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龛一时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已经向晋王朝投了诚,却遭残忍拒绝,而石勒听说了王伏都被杀的消息,火速派石虎带着四万人南下讨伐徐龛,徐龛更加恐惧,南北都是敌人,这却如何是好?
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徐龛被迫走一着险棋,把他老婆送给石虎当人质,然后让她详细描述了王伏都被杀的经过,希望能得到石勒的理解。石虎便把事情经过如实报给了石勒,石勒得知之后深表遗憾,也不再提王伏都一事,重新接纳了徐龛。
徐龛死里逃生,于是担当先锋,和石虎一起攻击蔡豹,终于将蔡豹一举击破,蔡豹一时难以招架敌人庞大的兵力,不得已退守下邳。
司马睿终于抓到了他的小辫子,认定他临阵脱逃,派人前往下邳捉拿蔡豹归案。蔡豹不知政府军来,还以为是徐龛发起了突袭,便与对方起了冲突,但很快发现是友军,得知来意之后,只得束手就擒。
如果他知道自己的下场,相信一定不会轻意屈服了。兵败退守本是战场上很常见的情况,蔡豹想破了天也想不到他竟因此被砍了头。
而他被杀当然不是因为打了败仗,而是因为背景薄弱,稀里糊涂地成了替罪羊。
王导因为推荐了错误的人选,请求贬谪,但司马睿放过了他,可这件事并没有轻易结束,朝中的监察官紧盯着事态的发展,司马睿或是斩羊鉴,或是罚王导,或是另找一个背锅侠。
蔡豹满怀激情地为国杀敌,所幸是没死于战争,遗憾是死于政治,或许倒不如在战场上捐躯来得悲壮些。
(本章完)
第81章 段氏双雄()
321年2月,在后赵流浪了半年之后,徐龛再度向晋王朝示好。
这一次倒不是因为后赵的将领欺负他老婆,而是水土不服。
当然这里的水土不服并不是单纯的吃喝不遂心意,而是因为石勒对属下军队的管理太过严格,要求很高,徐龛自由惯了,从俭入奢易,但由奢入俭却是难上加难,努力适应了半年之后,发现终究是不能忍受,再度投降晋王朝。
其实他是知道的,晋王朝不可能再接纳他,于是冒着两面受敌的危险在泰山自立,能得到晋军的支援固然皆大欢喜,即便没能如愿,继续干些打家劫舍的勾当,也能活得很滋润,而且他自信泰山城池十分坚固,没有大规模的攻城兵,是很难攻破的。
当然此时司马睿正在防备王敦叛乱,倒不会留意他这么个小人物。而石勒则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上次的变节还算有情可原,但这一次却走得莫名其妙,越想越气愤,在夺得厌次之后,派石虎率4万精锐军直扑泰山城池。
转眼已是一年后了,322年2月,徐龛看着石虎的4万雄师,心里不觉忐忑起来,想不到石勒这么重视自己,派这么多人前来讨伐,所幸城池还算牢固,应该能抵达一阵。
石虎久经沙场,也意识到直接攻城,或许能够成功,但自己的损失应该也不小,这种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勾当到底不划算,于是动员士兵在泰山城外修筑围墙,把城池牢牢困着。
徐龛忽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但此时再想率军突围,已无可能了,只能静候死神的光临。
本年7月,泰山在断粮多日后,终于不堪支撑,许多士兵纷纷出城投降,徐龛虽然恐惧,但还是被石虎生擒,并被送去襄国。
石勒气呼呼问徐龛为什么再次叛逃,徐龛一时惭愧不能回答,石勒也不多说,让人把他放到布袋里,倒吊在百尺高的城楼上,乱棍将其打死,然后放任王伏都的妻子把他的内脏全都挖出来吞食,投降的三千士兵无一例外,全都遭到坑杀。
王伏都当初对徐龛施加奇耻大辱,他的妻子竟又对徐龛的尸体做出这种非人的举动,徐龛固然可恨,但王伏都夫妻二人也堪称极品。
这位一生投降4次的奇人,终于在历史舞台上惨淡落幕。
他自然是谈不上气节的,因此虽然死得悲壮,但未必会得到世人的怜悯。
相比较而言,段氏兄弟的死则更让人感到挽惜。
就在石虎进攻泰山之前,他与孔苌一起对厌次实施了大规模的突击。
段氏兄弟虽守孤城,但竟也守得风生水起的,孔苌几次试图突破都无功而返,还在320年6月份被段文鸯打得十分狼狈,因为当时石勒正与祖逖对峙,倒也没调派更多的兵力对厌次施压。
到了321年4月,石勒和祖逖约定暂时不爆发冲突,先行休整,于是石勒终于可以把石虎和孔苌一起派出,对厌次实施毁灭性打击。
这一次二人还是选择老办法,由孔苌负责清理周边营寨和城外的一切援助,石虎则竭力攻打城池。
段文鸯不忍周边百姓因为自己受难,毅然决定带兵出城营救。然而段匹磾因为还要坚守城池,所以不能派出过多兵力,段文鸯只带了一百来人就杀了出去。
一百人对几万人,终究太过寡不敌众,段文鸯不久就发现自己已是单枪匹马做战,后来战马累到筋疲力竭,他又被迫步行与敌人拼杀。
石虎久仰段文鸯的大名,亲自到阵前呼唤:“老兄,你我都是胡人,长久以来,我一直盼望咱们能成为一家人,今天总算就要得偿所愿,此时此地,何必还要刀剑相向?”
段文鸯骂道:“你当强盗,早就该死,我家老兄当初不听我的话,非要因为段末柸而与你们媾和,这才有了今天!我宁愿战死,也绝不屈服!”
石虎被他的气节吸引,更加想要收他,下令后赵兵团不准主动攻击,只能用护甲防身,然后一步步地将其困住。后来段文鸯的长矛都都挤断了,于是改用短刀,然而终于无力回天。
段匹磾已知厌次难保,于是准备浴血突围,争取南下到建康再作打算,但邵续的弟弟邵洎不准他离开,还下令把他绑住,然后和侄子邵缉、邵竺,抬着棺材一起出城投降。
当初邵续那么威武不屈,想不到他的家人却是一群贪生怕死之辈,虽然求生的愿望值得理解,但何必殃及无辜。
看到段文鸯和段匹磾相继被俘,石勒很是开心,但段匹磾丝毫不给他留半分颜面,昂首说道:“我身受晋王朝大恩,立志消灭你,不幸落到如此下场,但绝不向你叩拜。”
石勒不以为意,反而让石虎与他结拜,石虎则高高兴兴地向他叩拜。
胜者为王的意思,大概是已掌握了局势,无论做什么都凭自己喜好,或是宽和大度,或是穷追猛打,但不管怎么做,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是胜利的副产品。
相反一旦失败,无论做什么怎么做,节奏都已不属于自己,或是坚守底线,或是委屈求全,都不过是对方眼中的滑稽剧,这是失败的代价。
虽然明知段氏兄弟无心归附,但石勒还是想再最后争取一下。就在当天,石勒任命段匹磾为冠军将军、段文鸯为左翼禁卫指挥官,并把逃亡到厌次的难民三万多家分别送到各地,命他们恢复本来的产业,任命郡县长以示安抚。
从此幽翼并三州全都划入后赵的版图。
段匹磾死意已决,绝不想在敌人手下效力,但也不想假意归附然后在背后偷施暗算,索性放开了逼迫石勒动手,于是经常穿着晋王朝的官服在后赵首都闲逛,拿着晋王朝的符节在闹市招摇。终于石勒意识到想要招徕他们,是彻底无望了,忍痛下令把段匹磾和段文鸯全都杀死。
两兄弟虽是外族人,但能保留初心,有始有终,在屠刀面前仍不屈服,着实令人钦佩。
(本章完)
第82章 大荔奴才()
段匹磾和段文鸯兄弟惨死,而同为段氏鲜卑的段末柸其实也不好过,不时受到旁边慕容鲜卑的骚扰,但却无力反击,南面的所谓盟友石勒不吞并他已经谢天谢地了,自然不会为了他而出兵攻打慕容廆。
终于在地盘日渐缩小、颓势突显的情况下,段末柸才真正意识到,还是家人最靠得住,其他人即便说的再好,也终究只是互相利用,并不会真心同舟共济。
可惜他觉悟的太晚,在把家人都赶尽杀绝之后,再回味家人的好,岂不是太嘲讽了些。
当然他大可不必为此抱憾,因为家人有时也未必真正靠得住,拓跋鲜卑就再次暴发了惨烈的内乱。
拓跋部落经历了上次的内乱,元气大伤,不得不尽量保持低调地积蓄实力,一直到了318年7月,经过两年的努力,倒也有了不小起色。
这时候隔壁的铁弗匈奴首领刘虎竟有些后知后觉地认为应该趁机吞并拓跋部落,但他不知道其实机会已经错失掉了,结果被拓跋郁律打得落花流水,被迫逃到塞外,堂弟刘路狐则率部无条件投降。拓跋部于是得以更加壮大,并向西继续扩张领土,一直不小心就打到了古乌孙王国的故土,后又向东扩张到勿吉部以西,到了321年已重新恢复了兵强马壮,再度雄据北方。
古乌孙王国在今天的中亚地区,后被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毁灭。勿吉则是东北的一个古民族,是当代满族的先祖,最初在舜禹时期称为肃慎,后经一路演变,依次更名为挹娄、勿吉、靺鞨、渤海、女真,一直到最终成名为满族。
拓跋部的壮大本该是族人喜闻乐见的好事,但却引起了已故酋长拓跋普根的母亲惟氏的嫉恨,她认定自己的小儿子拓跋贺傉才应是部落酋长,而大侄子拓跋郁律一旦得意,肯定会对拓跋贺傉不利,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谁能料到一个孤苦无依的老女人竟有此等祸心,至少拓跋郁律是想不到的,结果遭她暗杀,其他重要的酋长也有数十人被害。
拓跋郁律的次子拓跋什翼犍只有一岁多,他的母亲王氏把他藏到裤子里面,然后对天祈祷让他不要在大屠杀来临的时候哭出声,也许还能逃得一命,后来果真没有哭,也因此为部落日后的辉煌保存了血脉。
惟氏既夺大权,立儿子拓跋贺傉为代王,然而向南依附石勒,以避免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但拓跋鲜卑也由此再度陷入低潮期,直到拓跋什翼犍长大成人之后,带领族人重新崛起。
拓跋部落虽然饱经坎坷,但因地处边陲,远离中原腹地的主战场,而且又有游牧的传统,不但得以在多次危机中存活下来,还能有足够的时间休养生息。雍州秦州等地的异族部落,则就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了。
汉赵的刘曜据守长安,与许多其他异族接壤,氐、羌、秃发鲜卑等部落一直对匈奴政权虎视眈眈,而刘曜也对他们不怀好意,双方经常暴发战乱。
当然也有些识时务的人明知不是对手,就选择抱大腿以求发展,氐部首领蒲洪就决心归附汉赵,后来被封为率义侯,不但不用再担心挨打,还收获了许多政治、经济上的便利,为家族后来的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而更多的人则选择试探性攻击,成功固然可喜,万一失败也有退路。后来不只是周边的民族,汉赵政权内部也出现了作乱份子,意图分一杯羹。
320年6月23日,汉赵将领解虎、外籍兵团指挥官尹车,跟巴氐酋长句徐、厍彭结合,阴谋反赵。
其实他们的计划不错,里应外合,成功率很高,可惜机关算尽,却唯独漏了一件事,那就是保密工作实在太不到位,在起事之前就被刘曜发现了。
刘曜可不给他们退路,当即下令把解虎、尹车全都处死,另把50多个氐人囚禁在阿房监狱,而且决定对他们处以极刑。阿房就是秦朝兴建的阿房宫的旧址,距离长安大概30里。
这时高级咨询官游子远站了出来,劝他不要杀那么多人,会引起连锁反应的,周边那么多异族部落,万一结合起来,定是巨大的灾祸,只把作乱的首领杀掉不就行了。
但刘曜一时失去了理智,不但不听游子远的劝说,还认定他包庇罪犯,把他关进大牢,然后把那50多人全都杀掉,尸体在街市上摆了10天才投入渭水。
于是巴氐部落果然全都叛乱,推举酋长句渠知当领袖,句渠知接着自称大秦国王,改年号平赵。附近所有氐人羌人羯人一起响应,人数多达30万。
刘曜更加愤怒,决心亲率大军前往镇压。游子远听说之后紧急在狱中上书请刘曜三思而行,刘曜接到书信瞬间撕个粉碎,咆哮道:“这个大荔奴才不愁命在旦夕,竟还敢胡说八道,嫌死得太晚了吧!”说着就要让人去监狱提人。游子远的祖籍是大荔县。
朝臣们都吓坏了,赶紧出言相劝,中山王刘雅、大将郭汜,宰相朱纪,最高监察长呼延晏都一起劝说,刘曜这才放过游子远一命。
游子远不知自己差点挂了,当天就再次写了一封信号称可以平复各民族叛乱,而且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不必劳烦刘曜御驾亲征。
刘曜这次没有发火,让人把游子远带到跟前,只听游子远娓娓道来:“句渠知并不是胸怀大志的人,如今虽称皇称帝,只不过是畏惧陛下的刑杀,逃生救命而已。陛下最好是宽宏大量,大赦天下,给他们重新做人的机会,受到之前解虎、尹车牵连而被收到奴隶管理处的老少家属,都应释放,让他们恢复正常生活,既有生路,有什么理由拒绝归降?如果有人自知罪孽深重,聚众不散的,请赐我老弱病残兵五千人,一定可以为陛下削平。不然的话,叛徒现在已多到漫山遍野,就算陛下以天子的威严领军镇压,恐怕也不是几个月或几年可以解决的!”
刘曜细一回味,好像是这么个理儿,退一步说就算游子远失败,损失的也不过五千残兵而已,可如果成功,那可是节省好大一笔开支,还能解决好大一堆问题,这么高的投资回报率值得一试。
很快,刘曜下诏大赦,然后任命游子远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雍秦军区剿匪司令官。
事实证明游子远的观点分毫不差,他所到之处,叛民果然全都望风归降,只有句姓家族五千余家固守阴密。句姓家族毕竟是变民头子,深知投降必死,于是冒死抵抗,终于被游子远击败,然后率军逃往陇山以西。
附近仍有氐人羌人共十万蓬帐,盘据险要不肯臣服,酋长虚除权渠,自称秦王,誓与汉赵抗争到底。游子远虽带的老弱病残兵,但总归是职业士兵,率军逼近他们的阵地,接连打败虚除权渠。
这时虚除权渠已有心投降,但他儿子虚除伊余不肯屈服,想在凌晨发起突袭,不曾想游子远早有防备,并且很快发动反击。最终虚除伊余被生擒,虚除权渠唯恐儿子有个三长两短,赶紧划破脸皮,披头散发地向游子远归降。在当地文化中,这一仪式象征着屈服。
刘曜一时被愤怒冲昏了头脑,眼看旗开得胜,高兴之余,提拔游子远为宰相,主管政府机要。
游子远日后回顾起这段经历,估计会感慨良多吧。他自然称得上是良臣,但良臣险些被杀,可见刘曜的谋略才华实在是不值一提,与石勒相比可是足足差了一大截,单从这一件事就可见分明。刘曜戎马生涯近二十年,可能武力征讨习惯了,政治手腕尤为欠缺,心里格局也仅限于领兵打仗而已,真的要治理好国家,在没有足够贤明的谋臣辅佐的情况下,可谓困难重重,而有足够贤明的谋臣辅佐,却不听从,想要治理好国家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本章完)
第83章 要命之年()
在料理完了巴氐的叛变,刘曜顿感前途一片大好,征服天下的雄心壮志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接着就要向周边发展势力了。
3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