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古色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第3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剑灿行└簧稀!�

    “一个急行军下来,浑身骨头就没有一根不疼的。而且这眼神,也越来越不济了。我想了想,像我这么大年纪的,留在队伍里面只会拖累部队。还是下地方工作,这样至少稳定一些。不用跟着部队东跑西颠的,担心把我这把老骨头给颠散了架。”

    “说实在的,自从参加革命后,跟着部队东征西讨这么多年,也做了半辈子的饭,我也是真的有些做够了。我年纪大了,又基本上没有啥文化。就那几个斗大的字,还是到了队伍上才学的。在队伍上,也干不了别的。还是下地方,更适合我一些。”

    听到老班长要下部队的话,李子元可是下了一大跳,连忙道:“老班长,这干的好好的,您怎么突然想起下地方了?您要是不愿意干这个司务长,实在是不愿意做饭,咱们可以考虑给您调整一下位置吗,干嘛非要转业离开部队?”

    “这可不行,您的年纪虽大,可也是经验老道。您的那双眼睛看问题之准,我们这些年轻人谁能比得上?我们这些人的确岁数比您都要小,可在很多事情上,我们也都缺乏经验。您现在可是我们的主心骨,我这个年轻人还指望着您在后边给我把舵呢。”

    “老班长,这不是您拖累不拖累部队的事情,是我们有没有拖累您的事情。老班长,我希望您能留下来,在委屈几年。等我们这些人,真正的成长起来。如果您还坚持离开的话,再走好不好?”

    对于李子元的劝说,老班长却是摇了摇头道:“你们都是雪山顶上的雄鹰,将来注定会飞的更高,那里还用得着我这样一个老货去扶持你们。李子元,你小子的心思我明白,你的这番情意我心里有数。”

    “你小子一直都拿我当长辈看,这一点我不是不清楚。其实要说我舍得部队,那是一个瞎话。跟着部队十多年了,这部队就像我一个家一样,那里说离开就能离开的?但你小子也要知道,真的是岁月不饶人那。人上岁数了,是真不服老不行了。”

    “这次反扫荡外围作战回来,我整整在炕上躺了一天成才勉强缓过劲来,到现在还腰酸腿疼,连直腰都费事。当初三过雪山、草地时候留下的腿病也犯了,肿的快要连裤子都穿不上了。”

    “要是在折腾几年下去,我可就真的看不到全国革命胜利的那一天了。小李子,你从参加红军以后是我看着长大的。我这个年龄做你爹那是有些说瞎话,可做你叔叔还是够格的。今天,我就倚老卖老一下,我这个当叔叔的求你行不行?”

    老班长口气越是放低,李子元越是感觉到他要下地方这个事有些不对。这个时候的确军队与地方之间,在工作性质定性上没有后世区别那么大,工作范围定义上也不是那么的清晰。除了野战部队之外,大部分地方军队与地方干部流动上也是相当宽松的。

    甚至很多地方,为了加大发展速度和根据地建设力度,实行了党政军一元化领导。军分区政委兼任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兼任县大队政委,县大队长一般都兼任县长。可以说在地委一级机关,基本上是与军分区这种军事斗争机关是一套人马。

    就像当初李子元到壶北的时候,地委和军分区就曾经让他兼任壶北县委书记。只是因为他的年纪实在太轻了,实施党政军一元化领导让有些领导不放心。在分区甚至上级机关,有一些争议才没有定下来。

    李子元自己又死活不干,甚至先斩后奏的将刘雁来推了上去。李子元自身的经历,都足以说明这个时候军队与地方干部之间的界线,并不像几十年后那么的清晰和明确。地方干部进入军队,由于性质上的根本区别倒是不算多,而且多是在政工方面兼职为主。

    毕竟你不能要求一个从村长干到县委书记,但是一天战场都没有上过的干部,去指挥一场营一级的战斗。搞不好这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的老兄,自己就先把自己给吓死了。反扫荡指挥群众坚壁清野、跑反,与真枪真弹的作战那是两码回事。

    但军队干部到地方,却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开辟新根据地的时候,先行者都是军队的干部。一手抓打仗、一手抓发动群众,这是这支军队的传统。军队干部调到地方工作,到也不算是很稀奇,甚至可以说是普遍的现象。

    不过李子元总觉得,老班长这次申请下地方,总是有些那里不对劲。李子元想了一下后道:“老班长,您坚持要求下地方工作,是不是因为老董的原因?我知道你们两个之间,之前多少有些不痛快。”

    “可您也不能因为这么一点事,就非要离开部队吧。这些事情毕竟都已经过去了,咱们还得向前看不是吗?您的资格老,觉悟也应该更高不是吗?咱们八路军,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才是。

    “您要是实在不合适,我去和上级汇报,将您的级别提到副营。正好,我这里还缺一个政治处副主任。您的资历和资格都足够了,当一个政治处副主任,我看绝对没有什么问题的。您当这个副主任,也正好帮我好好的把握干部的选拔。”

    “再说您才四十出头,那里岁数大了?身体有问题,咱们可以治疗吗?您要是不愿意去军区医院,这不上级给咱们派下来一个医生吗。还有,您要是实在吃不消,以后行军给您配上一匹牲口,大不了我把我的那匹马给您使用。”

    对于李子元的劝说,老班长眼睛一瞪道:“李子元,你个狗日的,咋就说不通呢。我一个连级的司务长,团部党支部书记还是挂名的。你小子给我配牲口,这传出去像什么话?老子是资格老,可老子也不能到处摆老资格,你小子少往我身上泼脏水啊。”

    “再说,我要下地方和那个家伙有什么关系?他是他、我是我,就过去那点屁事,还值得我挂着不忘?别说他董平,就是他的那位老总,也没有这个资格。还有,政治处那个地方是我去的吗?”

    “那是书生的地盘,我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大老粗去那种地方工作,你小子诚心看我笑话不是?你见过那个部队的政治处主任,张嘴、闭嘴狗日的、老子的?老子肚子有几两油,自己还是知道的。”

    “你小子少在那里把我往火坑里面推啊。逼急眼了,别看你小子是团长,可老子还是照样拿烟袋锅子抽你。团长,我自己的那点能水我自己知道。要不然,你当我真的愿意做这半辈子饭那。”

    “看看自己当年带的兵,现在都是旅级干部了,可自己还是一个炊事班长,你当我自己心里面舒服啊。可咱自己知道,自己就那点能水。这个人得把自己的位置摆正不是?咱们是当兵的,要是位置摆不正,没有那个能水都想着往上爬,这要害死多少人?”

第五百一十七章 老班长的身世() 
说到这里,老班长撕开李子元放到自己面前的那包老刀牌香烟,点上一颗道:“李子元,你是我看着从一个孩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你这个当年的毛头小子,现在都当上团长了,我只有替你高兴。”

    “我也知道,你还有王诚,还有分区司令员。你们一口一个老班长,那是没有忘了我这个老货,还惦记着当年一起战斗的情谊。别看你老叔我张嘴、闭嘴狗日的,可这心里面明镜着呢。”

    “其实我要下地方,也不是在你这里才有的念头。之前在军分区,实际上就有了一些想法。只不过在分区的时候比较安稳一些,至少在上级机关还是比较消停的,下地方的想法还没有那么强烈。”

    “到了你这里,看到你小子这团长当的挺好,你老叔是真的感觉到岁数大了。我就琢磨着,是不是到了该走的时候了。上战场,我是真的没有那个力气了。留在部队里面,只能给部队添累赘。”

    “我就想着下地方工作,给你们经营好一片后方。等你们结婚了,让老婆孩子有个安稳的后方。你们在前方冲杀的时候,你们的妻儿留在我这里,你们可以后顾无忧。你们累了,回来有一个歇脚的地方。老叔岁数大了,也不想当啥大官,心里面现在就这么一点念头。”

    “李子元、李大团长、五少爷,你就放我走吧。我也知道你舍不得,可岁月不饶人那,人总归得服老不是吗?我下地方,也算是给部队减轻一点负担。你也就别折腾我这把老胳膊、老腿了,你小子都当团长了,也不能让我给你当一辈子保姆吧。”

    前边的两个称呼,李子元倒是无所谓。但后边的五少爷,却是让李子元眉头皱的死死的,看着面前的老班长。他一时有些搞不明白,这位在鄂豫皖时期就参加红军的老班长,跟自己之前有什么渊源。

    这个五少爷虽说在老家那边按照年龄,自己的确排行第五。可因为自己这个便宜少爷没有人看得起,也没有人这么称呼自己。就是家里的那些家丁,都没有人会这么称呼自己。五少爷,这个称呼真的太陌生了。

    等到自己参加红军以后,更是没有人会这么称呼。老班长虽然是四川人,但是在鄂豫皖时期就参加了红军,自己两个人应该没有什么交集。他怎么会冒出这么一个称呼来?这不可能,自己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在那个家中应该没有见到过他。

    李子元很清楚,能有这样称呼的只能是自己那个家里面,或是与那个家有一定渊源的人。可就算是自己在那个家那两年深居简出,但李子元可以肯定,自己与这位老班长之间,不可能有什么交集。

    除非自己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这个老班长曾经见过自己。但这可能吗?这个时代的四川人,除了那些知识分子之外,出川求生的人并不多。尤其是自己原来那个家,所在的还是很富裕的县,外出谋生的人更少了,当然除了那些被抓了壮丁的川军士兵之外。

    见到李子元听完自己说这番话之后,眉头突然皱了起来。也知道自己之前的话,有些失言的老班长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该说的都说出来。看着李子元紧皱的眉头,老班长沉吟一下后道:“你小子别瞎想,我叫你五少爷是因为对你出身知根知底而已。”

    “这其实也没有啥稀奇,我早些年在出川之前不仅认识你,还我认识你娘。今儿既然已经说了一些原本不应该让你知道的事情,那也就没有啥可隐瞒的了。我是长工不假,可我是谁你家的长工你还不知道吧。”

    “其实,我原本就是你家的长工。至于这些年。我一直没有返回四川,是因为两件事情。一个是你爹让我伺候你最小的叔叔去北平读书,你爹在他们家排行是老大,下面一共有六个弟弟,这个是最小的一个。”

    “说是你叔叔,实际上你爹一直都当儿子养的。你这个比你大哥只大三岁的叔叔,甚至比你们李家的长子,在你爹的眼里面还受宠。这个家伙在家的时候,被你爹给惯坏了,到了外地也不知道收敛。”

    “放着四川的学校不读,非要去北平读书,说是四川呆够了,要出去转悠、转悠。你那个爹倒也要啥给啥,他要出川读书也就顺着他。反正他肚子里面的那点墨水,也考不上正经学校。北平有私立学校,让他去那里也算是一个选择,反正你家也不差钱。”

    “结果那个狗日的家伙,到了北平去学校报到之后,整天的也不上学,就花天酒地。不是舞厅,就是去八大胡同。他也不看看北平啥地方,你们家在四川可以称王称霸,到了北平就是一个乡下人。”

    “你爹当时在川军是一个师长,可他的那个人比枪多的师长,在四川也许还能算是一个人物。到了到处都是财大气粗的奉军或是晋绥军,再不就是北洋军的北平,连个狗屁都算不上。你那个叔叔到了北平,整日里张牙舞爪的又不知道收敛。”

    “结果你那个叔叔在舞厅跟人家争舞女的时候,跟人家起了冲突。从舞厅回来的时候,让人给堵到半路上活活打死。打死他的那个人,听说是一个奉军师长的儿子。你爹在四川是山高路远,可奉军就在北平边上,更何况当时奉军已经入关。”

    “再加上当时北平乱套,整天又是国民军,又是晋绥军和奉军的。一个四川土包子被打死,谁管你的那些事情。没办法,我去给你叔叔收敛了。时局混乱又没有办法运回去,只能托四川老乡找了一块地埋了。”

    “埋完你的那位叔叔后,我根本就不敢回四川。你那个爹别看兵带的不咋地,可在家里面还讲究什么军法治家。你叔叔的死尽管怨不得我,可我回去非倒霉不可。搞不好,被活活打死都有可能。”

    “你那个混账叔叔这件事情,他不找个发泄口可能吗?更何况,我连棺材都没有运回去。这也是我从董平那里跑掉之后,即不敢回四川,也不敢去其他地方,就在湖北境内到处讨生活的原因。湖北虽说不是四川,可毕竟离着四川近一些。”

    “还有一件事,就是因为你娘。你娘在你家是丫环,我在你家是长工。不仅在一户人家里面扛活,我们俩还是真正的老乡,都是一个村子里面出来的,打小也都认识。你娘虽说长相一般,性格却是很温柔。”

    “在一户人家里面扛活,又算得上是青梅竹马,我们两个一来二去也就有点意思。我在你家拼命的干活,想要积攒一点钱,把你娘赎出去。你娘是签了卖身契的,跟我是不一样的。我要娶你娘,没有钱赎回卖身契是不行的。”

    “结果,没想到你爹那个老混蛋根本就不是人。借着酒劲占有了你娘,结果你娘有了你,成了姨太太,我就算再忘不了也没有办法。也只能默默的看着你娘,不敢再有一丝一毫的想法。可当时看着你娘受的那些委屈,我真的想一刀杀了你爹。”

    “只是你家家大势大,你爹身边的护卫都是老兵,也是他的铁杆心腹。我一个干活的长工,那有那个本事。我当年参加红军的原因,就是想着有朝一日跟着红军杀回四川去,将你娘给解救出来。”

    “只是等到这个愿望实现的时候,你娘却是已经没有了。你小子当初参加红军的时候,我一眼就认出你是谁了,我只是一直都没有说而已。你其实长的不太像你娘,你的眉眼几乎跟你那个爹一模一样。别看他的儿子、女儿一大帮,你是长的最像他的那一个。”

    “当时见到你,我就以为见到你爹了。说句你不爱听的话,要不是咱们部队有纪律,受了这么多年的教育。要不是你是你娘的儿子,是她留下的唯一一条血脉,我当时就把你给搞死了。”

    “不用多,你小子参军的时候隐瞒身世,咱们那个县除了你我,也没有人参加红军。所以你的真正身世别人不知道,可我还是清楚的。当时我只要和保卫局的人说一下,你的脑袋就要掉的。”

    “一个有名大地主,前军阀的儿子参加红军,究竟是什么目的?这个结果,不用我多说你也清楚。尽管当时我也不知道你这个五少爷,为什么要参加红军。可我知道,只要我和保卫局的人说一声,我至少可以拔出心中的那根刺。”

    “可我自己也知道不能这么干,部队有严格的纪律要求。参加红军那么多年,受了那么多年的教育,该懂得的道理我还是明白的。恨归恨,可咱不能泄私愤不是。尤其是你还参加了红军,我就更不能下手了。”

    “就算看在你娘的份上,我也得让你活下来。要不然,你小子过草地的时候,就算王诚在怎么照顾你,没有我帮衬着,你小子也走不出草地。你当你的那件羊皮袄,还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