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470章 尚书与国公()
双方都不肯让步,进入了对峙阶段。
接到兵部命令匆匆赶来的是池河营和轮班的卫所军。池河营是南京京营的一个分支,驻扎北城,主要的任务是协助江防、护卫陵寝,由于驻地较近,最先被派过来了。卫所军则是当季轮班协助城防的济川卫——南京共有49个卫所,由兵部管辖,每季轮换入城协助城防。
靖难之变后,南京京营和附近的卫所就从未正儿八经打过仗,虽然地处留都,吃空饷和卫所军逃籍的现象比其他地方要好一些,武器装备也要完备一些,但无法和刚刚打了一个打胜仗的琼海军相比。
琼海军虽然新兵占了多数,可是经历了激烈的求雨山之战后,在精气神上已经发生了蜕变。与池河营和济川卫颇为紧张的兵丁们不同,琼海军士兵举枪而立,没有丝毫紧张或不安,脸上的神情冷峻而镇定,几千人纹丝不动、雅雀无声,像是一群冷酷的机器。
这样的情形给了池河营和济川卫更大的压力。兵丁们紧张,池河营参将和济川卫指挥使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他们奉命前来阻拦对方,可是看这架势,对方随时可能动手,不是闹着玩的。这么近的距离,这么密集的阵列,一旦动起手来,洪武门外只怕要血流成河。
就在这时,几顶软轿匆忙从对面的街道出来,穿过池河营、济川卫的阵列,来到前方。一名绯袍官员率先下轿,来到前方,大声喝问:“吾乃兵部尚书王遴,前方是何人,为何擅闯紫禁城?”
见三巨头之一的兵部尚书到了,刘烨往前走了几步,隔着两排士兵大声回答:“本官是琼海镇平南总兵官刘烨,奉兵部之命赴南直隶剿寇。前几日在江浦县求雨山迎战高迎祥、张献忠联军,大获全胜,生擒闯贼高迎祥,已经押送往京城。战后部下颇多伤亡,想入城诊疗伤兵,没想到守军百般刁难,并且极尽侮辱之能事,本官一气之下,就闯进城来了。”
王遴身后几名侍郎先后下轿,听见刘烨的回答十分不满,纷纷对王遴说:“这人不过是个粗鄙武夫,面对正二品尚书,还自称本官,狂妄至极,而且明明大人站在他面前,还一口一个兵部,也不说明是北京兵部,分明暗讽南京兵部是个摆设,其心可诛。”
王遴伸手制止了他们的议论,淡淡地说:“这些不过是小节,有本事的人,总是比寻常人自负一些,无妨。”
“大人,他的话你也相信?闯贼和张贼的人马号称十万,岂是区区几千人就能取胜的?”
王遴摇了摇头:“生擒高迎祥并且送入京城,这样的弥天大谎没人敢说,没几天就会被拆穿。如果高迎祥真被抓住了,那么打败高、张联军就是真的了,否则闯贼身边有几万大军,怎么可能束手就擒?”
众人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不打败流寇联军,就抓不住高迎祥;如果顺利抓住高迎祥,那么流寇肯定就被击败了,用现代数学的话来解释,二者互为充分且必要条件。
王遴接着分析:“这个总兵虽然悍然带兵入城,但没有纵兵劫掠,说明其虽然狂妄,心里到底还有畏惧之心,不会把事情做到无法收拾的地步。看来其言非虚,大胜之后有些飘飘然,却在城门吃了蹩,恼羞成怒,才做出这样冲动的事情来,一切尚有挽救余地。”
他冲对面喊话:“刘总兵,你所说的事情,本官自会派人核实,如果属实,本官必给你一个交代。但是无论如何,纵兵入城且冲撞宫城乃重罪,念你一时冲动,本官也不追究了,只要带兵退出城外,一切都可以商量。”
刘烨既然带兵入了城,就没打算乖乖地退出去,况且所谓不追究的话只能骗骗小孩子,乃缓兵之计尔,不过是王遴害怕在宫城外动手,毁伤紫禁城,担不起责任罢了。
他笑呵呵地回答:“王尚书大人有大量,不跟我计较,真是感激涕零。既然如此,让我退出城也行,找个地方安置我的伤兵,然后找全城最高明的郎中为他们诊治,等他们的伤养好后,我自然会带人退出南京城。”
王遴脸色一沉,战场受的伤,哪有这么快好,都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伤兵的伤一天不好,他就要一直赖在南京城?这不是偷换概念耍赖吗?
这时,西面通往广场的街道又来了一群兵丁,簇拥着一匹高大的白马,马上有一名四十岁左右的骑士,身披银光闪闪的甲胄,眉目之间颇有英气。这名骑士径直走到王遴面前下马,询问道:“究竟为了何事,这般剑拔弩张?”
王遴行礼道:“下官见过魏国公。”然后长话短说,把事情来龙去脉讲述了一遍。
这人正是世袭罔替的魏国公、太子太保、南京守备徐弘基。他接到兵部的报告后,吓了一大跳,立刻披甲上马,点齐府中亲兵,马不停蹄赶到了洪武门外。
听了介绍,徐弘基眉头皱了起来,摇头道:“王大人未免太宽容了,领兵擅闯南京城,这个口子不能开,如果不予追究,今后什么阿猫阿狗都能领着兵进来转悠,成何体统?”
王遴为难地说:“可是在这里打仗,万一伤到了紫禁城怎么办?”
徐弘基哼了一声:“只怕这厮也不敢动手,否则早就纵兵劫掠了。我已经把振武营也调来了,正在路上,与池河营、济川卫一道*迫他出城!”振武营也是南京京营之一的部队,与池河营、神机营构成了京营的核心。
没过多久,全副武装的振武营业匆忙赶到。加上池河营和济川卫,兵力达到了七千人。
见振武营到达之后,徐弘基底气地十足下令:“结阵,然后喊话,如果一炷香之内不后退,后果自行承担!”
嗓门大的兵丁把徐弘基的话一字不落传到了对面,刘烨呵呵笑道:“这人在兵部尚书面前还趾高气扬的,估计是南京守备勋臣魏国公了。他估计吃定我们了,才会这么强硬。”
他下令道:“做好战斗准备,教一教南京城内守军怎么做人!”
第471章 三巨头齐聚洪武门()
刘烨一开口,徐一凡立刻下令第二团全体步兵进入战斗状态,命令传达到各连、排,士兵们开始装弹,几千人整齐的动作发出一片金属器械撞击的声音,南京守军听到这声音不由得紧张起来——京营也有神机营,他们都知道鸟铳巨大的威力。
徐弘基见对方不仅不后退,还做好了真刀真枪干仗的准备,脸色一沉,策马来到两边阵列之间,亲自喊话:“吾乃南京守备徐弘基,你是琼州总兵对吧?你既然有击败闯贼的大功在手,为何还要行此悖逆之举,自毁前程?要知道,开弓没有回头箭,如果你在洪武门前、紫禁城外选择动手,便与谋逆无异!”
舅爷冷笑道:“感情魏国公也知道我们立下大功,难道朝廷就是如此对待功臣吗?打仗都是咱们武人流血流汗,脑袋别在腰上一刀一枪拼出的功劳,为何随便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羞辱咱们?”
徐弘基是勋臣,魏国公一脉也是大明顶级的将门,第一任魏国公就是大名鼎鼎的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一生战功赫赫,所以比起文人,他对武将有一种天生的亲近感。听到对方一口一个“咱们武人”,便有了一丝同情,一时间不忍心驳斥。
刘烨继续:“凭什么武将天生就低人一等?我打了这样的胜仗尚且被如此对待,何况其他人。试问,即使是一个的江宁兵备道,入城会被守军羞辱吗?他们敢嘲笑一个五品的兵备道吗?但是,一个上不得台面的都司,就敢肆无忌惮地嘲笑羞辱一个正一品总兵官!”
这话其实有些跑题,扯到了文贵武贱的敏感话题上,与现在的境况关系不大。不过徐弘基对这些话感同身受,土木堡之变后,武将的地方一落千丈。他虽然贵为国公,看起来威风八面,但是实际地位很尴尬:论南京官场的实权和威望,他不如户部、兵部尚书;论皇帝的宠信,他不如皇宫出来的镇守太监常昆,也就靠国公的牌子撑撑场面了。城内其他勋贵,没有“南京守备”的光环笼罩,和普通的富贵豪门没什么大的区别,各家子弟整天提笼遛鸟、混吃等死。
徐弘基暗中叹了一口气,这个总兵得不错,今日的事情先不论对错,其城门受辱的遭遇是明末武将地位的一个缩影,明了武将的地位极其低下。虽然悍然领兵入城绝对是错误的决定,但是大胜凯旋的将军不应该被这么对待。原本他以为是哪个地方的愣头青跑到南京城来撒野,可是了解情况后,站在武人的立场,他倒是能理解对方的做法。换做自己的话,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却遭遇冷落和羞辱,只怕也会操刀子上。
他沉默片刻,了一句:“无论如何,这里是洪武门,前面是紫禁城,进一步万劫不复,退一步海阔天空。言已至此,你自己好生掂量着办。”然后策马退回阵中,对王遴,“王大人,这厮不听劝,我该说的都说了,剩下的由你决定。”
王遴心里顿时一万头草尼马奔腾而过,叫你这个守备来是一起风险共担的,你却一句话撂挑子!这么大的政治事件,我一个人怎么做决定?
可是徐弘基是堂堂的国公,他要置身事外,没人能够勉强他,就算事情往糟糕的方向发展,事后他的惩罚无非是扣除俸禄而已。崇祯对待宗室和勋贵是一向是非常优容的,只要他们不争夺政治权力,无论做什么事都不会责罚过重。
但是作为兵部尚书,如果在南京的核心地带爆发武装冲突,难辞其咎,最好的结果也是贬官,从一个正二品大员打落凡尘,这是王遴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
他心里激烈斗争了一番,到底是强硬到底将其逼退,还是采取怀柔的方式以柔克刚?很显然,瞧这个刘总兵混不吝的模样,强行逼退的效果估计不好,连魏国公出马一点用也没有,不如换个思路。
他看了一眼骑在马上一幅事不关己模样的徐弘基,心里哼了一声:既然你魏国公不愿蹚浑水,我也不会往自己一个人身上揽,先把双方的刀子收回去再,只要不打起来,怎么样都行,反正板子不会打在我一个人身上。
主意打定,王遴朗声对刘烨:“刘总兵,你替朝廷立下大功,是大明的功臣,我身为南京兵部尚书,也不愿看到你和朝廷兵戎相见的一幕。只要你愿意下令收兵,一切事情都可以商量。不如大家各自收起兵刃,退后百步,然后我们撤走京营和卫所军,你们停止前行,我下令池河营腾出江北的营地给你们暂时驻扎,再找郎中给贵部的伤兵诊治,其他事情再慢慢商量,你看如何?”
徐弘基睁大了眼睛,盯着王遴。他没想到这个看似迂腐的兵部尚书居然有这样的应变能力和气魄——放弃追究对方带兵入城的罪责可大可,朝廷责怪起来也不好交代,但是总好过在洪武门大打出手。双方都是近万兵力,真要打起来,谁也无法控制事情的走向,如果酿成祸及全城的兵乱,就不是罢官这么简单了,斩首示众、株连宗族都不为过。
这个提议也出乎刘烨的意料,大家摆明车马亮出家伙对峙,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打的架势,没想到对方先认怂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堂堂兵部尚书认怂,还提出了优厚的条件,自己如果还喊打喊杀就有些不讲理了。这仗看样子是打不起来了,想到这里,他心里居然有一些失落。
不过大军才打完仗,能够有合适的地方休整,伤兵能够得到治疗,自然是好事,这也是自己入城的目的。刘烨深吸一口气,回答道:“王大人的提议甚好,便这么办。”
王遴和徐弘基双双松了一口气。在他们的示意下,池河营、振武营、济川卫往后退了百步。琼海军这边也全体往后退了百步。
剑拔弩张的气氛慢慢消失了,就在王遴准备下令池河营和振武营先后撤走时,东面响起了隆隆的脚步声,一大群衣甲鲜明、手持鸟铳的军士来到了广场,一个尖利的声音远远传了过来:“神机营将士听着:给我拿下胆敢擅闯紫禁城的狂徒,他们若敢反抗,以谋逆论处,格杀勿论!”
第472章 睚眦必报()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眼看池河营、振武营、济川卫都要撤走,一场危机马上就要消除,接下来就要进入“讲斤头”(江苏话,讲条件、讨价还价)的阶段,神机营却突然杀过来,气氛重新变得紧张起来。
一个身穿麒麟袍、面白无须的老者乘坐一顶软轿在神机营的簇拥下来到广场中央,下了轿子,四处张望了一番,最后锁定了刘烨所在的方向,厉声道:“就是这些人了,将其拿下,反抗者当场格杀!”
刘烨先是一愣,继而大怒。这个没胡子的老家伙看样子就是隐藏在背后搞事情的大boss——镇守太监常昆了。城门口的牛都司如果说没有常太监的幕后指使,刘烨打死都不会相信。看来自己不讲官面的规矩,没有被阻挡在城外,大摇大摆进了城,这个死太监坐不住了,亲自跳到台前来动手了。
他猜测的一点没错,琼海军渡江前和凯旋后两次被拒之城外,全都是常昆指使。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刘烨和严光等人猜测的那样,为了苏州几百万两银子的生丝。
常昆本来在宫中并不是当红的大太监,无论人脉、资质都很平庸,也没有资格进内书堂读书,后来因为搭上了司礼监大太监曹化淳的路子,以毕生积蓄换来了南京镇守太监的宝座,以他而言,这算是太监生涯的人生巅峰了。为了弥补前期的投入,到了南京之后他拼命捞钱,毫不顾忌吃相是否难看。插手苏州的生丝生意就是他一个重要的捞钱手段,没想到被半路杀出来的刘烨破坏了,还从此垄断了整个生丝的出口,彻底断绝了他染指这个行业的可能。从此,历来睚眦必报的常太监就把刘烨视为死对头。
可是刘烨当时是广东的参将,常昆的势力范围只限于南京一带,对广东鞭长莫及,但是他一直关注着刘烨的一举一动,直到刘烨在江南驱逐倭寇、声名鹊起之后,又被派往安徽剿寇,势必要从南京经过,他觉得自己报复的机会来了。
他指使城门的守军,以种种理由拒绝琼海军入城,还极尽羞辱之能事,就是想恶心一下对方,如果能够激怒对方,一时冲动闹出什么乱子,那就更好不过了。没想到刘烨不仅上钩,而且率军强行入城,危及宫阙,给了他最好的理由,让他喜出望外。得知这个消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召集神机营,点齐兵马,气势汹汹直扑洪武门。
之所以召集神机营,而不是池河营、振武营,是因为神机营与他的关系更密切,指挥起来更顺手。池河营主要是负责守护陵墓的,振武营是选南京各营锐卒及淮安府、扬州府丁壮者充任,人员复杂,调动起来没那么得心应手,而且凡是出现危及南京的动乱,南京守备和兵部尚书都有权调动,存在命令冲突的可能。唯独神机营的器械供应和补充很大程度上仰仗兵仗局,而兵仗局作为宦官的二十四衙署之一,又是镇守太监直管,所以两者之间的关系天然就很紧密。
王遴和徐弘基见常昆突然冒出来充任搅屎棍的角色,气得都想骂娘。本来大家讲得好好的,眼看就要化解这场一触即发的危机,常昆和神机营这一出现,又把事情推回了原来的轨道。
王遴走过去,轻声对常昆说:“常公公,两边已经讲得差不多了,大家各退一步,大事坏小、小事化了。如果硬要动手,恐怕不好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