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壮汉一直用手敲打着太阳穴,似乎在拼命思索着卓然刚才提到的话。但是却怎么也想不明白似的。
卓然立刻又说道:“你是在天池峰见到她们吗?你是天池宗的侍从吧,要不然你怎么可能知道她们呢?”
这个道理很简单,冰箱和柳叶青都是天池宗核心的人物。小白是冰霜的侍女,即便是京城,冰霜也是深居简出。而外人很少有人知道她的身份,除非是天池宗开设在京城的天外天的常客,才有可能知道天外天的掌柜居然是如此绝色的美女。
除了天外天之外,那就只有天池宗宗主所在地天池峰。冰霜会时常回去,要见她的曾祖父。而柳叶青则最常在的就是天池峰,因为她是天池宗的长老,护卫在宗主身边。
这壮汉或许就是天池宗宗主所在的天池峰的侍从,甚至是某个头目。所以才有机会认识她们,也才能如此准确的说出他们三个的名字。而把她们三个名字合在一起,恐怕也只有后面见到她们,才会如此称呼。
天池宗土崩瓦解之后,天池宗的教从树倒弥孙散,各奔前程。也许这位教从逐渐就沦落成了有工就打工,没工作就成了流浪乞讨的流浪汉了,流落到了京城。
卓然越想这种可能性越大。焦急的又说道:“你是在哪见到她们的?我是她们的朋友,我一直在找她们。如果你真的见到她们,请你一定要告诉我,我要找到她们,我很担心她们的安全。你明白我说的话吗?”
壮汉慢慢停止了捶打脑袋,缓缓抬起头来盯着卓然。卓然也望着他的眼睛,而这一刻,卓然心头一下沉了下去。因为他又看见了这壮汉平时惯常的那种呆滞的眼神,他看着你,但是目光却不在你的身上,而是穿透你看向身后的虚无缥缈。不知道他眼神迷离的正在望着什么,这是一种失神的眼神。
他重新又进入了木僵状态,大部分日子他都处于这种状态。看来院判决说的没错,的的确确需要一些时间来让他慢慢恢复了,不能着急。
卓然决定每天抽些时间过来跟他说说话,只有说话,才能够了解到他心中的想法。
卓然将伺候他的几个侍从叫了进来,说道:“你们几个听着,必须时刻不停的守在他身边。他说的任何话,任何事,只要能听清楚都要写在纸上。我每天回来,你们要把每天的记录交给我。并且把他当时说这话,所处的位置,遇到的场景,当时是怎么说的?完整无误的描述给我听。这件事非常重要,你们做好了我会赏赐。但是如果忽略了,我要处罚的。”
几个侍从赶紧躬身答应。
卓然站起身。又跟壮汉说了几句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卓然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刚到门口,门房便赶紧过来禀报,说道:“老爷,登闻鼓院苏轼苏大人留了一封拜帖,邀你到汴梁河酒家饮酒呢!就是今晚。”
说着,将拜帖递了过去。
卓然接过看一看,果然是苏轼留的。上面写的是自己明天就要离开京城,赶赴湖州赴任,是刚刚得到的消息。甚至要求即刻离京,所以事先都没有任何征兆,也来不及跟朋友辞行。想着跟卓然是同僚,又得到卓然多次的帮助。明天之前也就约了卓然到东京汴梁河边去饮酒辞别。
卓然心头咯噔一下。湖州这个词对卓然来说太熟悉了,因为穿越前他很喜欢苏轼,也知道苏轼人生大起大落。在晚年遭受不公平待遇,差点连命都丢了,起源就是湖州。
而现在难道已经到了他开始倒霉的时候了吗?具体时间他已经想不起来了。不过自己的小孩都已经好几岁了,自己穿越到宋朝来也差不多有将近十年了,人已经到了而立之年。或许的确一些纷杂的事情,总有它到来的时候。
而此刻京城新政和旧党,两派党派之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王安石已经第二次被罢相。卓然不关心朝政,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改变。
这种历史的车轮,总是按照历史的轨迹往前走的。自己虽然来自于未来,预测到了历史的走向,要想去改变历史,也是根本不可能的。历史即便绕一个弯,还是会回到它的轨迹上。与其如此白费劲,不如顺应历史,做一个观客。
所以卓然对于新党旧党之争从不参与。当然,有时候他的案子免不了会被新党和旧党利用,成为相互攻击的手段。这之前就曾经发生过好几起,把卓然也整的心力憔悴。从那以后他就更加小心,遇到这种案子虽然不得已,还是要接手侦破。但是心头也开始有些坦然了。
而现在自己的同窗好友,也是自己穿越前最敬佩的古代诗人之一,苏轼就开始倒霉了。卓然很想帮他一把,他知道苏轼最终会化险为夷,不会丢了性命,但是倒霉是倒霉定了。
卓然想尝试着,看看能否阻止或者减缓,或者稍稍改变历史上对苏轼的不公平待遇,能够让他生活好过些。于是卓然立刻吩咐备马,带着贴身丫鬟小青出发,前往东京汴梁河边的酒楼。
小青已经被传到自己家里来了,成了他身边的贴身丫鬟。而郭帅则主要伺候老太爷去了。小青自从跟了卓然,心情格外舒畅。因为她知道卓然就是她心中的恋人,更是心情欢畅。
坐在马车中,她对卓然说道:“我听说是登闻鼓院的大学士苏轼苏老爷请你去赴宴,是吗?”
卓然点头说道:“是呀!对了,有个消息关于你们家小姐的。但是现在只得到了一个开头,还不知道你们小姐具体在什么地方?”
卓然便把关于壮汉的事给小青说了一遍。小青一听,果然十分高兴,说道:“太好了,终于有了姑娘的下落。虽然还不准确知道,但是以少爷的本事,最终一定能找出姑娘的下落的。”
卓然点点头说:“太医院的院判跟我说了,这种病一时半会儿是好不了的。所以让我不要着急,得慢慢调理。因此恐怕要准确知道你们姑娘的下落,还需要一些时日。但愿这些时间里,在太医院太医的精心调理之下,那壮汉能够渐渐的恢复意识。”
第1598章 洗耳恭听()
“我怀疑他就是宗的教从,曾经见过你们姑娘和柳长老她们。什么时候有时间我带你去辨认一下,看你能不能认出他来?如果能搞清他的身份,或许能够帮助我们。弄明白他来自于哪里?曾经去过什么地方?”
“这样即便他还没有恢复意识,也能大致推测出他见到你们姑娘的地方。从而锁定一个范围,在确定范围之后再加以寻找,可能会更准确一些,更有希望找到你们姑娘。”
小青连连点头,点头说道:“要是能够让他恢复记忆是最好不过的。就算恢复不了,如果能够从他嘴中探听到一些有用的线索。以少爷您的本事,最终也能够找到姑娘的下落的。”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便以少爷您的聪明才智,要想没有任何线索就找到一个人,那也是不可能的。现如今有一些线索了,那可真是太好了。”
卓然说道:“正是如此。”
说话间,他们的马车已经到了东京汴梁河边。
卓然按照拜贴上的所说,径直来到了一间阁楼,这是临江边的一个雅间。店小二将他领到这里时便告退了。小青守在门外,随时听候传唤。
卓然推门进去,便看见苏轼背着双手站在窗边,窗户大开着。滚滚的汴梁河从眼前流过,一艘艘的帆船来往如梭,一派热闹景象。虽然已经日近黄昏,却趁着最后的光亮忙碌着。
听到脚步声,苏轼转过身来,瞧见卓然,脸上浅浅的浮起了一抹笑容。说道:“你来了,快坐吧。”
卓然已经从他的脸上浮现出来的那一抹笑,看出来了他的淡淡的惆怅。看来被外调为官,对他来说是一次打击。他虽然从地方就做了官到京城来的,现在又从京城到地方去做官。在宋朝有一种规矩,或者是约定俗成的一种认识,在京城为官,皇帝身边,天子脚下,那是为官的荣耀。
所以京官虽然比地方官在钱财方面会少许多,但是却高贵荣耀的多。因为宋朝的官员薪酬待遇都非常丰厚,所以到京朝为官,日子也是过得异常悠闲,根本不用为生活窘迫而担忧。却很在乎所处的位置,能够追随在皇帝身边,那才是最大的荣耀。
因此官员们都是以在京城为官为荣。而在地方任官,则觉得不受恩宠,又感到失落。所以如果从地方主政一方的官员调到京城,哪怕做一个有职无权的散官,其实对很多官员来说也是很高兴的,因为到了天子脚下。
但是从京城调到地方去为官,哪怕是主政一方,很多人都感觉到政治上遭到了挫折。这一点即便是大文豪苏轼,也同样如此。
卓然笑了笑说:“怎么样?老同学,外调为官心里不高兴吧。”
“是呀!我这个臭毛病,看不惯的事忍不住就要说。甚至不管是当面还是背面,甚至于别人都变了脸色,我还是没感觉得到。我的毛病我知道,但是我没想到我的毛病会让我被贬出京城,我不知道是谁在后面动了手脚?我也不想去知道。”
“因为即便要怪也只能怪我自己给人家把柄。若没有这些把柄,自然就不会有人在后面动手脚了。这就是常言所说的,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吧!我想我就是一个有缝的蛋,而且这缝隙还大得多,那只苍蝇闭着眼睛都能找到。”
卓然笑了笑说:“所以这次只能如此了。你本来就是地方上来的,在地方为官实际上也不错。天高皇帝远,不必为朝堂之上,新党旧党的无穷无尽的纷争而影响了心情。”
“话是这么说,我也是这么宽慰自己。可是心里就总觉得不得劲,满腹的抱负似乎只能游离于山水了。”
两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开始举杯喝了起来。卓然四下看了看,玩笑道:“你不会真的只请了我一个人吧?”
“满朝文武,能让我苏轼跟他推杯换盏聊天的人不多。仅有的几个要么不在身边,要么我不想连累人家。我知道我这个人不受待见,一个倒霉蛋,谁沾到谁倒霉。”
“不过我知道你不在乎,而且家父跟你也是好友。家父临终前就说过,你是一个值得深交的人。而且他说你也是一个福将,让我不管任何情况下,都要与你多多来往,对我的未来前途命运都是有莫大帮助的。”
卓然不禁愕然,心想苏轼的父亲莫非也是穿越过来的,连自己之前来之前在车上的想法居然也可以和他不谋而合,还真是了得的一个人,想到这里,之前有些替苏轼的惆怅,也消散了不少,不禁低笑两声,没有说话。
“我不知道家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和看法?但我相信他的眼光,我的才学是他一手教出来的。家父虽然早年不怎么用功,但是后来大器晚成,家父的眼光是不会错的,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所以我想家父的话还是有道理的,明天就要走了,不知何时才能相见。你又是个好酒之客,跟我一样。所以把你叫来咱们畅饮一番,聊聊天,说说话。”
卓然一听,很是感慨。拱手说道:“多谢令尊大人如此抬爱。”
两人闲聊了一会儿,渐渐的聊到了正题上。一边喝酒一边说话,渐渐的也都有些有了些醉意,这话题也就敞开了。酒可以解忧,也可以让人变得大胆,没喝之前不敢说的话,喝了酒什么都敢说。
卓然说着说着,就说道变法上去了。看来他对变法的牢骚还着实不少,他又是一个嫉恶如仇的人。虽然新法在卓然眼中,根本不算什么恶事。但是在苏轼的眼中,却是祸国殃民的坏事,是不惜口舌加以批驳的恶事。言词也渐渐激烈起来,列出了新法种种的弊端,和种种祸害百姓的事实。
卓然并不是嘴巴上直接的开口骂人,而是言词程序有理有据,很多都有事实依据的。这些事实皆来自于他在各地的朋友书信中所说的场景,也有他在地方为官时了解到的。更多的是他在登闻鼓院当院判的时候,接待各地上访的群众了解到的。
到登闻鼓院来上访的鸣冤叫屈的这些人,其中相当一部分都是因为新法受到了不公平待遇。所以来告御状。
当然,登闻鼓院更多只是一个形式上的象征。真正这些案子能够到皇帝手里的寥寥无几。除非是哪些大臣有心而为之,借着登闻鼓闻这个渠道,借着百姓的口来想让皇帝知道一些事实。才会把这些东西传递到皇帝那去的。
卓然没有跟着他发牢骚,他也知道苏轼根本不需要一个跟着他发牢骚的人。他只需要一个听众,他有太多的心里话想说,又不可能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自言自语,那他没有感觉了。必须找一个听众,而这个听众又要是信得过的。
因为他的很多话是针对朝政,是针对皇上鼎力支持的新法的。甚至在文字狱十分昌盛的古代,即便是文坛很昌盛的宋朝,也是免不了的要招来祸事的。
苏轼是当代文豪,又在朝堂为官多年,如何不知道祸从口出的浅显的道理。因此这才只叫了卓然一个人听他发牢骚。他知道卓然不会出卖他,是他父亲临终前再三叮嘱,说可以深交信得过的人。
一坛酒喝去了大半,卓然没有劝解。卓然知道,自己任何的劝解都只会分生两个人的关系,因为他已经听出,苏轼在心头对新法刻骨铭心的厌恶。这种厌恶并不是针对王安石,而是针对变法本身。更准确的说,不是变法的制度设计,而是变法的实施结果。
有些人初衷是好的,可是效果实施并不如人意。甚至相反,会招来别人的厌恶,即便是他的初衷是好的。即便这个人也是好的,现在苏轼就这样。
当他们把一坛酒喝去了大半,卓然眼见苏轼都有些醉眼迷离了。卓然听他牢骚发的差不多了,颠来倒去已经开始重复,于是开始想该如何劝解他,让他知道自己心头的想法,让他知道此行可能面临的可怕后果。
卓然还没想好如何开口,苏轼终于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唠唠叨叨,终于停了下来。眯着一双醉眼瞧着卓然说道:“我废话连篇,说了半天了,也该你说说。我知道你不想掺和新党和旧党之间的这些纷争,甚至也从来没听过你任何只言片语对新法的评价。”
“我今天也不指望你对新法跟我一样臭骂一通,要不咱们就说说别的吧。说说兄弟情义,说说山水田园,江湖趣事心胸开阔些。不至于晚上做梦还梦到满腹牢骚。”
卓然便微微点点头,说道:“我还真有些想法想跟你说说。”
“你说临别赠言,让我好好干。不辜负官家的器重,不辜负湖州百姓期待,这些话都不用说了。不过我也知道你不会这么虚情假意说这些的。你听了我半天,现在才开口的话,一定是金玉良言。我会认真听,定牢牢的记在心中。”
卓然笑了笑说:“也算不得是什么金玉良言,只不过是一个建议。”
“你说,我洗耳恭听。”
“你这次到湖州去,一定会到任之后,上奏谢恩,感谢皇上对你的器重。对吧。”
“那是当然,任何官员到任都要做的,这是惯例。不过你让我不做这件事吗?”
卓然瞧着他说道:“如果我说是,你会答应吗?”
第1599章 彩霞满天()
苏轼摇头说:“不行。虽然我的确对这次外调为官心怀不满,满腹牢骚。我觉得是皇上认为我在朝堂说的牢骚话太多,针对新政做了太多的抨击,对新法推行不力。所以把我远远的弄到湖州去,在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