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19年5月,石勒终于不能容忍段匹磾的存在,下令石虎和孔苌同时出动,向北扫荡。
石虎率先把段匹磾的盟友日六延击败,斩杀和俘获了近5万人。孔苌则把幽州的地盘全都夺取,让段匹磾无处藏身。
事实证明此举确实有效,段匹磾被迫带着士兵逃向上谷。然而代王拓跋郁律并没有给他这个机会,亲自率兵前往阻截。接连被四面的敌人围剿,段匹磾的部众终于崩溃了,顾不上妻子的安危,纷纷借道南下逃往乐陵,投奔冀州督导官邵续。
拓跋郁律是已故鲜卑酋长拓跋猗卢的侄子,先前拓跋猗卢被儿子拓跋六修谋害,然后鲜卑酋长和代王全都由拓跋猗卢的另一个侄子拓跋普根担任,但拓跋普根在位两个月就死了,之后由其小儿子继位,然后这个小儿子很快也病死了,于是部落推举了拓跋郁律担当酋长和代王。
段匹磾杀害结义兄弟这件事,在北方无人不知,也无人不对他厌恶鄙夷,尤其在鲜卑人里面更是声名狼藉,何况拓跋郁律还和刘琨一同出生入死讨伐铁弗匈奴。
其实他早该想到,在他狠下杀手的时候就已注定在幽并二州起码是没有立足之地了。
好在冀州的邵续正是用人之际,倒是欣然接纳了他。
邵续最初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当军事参议官,后来追随苟晞立下不少功劳,又调任在王浚麾下,但王浚不久被石杀死,邵续所在的驻地厌次孤立无援,为了保存实力,于是假意投降石勒,并把儿子邵乂送去当人质。
一晃几年过去,但邵续从未曾忘记初心,等到段匹磾来投,当年报国的满腔热情得以重新点燃。
然而几年后的的厌次,仍旧处在胡人的包围之中,邵续想要突破出去并不容易。
到了第二年年初,已篡夺辽西公爵位的段末柸也出兵与石勒大军夹击段匹磾,段匹磾节节败退,已致无路可退,邵续于是派军北上,联合段匹磾杀个回马枪,大败段末柸。于是段匹磾和弟弟段文鸯得以重新占据蓟城。
石勒已得知邵续背叛的消息,趁着厌次的城池空虚,让石虎和孔苌再度出兵配合,石虎负责围城,孔苌则负责清理周边营寨,很快就把邵续困住。
邵续有心背城一战,但城内兵力不足,城外又是遍地敌兵,终于被石虎生擒。
一般石虎所到之处,无不遭遇血腥屠杀,但他倒也不只是凶猛残忍,捉到邵续之后,就没有采用直接拼杀的老路子,而是把邵续押在城外,让他对城内的守军劝降。
想法是好的,但邵续岂会轻易就范,他宁愿冒着儿子被杀的风险背离石勒,如今怎么会为了自己的生命而害全城。
不多时,城中守军便看到自己的领导被五花大绑地带到城门外,但是他没有劝降,而是声音高亢地喊道:“我志在报效国家,想不到落得如此下场,你们要尽全力配合段匹磾,匡扶中原的重任交给你们了!”
城中守军听得直落泪,石虎则顿时火冒三丈,若不是孔苌竭力劝阻,非当着城头上所有人的面,把邵续宰了不可。
行至半路的段匹磾得知邵续被俘,更加火速赶赴厌次,但手下的士兵却都心生怯意,逃了将近一半的兵力,幸亏段文鸯殊死奋战,终于保护段匹磾抵达厌次城池,然后和邵续的儿子侄子等人一同坚守。
邵续很快就被带回襄国,交给石勒亲自处置。石勒认为他虽背叛自己,但完全是出自一片爱国之心,这样的忠义之士不应像对待囚犯一样,于是将其释放,并任命为主任参谋,接着下令,以后对于高级知识分子和在职、退休的官员,不可以随便诛杀,要按其才华加以利用。
虽然邵续没多久便自行了断,但这一政策还是会给许多人带来好处。
石勒此时已经称极称帝,心里格局更显宽广了。
虽然他早有自立之心,但真正促成这一事实的还得益于一个小人物。
319年春天,石勒派左秘书长王修前往长安向刘曜呈献捷报,当然他真实的目的是了解一下长安的形势,好为下一步计划做准备。
刘曜见对方依礼行事,他作为一国之君,当然也不好怠慢,任命王修和他的副使刘茂都为将军,并封官爵,接着让宰相郭汜前往襄国,为石勒进行加授朝廷的封赏,首先是一串官号,即太宰、最高统帅、赵王,然后加授特殊尊崇礼仪,出入都可以用皇家的仪式,并且戒严沿途街道。
王修、郭汜一行人才刚出发不久,王修的随员曹平乐因为不想呆在冀州,于是悄悄返回长安,并把石勒的用意透露给了刘曜,想以此换得在朝廷任职。刘曜听完大为惊恐,他知道自己实力不如石勒,如果王修把所见所闻如实呈报给襄国,只怕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想罢紧急派人把郭汜等人追回,并把王修绑到街市斩首。
进入3月份,逃回襄国的副使刘茂一五一十地把长安之行的经过汇报给了石勒,石勒非常生气,虽说自己确实是别有用心,但你没必要做这么绝吧,又想这莫大的耻辱都是拜那个曹平乐所赐,下令屠灭了他的三族。
从这天起,石勒把自立称帝写进了日程表,一直到319年11月份,准备了半年之后,终于正式登极,就以封国赵王的名称为国号。因为刘曜先于他使用了这一国号,石勒这个称为后赵以示区分。
称帝之后的石勒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他最看重的莫过人才,早期有君子营吸收四面八方的有识之士,称帝之后做得更多,鼓励朝臣直言纳谏。因为和各民族杂居,各方矛盾也比较严重,为此,石勒特地减轻刑罚租税,给百姓以更加宽和的生存环境。相比之下,对于官场的许多营私舞弊行为则进行了极严厉的打压,鞭策官员以德理政。为了提高胡人的整体素质,他还尤为重视教育工作,甚至还发明了中国最早的考试,而有了这种竞争机制,国人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都得到很大提到。
石勒好像很有创造精神,除了发明考试,还研究出了流传千余年的词语。
在他称帝多年之后,外国使者来访,石勒酒足饭饱,问使者自己能和历史上哪位皇帝相提并论。使者拍他马屁,说是远超曹操,力压刘邦,才华成就都仅次黄帝。石勒当即笑说:“人岂没有自知之明,你这话可是太过了,我如遇汉高祖,必当俯首称臣,并与韩信、彭越等人争相立功,若是遇到光武帝刘秀,当与他驰骋中原,不知鹿死谁手!大丈夫行事应光明磊落,如日月光明,而不能像曹操、司马懿父子,靠欺负孤儿寡母,以奸险狡诈夺取天下。我应在二刘之间而已,哪能跟黄帝相比!”
“鹿死谁手”后来被历朝历代的人沿用,比喻政权的争夺。
还有水果蔬菜傻傻分不清楚的黄瓜,其实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从国外引进的,在石勒之间都是叫胡瓜,但因石勒很忌讳“胡”字,认为是轻视汉人以外的民族,于是举国禁止出现“胡”字,胡瓜也戏剧性的成了黄瓜。
虽然他的一些政治举措算不上真正的革新,但胜在实施得彻底干脆,而不是像晋王朝那样流于空谈。说得好不如做得好,就是这么个道理,晋王朝满腹经纶的大有人在,然而之所以从立国起就走上了下坡路,原因就在于此。
当然石勒并非圣人,也会犯一些常人都会犯的错误,比如骄傲自满,刚愎自用。但他唯独对张宾言听计从,非常信赖,所以倒也不会引发大的灾难,只是当张宾去世之后,便没了良臣的辅佐,让暴虐成性的石虎钻了空子,最终酿成祸患。
(本章完)
第73章 徒河之战()
汉赵政权的乱局显然在神州大地上并不孤单,北面的鲜卑部落、西北的前凉政权、西南的成汉政权及南方的东晋王朝,也都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
拓跋鲜卑通过和刘琨的合作,曾一度顺风顺水地发展成整个鲜卑人里最强盛的部落,但随着拓跋六修的政变,由此导致实力衰弱,重新开始了摸爬滚打之路,当然这一次的道路会比最初的时候要顺畅许多。
辽东公慕容廆深居神州大地的最东北,汉赵内乱并未波及他,甚至在之前刘琨与石勒之争,他也几乎是置身事后。因为政治和平,加下慕容廆实施许多利民政策,周围的难民纷纷向他依附,实力得以迅速壮大。
此时的辽东在名义仍属晋王朝的管辖,吏属东晋王朝的平州督导官崔毖,是已故幽州督导官王浚的小舅子,负责经营当地的各项事务,然而当他眼看着自己手下的人逃到慕容廆那里去,心里自然是非常不爽,几次发布号令让百姓回归,但都无关痛痒。
礼行不通,就只能动兵了。崔毖秘密邀请高句丽王国、辽西公段末柸以及北面放牧的宇文鲜卑部落,让他们联合对慕容廆实施打击,事成之后,允许三家瓜分他的土地。
有便宜可占,三家全都欣然应召,很快就包围了慕容部落的大本营棘城。
慕容廆并没有立刻与对方爆发冲突,而是先采取守势,然后动了一点小心思。他料定三方的联盟其实非常松散,经不起半点考验,但段氏部落和他的仇怨由来以久,高句丽王国又是远道而来且对东晋政府较为忠诚,只有北面的宇文部落因为比较落后,与内地也没什么联系,应是这只桶的短板所在。
很快宇文部落就收到了慕容廆送的各种美酒美肉,他们不考虑那么多,有的吃喝就非常开心,派人专程向慕容廆表示感谢。
此举引起了段末柸和高句丽王国的疑心,认为慕容廆和宇文部落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怕他们突然结合实施反击,于是选择临时撤退。
但宇文部落实际并没有和慕容廆结合的心思,只是太过单纯,收了慕容的礼物。酋长宇文悉独官倒是满怀雄心壮志,认为盟友虽撤,但自恃兵强马壮,凭一己之力也能夺取城池,而且独享战果更是美事一件。
宇文部落虽然落后,但这样也有一个好处,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生孩子跟放牧狩猎,因此部众不但勇猛强壮,而且人多势众,可惜没有政治头脑,不然倒可以南下小试牛刀。但崔毖的号召貌似帮他们打开了这一窍,终于想到要吞并其他人的地盘了。
当然对于政治文盲来说,宇文部落的优势显得并不是那么具有杀伤力,他们仍需磨练。
慕容廆得知10余万宇文部落的士兵前来攻城,紧急让儿子慕容翰从徒河调来棘城协防,但慕容翰认为即便父子汇合,兵力也不足以和敌人对抗,不如仍驻扎在徒河,然后在敌人攻城的时候,和城中军队里应外合,夹击他们,这样胜算会更大。
谋士韩寿也劝慕容廆,认为宇文部落长途奔袭,必定疲惫不堪,而又仗势欺人,将领多骄傲放纵,军队组织也不严密,只要趁其不备和城外援军里应外合,定能大获全胜。
慕容廆顺着这个思路想了几遍,感觉应该靠谱,于是让慕容翰暂时按兵不动。
但是宇文悉独官却并没有按他们预期的路线行进。慕容翰骁勇善战的名声响誉关外,宇文部落自然也有所耳闻,当听说他在徒河驻守,只怕会造成危害,于是决定先攻取徒河。
徒河比棘城的防守要松散得多,肯定抗不住10余万大军的轮番攻击,慕容廆得到消息之后可是吓得不轻,虽有心出兵支援,但又怕城中空虚,被宇文部落反攻击破,一时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宁。
慕容翰更是惊惶,费了好大劲,才终于想到一个化解危机的办法,但能否行得通却还要看敌人配不配合。
如果坚守城池,相信过不了多久就会被攻陷,到时成了瓮中之鳖任人宰割,所以慕容翰决心主动出击。但主动出击并非是针锋相对地互掐,而是提前铺设陷阱,然后诱敌深入,再一举歼灭其精锐,围城之苦自解。
怎么才能让10余万敌人按自己的意思行动呢,这是慕容翰破敌的关键点。
没多久,宇文悉独官在行军途中巧遇了辽西段末柸的使者,据使者说段末柸得知宇文部落发兵攻城,很快也要前来协助,请酋长大人稍候片刻,然后一起攻破棘城。
宇文悉独官当时就怒了,之前约定好的三家同时出动,后来你们两个临阵脱逃,现在看到可以得好处了,就又来凑热闹,简直是欺人太甚!越想越气,大令大军迅速出动,在段末柸到来之前就拿下城池。
这声令下,众士兵争先恐后地向着徒河进发,丝毫没发现沿途的伏兵。
终于当10万大军全都进入埋伏圈,慕容翰一声令下,从敌人背后发起突袭,并派人火速赶往棘城报告慕容廆。宇文部众首尾不能相顾,被杀得哭爹喊娘,先头的部队不知背后的情形,以为有更大规模的敌军前来助阵,纷纷丧失斗志,于是徒河的守军也出城参与屠杀,联合城外的伏兵,从外而内一层一层地把10万大军砍到大小便失禁。
慕容廆派出另一个儿子慕容皝和秘书长裴嶷,带着精锐军很快也赶到战场,接力慕容翰继续砍杀敌军,最终宇文悉独官落荒而逃,10余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宇文悉独官在路边遇到的所谓段末柸的使者,其实就是慕容翰派去拢乱敌心的普通士兵而已。
崔毖听到战场的消息,顿时大为恐惧,便派侄子崔焘前往棘城假意庆贺,以避免慕容廆的讨伐。但当崔焘抵达目的地,这才发现宇文部落、段氏部落和高句丽王国的使者竟然全都在场,他们是去讲和的。慕容廆顺势让大家进行对质,这三方的使者异口同声地说是崔毖主张攻取棘城,崔焘当场吓得瘫卧在地。
慕容廆让崔焘转告他叔叔崔毖,上策是投降、下策是逃命,然后派大军尾随着他一起去见崔毖。
崔毖才不想坐以待毙,在他看来投降才是下策,危机关头岂能不快速逃命,顾不上家小左右,带着几十个骑兵投奔高句丽王国去了,之后就一直在当地生活,成了后来朝鲜半岛崔姓的始祖。
慕容鲜卑从此成了东北鲜卑人的领袖,而慕容廆的侄子慕容吐延则在无人骚扰的青藏高原上做得风生水起。
慕容吐延是慕容廆的堂哥慕容吐谷浑的长子。慕容吐谷浑虽然资历够老,但并非嫡出,因此当父亲慕容涉归死后,部落酋长之位传给了比他小得多的慕容廆,之后两人矛盾不断,终于带领1500户人家向西开发新的领地,但因沿途全是各族政权,最终找到了人迹罕至的青藏高原,并在青海湖略生根发芽,之后竟也发展得不错,不断攻击附近的羌人氐人,逐步建立起强盛的政权,国号就是第一代领主的名字吐谷浑。
(本章完)
第74章 张寔之死()
西北前凉政权之外,还有个司马保的伪朝廷。就在司马睿建立东晋不久,司马保也自称晋王,想在北方称帝。
然而北方人员凋敝,局势混乱,司马保这个20多岁胖乎乎的年轻人根本无从立足,基本上每天都处在颠沛流离的窘境。
这种日子当然没有多少人能熬得住,他的旧部陈安就自称秦州督导官,然后在附近寻找依托,先是投降了汉赵政权的刘曜,接着转到益州的李雄,虽也在奔波中度日,但总算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抛开忠诚不说,这种选择应当被理解,毕竟在乱世中活下去才是王道,求生的本能才是人最大的潜能,远胜过发明飞机火箭原子弹。
司马保也有稍微忠诚点的部下,之所以说稍微忠诚,因为张春开始的时候忠心耿耿,从不考虑明天还能