“那就这么办。登基大典和平南侯封爵事宜,都交给礼部,由杨爱卿主办。今日便到此为止,后续事宜,留待下次朝会再议。”
第七百四十章 征虏大将军()
? 朝会结束后,所有人怀着不同的心情散去。
夏天南一派显然是最大的赢家。他本人拟封爵国公,加大都督入朝参政,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军政一把抓,成了真真切切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站在了大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温体仁继续稳坐首辅之位,成为夏天南朝中最得力的助手;方正化升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并提督东厂,虽然没有在朝堂上提及,但是这种人事安排不需要经过廷议,直接由皇帝下旨即可,已经是板上钉钉了,等于为夏天南在宫内安插了帮手,还掌握了特务机关;陈新甲这个新鲜出炉的兵部尚书虽然不算嫡系,但是靠拢的势头非常明显,等于阵营中有增添一大助力。如此一来,军、政、特都抓在手中,夏天南的实际权力比皇帝还要大。
其余人的心情就不怎么好了。朱慈烺兴致勃勃而来,扫兴而归;杨嗣昌从云端被打落尘埃,一落千丈;没有被波及的文武百官心里也不好受,往常皇帝都不能彻底拿捏住他们这些臣子,可是枪杆子在手的平南侯大有一手遮天的势头,以后他们的日子都不好过了。
夏天南自然不会顾及这些人的感受,他笑眯眯地与温体仁等人并肩往外走,一路上顺便商议接下来的安排——现在他羽翼丰满,大权在握,自然不需要忌讳什么了,就算公开和温体仁的同盟关系,也不怕任何人进谗言——事实也如他所料,他们这一行人大喇喇并行,其余的大臣都避得远远的,不敢靠近,连指指点点都不敢。只有陈新甲以平南侯一系的人自居,不顾其他人的目光,腆着脸加入了这一行之中。
他对温体仁说:“阁老,咱们的目标基本都实现了,只剩下一些枝节问题,不如趁热打铁一并解决了。东厂已经落入了方正化手中,锦衣卫我也不想放过。我这次出征,把琼州几个部下也带来京城了,其中有一个叫周国新的,是前锦衣卫广州百户,忠心能干,这次我想让他一步到位,直接执掌锦衣卫。”
温体仁斟酌了一番,谨慎地劝道:“锦衣卫是天子亲军,虽然地位不如以前,但还是非常重要的所在。按常理来说,外臣是无法染指的。不过现在情况特殊,天子势弱,平南侯想要插手,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让一个外省的百户执掌京城锦衣卫,未免也太耸人听闻。不如听老夫一句劝,不要急于求成,至少表面上还是给天子一些脸面”
夏天南想了想,说:“阁老说得也有道理,咱们吃相不能太难看。要不这样,让周百户调入京城锦衣卫任指挥佥事或者镇抚使,过渡一下,指挥使的位置就让前任千户卫忠来坐——这个卫千户被我捉去琼州打磨一番,还算听话,比起骆养性等人好掌控些。”
温体仁松了一口气:“这样就好多了。卫忠既然是锦衣卫十四千户之一,资历摆在那,连升四级虽然太快,总好过一个外地百户一步登天。骆养性是先帝的人,确实也不适合继续呆在指挥使的位置上,找个由头打发去养老便是。”
两人三言两语就决定了锦衣卫指挥使的去留,以及新任指挥使的人选,看起来轻描淡写,可是被跟在后面的陈新甲听见了,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骇浪,下巴都合不上了——厂卫历来是皇帝手中的禁脔,也是对付百官的利器,其人事任免,外臣绝对无法染指,可是在平南侯眼里,就跟吃饭喝水一样简单,由此可见,这位平南侯的强势到了何种地步。陈新甲不由庆幸万分,幸好自己把赌注都压在了平南侯身上,这一把算是押对了,将来的仕途定然前程似锦。
夏天南说完了锦衣卫的安排,想起了另一件事,转头搜寻:“兵部的新尚书呢?”
陈新甲三步并作两步,小跑着上前,低头哈腰说:“新甲在此,平南侯有何吩咐?”
夏天南看见他这副小受的模样,笑了笑,说:“虽然任命还没下来,但是兵部的事情你要先担起来。既然陛下信任我,让我总督天下兵马,那么各地的军队就要接受我的统一改编和安排,其中的细节问题,咱们去你衙门详谈。”
陈新甲眉开眼笑,平南侯下了朝就找他商议要事,说明已经接纳了他,自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办好这份差使。他恭恭敬敬伸手一迎:“请平南侯移步兵部衙门,下官把各职司的主官都集中起来听平南侯训话。”
“呵呵,训话可不敢当,兵部是咱们武将的上司,陈部堂这话折煞我也。”
温体仁见夏天南要去兵部,便说:“那老夫就去内阁,召集同仁,把平南侯的大将军尊讳和职司都定下来。”
夏天南拱手道:“就仰仗阁老了。”
一行人在金銮殿外广场分道扬镳,夏天南带着陈新甲去了兵部,温体仁便顺道去往内阁。
到了内阁之后,温体仁命人去请其他的大学士。过了没多久,几位内阁成员先后赶到。这些人都是人精,知道肯定会召集他们,散朝之后便在殿外徘徊,没有直接出宫。
温体仁已经撕去伪装,亮明了与夏天南的关系,也不废话,直奔主题:“散朝之后再请诸位前来,是要辛苦诸位,把陛下交代的事情敲定。”
王应熊是温体仁的人,率先说:“为国事操劳,何苦之有?是为了平南侯以大将军总督天下兵马的事情吧?虽然此事从无先例,但也不难,不过先要把尊讳定下来。”
虽然尊讳、名号只是个形式,但平南侯如此强势,众人不敢轻视,个个绞尽脑汁想了起来。
钱士升试探着说:“不如叫镇远或者平远如何?”
温体仁直接否定:“这些都是四品将军常用的名号,如何配得上平南侯。”
吴宗达慢吞吞地说:“本朝开国时倒是有过大将军,不过并非常设,现在不过是把临时的差使固定下来,并扩大了领兵之权,不如就沿用如何?”
温体仁问:“真是惭愧,本官不记得开国时大将军有何尊讳了,吴阁老可还记得?”
“本朝开国元勋徐达、常遇春等人曾担任过此职——唤做征虏大将军!”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